周文王古文浸潤     書華3/28/2011


    貓頭鷹媽媽給孩子們一張學習單,聽寫她故事中的重點,如果聽到這個詞就趕快圈起來。


「從前,有一個人,叫作『文王』,把文王圈起來,有人知道他姓什麼嗎?」孩子很快回答:「姓文。」


貓頭鷹媽媽:「不對,他叫姬昌,姓姬名昌,有人叫他西伯。」老師請山泉班孩子只圈他會的詞,這樣老師就知道他會了幾個。


「他的父親曾經告訴他說,姬昌,將來有一天會有一個人來幫助你,這個人來了以後,周朝就要興起來了。他的父親叫作太公,因為這個人是太公等待的人,他就稱他太公望。」


「介紹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姓姜、名尚、字子牙,我們可以叫他姜子牙。姜子牙他曾經在紂王底下做官,紂王的皇后叫作妲己,為了讓妲己高興,就把酒裝在整個池子裡,把肉掛得一串一串的像樹林那麼密。紂王享受的程度叫做『酒池肉林』(孩子開始找『酒池肉林』)。姜子牙覺得這樣花掉太多錢,他就辭官不做,在渭水旁邊釣魚。你猜他怎麼釣呢?」


晉圓:「不用鉤子,願者上鉤。」


老師拿了張椅子和一把雨傘,將椅子面向台上,要孩子們假裝是魚,她背著水面,把雨傘當做釣竿:「他的釣竿上面掛一個鉤子,鉤子是直的,竿是離開水面,他是這樣釣的!」孩子們驚訝!


「有一天,來了一個樵夫,叫武吉,看到他正在釣魚,背對水面、而且釣竿離水三尺,他想這個人有問題,他就問對方是誰呀?姜子牙說自己名叫姜子牙,道號叫作『飛熊』。武吉聽了哈哈大笑,認為姜子牙連釣魚都不會,哪是什麼『飛熊』。」


「姜子牙預言武吉那天會殺一個人,武吉不信,離開後,走到城門,剛好文王的隊伍經過,武吉要閃躲,結果柴掉下來,尖尖的一端刺死了一個軍爺。武吉被帶去見文王,文王就說:『你為什麼殺人?』他說:『我不是故意的。』文王就說:『我來算算看。』這個文王他有一個本事


子齊:「他會卜卦,預知未來。」


老師繼續演:「我來算一算,你真的是這樣嗎?算一算…真的!好,你說實話。」老師告訴大家:「你知道嗎?在西歧沒有人敢騙文王,因為他會卜卦,他只要一算他就知道真假。」子齊(已經看到『畫地為牢』):「因為他是畫地為牢,在地上畫一個圈圈當牢。」


老師:「在西歧,文王是非常愛百姓的,他不會輕意用百姓的錢去做什麼。他的監牢是怎麼做的呢?誰犯了錯,就在那個地方用一根棍子畫一個圈,好,看這裡寫什麼?」老師在地上假裝畫一個框,上面放一張紙,紙上寫著:『令』;另一張寫著『吾』。她解釋:「畫一個圈圍起來,然後立一根柱子,當作官吏,因為不能請一個官陪在他旁邊對不對,這根柱子就叫『立木為吏』。叫犯人在這裡好好的安靜反省,不要有話語。」老師把這兩個字加一個框圍起來,變成「囹圄」,囹圄就是周朝的監獄。


老師問:「周朝的監獄叫作囹圄,商朝的監獄叫什麼名字有沒有人知道?」震平:「牢?」老師要大家在學習單上找,最後揭曉,是『羑里』,文王就是被關在羑里。「周文王為什麼敢那樣做?地上畫一個圈把人關著,要是逃走怎麼辦?」


晉圓:「因為他會算,逃到哪裡都知道。」


「沒錯,凡是逃走的,抓回來就關兩倍、處罰兩倍,所以沒有人敢逃走。」所以能夠畫地為牢,表示一個國家的法治做的很好,他隨便畫一個地方,大家都很遵守那個法律。


「武吉待在圈圈裡面,越想越傷心,他不是認為自己沒犯錯,是擔心家裡的老母親,他越想越傷心,有個官經過,問他哭什麼哭?他就求這個官放他回去,處理一下老母親的事,再回來關。大人想一想,怪可憐的,反正也不怕他不回來,就讓他回去了。」


「他回去後,處理好他母親的事情,又碰到姜子牙,姜子牙教他:在家裡挖一道溝,然後躺在裡面,上面蓋稻草,還要撒一些米,讓文王算出武吉死了,就可以活下去。武吉真的這樣做,文王發現武吉沒有回來,算算他已經自殺了,就不追究。」


「有一天,文王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一隻很奇怪的東西,像熊,長了翅膀。問他的大臣,沒有人知道。」(這時家蓁發現關鍵詞:「飛熊入夢。」)


「有人發現武吉了,抓武吉回去見文王。文王問他,是誰教他逃得了卜卦?武吉回答:因為他冒犯一個自稱是『飛熊』的人。這時,所有人都想知道『飛熊』是誰,武吉帶他們到渭水邊,文王看到姜子牙」老師考一下剛才說過的資料,大家全都記得:離水三尺、背對水面、直鉤。


「文王問姜子牙,你為什麼用直鉤釣魚呢?姜子牙說」老師給大家看一張大字報,要大家唸:「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問大家:「這什麼意思?」


晉圓:「願者上鉤。」


「意思是說:我寧可很正直的做人,也不要彎曲去求得富貴,但他是用釣魚來比喻:不是要釣魚,是為了要釣王與侯。所以這下文王就知道了。文王發現這人就是他父親等很久的那個人(孩子說:就是太公望!),所以大家都叫他太公望。文王問他願不願意幫助他建立國家,推翻紂王。姜子牙願意嗎?」(孩子們齊點頭:「願意。」老師說:「姜子牙那時己經八十幾歲了。」樂揚改口:「他不願意啊?」「姜子牙說:『我很老了,走不動了,走到你那裡很遠呢!』文王說:『我把我的車讓給你坐,好不好?』」(震平說:「不好。」)


「姜子牙說:『你車讓給我坐,那你坐哪裡啊?而且恐怕路途也是很辛苦了。』文王說:『我親自來拉車,確定不會讓你很辛苦好不好?』姜子牙說:『Are you sure?』(孩子翻譯:「你確定嗎?」)


「文王說什麼?」「OK.」「文王有沒有講英文,我不知道。就這樣,文王就開始拉車。」老師邀請:「我當文王拉車,誰要當姜子牙?」(紹鎧上來!)「好,不過你看起來太年輕了。」老師將雨傘的頭交給紹鎧抓緊,自己拉著另一邊小步往前走。文王走啊走啊走了三百步。姜子牙問他:「你還走得動嗎?」(紹鎧學著說:「你還走得動嗎?」)


「文王想要表現他的誠意,再走!又走了三百步。姜子牙說:『你還可以嗎?』文王好累哦…,不過要表示誠意,再走…走…走…快要…走不動了,這次走了兩百步(請紹鎧下台)。」


「姜子牙就說:『好!上天的意思就是這樣,將來周朝會有八百年,前三百年會非常的強盛,是一個盛世,接下來的三百年會有很多諸侯在爭霸,最後的兩百年所有的諸侯都覺得自己比你強,進入一個戰國時代。周朝將有八百年,因為你拖了八百步。』」


老師問大家:「你知道周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朝代嗎?。」晉圓:「它真的有八百年?」老師說:「對,差不多,這是概數。」


老師問大家:「學習單還有哪些詞沒出現?」孩子:「周易、八卦、呂尚…」老師繼續說呂尚的由來:文王用姜子牙治理國家,姜子牙文武都行,因為他有一次他真的釣上了一條鯉魚,那條鯉魚是自己跳上來的。(震平:願者上鉤!)魚的肚子裡面有一本兵書,姜子牙得到兵書,知道怎麼去整頓軍隊,後來有一個人叫做孫子,寫了『孫子兵法』,也是跟他有關的。


「文王曾經被紂王關在哪裡?」(孩子:「羑里!」)老師提示:「羑里,就是把一隻羊關起來關很久,羑里是商朝時候的監獄。」「文王很聽話,乖乖的去羑里,那個地方像一個涼亭,外面用欄柵圍起來(給大家看圖),他不知道哪一天才會被放出去,要不要浪費時間?」(孩子:「不要!」)「他就開始做研究,每天在那裡研究八卦,最後寫出了一本書,叫作易經。而因為是他寫的,所以叫周易。」


「他在那裡被關了七年。有一天紂王把文王的兒子剁成肉醬,拿了一碗湯交給文王吃,試探他。如果他吃了,他就不是聖人;如果他算出來,他就不會吃,如果他拒絕吃就是抗命,紂王就可以殺他,對不對?你們猜文王吃不吃?」(孩子:「哭著吃。」子齊:「他吃了回去把他吐掉。」)


「文王為了要活命,而且他知道這是他命中注定的,他就認了。後來有人拿了美女、財富去送給紂王,紂王就讓文王回去,回去之後就開始整治國家,他的國家就變很強,後來他就告訴武王,將來要善待姜子牙,以後姜子牙的後代被封在『呂』,後代就姓呂。」老師補充:「呂是現在的山東,是全中國最有文化的地方,記得哦!他們本來姓姜,後來姓呂。」老師再問:上一次古文課演過『鄒忌』,那個王是哪一國的?」(孩子:「齊威王!」)「對了,所以齊,就是從那個地方來的,後來有齊桓公,就是姜子牙的後代。」


老師讓山全班回教室,油桐班繼續整理品格筆記,結束周文王的單元。


 


貓頭鷹媽媽的話:


古文浸潤,是一堂很有趣的課,全校一到八年級起上課。透過故事認識歷史,透過戲劇穿越時空,體驗不同文化習俗,化身不同角色,感受各種境遇。為了要達到浸潤的效果,老師需要在很多層面上用心:故事只是材料,當中的歷史及文化習俗必須有深度,為了讓孩子知其所以,必須有教具,使孩子可以看、可以摸、可以操作;為了讓孩子對所學有感覺,必須營造情境,激發關連感,使所學進入長期記憶;程度不一的孩子可以一起學習,他們截長補短、相輔相成,拼湊出老師教學的藍圖;參與式的合作學習,沒有自尊的壓力,初學的孩子有跟上的機會,已涉獵的孩子進一步將資訊架構在更高的層次,建立歷史思維;而在其中,以賓果方式蒐集關鍵詞,讓孩子一直有所期待,能夠專注,並且未來可以用關鍵詞去還原故事,所有學習都在活動中融為一體。這就是雅歌的語文浸潤!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孫德珍 2007


有一年,某個學校的舞蹈科請來一位美籍舞蹈大師,辦了一場研習,請我擔任翻譯。課程進行的時候,學生反應還不錯。因為時間有限,大師很難把他的學問在短時間內供應完,她要求學生利用回家的時間做一些作業,第二天課堂上發表。第二天,學生照常開心的來上課,只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做作業。


大師覺得很震驚:「你們都是專業的舞者,怎麼對學習新知這樣不在乎?」學生們可能是心中羞愧,趕緊移開視線,假裝沒有聽見。剛從美國回來的我告訴他們:「你們要回應大師的問題,不然很不禮貌。」整整好一段時間沒有聲音,後來有一個比較大膽的學生說話了:「老師請你告訴大師,我們將來不是要當教授,我們是新娘學校,只需要當賢妻良母就好了,我們不必學那麼多。」對於這樣的回應,大家似乎都贊同,跟著附和。我把學生的話向大師翻譯,她聽完以後點點頭,感謝那位同學打破僵局。然後她問大家:是這樣嗎?如果真的這樣,她準備改變課程,符合大家最需要的。學生們很意外大師沒有惱羞成怒,贊成改變課程。她們喜歡老師講學生聽的課程。


大師點點頭,盤腿在地板上坐下。她問:「告訴我,你將來的夢想是什麼?」學生愣了一下,很少人問過他們這樣的問題。許多人在高中聯考失敗,不得不選擇五專,他們的夢想已經不見了。大師很奇怪:「你們是藝術家,怎麼可能沒有夢想?學舞蹈是很辛苦的,沒有夢想怎麼可能走入這個領域?」有一個學生說:「我只是從小學舞,所以還能考得上這個學校,如果能夠考上普通高中,我還是會去唸普通高中,然後上大學,追求夢想。」對於這學生的回答,教授雖然不可置信,卻開始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他陸續徵求了幾位學生,得到類似的答案。


她靜下來,眼光嚴肅地掃過「每一個學生」,看得大家有些心慌。然後,她一個旋轉,優雅地拔地而起。「你們是有夢想,只是你們認為作為一個賢妻良母不是夢想。我現在要給你們一堂課,一堂在藝術學校沒有開的課。」然後她問一個問題:「什麼是賢妻良母?賢與良的條件是什麼?」學生笑成一團,不過他們開始放輕鬆,一一舉手發表看法:會做菜,會照顧孩子,會保持美麗的儀態,會取悅先生,會做家事等等。


大師微笑聽完學生單純的想法,然後她說:「這些都是好條件。但是告訴我,你可以給你的先生和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你,這個人?你可以給你的先生和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她又重複了一次重點。學生們愕然,不知如何回答。她於是再解釋:「假使你的丈夫和孩子是以這樣的條件看你,有一天,有一個人出現,她比妳更會做菜,比妳更美麗,比妳更會取悅先生,更會照顧孩子,你還有什麼價值嗎?」


大師的話一句比一句鏗鏘有力,所有人剛開始還面露微笑,慢慢地笑容收斂了,最後一句話,把她們扔入冰河,完全凍僵。「你們被教育,就要懂得思考。不論你將來想做什麼,你需要先成為一個人。如果你從來沒有機會思考你的生命到底要什麼,你現在就得開始,永遠不會太遲。」有一個學生舉手問:「大師,你說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她看了看大家,沒有人想要回答,都在等待她給答案。她嘆口氣,然後很慢地回答:「最好的禮物,你可以給你的先生、孩子,甚至所有愛你的人,是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至今,那句話仍迴盪不已。


我深信,當一個人追求長大成熟,成為更好的自己,是因為懂得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也因而會成為別人生命的祝福,這樣的人一旦成為父母,也會成為孩子的祝福。學習做父母,是一門很難的功課。最難的部份恐怕還是在「成為更好的自己」這部分。面對一個所愛的新生命,我們會想盡所能給予他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學習環境。但是,除非我們願意讓自己保持成長,我們的生命的破口就會讓許多努力付諸流水。


不稱職的父母,有無能,有忽略,有虐待,也有不當的期待。養而不育的固然可悲,育而不教的,也是遺憾。最可怕的,是那些成長期間沒有被善待的孩子,成家立業後,把自己的傷痕複製到下一代而不自知。這樣的父母不僅不能成為孩子生命的祝福,而且還留下咒詛,如果孩子不幸沒有機會受到感化,心靈的傷得到醫治,將來極可能又是一個惡夢的輪迴。


我在美國期間,看到不少人領養孩子,他們不是因為自己不能生育,而是一種使命感,他們專門領養沒有身份的(如中國一胎化,女嬰常被墮胎),被丟棄的孤兒或病殘兒,破碎家庭的孩子,有些寄宿家庭雖然政府補助,但大多數人的心態是讓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祝福。


我也看過不少父母,養兒育女費盡心思,卻因看不到自己的盲點,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源。台灣的現象,最常看到的一種心態就是:大人沒有學習的能力與動機,卻竭盡所能要孩子學習-而且成為父母的驕傲。事實上,如果大人本身是好學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有樣學樣;反之,孩子被逼學習,反而沒有感激之心,甚至在早年就失去學習的胃口。


在雅歌,我常說:用愛與榜樣來教孩子。當一群大人活在彼此相愛的文化中,孩子很快就學會愛人,也愛自己!當一群大人隨時可以倒空自己,熱愛學習,孩子就耳濡目染,經常專注學習。


雅歌校名兩個字:雅是教化,透過教育改變生命的品質,歌是有意義的旋律,有格有局,不是一連串的音符的堆疊。讓我們乘著生命的弓,如鷹展翅上騰,實現夢想!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陪孩子學習作父母   孫德珍2000


  峨嵋美麗的松林裡,美麗的花鳥,可愛的動物,是孩子們的樂園。這天,太陽班的丁丁約我談談,他說話直接切入:「貓頭鷹媽媽,我想要跟你申請兩隻蜥蜴。」我一時愣住,我知道孩子們喜歡蜥蜴,松林裡追著跑,他們可以如數家珍的告訴大人各種品種。但是,怎麼會跟我申請?「因為我這學期想要研究蜥蜴,我想觀察他們,但是實驗必須固定的觀察,蜥蜴跑來跑去,我要把他們放在籠子裡觀察。可是,在雅歌抓動物就是侵犯,我需要你同意。」丁丁居然可以想出「申請」這樣的解決方式,讓我很驚訝,我給他一個規範,讓他送申請書來。


  「蜥蜴是生命,不能隨便讓你養。你的申請書有三個部分。第一,告訴我你有什麼專業背景,你對他了解多少?第二,你有什麼能力養他-時間、金錢、和耐力。而且你未成年,我要一個保證人。第三,你這個研究有什麼學術價值,值得蜥蜴冒生命危險讓你研究?」丁丁抄下重點,雀躍而去,準備提出他的申請書。沒多久,他的申請通過,激勵更多人效法,於是老師在課程中發展出寵物褓母證書的申請。由研究課的老師審查,在開學不久後頒發,由於限定中高年級,低年級好羨慕。


  孩子們開始規劃寵物區,教室旁邊有一塊畸零地,我請淑芬接這班研究課,把這塊地交給他們。孩子們先從現有的取材,不夠的才添購。數學課上,他們計算材料及規劃園區,所有的學習都架構在這個各式任務上。他們砍竹子,鋸成等長,用繩子、鐵絲綁起來,再用網子圍起來,所有的設計都要先了解寵物的習性,在寵物來之前,他們必須規劃好生活環境。


  那天,寵物帶來了。雞組孩子帶著雞,帶著飼料來了,鴨鵝組孩子帶著鴨鵝來了。雞組問鵝鵝組:「你們的飼料呢?」鴨鵝組說:「我的寵物不吃飼料。」「不吃飼料吃什麼?」「吃他們該吃的東西。」校園裡,孩子認真的帶著鴨鵝尋找該吃的東西,孩子們也自己種了一些菜給鵝吃,就是不知鴨想吃什麼?我看到一些剛剛栽的嫩花嫩葉,有點戰兢,於是我在留言板寫了一段話:「親愛的鴨鵝褓母們,我看到雅歌校園雞鴨鵝自由的漫步,一點也不怕人,看來他們被當「人」看待了,這是你們的成就。不知道你們接下來準備怎麼給他們教育?雅歌的校園最近雞鴨鵝的大便很多,如果牠們要出門漫步,不知道在牠們懂得如何上廁所之前,你們可不可以為牠們包尿布,還是你們會像忠心的主人,跟在牠們身後,用一個垃圾帶隨時清理糞便?」


  後來,為了增強孩子這部分的動機,我加了一句話。「P.S.最近天熱疾病多,提醒大家注意環境衛生,以免瘟疫出現。」很快地,他們都知道我的留言,孩子選擇當忠心的主人,拿一片竹葉跟在寵物屁股後面。


  鵪鵪組算是比較辛苦的褓母,他們沒料到他們的鵪鵪這麼想飛,結果有一隻死了,孩子們傷心的為寵物立碑。我看他們專注的寫碑文,寫完後,沒有注意到錯字出現,為了祝福的話不能寫錯字,我也留言給他們:「鵪鶉組褓姆們,今天看到鵪鵪的墓碑上寫著:祝在天國<>福美滿。我真的覺得很不「幸」呢。很快地,孩子就去改過來,我相信,那兩個字他們永遠不會再寫錯了。孩子在松林辦公室的盡頭,開闢墓園,那是禁區,不能隨便進入。他們天天到墓園獻花,哀悼,童年的心田,埋下生命教育的種子。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雅歌課程的人文主軸          孫德珍2011修訂


一、課程組織方式


1.標準: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2.向度: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


3.主軸:以關連、和諧同工、我們來改變為三年一輪的循環為情境範疇


4.呈現:以孩子為主的「活動設計」,而非以教師為主體的「教案編寫」。


5.方式:孩子經歷教師所設計的「情境」建構概念,透過任務的完成,活用所學的技能,因同儕不同的見聞,耳濡目染,建立廣博的知識。


二、人文主軸架構


1.第一年主題:關連
方案
:校園我的家、感覺之旅
     
生命的改變與環境的改變
統整概念:點、線、面、體
教學目標
(1).
從認識自己後,再發展出與周遭的人的關連性,體驗共同生活體的意義。
(2).
探索我們共享的自然資源、共用的符號、共處的空間與時間,並以多感官的學習為管道,開展多元智能之旅。
(3).
探討生命的改變與環境的改變如何互為表裡;在改變中,什麼不一樣了,什麼還是一樣?改變之中,有什麼模式?有什麼程序?
(4).
從大自然創造的原則:一個界產生的「廢料」可以是另一個界的「養分」,認識生物圈相生相息的關連,以物理學的角度創新,停止污染,節能減碳救地球。


2.第二年主題:和諧同工
方案:活在當下、多元文化;
     
發現發明與利用、大自然的反撲
統整概念:衝突、和諧
教學目標:
(1).
透過成長的經驗,學習了解自己、表達自己、走出過去的陰影,與自己 和諧同工,活在當下。
(2).
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與人互動如何看到問題,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社會 裡,學習積極聆聽與充分溝通。
(3).
珍惜相同的習性、尊重不同的文化,透過「立約」,學習彼此尊重、解決問題,建立和諧的社會。
(4).
透過文化遺產,思考不同地域裡改變歷史的人,如何發現發明與利用,與大自然和諧同工,以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
(5).
智慧的中國人有偉大的發明,聰明的西洋人如何因為科學態度,研究精神,加以利用而有更寬廣的成就。
(6).
探討當人類濫墾開發、濫用自然資源、破壞生態所造成的禍害,從天災與人禍的產生,找出人與自然和諧同工的失誤,建立對生命的尊重。


3.第三年主題:我們來改變
方案:追求真理、實現夢想、完成品格
統整概念:感動、行動
教學目標:
(1).
當天災人禍造成了整個大環境的不安,當人心冷漠造成生活品質急遽的跌落,在人人指著罵、個個無力改之際,讓我們重新檢視教育的品質,再次思考生命的意義,尋回人性中特有的感動,讓我們從自己出發,讓我們來改變。
(2).
回顧過去改變歷史的人,他們如何受到感動並化為行動,透過自我實現,造福人群。
(3).
閱讀偉人傳記,透過三個問題探討他們生命的品質:「這個人相信什麼真理?」「他一生最想做的是什麼?」「他具有什麼品格,使他可以成功?」並檢視自己的生命品質。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歲末感懷    孫德珍2002


1978年,我首度赴美留學,我一心要學音樂教育,但是有一位指揮教授堅持要我學指揮。他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學音樂,不是每個學音樂的人都能學指揮,也不是每個學指揮的人都能指揮,他要我珍惜自己。只為了愛才,他與系上老師開會為我調整課程,規劃每一位教授如何按我的需求教我,所有老師以培育我成為指揮為共同目標。記得大一的鋼琴老師就帶我到愛我華大學,告訴我:這是你應該進的研究所,全美國最好的指揮老師在這裡。我不負眾望,在大三那年以唯一的志願考取愛大指揮研究所,得到教授們傾囊相授。


1983年第一次返國,我果然在指揮方面受到深度的肯定。然而,我的心一直惦念著另一件事,一直沒有專心投入演出舞台,因為我覺得還有一些事比掌聲更緊要。因此,看到別人努力經營自己的舞台,我只有心中對老師深深虧欠。2001年的歲末,當我在新竹市立音樂廳,指揮新竹愛樂管絃樂團演出命運交響曲,透過音樂與市民分享生命的訊息。會後,我接到很多溫馨的回饋。當曲終人散,我想起愛我的老師,成就歸於老師--當年的因材施教與不辭勞苦;榮耀歸給上帝--18年來沒有爭取舞台,竟然寶刀未老。遺憾的是,我的老師已經看不到了。


有一位朋友告訴我:雅歌的校長不像校長,我承認那是真的。最近我得到一個獎,表揚我在學術研究的貢獻。領獎之後,我慢慢體會到,不是雅歌校長的光環使我在學術界受尊重,也不是大學教授的資歷使我這個雅歌校長受注目,是我的老師們在我身上的許多投資成為對社會的貢獻--這也是我一心要投資在雅歌孩子身上的。將來也許會有這樣的一天,雅歌的畢業生在自己的成就上體會到老師那份深刻的愛。九年前,我開始投入教育改革,不是因為我的孩子有問題,不是因為我有理想要實現,而是我看到很多爸媽憂愁孩子的教育。


我不記得有多少次了,但難忘那些無助的父母和我懇談時的表情,我常不覺「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看到一群用心教養孩子的父母,憂心體制會讓他們的心血無存;面對一個個被學校放棄,也被自己放棄的孩子,我的心在滴血。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父母的無助與挫折告訴我,他們很需要幫助。我也知道,很多時候,我不是特教專家,我有可能耗盡自己卻幫不上忙,但是,我就是沒辦法讓自己忍下心來,與這樣的生命擦身而過。


每多答應一個人,我知道我的責任又加深,離自己要做的事又更遠,我的時間又減少…。是上帝的恩典,讓一個又一個的孩子生命在此得到轉變,即使不是立竿見影,孩子都可以清楚地說出對雅歌的愛;是雅歌的環境,讓來參觀的人心靈在此受到感動,然而,這些事實至今都無法減少經營的困境。幾度病危,有人警告我:「生命很短,不值得這樣付出。」當我告訴他:我不忍見這些家長無處可求助。他說:「將有一天,他們會忘了你是來幫助他們的。他們會以為是他們在支持你實現夢想。甚至有一天,有人會忘掉雅歌的存在就是奇蹟,而以顧客心態,挑剔你做的不夠好,甚至把孩子轉走表示對你的不信任。那時,你會不會心碎?」我曾經信誓旦旦地回答:「我對這些家長有信心,他們不會這樣待我。」


這些年來,我學到很多,就是學不乖,仍然一次次走出傷痛,活在信心中。八年來太多的艱辛,足以讓人心力交瘁,但是,是我自己願意捨的,我不期待得到什麼回報,我也不會因為別人的態度而改變起初的愛心。多年前,我曾為尼加拉瓜大瀑布所懾,寫下感懷:


為著一份崇高的理想,
你情願自高降為卑,
任礁岩將你擊碎,
任深谷將你汲取,
你仍然沒有回頭。
你令那些終日潺潺,
附庸風雅者自此沉默。


然而,地凍天寒中,即令是世界最大的瀑布,也停止奔流。環境對於某些生命的限制何其嚴苛,我決定獻我一生,幫助那些無法奔流的生命。沒有童年的我,看到孩子擁有彩虹的童年,我的奉獻不是犧牲。我多麼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以這樣的品格過日子,為孩子示範愛與榜樣。我要對投入雅歌心力交瘁的人說:我真的很心疼你們。因為你們投入不是為了事業、舞台、或研究,而是不忍大孫獨撐,太快燒乾。我知道那種「奉獻心力的人反而要為沒時間投入的人負責」的委屈。


然而,我相信雅歌人終究會明白,並修正錯誤的觀念,拾起起初的愛心--我們曾經如何愛雅歌而進入雅歌--那是前人努力的成果。而當雅歌有不好的地方,我們可以一起來努力,如果我們無暇投入,那麼給投入的人打氣,支持,包容,讓事情好做一點,讓艱難好過一點。我知道「始終如一」是很高的境界,但是「當愛夠深,沒有什麼不可能。」

後記:聖誕節的晚會,本來有一個交換禮物的節目,後來因為顧及孩子拿到「不理想」的禮物可能會不開心,家長建議買一樣的禮物,我決定要跟孩子們談一談。我問孩子:「如果今天你想要送個禮物給別人,你會不會期待對方要回送你同等價值的禮物?」孩子說:「不會。」我問:「如果有人送你禮物要求你回送他讓他滿意的禮物,你要不要?」孩子說:「不要,那就不是禮物,是交易。」我再問:「如果你今天在某地方看到有一個禮物,上面貼你的名字,你會不會很高興?」「會。」「需不需要先確定禮物的價值再決定會不會高興?」孩子說:「不需要,因為是白白得到的,就應該高興。」那天,我想孩子們比較了解禮物的真諦了,因為聖誕晚會交換禮物時,他們終於高高興興的給,歡歡喜喜的受了。我喜歡雅歌的孩子,他們很容易聽懂我說的哲理。


雅歌人,讓我們也有機會思考禮物的意義。


家長回應


筠涵爸爸:維仁維智,理性與感性雙修,雅歌加油!願共勉之崇呈98年平安夜


政瑋媽媽:辛苦了,大孫老師。可以感受到老師們為孩子付出的關心及辛勞,從孩子們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了。很開心能讓孩子待在雅歌,每天浸濡在愛與美的分享中,連家長也都跟著一起成長!多保重,健康的身體永遠是最重要的!


以諾爸爸:高中時一位老師給的故事:一盤花生,樂觀者每每從最大開始享用,到最後一顆都是最大最好,若反其道行,給人的感受恐怕到最後一顆都是忍著最小的花生。希望雅歌人都是愉悅地,這樣才有快樂的孩子。對於貓頭鷹媽媽要鼓勵您加油,本人年輕時也是病痛纏身,但現在我已好幾十年不知何為病痛,不是用了什麼特效藥,而是一日我想通了,我要做個更健康的人,病就全好了。相反地,醫生給的藥,一顆也不吃,因為覺得身體是自己的,不該交醫生全權處理,如同孩子是上帝交付,也該和雅歌一起努力,所以大家加油了!且要快快樂樂地一起加油!以諾出生,聽到其哭聲即想落淚,覺得孩子的無助是何等有幸我們得以幫助他們,但常在這種不能自己的感動,更該化作實際對孩子的幫助,而幫助孩子前得先幫自己,將自己調整(學習)好,才能給孩子正確的方法,及時幫助他們,若有不順意的事情發生,包含自身的健康,我會反省是什麼地方學得不夠,再次調整自己,來配合幫助孩子的需要。


亦平媽媽:身教是空泛的,如果不是親眼看見,很難想像它真的存在,而我有幸在40歲前看到了孫校長對”教育者”的身教,也更堅定了我想在這裡奉獻自己的決心,許自己在未來可以有”孫老師”一半的教育愛。Because of you, I want to be a better person.


彥均媽媽黃媞瑩:孫校長的「雅歌中小學」就是孩子們與家長們最好的禮物。不論這些人和雅歌的緣份有多深多淺,在所有雅歌人心中都曾經有過的感動是不可能輕易就被遺忘的。雅歌的孩子在老師們的愛中長大,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禮物呢?孫校長,謝謝您!祝您佳節平安喜樂!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雅歌不輟 A Legacy to Pass on 孫德珍2009


五月中,彥蒼從美國要回來之前問我:樂團現在怎樣?需要幫忙嗎?一句話觸動我的心事,熱淚盈眶。十多年前,整個雅歌的創校是所有親、師、生一起來的。我們只有一棟租來空空的農舍,校舍裡所有的每一片裝置不是家長訂的,就是孩子們與老師做的。


有一天,我在社區看到兩個線軸,拜託一位家長載回雅歌,變成了孩子們的第一個遊樂器材—滾輪。大孩子玩大輪,小小孩玩小輪,我常用一張幻燈片說明「在雅歌,每個人和自己比。」後來,孩子們想要一個足球場,我問他們能不能用數學課研究怎麼做?他們就在老師指導下,完成規劃,測量、製圖,買材料,鋸鋸、釘釘,做出了足球場。我們沒有合唱台,大家七手八腳地釘出來了。養寵物、種絲瓜,種種的夢想都化為課程實現了。


有一天,我從校外演講回來,孩子們問我去哪裡?我說明去外面演講。我想要他們了解我需要去宣傳雅歌的理念,問他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大孫老師常常要去外面演講嗎?」「知道啊,雅歌沒有錢,你需要幫雅歌賺錢。」孩子的話讓我錯愕,我才知道大人的事孩子其實都看在眼裡。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裡,教出來的是充滿信任的孩子。


我告訴他們,雅歌是需要錢,但是不必靠大孫去賺錢回來辦雅歌。他們突然很想幫忙,紛紛舉手要發言。祖興說:「我爸爸有錢,可以叫我爸爸拿錢來。」我說:「你不能替爸爸決定。你若要捐錢,只能用自己的錢。」有孩子說:「我們可以打工。」我說:「你們年紀太小,恐怕很難找到工作吧。」沒幾天,有幾個孩子找我,問我要怎樣才可以說服別人雇用他們?他們想要幫助雅歌的心意讓我感動,我給他們一些可以發展的暑期工讀企畫,讓他們想想自己到底有能力做甚麼?可以承諾到甚麼地步?他們就去寫了。


暑假之前,四年級的耕文找到一位贊助者,她願意在暑假期間幫忙照顧一位小嬰兒,將所得捐給雅歌;四年級的彥蒼找不到小小孩,一年級的昀軒願意成全,她請爸爸當贊助者,她暑假不去上安親班,而是每天送到彥蒼哥哥家,由哥哥按照功課表陪她寫功課、練琴、運動、看影片。


彥蒼與昀軒的毅力在六十天後完成了挑戰,耕文也讓雇主相當滿意,他們一起把所賺來的辛苦錢完整地捐給雅歌。我們希望雅歌的教育現場充分的體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讓雅歌不輟」是一件多麼神聖的遺緒legacy,需要一代代接棒,成為台灣教改的一灘活水。而孩子們,只需要愛與榜樣,就學會了這麼深的功課。


有一年,小二的施維知道雅歌困窘到無法招到老師,開始想辦法,她說:「別擔心,我可以教語文,彥塵哥哥可以教歷史,祖興哥哥教數學,耕文姐姐教音樂…,雅歌一定要撐下去。」當聽說有學校在畢業典禮後遭校友破壞,孩子們嘆息:「那些人一定沒有讀過雅歌。」


雅歌校名不見的這段歲月裡,畢業生漸漸失去認同,國小畢業後,跳到別的樂團,倒是耕文認真地拉中提琴,感召了一批學弟妹們,中提琴在雅歌樂團一直都後繼有人,看到耕文經常回來,幫忙撐著雅歌樂團,彥蒼受到感動,暑假回國的時候,一定會到樂團幫忙,鼓勵大提琴的孩子們認真學習。


今年,有幾位道禾國小的小朋友加入樂團,三位小三的孩子勤奮地練大提琴,希望能夠跟上腳步。看到他們人小志氣高,願意挑戰自己,我告訴彥蒼,他願意拉他們一把,利用回國這段時間,放學後陪孩子們練琴。孩子與家長都很珍惜哥哥的付出,也承諾願意將來把這樣的遺緒傳下去,長大後,有能力,也要這樣幫助雅歌學弟妹,讓雅歌樂團越來越茁壯,讓雅歌的名字象徵愛的傳承。


雅歌要復校,因為有一批愛雅歌的人,曾經用他們的愛澆灌雅歌,讓雅歌長成了一棵美麗的小樹。雅歌要復校,因為過去幾個寒冬,雅歌被放到一個花盆中,收入陽台,它的根糾葛一團,互相阻斷養份。雅歌要復校,因為生命自會尋找出路。我祈上帝給雅歌一片小小的地,讓雅歌立足。


當五色鳥再來的時候,請他喚醒沉睡的花蕾,讓雅歌不輟,讓一樹花海映照滿天的虹彩。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締造奇緣   德珍2009


1997年我創辦了雅歌,儘管辦學受到各界的肯定,但缺乏合法的校地讓我們無法立案,一直無法安定下來。五年後得到新竹縣的支持,委託雅歌以公辦民營方式承接大坪國小,卻因為縣議會未通過法案,僅允試辦,在雅歌併入大坪之後縣府未能釋出校長一職,雅歌校長變成不支薪的計畫主持人,有責無權,實驗計畫在沒有主導權的日子裡逐漸走樣,人事糾葛在我生命中留下最尷尬的七年。雅歌的名字消失,更是我心中難言之痛。忍耐一段時日之後,復校的意念萌現,昔日的團隊在孩子畢業後逐漸散去,這個任務越來越遙遠,甚至埋得更深。


幸好,投入教改這十五年間所付出的,也有一份豐盛的收穫:在陪伴雅歌的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我自己也不斷在蛻變,心血結晶逐漸脫穎而出:除了過去小學部的課程經驗,我也學到如何與青少年互動,透過雅歌所重視的品格教育,幫助他們走過青澀的歲月,揮灑其多元智能。就在復校的念頭興起之後,我被診斷出癌症,所有的夢想順間幻滅。然而,上帝賜下奇妙恩典,從各地為我興起一些奇妙的人,加入我的團隊,彌補我的不足,在我最孤單的時候,全力支持我,讓復校不再是神話。


雅歌復校,首先必須走出過去的無知,跳脫原有的思維,重新建立一個團隊,透過凝聚共識,建立互信基礎,一起規劃藍圖,並且確實有效分工。這些年來,大坪雖然不能結出雅歌的果實,也多少走出自己的風格,那是一批人以他們的想法所耕耘出來的,足讓參與者引以為傲。


當我談到「雅歌復校」,我所期盼的不僅是重現雅歌當年的品質,還要更深刻地落實這些年來所突破的瑕疵。當年雅歌的出現是為了發展幼稚園的實驗課程,這些年來雅歌雖有種種不順,幸運的是我個人在課程的發展上非但未曾停滯,反而在最艱難的階段有了通盤的領悟。雅歌重新出發,從幼稚園到國中都有完整的架構,並且這樣的銜接是勢在必行的。


雅歌復校好像一個超級任務,讓我想起當年「小池王國」的演出,兒童歌劇的演出本身就是高難度,不只須要一個好劇本、一個專業的舞台,還需要一個懂得分工合作的團隊。我深信我們有精緻的課程,我們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更需要培養一個好團隊。


把一堆材料集合起來,可以製造出有用的產品,也可以形成一堆垃圾,甚至造成環境的汙染。當一群人被命運丟進一個共享的時空,我們稱為緣分。這群人因著彼此的不同,發展出一些互動,當原本不可能的變為可能,產生了喜劇的結果,我們稱為奇緣;當原本應該不錯的相遇變成彼此傷害互相折磨,我們稱為孽緣。是締造出一段奇緣還是糾葛成一段孽緣?喜劇與悲劇的發展有一定的寫法。一個團隊如何完成使命,其中的互動方式也決定他的劇本走向。


團隊是什麼?團隊是因著要完成一項任務而聚集各司其職的一群人。
團隊的運作必須有一定的原則:
1.
目標清楚的任務—
 
凝聚共識不但必要,而且必須不斷被提醒,才不會意見紛歧。


2.各司其職的分工
 
每個人擔任甚麼角色,就該盡自己的本分,講自己的台詞,並且尊重導演。


3.彼此默契的流程
 
團隊不只在每人各盡其職,對環境有感覺:在對的時間、對的空間做對的事。 
 
更需要彼此同心,互相幫補,讓失誤降到最低。團隊的默契影響表現的品質,
 
缺乏默契是團隊的致命傷,例如疏忽職守、擅自更動、意氣用事。


 


團隊也有忌諱,如果每個人分工之後缺乏執行力,讓自己成為團隊的破口。
1.
編劇:隨時更改劇情,變成沒有內涵的肥皂劇。


2.導演:承受不適任的演員,妥協將會降低演出水準。


3.演員:說錯台詞,包括時間、空間及人間。


4.後援:跑上舞台,混亂劇情,干擾眼出。


給指令者必須不受干擾,換句話說,執行者必須有使命必達的決心與能力,而非要求指揮者解決其困難。最重要的,所有人都要將自己帶給別人的負擔降到最低。


我所預見的雅歌,是品格教育全然的落實:雅歌人必須追求生命的最高品質,活出個體的最大格局,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提供愛與榜樣,才能落實陪孩子學習的理想。坦白地說,雅歌的境界很高,不是可以隨意拷貝複製的。成為雅歌人,不是輕鬆的,須要先成為合格的團隊一員,清楚雅歌的理念,熟悉團隊的遊戲規則,並且盡自己的本分。日本的「先生文化」基於對專業的尊重,使得他們有強烈的團隊意識,在戰後快速崛起,打出世界級的品質。雅歌要在資源缺乏的條件下茁壯,更需要把團隊的效能提到最高。


我曾經讓學生試著編劇,並找出喜劇、悲劇、鬧劇的特徵,居然有令人意外的收穫。喜劇與悲劇都有一個問題(困難),喜劇編法不僅尋求解決,而且深具創意。相對的,悲劇的編劇則刻意呈現折磨,讓看似輕易的事橫生枝節。喜劇著眼於「感恩」,悲劇常帶來「感嘆」;喜劇掌握千載難逢的機會,悲劇錯過命定的相遇;喜劇從困難中掌握環境,悲劇則因為對環境沒有感覺加深困難。


身為雅歌人,我們需要建立每個人的品格,讓我們跳脫過去的思維,換一個新的角度思考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方能形成一個光明的團隊,超越困難、締造奇緣,寫出美麗的「歌中之歌」。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atoto音樂會感言       孫德珍8/22/2010


下午帶著一批雅歌老師到縣立文化中心欣賞烏干達兒童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開啟了我們的視野,我們在感動的淚水中看到一群可敬的人,進而對雅歌本學期的課程主題關連connection更有感覺,特別是對「家」有深刻的探討。


Watoto在非洲語的意思是「孩子」,Watoto村是加拿大傳教士Skinner夫婦為照顧烏干達的愛滋病遺孤而成立的一個具備教育功能的「家」。Skinner夫婦蓋Watoto村,目的不是蓋許多孤兒院,而是能夠拯救Rescue,撫養Raise,與重建Rebuild這些孩子的人生的家庭。孩子們得到的不只是擁有自己的床,衣食溫飽之外還有真誠的關懷,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將來有競爭力的多元教育,使他們將來成為未來的領袖,重建這個苦難的環境。這些年來,世界展望會鼓吹HOPE希望計畫:Help幫助愛滋病患,Orphan關懷愛滋遺孤,Prevent預防愛滋感染,Educate教育大眾。今天的演出只是一場分享,鼓勵更多人一起共襄盛舉,意義重大。


我很感動其中一首歌「非洲搖籃曲」,其中歌詞有兩段話:


Who will sing my lullaby? 誰來為我唱搖籃曲?


Who will hold me when I cry? 當我哭時誰來抱我?


我感動的是他們沒有用悲情控訴遭遇的殘忍,也沒有以自己的不幸賺取眼淚,因為第二段只是溫柔地提出渴望:


Will you sing my lullaby? 你願意為我唱搖籃曲嗎?


Will you hold me when I cry? 當我哭時你願意來抱我嗎?


彥塵聽到這首歌,眼淚奪眶而出,我想在場很多人都哭了,台灣有一群不知自己多幸福的孩子,在這樣的見證下,也是一場心靈的洗禮。非洲不再那麼陌生,愛滋不再那麼遙遠,孩子們的生命見證雖簡短卻讓人無不動容。苦難掠奪了他們的父母、童年、甚至未來。他們卻可以驚喜「我甚至可以有一張自己的床」,聲音中流露的,是我們的孩子不可置信的感恩。


他們每個人都有讓人心疼的故事,但是見證中沒有悲情的控訴,也沒有一絲委屈的自憐。反而唱出:「我沒有被遺忘,從沒有被遺棄。」他們堅毅的歌聲傳遞的是感謝的心與讚美的靈。


這群人不是以美麗的歌舞來贏取掌聲的,也不用悲慘的遭遇來賺取眼淚,但是觀眾忍不住喝采,禁不住熱淚,因為生命已被觸動,愛憐再被喚醒。我們不只是看到世界上被遺忘的弱勢群體的掙扎,也有愧於自己資源豐富到不懂得珍惜。


我曾經對雅歌樂團的孩子與家長再三提到:雅歌人不是以音樂來博取掌聲,而是用自己的豐盛來服務社會、回饋世界。很多音樂家可能對於這種利他情懷很陌生,學音樂難道不是為了高人一等?十年寒窗豈非為了功成名就?看到Watoto的孩子,他們開音樂會不是為了獲取名利,而是見證自己如何在苦難中因為有人秉持善念,而讓他們的世界有所不同。他們要訴說這樣的美事,他們也成為這樣的管道,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得到照顧。


天地不仁,雖說苦難也是一種淬鍊,然而能夠勝過考驗、走過苦難的遠遠不如被蹂躪或是扭曲的例子。有一種酒叫做女兒紅,江南人在生下女兒時以米煮熟釀製,擺在地窖直到女兒出嫁,拿出來的是令人讚不絕口的佳釀。然而,我們也知道,一鍋飯放久了不會自動成為佳釀,只會變臭。同理,把孩子丟在苦難中,不會培養出好公民,除非他們遇到貴人,得到品格建造。


多年來,台灣也有慈濟等志工團因為跨國協助災民而得到國際上的好名聲。我們的同胞在許多災難時也都能夠伸出援手,出錢出力,在這片土地上看到這樣的人也讓人看到台灣的希望。過去這些年天災人禍頻仍,許多家庭一夕變色,許多孩子頓然失怙,無依無靠,我常引以為憾。救急不救貧,善心有邊;給魚不如給釣竿,幫助一個孤苦的孩子能自立才是長遠之計,而教育就是競爭力的關鍵,沒有教育,難有未來。雅歌復校,除了實踐教育理念,也想實現服務社會的夢想。雅歌不會是一個貴族學校,但我們一定要盡力幫助這樣的孩子。


今年的課程主題是關連Connection,要大家掃除冷漠,走出自我中心,看到自己與所處的環境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我們共處一個時代,共居一個空間,共享有限資源--才懂得惜福、惜緣。


環境的改變影響生命的改變,可以是夢想的實現也可以是噩夢的開始,讓我們允許生命被提升,讓我們能夠追求智慧,締造奇緣。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看國光石化    孫德珍4/25/2011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地球的許多天災人禍,警告我們地球暖化,能源危機,以及環境汙染的問題。經濟學家甘特鮑利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之道:藍色經濟。藍色經濟強調無汙染、無廢棄物,相較於代價高昂的綠色經濟,對環境有更高的親和力,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藍色經濟的概念發現生物圈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循環,一個界中的廢棄物就是另一個界的養分,強調解決地球的問題最快的方式是透過教育,教導孩子從小觀察大自然創造的原則,創新變化,開發更豐盛的資源,創造更好的社會。這種因仿效生態的藍色經濟在世界各地開創許多商機,包含醫療、建築、農業、製造業、交通、生物科技等行業,而最終的目的是對地球的永續經營,給後代留下生機。


甘特已經推動藍色經濟十年,並在許多國家結出令人讚嘆的結果。台灣在響應環保的聖戰中,有許多人已經默默投入,日本地震海嘯及核能災難近在咫尺,全民已經開始擔心,政府卻尚未見到任何警覺,在每一個大議題上都是被動地反應,令人憂心。


20114月,報載:今後10年,青島將大力推動藍色經濟的建設。青島市發改委副主任、青島市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主任任振剛表示,在前5年的規畫中,大約有300個專案要上馬,需要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投資,「台商在青島會有大量的投資機會。」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sd.xinhuanet.com/qd/2011-04/23/content_22597964.htm


同一天,馬英九總統對「國光石化」喊停,引起了朝野不同聲浪,相信總統經過極大掙扎才做出此決定,因此也該早預料到決策將引起另一批人反彈。這個決定絕不該是為了選票,而是一個重大的決心:讓台灣全民靜下來思考,我們該要有所改變,危機就是轉機。


而這個重大改變,不能只是以條件交換做一時安撫,而是高瞻遠矚地尋求永續經營。地球只有一個,讓我們讀讀藍色經濟,鄭重地解決地球問題,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提高國民的快樂指數,給孩子一個未來。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有這樣的學校,教孩子面對21世紀的問題,視危機為轉機,只有跳脫舊思維,追求品質、擴展格局,才能帶來國家的競爭力。這是一個關心教育的媽媽在尋尋覓覓之後,找到滿意的教育環境,與您分享她的喜悅。


劍及履及     Jeff媽媽


兒子學齡前,我和孩子有很愉快的學習經驗,每次我們在書上看到一個主題是我們感興趣的,就會去找其他相關書籍,去生活中發現體驗,那時候我覺得孩子對什麼事都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


去上學後,我發現學校裡所有學問都分段、分領域,學習和生活之間沒有連結,學習被中斷,而且學習是為了把每一段分別學好,得到好成績;可是分領域學習,孩子要花更多的時間重複讀相似的東西,因為和生活沒連結,知識無法活用。


轉到了雅歌,我找到我想給孩子的,甚至雅歌做的比我想給孩子的更多更好。雅歌教孩子品格,但沒有教條,他們教孩子要跟自己、跟人、跟環境和諧。雅歌的老師會要求孩子寫品格筆記,在所學中找出學到的知識有哪些?學到什麼技能?學到什麼品格?從品格筆記學會抓重點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雅歌給孩子舞台,允許孩子不同的學習步調,了解孩子是視覺型、聽覺型或動覺型學習來啟發孩子,以孩子為主角,讓孩子去操作去經歷,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學習更有效率。


很榮幸今年寒假的雅歌師訓我也參與其中,五天的師訓,孫老師給的很多,可是孫老師用了很多的方法引導:第一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老師要求我們兩兩一組向對方介紹雅歌,可是每組都說得不好而被要求重來又重來,沒想到在重來又重來當中,大家就找出了方法,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表達;而雅歌的孩子也是在這樣允許犯錯、可以重來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擅長的學習方式。


這學期的教材「甘特寓言」是師訓重點,第一次拿到書,我們就被要求演出故事內容,那天大家都演得生澀;第二天老師要求每個故事都要配上道具,於是所有老師就在座位上,一邊使用電腦做著孫老師要求的品格筆記、美的分享和其他要處理的文書,一邊輕聲和組員討論做道具,每個老師都好從容,到了演出的時候,孫老師集合大家到一樓沙發區,將桌椅移動了一下成為一個小劇場。雖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孫老師說:「這就是製造情境!這麼做可以讓孩子第一次就帶著感覺學習。」我很佩服雅歌的老師,在短短的時間做出來的道具都能如此別緻又有創意,而這次演出就自然很多,而且有很多笑點。那時聽說老師們就是要在課堂上用演給孩子看來教這套科普寓言,就覺得雅歌的孩子太幸福了!


隔一天孫老師要求每個故事要找出一個重點,上網蒐尋相關知識,演完故事後要研究發表。再隔一天孫老師要求演完故事後,淑智老師要將這個故事用語文課方式呈現,湘如老師要用數學課的方式呈現,秀雯老師用寓言教英文等等。雖然孫老師每天都在教老師們使用同一套書,但每次孫老師只教一個原則,引發討論,每天更新、突破與成長,將「甘特寓言」用在不同領域;孫老師讓每一次學習,都是帶著感覺學習並建立系統化,這樣「甘特寓言」就儲存在我們大腦長期記憶中。


雅歌的孩子就是這樣被教導,一次一個原則,看似學得很慢,但每次的學習都是愉快的,每個知識都是存在大腦的長期記憶中,孩子真的學會了也願意學。最重要的他們學的都是用得到的知識。


我們的孩子都好愛雅歌,因為在這裡有愛和榜樣,真心期盼政府、教育當局、熱心教育者能支持雅歌理念,幫助雅歌,就是在幫助台灣的教育環境!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也是彩虹魚品格寓言  孫德珍2010


從前從前,在深深的海底,住著一條彩虹魚。她的身上有一層彩虹光澤,來自於皮膚上一片片不同顏色的鱗片。由於整個海底只有她是那樣特別,許多魚都想要跟他做朋友,彩虹魚很害羞,但是他很高興他有許多朋友,他們在她身邊,她覺得非常榮幸。彩虹魚很慷慨,只要是他有的,她都樂於和朋友分享,只有一樣不行-她的鱗片。


有一天,小藍魚告訴彩虹魚:「我和你在一起,你那麼亮,我變的很黯淡,你給我一片鱗片吧。」彩虹魚很為難,她說:「別的東西我都可以給你,但鱗片是我身體的一部份,你掛在身上,不會變成彩虹魚,但是鱗片離開我,我會有傷口,細菌會攻擊我。可不可以給你別的東西?」小藍魚很不開心,她向小黑魚訴苦。小黑魚說:「當然囉,給了別人,她就不是唯一的彩虹魚了。」小藍魚聽了很生氣,他覺得彩虹魚太自私,不夠意思,就不再理彩虹魚,並且告訴其他的魚:「彩虹魚很自私、自大,不是一條好相處的魚。只要向她要一片彩虹鱗片,就知道他有沒有把你當朋友。」小藍魚說。


很多魚喜歡彩虹魚,他們把彩虹魚當好朋友,也認為彩虹魚把他們當好朋友,但是小藍魚的話慢慢地使他們動搖想法。珍珠魚說:我夠漂亮,配得上她的鱗片吧。神仙魚說:我氣質好,她應該會給我。獅子魚說:我這麼威武,他難道不怕我?於是,一堆魚都找彩虹魚要鱗片去。


彩虹魚很為難,她擔心他會失去朋友,但是他不知道怎樣拒絕這樣的請求,於是她去找海南的章魚請教。章魚是科學家,他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這些傢伙連這個道理都不懂,要不要我替你去教訓一番?」彩虹魚說:「那我就更沒有朋友了。」於是她去找海東的大龍蝦。大龍蝦是心理輔導的專家,他說:「堅持理想不如人和為貴,你就給他們吧。」彩虹魚說:「可是我的鱗片拔下來會受傷... 」大龍蝦說:「你沒聽過時間會治療傷口嗎?以後會慢慢再長出來的。」


彩虹魚半信半疑的走了。半路上,她遇到一隻鯊魚,向他要一片鱗片。彩虹魚正在猶豫間,感覺尾巴一疼,原來鯊魚等不及他回答,自己先直接動口。彩虹魚想去找個地方好好包紮傷口,遇到王蟹走過來。他聽了彩虹魚的遭遇,為彩虹魚不平,幫忙包紮了傷口。臨走以前,王蟹說:「既然你給鯊魚搶走一些鱗片,尾巴又受傷,可能將來還會遇到其他魚來搶,你不如也給我一片,我替你保管。」彩虹魚覺得王蟹幫助她,回報一下又何妨,於是拔下一片鱗片送給王蟹。


沒多久,許多魚知道彩虹魚已經受傷,他們搶著拔掉彩虹魚身上的鱗片,以免以後看不到。也不過幾天的工夫,有一條渾身發爛的魚躺在淺烸的礁石上,有一群魚從旁經過,看到這條受傷的魚,趕緊嫌惡地游開。他們拉拉胸前掛的彩虹鱗片,不屑地說:「怎麼有這麼醜的魚,快走開,我可是彩虹魚的好朋友哦。」


彩虹魚忍著疼痛與惡臭,摸摸身上僅剩的一片彩虹鱗片,用一種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喃喃地說:「從前從前,在深深的海底,曾經有一條獨一的彩虹魚。」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2 Fri 2011 05:45

                 孫德珍1995


為了探索「家」的內涵,我給藍、綠班孩子們看了一部歌劇「天堂樂園」。我要求孩子們注意背景、燈光、劇中人的表情、來思考音樂。孩子們專注的看著,他們臉上的表情反映出音樂的意境,他們立刻就進入劇中所釋放的美感經驗中。


我要他們思考亞當沒有伴的感覺、女人出現的感覺、亞當分享時的感覺,最後是看到蛇的感覺。孩子們覺得動物們離開亞當時,音樂好孤單、好寂寞;女人出現時,音樂好美、好溫柔;亞當向夏娃分享整個樂園時,音樂好快樂、而且有和聲,好好聽;當蛇出現時,音樂變得好神秘、好可怕。


我問:是音樂可怕還是蛇的化妝可怕?有人說,都可怕;有人說,音樂可怕。有一個孩子說:不可怕,那是人裝的。我問:如果有人長得像這樣,可怕不可怕?大部分孩子說:可怕!有孩子說:雖然長得這樣,他的裡面還是一個人,不可怕。我抓住這句話:為什麼裡面是人就不可怕?孩子說:裡面是跟我們一樣的人,就不用怕了。我重複:好!裡面跟我們一樣是人,就不用怕了。


社會日那天,我和藍班孩子再聊深一點。從前一日的歌劇回溯起,引到家人間的感覺,我講了一個我自己的故事。我的老二傑森生下來是個黑娃娃,難產缺氧使他不哭、不吃,滿月時仍然不到三公斤。我每天抱著他流淚、禱告,祈禱他活下來、頭腦不要受傷。有一天,他喝了一口我的茶,突然轉變了,慢慢紅潤起來,健康起來。


故事說到這,我問大家:你們現在看傑森,覺得他怎樣?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告訴我:傑森很可愛、很健康、很聰明。我問:你覺得是不是奇蹟?大家都點頭。我告訴孩子: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苦難,只是有時奇蹟出現,逃過苦,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勝過。有一些苦難更是沒道理可說,碰到了,就受傷了。


我問大家:有沒有人認識這樣的人?好幾個孩子告訴我他們親人中有些特別的人。我問:家裡如果有一個這樣的人,是不是很累?很麻煩?很可怕?大部分孩子點點頭。我問:如果有一個長得很特別的人走到你旁邊,妳會有什麼表情?我請保中扮演一個少一隻眼睛的人,從教室外面走進來,孩子們笑成一團。我說:真的!用你們臉上的表情,讓我看到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人。保中走進來,孩子們裝出害怕、躲避。我請保中告訴大家他有什麼感覺。我也請孩子們分享怕、不怕的原因。有人說:不怕!他的臉雖然奇怪,他裡面也是人,和我們一樣。我再重複:「哦!他裡面也是人,和我們一樣。」一庭說:「我的弟弟腦部受傷,只有一歲半的智商,他很特別,但是我們不怕,我們家還是很快樂。媽媽說:弟弟肥肥的,像彌勒佛一樣笑笑的。」一庭自在的介紹著他親愛的弟弟,大家對一庭的家都很驚訝。我問:「在苦難中還是可以快樂?為什麼?」有人說:「這是很有愛心。」我說:「哦!有愛心,苦難就變成祝福了,這算不算奇蹟?」大家點點頭,我相信一庭的弟弟也會為接受他、愛他的人帶來滿滿的祝福。


我深深的期望,透過「家」的方案,讓我們都再一次學習如何接受「每個人」都是「人」,尊重「每個人」都有「尊嚴」的功課。不論有多少個別差異,當恨可以挑啟爭端時,愛就能遮掩「過錯」。中國人說:孝感動天。我倒覺得,愛使奇蹟(神話)實現。對這一群孩子,我今天有機會和他們聊這些,也是一個奇蹟。


這個週六,我們的社會探索要去拜訪德蘭中心,在那裡,有一群人,為了愛的緣故,奉獻一生去照顧一些不是自己生的孩子。當我們探索「家」,我們不能不思考。讓我們看看這些不是親生父母的人怎樣努力提供一個「家」的環境給沒家的孩子,也讓我們的孩子看看另外一種家。



貓頭鷹媽媽的話:


16年前,多元智能還不被了解,很多人不明白: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找不到方法的老師。我在山湖分校規畫的課程有一個三年一輪的人文主軸,藉此設計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追求天地人的和諧,這是雅歌的品格教育的濫觴。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改變傳統對評量的看法,也提供一條讓孩子學得會、學得好的管道,事實上它就是一種對普通孩子實施的資優教育。然而,香港的學者很謹慎,他們也擔心教出沒有品格的天才,對社會將是一種禍害。他們到世界去看,也曾到台灣取經,在雅歌,看到品格教育可以與多元智能並行,才積極推動。


教改十年後,香港學生在多項國際評比(如閱讀能力、數學和科學比賽)排在前列,居首功的是教育特首董建華,他在1997上任就把香港教育經費擴展至GDP 的四分之一,十三年來教育開支從未低過百分之二十三,香港公營大學生所受資助高達八成二更是世界之冠;董建華注重校長和教師質素。教改下,小學變化大於中學,縮班殺校也加劇小學革新,只要能提出革新企畫都會得到支持。


推動教改是需要預備的。十一年前,香港明報記者陳曉蕾以一年時間到台灣蒐集資料,一系列地向全香港報導台灣的體制外學校,她感動台灣有一批人這樣熱忱地投入教改,她大聲疾呼:香港有沒有這樣的人?十年後,香港的教改是成功的,即使他們仍然覺得還要更好。


而這批讓國外羨慕的教改人士,李雅卿的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已經被關掉,雅歌在台灣還找不到一片立足之地...。他們在政府的眼裡被珍惜過嗎?難道我們的政府已經看出教育的問題在哪裡?不需要有志之士效勞?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師一點靈     秀珊11/1/2010


雅歌有大師課,不時請各界大師來啟發孩子,今天的品格課,老師覺得該檢視一下孩子學琴進步的狀況,為孩子們上了一堂大師課,也幫助老師們學習如何陪孩子練琴。老師讓孩子們以家族坐下,由湘如老師依據參與課程的專注度與和諧度進行給分,孩子們因而會彼此提醒,專注於舞台前的課程。


每個家族每次輪流推派一位家人出列接受大師指導,第一批是欣儒、育筠(小提琴)、嘉珈(中提琴)應聲上台。從夾琴的角度、站立的姿勢、到身體重心的位置,老師一一調整,當孩子們做出正確的動作時,老師立即給與口頭鼓勵並加分獎勵,期間並不時地與台下的其他學生互動,確認未上台的孩子也記住了。



第二批是D組,奕全跟郁潔程度相當,但有一個家族因為沒有D組的學生,因此由E組的彥均代表。彥均大樂,歡呼一聲,看來他對於上台拉奏很有自信。老師先檢驗三個孩子是否都已學會A組剛才演示過的基本姿勢,D組的孩子需要看譜,老師特別提醒譜架要與視線同高。老師讓孩子檢查重心是否放在左腳,故意讓他們拉琴時將右腳輕輕踮起。三個孩子基本動作都得分後,開始拉奏曲子。郁潔拉弓的動作比手指按絃快,老師要求他慢慢拉,指尖按到絃,弓才動;奕全的音色不夠飽滿,老師要他預備每個音,分弓拉出來,習慣聽音色是滿的,再合起來。




彥均選了一首聽起來很有挑戰性的曲子,旋律很動人,但是彥均迅速地拉過,沒辦法傳遞其中細膩之處。孫老師要他注意音樂的起、落,並讓大家一起幫忙指揮,使彥均在需要下沈的音符之前有準備再往下拉。透過分解,彥均掌握了樂句中的輕重緩急,音色立見改變。


老師要彥均在困難的樂段,追求更從容。老師讓他實驗:從每個音都很「奮鬥」的拉奏,到兩音一組,到四音一組,到最後整句背起來,一次想一句。彥均經過分段的處理,跟個別樂段的練習指導,最後從頭演奏一次,之前含糊不清的音色與旋律線都變得乾淨了。


第三組推派學鋼琴的孩子。琬宜上台演奏了新世界交響曲第二樂章的改編版,這是一首慢板帶有動力的曲子,老師要琬宜體會節奏的短長動力的改變,要她在一些重要的和絃加上身體的重量使之更深沈,旋律更顯悠遠。大師課的指導,不光是上臺的孩子收穫良多,台下旁聽的觀眾也從中受益。




讓孩子能夠上台演出,除了技術上的指導之外,更需要幾倍到數十倍時間的磨鍊,這些磨鍊包含音樂上的精進,也包含對基本功的堅持。孩子們剛進入樂器演奏的領域,很容易因為練習的枯燥或是技巧遇到瓶頸無法突破而放棄練習。我們在陪伴練琴中,實際地給孩子支持,看著他拉琴提醒姿勢,陪著他一遍遍地經驗挫折與成長。


老師說:許多音樂大師仍每天進行最基本的技巧練習,從夾琴、運弓、音階練習、或是管樂的各式長短呼吸與節奏的吐音練習,進步的動力來自對基本功的堅持。在雅歌,除了老師們的陪伴練琴,不時還能有機會接受孫老師的大師課指導,有比雅歌人更幸福的孩子嗎?


 


貓頭鷹媽媽的話:

以前常不明白,許多在台灣沒有經過音樂班洗禮,表現平凡的孩子,到了國外,遇到好老師,一兩年就脫胎換骨,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念碩士班的時候,為一位小提琴大師照顧他的小孩,意外地看到大師如何練琴,看他對基本功的注重,影響了我的教育理念。


陪孩子學習的過程,我積極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大師,並堅持功課多忙都不停止樂團的練習,我幾次開八小時的車程讓孩子去上一堂大師課,再開八小時回家,孩子看到媽媽願意付高代價,知道大師會讓他有所不同,學會珍惜所得到的機會。


我曾經觀察一位很優秀的日本小提琴老師上課:她對學生要求極高,學生言聽計從,家長也完全配合,錄影、錄音、抄筆記的毫不放鬆,我感受到那份崇敬的心態,頓悟為什麼日本、韓國可以教出那麼多音樂人才--陪孩子學習是一門藝術。我因此告訴自己:雅歌有一件事一定要做好-大人要學會如何陪孩子學習。所以我開了練琴課,教老師如何陪孩子練琴,目標不在於陪伴、監督,而在於老師本身的成長,並且對孩子有所幫助。


台灣有那麼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學音樂,希望有一天家長覺醒,願意學習如何有效的陪孩子練琴,才不會學而不習,只是把孩子的時間用光!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文浸潤       孫德珍 2008


一直有一個感覺,台灣的孩子學習需要方法。在推動品格教育的時候,我要求徒兒們「學習」如何學習,並且也適時引導他們進入歷史的世界。中國的文史本就無法切割,我喜歡讓孩子以全盤的浸潤發現學習,如此知識才會完整,技巧才得時習,品格才能啟迪。


我帶著三個孩子,道禾借給我們一間頂樓教室,師生們稱呼我們是天空班。道禾每天第一堂晨頌課的時候,我的孩子們開始練琴;第二堂語文課,我陪他們學古文。我以古文觀止為主幹,偶而夾些相關的題材,每天讀一篇,三個月下來倒也達到一些浸潤的效果:孩子能夠理解內容,看著原文用自己的語言翻譯,認識其中的破音字與同義字,並且能夠抓到成語典故,更可貴的是他們能夠喜愛古文。不論是讀出韻味、演出故事、分析角色互動的心理,領略各朝代不同的文風,或是掌握古人的智慧,學習是那樣單純而完整。


三個月後,我開始為他們介紹歷史。從影片的觀賞,了解司馬遷如何寫史?因何要寫史?回溯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探討中國人的政治思維;從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看到領袖的成敗興衰;從文官敢以死諫,認識所謂的披肝瀝膽。許多發人深省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一個個簡短的相關問題,引發一連串的發現與連結;印證的是我在品格教育中教孩子的思維與習慣。


一天,當看到周幽王在父王葬禮的恐懼與混亂中繼位,我問:「他準備好要當王了嗎?」孩子們否定。在此之後,每當一個新王上任,孩子就會習慣性的問:「他準備好了嗎?」我不禁莞爾。


就像品格教育的課程中我要他們將所學內化,孩子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所學是一個指標。我讓他們化身為其中的一個角色閒聊,透過自我介紹,整合文章的內涵以及相關資訊,一個個歷史人物就活了起來,孩子演過之後,再也難以忘懷。這樣的教學,果效是豐碩的,眼睛是發亮的,師生互動是親愛的,偶而讓參觀的人驚歎:「這樣好的學習只有三個孩子上課,太可惜了。」於是我向道禾六年級邀約了三個學生加入,他們很快地融入,學得很好。老師很驚訝他們一天學一篇,細問之下,發現他們都能理解。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雅歌的榮耀

十多年來,教改動員之眾,政策修訂之繁,對全民所造成之衝擊前所未有。唯廣大的參與者常因事先共識不足,實施時缺乏周詳配套措施,檢討時爭議不休卻難以聚焦,問題沒有解決;加以人事更迭快速,許多決策最後不了了之。改革之中,備極辛勞,怨聲載道。


共識不足係因教育改革之前當問的幾個問題沒有明確地提出、充分地討論;缺乏配套則是未能充分授權,允許一批有志之士用各種方式尋求有效的模式;在一個重大改革啟動之前,相關的人少有準備讓自己更新,只焦慮被要求改變的麻煩,在在都是問題。


教改有沒有成果,看過雅歌再說!


    教改十六年,很多人說:「教改是失敗的。」默默耕耘的雅歌,卻在專家眼裡備受肯定。




1995年,教育廳廳長陳英豪親訪山湖分校,肯定實驗教育果效。






1996年,兒童歌劇「小池王國」一炮而紅,論壇報獲獎的舞台劇本,劇評家夏學理教授喻為「台灣的文化奇蹟在新竹」。



1998年,新竹市長蔡仁堅先生親訪雅歌,與孫德珍晤談教育理念長達四小時餘,蔡市長欣賞雅歌,邀請雅歌遷校新竹市。同年,雅歌獲選台灣省文化處--校園我的家示範學校,文化處長親訪雅歌。




2000年,孫德珍受邀至香港演講,香港石鐘山小學禮遇雅歌畢業班學生,招待畢業旅行。香港教育界學者隨後來台觀察雅歌教學,讚譽雅歌是他們所見最好的多元智能實驗學校,稱孫德珍已經解決迦納教授不能解決的問題。雅歌的多元智能不但可以納入品格教育,且是課程的核心!




2002年,教育部次長范巽綠欣賞雅歌教育內涵,聘孫德珍為「新港藝術高中」設校指導委員,對所有委員介紹雅歌「藝術與人文」課程內涵,演講內容讓在座委員耳目一新,北藝大校長馬水龍教授等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雅歌課程內涵不只適合高中,連大學都需要。


2003年,台大教授黃光國在「教改錯在那裡?」一書中痛批教改,唯在書中稱許「李雅卿」、「孫德珍」「真正懂得教改…」「是十分值得稱道的例子!」


2008年,關渡基督書院聘孫德珍任學務長,在此雙語大學實現雅歌的品格教育。孫德珍在IAPCHE亞太地區國際研討會(17個國家)發表論文,介紹雅歌教改回顧,辦學內涵獲得深度肯定。


2009年,政大教授周祝瑛在「誰捉弄了臺灣教改?」一書中讚譽孫德珍締造「雅歌傳奇」。她指出「能夠為教改劍及履及、付諸實行的尚屬少數,卻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包括:李雅卿和自主學習、周麗玉和九年一貫課程的理想,還有孫德珍和雅歌小學,都將會在台灣的教改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2011年,雅歌的課程設計及孫德珍在國際研討會發表的論文引起國外注意,奧地利政府視為教改典範,邀請赴歐洲分享雅歌教學藝術。台灣是第一次被邀,雅歌也是此次唯一被邀請的亞洲國家。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G 的滋味      孫德珍   1999

為了兒童歌劇「小池王國」的錄音,雅歌小學的孩子們進了專業錄音室,所有人都士氣高昂。看他們稚氣的臉上有難掩的緊張,也混雜著些許興奮。之前做過心裡建設,問過孩子:上了舞台的大孫,將會以專業的標準要求,不會那麼容易過關,他們希望被專業地期許?還是大孫應該把他們當孩子看就好?他們都選擇「被要求」。整個過程在雅歌老師的高效率規劃及強力配合下,不可思議地兩天就完成了。(是怎樣的鑽石團隊,為雅歌締造了一個個奇蹟!)在錄音這段過程中,潛在課程出現了,藝術教育的精華激勵了孩子求善求美的心,也讓老師頓悟。

對於從未進入錄音間的孩子,自己的聲音能夠被錄成CD是一件多麼可貴的經驗。我告訴他們:「錄音室費用昂貴,必須爭取時間。」而雅歌的孩子只要經我提醒「很貴」,就會很在意,平日頑皮的孩子也收斂許多。第一天上午,藍天班飾演汽球的孩子因為表現稱職,我讓他們錄完先回學校繼續上課。白雲班的孩子錄到中午時,我宣佈收工,原定的進度等到第二天再錄。我告訴他們如果連正確地發音都有掙扎,語調及感情就不用談了,再這樣NG下去,錄音的費用太高。由於我帶過D組語文課,孩子們知道我對於發音要求嚴格,雖然有一些訝異這麼早就結束,隱約感到我要給他們多一些時間。

孩子們和我討論一下,決定到我家加強,讓明天有輝煌的成績。我們吃著淑芬送來的午餐,討論為什麼要NG,為什麼有些角色的瑕疵我可以原諒,有些角色則不行-因為觀眾有期待。經過一番省思,我提議被 NG 的人要按次數及比例罰:育暄入雅歌較短,發音不標準被 NG 每次一元,經過提醒後每次10元,其他人每次100。肩負重責的昀軒問我,那她呢?我說:你很貴,我對你寄望很高,你NG的話要1000元。這時沒有被NG的貝貝說話了:那我一次多少?我說:幸好你沒有NG,否則我可能會要10000元,因為你的角色那麼多人爭取。

氣氛一時凝重,我問大家:這樣的校長很糟糕對不對?竟然要你們罰錢。雨萱說:不是,你是要讓我們更謹慎。昀軒說:我們可以把它當成提醒。素有小導演美譽的昱傑也接受。我說:我要你們告訴我,如果NG一次罰多少就會讓你不容易錯,那我就這麼做。其實,我不想要你們罰錢,剛才說的都不算,我從來都不要勉強給的。現在每個人自己想一個數字,然後自己計算NG次數,自己計算要付多少,你當然也可以拒絕。

說到這裡,我深深地看他們一眼,孩子們豁然開朗,意識到原來被要求是一種看重,而不是剝奪或否定,生命開始有了改變。每個人都在提高自己的NG單價,並流露深度的自我期許。下午的排練開始,家安和昱傑傾全力為育暄修正台灣國語的積習,其他人配合昀軒在莫札特的音樂中掌握「尾巴擺動律」的層次。我陪著這一群「不輕看自己」的未來棟樑練習,深深地感到自己是何等有福。

第二天的錄音,比我預料的順利,暄的發音大大地進步,一度我說再NG就要500元,暄聽了竟然雀躍:哇!我升級了。就這樣一點一點地,將瑕疵慢慢減少。將進中午,小孫接棒為BC組錄音(其實是暖身),讓我喘口氣,順便和IC之音開個會。回到錄音室,他們已經吃過中飯,有些緊張會不會通過我這一關。

當天下午,BC組的孩子其實已經有模有樣,我只是修乾淨一些小瑕疵。對於在台灣生長的許多人,最嚴重的就是ㄣ和ㄥ的不同。孩子在錄音室裡,雖然謹慎地唸,仍然會犯錯。有些孩子NG幾次可以改過來,證明是會唸但沒有建立習慣;少數的孩子對於某些音很混淆,該捲舌不捲,不該捲舌一直捲,說明他能意識到這些注音的不同,但是平日缺乏標準語音的環境。透過這次的錄音,聽到自己的聲音被播放出來,終於口服心服,有一個徹底改正的機會。

放學的時候,不少演小蝌蚪的孩子問我:我有沒有被NG?確定答案是否定的,大都很開心。唯有對自己相當自信的施維和質安有一些不服氣,因為他們的角色台詞多,當然NG機會更多。對於經濟很有概念,常向我抱怨學費「太貴」的施維,更是覺得校長「超愛錢」;質安則是覺得標準不一,不太能接受,兩人在心疼必須付錢,但是又不願意降低自己的NG單價的情況下,不舒服了很久。一直到我讓他們彈鋼琴挑戰過關,扣除一些額度後,笑容才再出現。

第三天回到學校,好似久別重逢,「負債」的孩子們竟然快樂地招呼著我,問我何時可以繳費?我說:「不急,再說。」也有人向淑芬老師「抱怨」了一下他被大孫老師用「最高標準」要求,要繳不少「罰金」。淑芬老師感受到抱怨裡面含有一些「甜蜜」的無奈,一切看起來風平浪靜,直到研究課,我進了藍天班教室。

「起立,敬禮,坐下。」之後,幾個孩子面色凝重的舉手,表示有事抱怨。柔委婉地告訴我,她覺得有些不公平,因為他們班很多人都沒有被NG。我嚇了一跳:「你們錄得很好啊!」「不!我們覺得我們應該可以更好。」「哦!真的,你們還可以怎樣更好?」「我們覺得感情還不太夠,應該更有感覺才好。」我說:「你是說我應該用更高的標準要求你們?」他們點點頭。孩子們要求我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希望重錄,他們願意付費。我說:「錄音很貴,我可以再申請時段,但是更高的標準意思是說我要更多的NG嗎?」他們說:沒關係。於是,有人願意NG 一次付1000元,甚至有人願意付2000,這樣強烈的決心,赫然包括昨天為500元不悅的質安在內。

我被深深的感動,承諾再為他們安排一次。記得在研究所時,我的指導教授是出名的「不輕許人」,苛刻的言語讓很多同學受不了,常有人因為得不到他的肯定而放棄。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可以那麼深入地學、那麼敬愛他?我回答:「他的要求傷不到我,因為我對自己的要求比他還高。」藝術教育的薰陶,使得一個人願意被要求、被修改,並且享受重建的喜悅。然而,這當中有很大的風險,因為不是每位老師能夠堅持到底,陪到孩子瑕疵磨滅,品格完成,成就出現,讓孩子發現他可以那麼好。

我為孩子所做的,其實是令人爭議的,不到事情完全明朗時可能很容易引起誤解,因此相信大部分的校長都不會這麼冒險。然而,也許是來自於家長那樣深的信賴,使得我敢這樣無畏地面對問題,不放棄任何機會,在孩子心靈灑下品格的種子。

記得兒子五歲時,在我的學生音樂會中表演了一個曲子。當另一個同學彈得令大家刮目相看時,他專注地聽著大人的評論,知道那位媽媽每天逼孩子練琴兩小時。曲終人散時,他含淚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妳從來沒有「逼」我每天彈兩個小時?之後,在確認他的母親絕不可能那樣待他之後,他成為一個主動學習的孩子。

而今,一群三年級的孩子向我抗議他沒有被NG,對我亦是當頭棒喝。這樣的氣度、這樣的格局,讓我肅然起敬。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面臨高度的競爭,一不小心也培養好競爭的孩子,但其中大部分的人挫折容忍度都很低,也缺乏競爭力。有人以為雅歌的孩子是貴族教育,那是錯誤的。雅歌不給孩子花花世界,只堅持孩子有一個彩虹童年。雅歌給孩子一把生命的弓,讓孩子乘著生命的弓,如鷹展翅上騰。NG的滋味你嚐過嗎?生命的改變起於環境的改變,期許我們都從善如流,吞得下鍛鍊;讓我們虛懷若谷,倒得出殘渣。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看什麼不順眼?      孫德珍


那天回到雅歌,你們一一擁抱我,那是我們之間熟悉的語言,我一下就被你們的熱情淹沒了。在我懷裡,有人傾訴著思念,有人問我可愛的問題,也有人默默地抱著我,只是我認得那閃亮的眼神-雅歌的孩子特有的。那天,我剛從另一個小學過來,心情頗沉重。我才欣賞了他們的音樂團隊的演出,情不自禁地與雅歌的孩子作一比較;在那一刻,我非常想念雅歌的寶寶,特別是你們臉上那份自信與眼裡那份光采。我知道,許多的父母同樣為孩子全心付出,但是沒有看過雅歌的孩子,很難體會生命可以如此不一樣。


貓頭鷹課的時候,我把我的一些問題請你們提供意見,你們認真地聽。我們討論到對時間的感覺,大家竟然都滿有共識。我們討論到對空間的感覺,每個人都喜歡有自己的空間,包括能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來生活、學習。最後我們討論到對人間的感覺,提到有一種症狀,對於人沒有什麼感覺,不能有所回應,你們說:自閉症。「想玩的時候,對時間很有感覺,做自己喜歡的事時,對時間沒有感覺。」能夠體會到時間的流逝,表示還是一個自主的生命;能夠珍惜光陰,表示生命的意義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而被肯定,是相當幸福。


談到「我看什麼不順眼?」有些人看很多事都不順眼,有些人不會。我們讓家安表演,她立刻找出許多人的毛病,表演出一個「看什麼都不順眼的人」的行為;我請若凝再來一次,偷偷請大家表現順眼些,才能看得出她是不是真的挑剔,大家立刻修正自己的態度,而若凝仍然表演出看什麼都不順眼的樣子。「我們已經很乖了,她還是一樣挑剔。」我問:「你覺得常常有人看你不順眼的舉手。」有一些人舉手。我問:「你覺得你常常看人或事情不順眼的舉手。」有一些人舉手。我問:「你覺得你看大孫老師有些地方不順眼的舉手。」沒有人舉手。我問:「你覺得大孫老師看你不順眼的舉手。」也沒有人舉手。我覺得很意外:「你怎麼知道大孫老師沒有看你們不順眼?」「大孫老師看到雅歌的孩子,眼睛就發亮呀。」我問:「你怎麼知道大孫老師眼睛發亮是看到你們?」「你的眼睛上面寫著雅歌呀。」


「我看到有兩個人作的動作,讓我有些擔心,也讓我分心。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想要引起我注意?」「有誰希望引起我注意?」沒有人舉手。「你們不喜歡我注意嗎?」「希望引起你注意和喜歡你注意是不同的。」耕文提醒我。「耕文說得很好,很有概念。」


回到主題,對空間與人間的感覺,我在白板上寫下:我看什麼不順眼。「也許你們可以在最近的分享裡告訴我和老師們,你看什麼不順眼。」「老師們也可以和小朋友分享,你看什麼不順眼?」老師們點頭支持。


之後我們談到和諧同工,有感覺很好,但是看什麼都不順眼就不太好。我們有幾點結論:有的事是天生無法改變的,看不順眼就是跟自己過不去,跟別人過不去;有的事是應該可以改變的,看不順眼就要盡力改善。「對於不可能改變的事要接納,對於不理想的事要有感覺,而且最好是針對自己做起,這樣比較容易。」「有誰想要在這學期找出自己看不順眼的事,或容易被人家看不順眼的事,向自己挑戰,成為雅歌的少年貓頭鷹?」很多人舉手。「你願意接受挑戰,跟我一起宣誓成為少年貓頭鷹的人站出來。」你們一一站出來,一一舉起右手,回想了一下貓頭鷹誓言:「Offering,我願意奉獻自己,成為別人的祝 福;Wisdom,我願意追求智慧,成為別人的幫助;Love,我願意被愛愛人,成為別人的安慰。」每個人都和我擊掌蓋章,快樂地下課。


下課後,家安走到我身邊,鄭重地對我說:大孫老師,謝謝你,你為我們做了很多事。我心裡驚喜,想到過去的日子,安安真的長大了,雅歌的孩子成長等得到、看得見。我其實知道,貓頭鷹臂章不是你們的目標,只是一個快樂的記號,代表我們之間誓言的實踐。因為在你們心中,這是雅歌生活的一部分,你們願意過這樣的日子。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歌禮與聖誕樹    孫德珍2007

從前從前,有一個男孩,名字叫歌歌禮,出生在一個貧窮的鄉下。他的爸爸是一個礦工,每天很辛苦的工作養活他們一家。歌歌禮讀高中的時候,他的爸爸對他說:歌歌禮,我們家很窮,我沒有能力讓你讀大學,除非你考得上公費學校。你高中畢業後,我也沒有辦法介紹你去什麼地方工作,你就跟爸爸一起去挖煤吧。


歌歌禮不想當礦工,他很想讀書。有錢人家孩子把讀書當一件不好玩的苦差事,窮人家的孩子卻是想讀書都沒有機會,讀書是一個多麼奢侈的夢呀!歌歌禮把握每一刻上學的日子,他特別喜歡音樂,學校裡老師教他吹管樂,他每天認真的練習。當老師知道他沒有申請大學,知道他的苦境,就鼓勵他去考海軍的管樂團,讓他有機會繼續學音樂。歌歌禮很感謝他的老師,他在海軍學院完成他的教育,他考上賓州大學的研究所學音樂,他希望將來像老師一樣,幫助窮人家的孩子學習音樂,他一直讀到博士班。


歌歌禮有四個小孩,他希望他的孩子將來可以有機會念大學,不要像他一樣這麼苦。但是以他的收入,不能讓四個孩子都進很好的大學。他決定要在工作外多賺一點錢,儲蓄孩子的教育經費。歌歌禮被聘到一所公立高中教音樂,他在房子附近買了一塊地。有空的時候,他就整理那塊地,種了不少聖誕樹。他不斷種下新的苗,等待他們將來長大。他說:別看它那麼小,只要放對地方,只要有人關心照顧,就有機會長成一棵大樹,特別是聖誕樹。


聖誕節到的時候,很多人家買聖誕樹,他就帶著顧客挑樹,再把樹砍下來,送到顧客家裡。當聖誕樹送到的時候,顧客就把聖誕樹打扮的很漂亮,每一個裝飾品可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回憶。樹下的禮物,代表他們彼此珍惜的情意。每年這個時候,全家在聖誕樹前面整理自己的回憶,數算自己的恩典,原諒冒犯自己的人,並且用一份禮物、一張卡片,表達自己的心意。


想到顧客全家興奮的表情,讓歌歌禮很開心。歌歌禮拿到錢,全部存起來,每年聖誕節,他就告訴孩子,自己奮鬥的故事,想到將來他的孩子不必當礦工,他也很開心。歌歌禮是一個快樂的爸爸,也是一個溫暖熱情的高中音樂老師,他在學校裡指導管樂團,他把自己所學盡心地指導學生,他的學生有很好的表現。


但是歌歌禮並認為他已經盡了全力,他很想知道有沒有人被他忽略了。歌歌禮每天吃中餐的時候,就找學生聊天,問他們喜不喜歡音樂。如果有人說沒有機會學習,他就會主動幫忙把學生聚起來,找時間教他們。這些學生程度當然比不上有經驗的學生,需要花更多時間指導,可能也不能參加比賽。所以有的老師會告訴他:把時間花在有潛力的人身上吧。


歌歌禮說: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我種聖誕樹,我知道一件事,所有的聖誕樹都是從一棵小樹苗開始,我把小樹苗整理好,將來就會有機會變成大樹,我現在做的只是尋找種子,把它種好。時間飛逝,歌歌禮老了,他的孩子一個個長大了,進了很好的大學,他們感謝爸爸,也感謝聖誕樹,使他們不必當礦工。


每年聖誕節,他的學生在家族團聚的時候,演奏他教的歌。他們想到這個快樂的老師,總是把自己的成就歸功於老師-無私的愛與慷慨的時間。歌歌禮從公立學校退休了,他到一所教會學校去教音樂,他沒有完成他的博士學位,但是他還是很快樂,因為他有很多種子要照顧。他知道,只要他不放棄,他們終會長成大樹。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與榜樣  孫德珍2007


第一次見到蘇神父是在一場音樂研習會上,他示範奧福教學法,許多孩子玩的很開心,旁觀的未來老師們看的很專心。那個時代,家境清寒的孩子,就讀公費學校是上學唯一的路,對於一心想要上大學的我,當老師是我的最後一個志願,而放棄北一女中,進入師專就讀,是生命中一個里程碑-15歲那年,我已經夢碎。


第一次看到有人把音樂課上得那麼快樂,對我是一種震撼。從小,音樂課就被認為是枯燥的,可怕的,因為除了唱歌以外,大部分的時候就是上樂理,讀譜。當代的教育家告訴我們:如果有孩子對於某領域的課程,無論老師怎麼教,都不會影響他的興趣,表示他對該領域具備內在動機,我想我就是那種學生。


蘇神父的課堂不一樣,他不只是讓學生玩,他讓他們深度的學習,只是孩子們不知道。從唸謠開始,他和孩子一起編故事,唱故事,演故事,樂器只是其中一種工具,所以只有新奇沒有壓力,我注意到他對於音樂的美感呈現,其他人也一樣。


下課的時候,許多人問他問題,大概都是怎樣才可以像他教得那麼生動有趣。我也在心中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個音樂老師可以那麼快樂?之後我又有多次機會參觀他的教學與研習,聽到更多的問題與回答,我知道他選擇用音樂來服務社會:他喜歡音樂,他喜歡孩子,這是他的祭壇。


我開始關心要怎樣才能教得像他一樣有趣,也開始注意他教些什麼?當時我有一個想法:如果這些教材是中文就好了。有一次,他告訴老師們,奧福教學雖然好用,但是為了要能夠幫助音樂教育生根,必須本土化。他和另外的一位比利時神父魏達克合作,編了一些書,但是這些不夠,華人需要加進來做這件事,讓華人可以透過自己的文化來學習,這樣的音樂教育才不會永遠停在門外。


他的話對我是很大的震撼。一個比利時人,為了基督的愛,選擇離開他的家鄉,將一生奉獻給另外一個國家的人,他愛到一個程度,學他們的語文,用音樂教他們認識世界的豐富,他居然不是為了要別人去學他們的東西。那一天,我在心裡接下了這個棒子,我要完成這個夢想。有一天,我要完成一套系統,讓華人可以透過中華文化認識音樂,因而喜歡音樂,喜歡自己的文化。


那一年,我17歲,我找到生命中第一個榜樣,改變我的最後志願成為第一志願,也開始一個遠大的夢。18年後,我完成<音樂的生活>,讓孩子快樂學音樂,並因而增進學習能力。審查委員陳澄雄教授評論其中音樂的創作無懈可擊,另一位委員陳藍谷教授對其中課程架構深度肯定。師院音樂教授代表林朱彥教授對廳長表示;這是台灣等了三十年的教材教法!蘇神父,從來不知道他自己有那麼偉大。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批人用他們的智慧開啟我的視野,讓我懂得檢視自己的生命,並渴慕一個更大的天空,實現夢想。是恩師們的愛與榜樣,造就出今天的我,我也要讓這樣的愛代代相傳。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粒麥子            孫德珍2002

綠柳班的孩子寫了一篇痛苦的「分享」,導師請我回應她。那篇分享有三段,第一段直接地向老師陳述她兩個月來的心境,並且表明已經無法再「忍受」--掙扎主要來自兩種文化的差異與「族群」融合的衝突。第二段可能是在哽咽中,在淚痕間孩子節錄雅歌的校歌:「雅歌雅歌,生命的弓,射向天空,護衛彩虹」。似乎在唱校歌之際她得著一些力量,第三段直接進入校歌的高潮:「你說過當愛夠深,沒有什麼不可能。」


孩子的敏銳體會令我訝異,孩子的深刻痛苦令我心疼。想到孩子在悲痛之際可以因為校歌而獲得激勵,我慶幸雅歌的教育以人文為核心,也欣慰孩子對大人還沒有放棄,還願意說出來。


之後我約了孩子長談,三位女孩在我辦公室談了很久。主題不外是雅歌與大坪合併後所產生的文化衝突,兩校老師與兩校孩子之間不論是價值觀及思考、學習方式有很大的差異。最後孩子含淚告訴我:「雅歌」不見了,他們很難過。「如果我們是來幫助大坪,讓他們也可以有雅歌的教育,為什麼學校不能叫雅歌?」


孩子的話深深震撼了我,我忍住淚向他們道歉。要小朋友理解這麼複雜的事本就不容易,當我向大坪承諾不會改掉他們的名字時,我知道這對雅歌人不公平,但我以為雅歌人可以學習夠深的愛。為什麼要公辦民營多折騰呢?因為很多人不相信這樣的教育品質在體制內也可能出現,因此除非我們願意進入體制,把這些實現。「一粒麥子放在這個桌上就是一粒麥子,把他埋到土裡才有可能長出更多麥子。雅歌人想要在別人的生命中開花結果,必須要有夠深的愛,深到願意把自己的生命埋到別人的生命當中。」


我沒有說完,但他們動容了,態度開始轉變。我說:「對於自己不太認同的長輩,其實很難順服,但是尊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出現。你喜歡的老師,你不需要學習尊重,你很自然願意聽他的話對不對。不喜歡的老師,仍願意因為他是老師的緣故而順服,這才是真正的尊重老師。」


我又問:你覺得這些人有沒有改變呢?他們肯定。「以前在雅歌,也有我們看不順眼的人進來,記不記得我們等多久,看到他們改變?至少半年、一年,現在只過了兩個月。記不記得除了等待,我們還用什麼方法讓他們改變?我們用肯定的眼光,五色鳥唱出聲聲讚美,喚醒芬芳的花蕾。現在我們能不能也用這樣的愛來等待?」


那天的結論,孩子們決定要接受貓頭鷹的品格挑戰,挑戰與自己和諧同工,不要讓別人的問題困住自己的生命,指標是保持愉快的心境;挑戰尊重老師,接納同學,指標是看到對方態度的改變。那天,我送他們回家,我們在車上快樂的唱著校歌,非常喜樂的唱。


沒有幾天,孩子來告訴我,他們現在每天心情都很快樂了。我問:「那些問題都不見了嗎?」他們說:「那些問題還在,但是我們的心態改變了。」幾天之後,他們又告訴我:「那位老師現在很不一樣,真的有很大的改變,同學也真的有進步。」


有時候生命中的突發狀況讓我們來不及反應,有時一個心結就可以讓一個生命從此卡住,甚至於想用自己的失敗來見證別人對他的傷害有多深。其實,換一個角度思考常常可以讓自己轉敗為勝,這就是智慧。


在雅歌的課程中,我們陪孩子探索偉大的心靈。每一篇傳記的導入,都架構在三個軸上:追求真理、實現夢想、完成品格。我們讓孩子尋找這些改變歷史的人相信什麼?如果他所相信的,在他生命遇到困難時,可以讓他走過難關甚至反敗為勝,那就是真理。一個活得有光有熱的生命,一定是有夢想:我們讓孩子觀察這些人最想做什麼?如何努力去做?每種領域的成就需要不同的思維及習慣,這種特質(我們稱為品格),可以促使一個人實現夢想。而品格不是天生的,他是需要被培養的,完成品格需要環境中溫柔的堅持。


我從沒有期待每個孩子在同一時間、空間裡學到同樣的東西,但我慶幸在不同時空,課程中的點點滴滴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萌芽。


 


貓頭鷹媽媽的話:                   2011

那一年,答應了大坪的公辦民營,我親手把雅歌的校名埋進大坪,在孩子淚水中,我向自己承諾:有生之年,我一定要讓雅歌復校,還他們一個母校─從未料到這個諾言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後來,有個小女孩很想念「雅歌」,一向雄辯的她不再說話,當她和一位義工媽媽談到「貓頭鷹媽媽」,淚水潰堤。在美國聽到這件事,我也不禁淚垂,決定想辦法讓雅歌的校名出現。三個孩子到美國加入我的家庭,五個雅歌校友成立了美國雅歌私塾,雖然是這麼不起眼,我們還是很高興可以稱自己雅歌中小學。回到台灣,雅歌復校成為一個超級任務,擺上一切,無悔付出,期待這個夢的實現。有人告訴我:真的需要為這樣一句承諾賣命嗎?也許孩子們以後長大了、理解了,就原諒了。


我沒有這麼想,雅歌的孩子對雅歌的愛不在他們從雅歌獲得什麼,而在於雅歌對他們生命的注入,會因著成長而昇華,有一天,當他們長大,看到他們所愛的貓頭鷹媽媽是用怎樣的一種愛在實踐這樣的承諾,希望他們學會珍惜自己。


2008年,我感覺自己時間不多,心裡記掛著這個諾言,返回新竹,為三個想要進雅歌中學的孩子辦學,在道禾小學的天空班教室,雅歌的名字終於揚起。在我為道禾老師培訓時,有人問我:雅歌那麼好,為什麼會不見了?我的淚水差點奪眶而出。我將我一生中最燦爛的歲用獻給雅歌,如何能以這樣的結局說服人?


年底,我被診斷出癌症,大家驚聞噩耗,都要我立刻罷手,我也不再奢望有支持者。經過四個月休養,我找到調適之道,沒有惡化,決定改變生活方式,不再閒置自己的生命。我在30歲那年,開始尋思如何將所學付諸實現,檢驗自己能為社會做什麼?50歲那年,我筋疲力竭地走出家園,經過一番沉澱,我知道仍有可為,我決定這一生把這件事做好--台灣的教育改革付出太大的代價,不可以就這樣不了了之。


雅歌復校的使命是那樣難、那樣孤單,又在我最不被看好之際,我除了夢,一無所有。然而,我用生活醞釀、用生命創作的雅歌樹,正要開始吐蕊。這時候,我收到一張百萬元的保險金,讓我可以開始租下一棟辦公室,很不起眼,但是夢開始邁步。


曾經新竹市有一條實驗學校法,是雅歌可以合法立案的法源:三百萬基金,兩百坪校地,加上合用的教室空間,但是窄窄新竹市已經沒有可用的文教用地,所以夢很快就碎了。校地不合法,雅歌在新竹被檢舉,一位醫師把香山一片山林別墅借我們,仍然不符,雅歌想立足新竹竟然那麼困難,讓我欲哭無淚。


2010年,苗栗縣釋出善意,歡迎雅歌,四季山莊也願意支持一個有品質的學校,把會館租給雅歌,並且山邊有一塊文小用地等待雅歌申請設校,我終於試著踏出新竹,期盼在頭份落腳,讓雅歌名揚。四季山莊美麗的校園像夢一樣,雅歌的老師虛心的倒空學習,一篇篇跟課紀錄清香出爐,放在我的部落格上,雅歌沒有吸引台灣教育界,卻驚動奧地利,一位失散多年的學生呂智慧,現在是奧地利的音樂督學,將雅歌的課程每日熟讀,介紹給校長海樂,成為教改的一個重要發現。閱讀雅歌在2008年國際研討會的論文,將近一年的溝通了解,海樂最後向奧地利政府推薦雅歌,成為2011年奧地利全國音樂學校教育研討會的貴客。海勒謹慎的邀約,我鄭重的答覆:非常樂意,唯一條件是讓我可以代表台灣,帶著國旗--這是基本的尊重,卻是台灣近三十年外交的窘境。對方答應了。雅歌一定要熬過這個難關,才能去奧地利,奧地利邀請雅歌出席這樣的盛會,雅歌能合法地代表台灣出國嗎?


感謝上帝的恩典,雅歌校友終於長大。他們雖然還沒有能力對雅歌挹注經費以實現夢想,但是他們仍然以自己的最大心願與能量投入:第一屆校友彥塵去年回國開課,雅歌得到一股力量;年初書華加入團隊,讓一些教學留下影像紀錄;暑假彥蒼回國,繼續他每年回國的大提琴陪練,再度引發孩子練琴的熱潮。


我深信這些默默的行動都將啟動代代相傳的歌中之歌-A legacy to pass on.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還沒有準備好                 孫德珍5/28/2010


學期間,我到醫院探望一年級的定軒。他在遊戲時不慎頭部受傷,醫生說需要縫三針,他非常激烈的抗拒:「我不同意!我不同意!」我們足足哄了半小時,他仍然堅定的拒絕打針或是縫合。


最後,醫生把我們這群女生請出診室,對他大吼一聲,幾位男士就把他固定住,我只聽到他用極其溫柔又無限哀戚的聲音說:「醫生,我還沒有準備好!」說時遲那時快,醫生已經把傷口縫好,讓我們進去了。


定軒的話讓我非常震撼:才七歲的他,言語上能夠這樣精準地表達自己,讓人驚嘆;行為上堅持別人尊重他的意願,易遭白眼。我相信他的家長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過許多掙扎與困頓,也相信他在許多被視為較勁的互動中痛苦。


雅歌的品格教育教孩子與天、地、人和諧,也包括與自己的和諧。認識自己,堅持做自己是一件很棒的事,只是需要更多的真知。期待有一天,定軒堅毅的品格沒有被抹煞掉,能夠在對的事上堅持,做一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0 Wed 2011 09:37
  • 把柄


把柄                孫德珍2010


因為彩虹班的孩子比較小,品格課是以母鴨帶小鴨的方式隨興討論,每次都在校園不同的地方,孩子也常有令我驚喜的對話,使我臨時改變話題。


今天早上,我本來想談正面思考與負面思考,拿著我的水瓶,裝了一點水當道具。我問孩子看到什麼?他們說:是個水瓶。我一直問:還看到什麼?他們一丟答案出來,我就用品格加一個備註:有寫字(有品牌)、裡面有水(有內容)、有蓋子(不隨便洩露)、透明的(老實)。水瓶上的蓋子有一個弧狀的把柄,我用手指托住,請他們輕鬆地移動,愛放哪裡就放哪裡。


水瓶傳回我手上,我問他們:一個東西有把柄,有什麼好處?他們說:好拿。我說:是自己好拿還是別人好拿?他們想想,說是好被別人拿。我讓他們觀察:人家要拿工具,會不會喜歡拿有把柄的?我讓他們實際驗證,他們發現:有把柄的比較容易被利用。


我問:如果有人抓到你的把柄,威脅你去做壞事,你怎麼辦?後來,孩子們發現,自己做錯事如果能認錯改過,壞人就不能威脅,自己就不會被利用。我讓孩子們回教室寫今天的心得,他們很安靜,很專注。我希望今天他們從水瓶學到的東西是一輩子的財富。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為不凡                  孫德珍   2010


這學期的品格課,原本中高年級合併,國中一班。因為感受到五色鳥的孩子青少年的氣息蠢蠢欲動,決定與油桐班合併,讓他們一起讀<紅樓夢>,透過古文浸潤,幫助他們對生命有一些體認,知道自己、了解同儕,並準備好邁入另一階段的人生。


帶孩子讀紅樓夢,我希望他們對經典文學不再只留在故事情節,也不對故事中的人物隨意道德批判,卻不知道作者的心意。例如當我們知道神瑛侍者下凡,絳珠仙子跟著下凡,為的是要用一生的眼淚報答灌溉之恩,終於體會林黛玉為何動不動就因為賈寶玉而掉淚。


雖然,孩子們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像賈寶玉、林黛玉一樣,但是他們也學到自知的品格: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就不會因為別人異樣的眼光而放棄夢想。


從一塊石頭如何變成通靈寶玉,繼而到人間經歷榮華富貴,孩子們學到一個技能--成為不凡的過程:
1.接受大師的鍛鍊(開啟靈性),
2.吸收日月精華(練功、等待),
3.推薦信(有人背書),
4.奉獻一生(委身)。


從「好了歌」,孩子們得到啟示:沒有掛慮,即是神仙。世事無常,福禍相倚。紅樓夢,可以很輕鬆地讀,品格課,可以很自在地想。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觀混齡教學的震憾       姜文如1997/12/31



能夠想像把一、二、三、四不同年級的小朋友混在一個班級上課的情形嗎?對一個剛結束集中實習,滿腦子都還是「殺雞儆猴」、「擒賊先擒王」、「行連坐法」…各式班級經營法寶的我--那想必是個大混亂的恐怖場面!


有一個意外的機會能夠實地見習混齡的實驗教學,心想一定要好好拜見這裡的超人老師、向「得道高人」討教一、兩招!而讓我大感意外的是:真的見識到所謂教學雙贏法則!一個個或哭、或笑、或鬧、應該被加強管教的小鬼,在這裡變成天真無邪的小「學生」!他們的學習被尊重著、錯誤被接受著:而這裡的老師不再是手執教鞭的權威、是在更多的信任和期望下,用愛澆灌他們成長學習。


在這個青山環抱、空氣清新的寶山中,茂盛生長的不只是各色的林木、更是國家民族的幼苗、還有老師們對教育的夢想!現在讓我分享這位於新竹縣寶山鄉的寶山國小「混齡實驗班」教學參觀心得!


當我一踏進教室時沒有二十七雙好奇的眼神、或整齊的桌椅歡迎著我;相反的我被教室裡一股歡愉的氣氛所吸引著,原來一大早熱鬧有趣的小提琴課取代了無聊的早自習。看著小朋友專注拉著小小的小提琴、一邊按著節奏繞隊形;我在一旁還真想加入!我立刻發現混齡教學的一個好處:這裡充滿了同儕間互助學習的機會;出於年齡的差距,他們中間有師徒關係,小師傅示範、小徒弟在圈子裡觀察著、小徒弟按弦、小師傅則示範把弓拉滿…。


老師問小師傅們可不可以邊拉邊行進再背出九九乘法,當然可以一試!就看著小師傅表演,小徒弟們在一旁幫忙背答,大家覺得真新鮮,我則稀奇九九乘法原來如此有趣。當然在一旁也有幾個「睏不飽」鬧情緒的,被允許安靜坐在一旁,但他們隨時被歡迎加入這歡樂的隊伍。在這裡除非你甘心樂意,沒有人會被強迫你學習。


這樣愉快的學習氣氛不但吸引我、也著實嚇了我一跳,我懷疑真的是因為這裡的小朋友資賦優異?家庭富裕?還是學校教育養的好?想起集中實習的那段日子,可真是卯足全勁;一堂課四十分鐘中不讓小朋友閒著,免得造反。就是來回多念幾趟課文,要不多寫幾遍生字、新詞;不用期望他們會思考會發現問題,只要考試家長滿意、不調皮搗蛋就好。


漸漸的、我不給孩子空間思考;我自己也失去了思考的機會。我想體制內的孩子不會比他們笨,只是他們被剝奪了太多自主學習機會、太多建構學習的空間。而老師給了太多、塞得太滿;也忘了問自己到底教會他們什麼。在這裡,各科的教學是彼此緊密聯繫著,有共同的大目標。像這學期他們的主題是「和諧同工」,其中一方案是「發現、發明與利用」。老師就在語文課、數學課(能力分組)的課程中;或體能課、園藝課(興趣分組)中,引入發現的情境、讓孩子體驗發明!每天回家功課可不是老套的國語習作或國語範本,他們寫的是「美的分享」、今天的新發現。真的是你如何期望孩子,孩子就是往那個樣子發展。


當我和實驗計劃主持人孫德珍老師談起我對混齡實驗教育的興趣時,她爽快的給了我兩堂課,讓我實地體驗當老師的感受。前一天晚上左思右想一個能夠給他們發揮的美勞題目,決定讓他們用餅干糖果蓋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校園。上課鈴響,孫老師把我介紹給同學後,交待同學好好和我配合,就真的把整班交給我。


當我想拋開傳統權威教學,竟然發現舌頭有點打結、雙腿在發抖,我不曉得要如何和他們溝通?!場面在討論工程設計圖中進入高潮,到著手蓋起糖果校舍已經無法控制:有人只想自己主意、有人開始閒晃、這裡有人想偷吃糖、那裡有人開始放聲大哭…我手足無措的想叫他們「閉嘴!」


還好孫老師及時趕到穩住局面,顯然也不滿意他們的態度。她說:「你們應該尊重老師,就像老師尊重你們一樣,剛才你們很讓我失望,可是我明白『尊重』是需要時間學習的,讓我們再給彼此一個機會!…」這一番話真讓我感動,是的!再給我們彼此一個機會吧!


班會課也是讓我印象深刻,大學四年好像沒開過幾次像樣的班會,小朋友開班會會是怎樣子?有模有樣的唱完國歌後,幹部沒什麼發言,有人舉手說「第X組小組長做的不好。」全班引起騷動,班長蠻鎮定的問大家她那裡做的不好?我想她可能做得真的有問題,看大小朋友對她都不太滿意,只是如此直接的批判,她眼淚都掉出來了,我在一旁猶豫是否要站出來說話。沒想到有小朋友自己提議要給她一個禮拜的時間改變!一提議、有人附議、全班就表決通過!我心真有說不出的感動,還沒結束,又有人提出某位同學上課很不認真、對老師很不尊重。大家決定用班規處罰!此時竟有一位彷彿頗具公信的正義之士,舉手要求和這位小犯人到外頭聊聊,深入瞭解一下!我真好奇這兩個小鬼能談些什麼,五分鐘後兩人從容不迫的走進教室,這位公義人士願意自己擔保、並要求大家給三天時間讓他證明自己的改變,如果故態復萌、再用班規。一旁的我真的吃驚的沒話說!


才兩天的時間讓我吃驚的事一再的發生,就像這裡的孩子期待這個世界充滿著驚奇一樣。當然,另一方面我也感受到主持人、老師在堅持這樣理念下的挑戰和壓力,憂心他們走向體制外的存活?因為支持他們的不能只是一張張對生命充滿期盼的笑臉、還得有不斷願意投身的專業教師、能夠參與並且信任的家長、資金…。


當我看到小朋友拉著老師的衣角,撒嬌、打小報告、圍著老師聽故事…,老師認真的回應他們、真誠的和他們討論:無論課業或生活上的大小事情。在師生的溝通中我體會到很深的愛,讓我重新找到教育的意義,也讓我更深的認識自己、對自己有了更深的期許。常聽人說「人因夢想而偉大!」,現在我體會到「更因愛才會接近夢想!」朋友說「這些孩子不會永遠處在這麼好環境,勢必有一天要接受世界混亂的一面。」是的,那何不就讓他們用一個更開放、更有期望的心,開展出他們的天空?我想這個世界也需要有這樣的新生代,即將投身教育行列的我,也將帶著這樣的理念勇往前行!


貓頭鷹媽媽的話:


16年前,台灣聽過多元智能的人少得可憐,山湖分校進行了一年半的實驗後,老師們對混齡教學沒有信心,希望我能先在台灣找到一個成功的實例,他們才願意跟。為了讓實驗成功,使得老師們願意改變,我得到寶山國小校長協助,借用一間教室進行混齡實驗班,安置不放棄實驗的孩子,並開始培訓兩位家長成為教師,不覺就走出了體制。


這些年來,混齡教學一直是很多老師無法理解的,也使許多家長不放心的。我們的教育通常以教師為中心,大部分教師一時只能教一種進度,所以當學生程度不同,上智與下愚就被忽略了。多元智能就是讓不同程度的孩子可以同時學習,並且用他最擅長的方式,而這樣的環境要求老師有能力照顧到孩子的個別差異,混齡就是一把關鍵的鑰匙。


混齡不是小校為節省人力而硬將不同年級孩子編在一班,讓老師一一教。它是一種營造學習環境的方式,在混齡教學中每個人即使進行一個共同的活動,或學習同樣的題材,也可以有不同的任務分工、不同的作業,讓學生不因進度不同被忽略。


多元智能讓孩子可以學得會,這樣的機會過去只提供給特殊教育,現在對普通學生而言是一種資優教育。相信很少人堅持資優生也依年齡程度分級,但是我們的教育場域中,對於混齡是相當無知的。


我很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系統常常因為無知、無奈,造成孩子的傷害,雅歌遇到這樣的孩子,常要竭盡心力去修護,雖然每個生命的改變都讓人感動欣慰,但是預防勝於治療,這些困境本可以避免。


2000年,香港開始進行教改,他們以台灣為師,那分審慎與虛心讓我深深感動。10年後,香港的教改是成功的,我們的教改在勞師動眾之外卻是乏善可陳。我們能不能回頭向他們請教?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雅歌不輟,世界不錯!──記飢餓體驗活動   ~~張夢和


    雅歌的品格教育,包含很多的體驗課程,例如:體驗飢餓、體驗母愛、體驗殘障、體驗農夫、體驗歷史……。四月份特別選在十二日舉辦「飢餓十二」體驗活動,讓全體師生一同體驗飢餓的痛苦,希望藉由感同身受的過程,激發孩子們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


    營隊取名「雅歌不輟,世界不錯」,表達了雅歌以世界關懷為課程的胸襟,也表達了雅歌精神永續傳承的重要性。


一大早到校,先教大家哈氣功,讓大家吐出體內的穢氣,養足精神,開始體驗飢餓。上個禮拜我早已先播放了幾支有關世界各國天災、戰爭、飢荒、疾病等嚴重問題的影片,孩子們已經對台灣以外的世界,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今天則以播放簡報的方式介紹世界兒童正在遭受苦難的情形。


簡報內容包括:全世界每5秒鐘就有一個小孩因飢餓喪生,全球約有4億名兒童生活在沒有乾淨水源的環境,無法平安的長大,很多非洲的孩子殷殷期盼的只是一口乾淨的水和食物;世界各國戰火四起,但因戰爭而喪生的人中卻有45%是兒童,在戰亂的國家裡有些孩子還沒上學就得去當兵;全球約有1500萬名兒童成為愛滋遺孤,每天有29千名五歲以下的兒童死於可預防的疾病;全球有一億八千萬的兒童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賺取一天不到一美元的工資,在印度有數以百萬計的兒童流浪街頭,他們甚至必須以撿拾垃圾為生……


從孩子們專注的眼神裡,發現他們開始對這個世界的生命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音樂教育是雅歌的最大特色之一,影片介紹完,就請大家齊唱「讓愛傳出去」和「最亮的星光」這兩首溫馨動人的歌曲,希望透過孩子們天使般的歌聲,綻放心中最亮的星光,讓愛傳出去。接著全體師生舉起右手發表飢餓宣言:不吃零食、放棄貪念、放棄計較、尊重人我、尊重環境。然後每個人擊鼓一聲,將心中的祝福傳達給世界各國兒童,並展開飢餓體驗的下一站~~「一步一腳印」體驗行腳覓食苦。


一路上,我決定把心一橫,做個壞人,不許大家吃糧食,要喝水也得小口喝,一次只能喝一口,而且必須經過領隊同意才行,不管孩子叫餓連天,就是要孩子們吃吃苦。


雖然「怨聲載道」,不過也看得到許多溫馨的畫面:Margery姐姐牽著Belle妹妹健行,還一邊陪著閒聊;Rich哥哥也會一改急躁的口吻,輕聲細語的勸請Jiajia妹妹跟上隊伍;我的眼鏡掉了,Jiajia主動放慢腳步為我尋找眼鏡,還問領隊老師失去眼鏡會有多麻煩云云;我為孩子們闖關加油,Jasmine也會回報以:「老師你也加油!」……。孩子的貼心與細膩,有時大人都想像不到。


到了頭份後花園,恐龍老師和琥珀老師早已設計好生態闖關的關卡,四位關主老師也早已分別就位。第一關是「麻雀求生計」,孩子們分成人數相當的兩組,一組扮演麻雀,一組扮演食物。食物被抓到,就變成麻雀;麻雀抓不到食物,就變成食物。四個回合下來,麻雀與食物的比例,分別是2:164:146:1210:8。恐龍老師問大家發現了什麼?Ivy答對了:就是「平衡」二字。恐龍老師補充:藍色經濟的目標之一就是要讓「所有的動物都有食物吃,所有的食物都不會被浪費。」


接下來分成三組,輪流闖三個不同的關卡。在「蜈蚣特攻隊」這一關,孩子們都必須手牽著手,依序走完不按序號排列的格子,而且手要牽好,不可斷掉,否則失敗重來。每一組都艱難而終於算是順利的完成使命,原本不想參加飢餓體驗活動的Jimmy,帶著笑容告訴我:「這一關好好玩喔!」許多孩子提出分享:他們學到了合作,也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觀察別人、耐心思考、等待同伴。


在「猜猜我是誰」和「昆蟲快照」這兩關裡,一方面要訓練孩子們觀察昆蟲的能力,一方面要考驗孩子們肢體表達的技巧,一方面也培養同組孩子們互相合作與支持的願力。孩子們展翅學鳥、扭身學蟲的身段,像極了原舞的精神,煞是可愛,尤其三個混齡的男孩將三個身體疊在一起表演蜘蛛走路的模樣,看了真是令人發噱。


下午的戲劇表演,孩子們分成四組,演出「愛的教育」這本書裡的四篇每月故事:少年鼓手、小小抄寫員、愛國少年、小護士。故事裡主要是以戰爭、貧窮、疾病為背景,演出以孩子為主角的感人事蹟,原來「偉大」並非大人的專利,小孩子也能成就非凡。


原本只想讓孩子們過過戲癮,並不要求他們在服裝、道具、布景方面太費時費事,以免影響正課,沒想他們竟能發揮創意,用最短的時間、簡省的廢紙、就近的桌椅,製作出軍帽、護士帽、碉堡、床鋪、錢幣……等有點具象又有點抽象的道具,演出令人動容的話劇來。雅歌的孩子,就是愛演、能演。


飢餓了七個小時了,最後一節課,老師請大家發表當天飢餓的體驗心得,發表完,便可開始享用古媽媽為大家準備的美味春捲。看到孩子們大快朵頤的模樣,應該是餓壞了;不過,餓過之後的食物,卻也更覺甜美、更感珍惜吧!


最後大家合照留念,特別將貼在身上「飢餓中」的字樣秀出來。接著,孫校長宣讀並頒發飢餓證書,給每一位勇於突破自我的飢餓勇士。每個孩子都敲一聲響鑼,祈禱天降福音給每位苦難中的兒童,祝福他們跟雅歌的孩子一樣~幸福!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有這樣的學校,教孩子面對21世紀的問題,視危機為轉機,只有跳脫舊思維,追求品質、擴展格局,才能帶來國家的競爭力。這是一個關心教育的媽媽在尋尋覓覓之後,找到滿意的教育環境,與您分享她的喜悅。


劍及履及     Jeff媽媽


兒子學齡前,我和孩子有很愉快的學習經驗,每次我們在書上看到一個主題是我們感興趣的,就會去找其他相關書籍,去生活中發現體驗,那時候我覺得孩子對什麼事都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


去上學後,我發現學校裡所有學問都分段、分領域,學習和生活之間沒有連結,學習被中斷,而且學習是為了把每一段分別學好,得到好成績;可是分領域學習,孩子要花更多的時間重複讀相似的東西,因為和生活沒連結,知識無法活用。


轉到了雅歌,我找到我想給孩子的,甚至雅歌做的比我想給孩子的更多更好。雅歌教孩子品格,但沒有教條,他們教孩子要跟自己、跟人、跟環境和諧。雅歌的老師會要求孩子寫品格筆記,在所學中找出學到的知識有哪些?學到什麼技能?學到什麼品格?從品格筆記學會抓重點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雅歌給孩子舞台,允許孩子不同的學習步調,了解孩子是視覺型、聽覺型或動覺型學習來啟發孩子,以孩子為主角,讓孩子去操作去經歷,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學習更有效率。


很榮幸今年寒假的雅歌師訓我也參與其中,五天的師訓,孫老師給的很多,可是孫老師用了很多的方法引導:第一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老師要求我們兩兩一組向對方介紹雅歌,可是每組都說得不好而被要求重來又重來,沒想到在重來又重來當中,大家就找出了方法,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表達;而雅歌的孩子也是在這樣允許犯錯、可以重來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擅長的學習方式。


這學期的教材「甘特寓言」是師訓重點,第一次拿到書,我們就被要求演出故事內容,那天大家都演得生澀;第二天老師要求每個故事都要配上道具,於是所有老師就在座位上,一邊使用電腦做著孫老師要求的品格筆記、美的分享和其他要處理的文書,一邊輕聲和組員討論做道具,每個老師都好從容,到了演出的時候,孫老師集合大家到一樓沙發區,將桌椅移動了一下成為一個小劇場。雖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孫老師說:「這就是製造情境!這麼做可以讓孩子第一次就帶著感覺學習。」我很佩服雅歌的老師,在短短的時間做出來的道具都能如此別緻又有創意,而這次演出就自然很多,而且有很多笑點。那時聽說老師們就是要在課堂上用演給孩子看來教這套科普寓言,就覺得雅歌的孩子太幸福了!


隔一天孫老師要求每個故事要找出一個重點,上網蒐尋相關知識,演完故事後要研究發表。再隔一天孫老師要求演完故事後,淑智老師要將這個故事用語文課方式呈現,湘如老師要用數學課的方式呈現,秀雯老師用寓言教英文等等。雖然孫老師每天都在教老師們使用同一套書,但每次孫老師只教一個原則,引發討論,每天更新、突破與成長,將「甘特寓言」用在不同領域;孫老師讓每一次學習,都是帶著感覺學習並建立系統化,這樣「甘特寓言」就儲存在我們大腦長期記憶中。


雅歌的孩子就是這樣被教導,一次一個原則,看似學得很慢,但每次的學習都是愉快的,每個知識都是存在大腦的長期記憶中,孩子真的學會了也願意學。最重要的他們學的都是用得到的知識。


我們的孩子都好愛雅歌,因為在這裡有愛和榜樣,真心期盼政府、教育當局、熱心教育者能支持雅歌理念,幫助雅歌,就是在幫助台灣的教育環境!


貓頭鷹媽媽的話: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地球的許多天災人禍,警告我們地球暖化,能源危機,以及環境汙染的問題。經濟學家甘特鮑利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之道:藍色經濟。藍色經濟強調無汙染、無廢棄物,相較於代價高昂的綠色經濟,對環境有更高的親和力,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藍色經濟的概念發現生物圈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循環,一個界中的廢棄物就是另一個界的養分,強調解決地球的問題最快的方式是透過教育,教導孩子從小觀察大自然創造的原則,創新變化,開發更豐盛的資源,創造更好的社會。這種因仿效生態的藍色經濟在世界各地開創許多商機,包含醫療、建築、農業、製造業、交通、生物科技等行業,而最終的目的是對地球的永續經營,給後代留下生機。


甘特已經推動藍色經濟十年,並在許多國家結出令人讚嘆的結果。台灣在響應環保的聖戰中,有許多人已經默默投入,日本地震海嘯及核能災難近在咫尺,全民已經開始擔心,政府卻尚未見到任何警覺,在每一個大議題上都是被動地反應,令人憂心。


20114月,報載:今後10年,青島將大力推動藍色經濟的建設。青島市發改委副主任、青島市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主任任振剛表示,在前5年的規畫中,大約有300個專案要上馬,需要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投資,「台商在青島會有大量的投資機會。」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sd.xinhuanet.com/qd/2011-04/23/content_22597964.htm


同一天,馬英九總統對「國光石化」喊停,引起了朝野不同聲浪,相信總統經過極大掙扎才做出此決定,因此也該早預料到決策將引起另一批人反彈。這個決定絕不該是為了選票,而是一個重大的決心:讓台灣全民靜下來思考,我們該要有所改變,危機就是轉機。


而這個重大改變,不能只是以條件交換做一時安撫,而是高瞻遠矚地尋求永續經營。地球只有一個,讓我們讀讀藍色經濟,鄭重地解決地球問題,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提高國民的快樂指數,給孩子一個未來。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圖方案-概念中心課程發展紀實          鍾月容1994


緣起


去年,新竹師院孫德珍教授開始到竹師附小幼稚園實施臨床教學。孫老師著有《音樂的生活》,從本土文化的資源,發展出一套為中國孩子及老師設計的課程,為中國人在幼兒音樂教育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多年來,她致力於發展一套以概念中心聯絡各科的課程架構,在博士班的時候又鑽研《電腦學習環境》的理論,並逐步尋求同樣的理念運用在非電腦的科學上,使得學習環境的經營設計成為課程發展的樞紐;透過概念中心的架構,巧妙的溶合各領域的經驗於生活化的活動中。


孫老師在我們的邀請下,從今年初起,每週撥兩整天來校帶我們研習新教育理念(迦納的多元智能理論、醞釀中的學習環境理論),並進行概念中心課程設計。我們花了半年的時間瞭解七大智能領域(語文、空間、動覺、音樂、數理、內省、人際),就各領域建立教材資料庫。在不斷腦力激盪、討論與修正後,七大領域被概念所聯絡,方案也一一醞釀,整個課程的雛型終於呈現。本年度我們所進行的課程以青蛙為主題設計了六個方案,包括地圖(小青蛙討老婆)、蓋房子(小青蛙成家)、我的書(寶寶出生)、選女婿(寶寶長大)、結婚、交通工具(渡蜜月)等。


 


地圖方案


整個地圖方案由動物的婚禮揭開序幕。平時小朋友常和父母親參加親朋好友的婚禮喜宴,但並不知他們是如何成雙成對的。也許有小朋友會說:「他喜歡她,她喜歡他,就結婚啦!」在課程架構上我們先讓孩子瞭解各種動物求偶的過程。從動物的婚禮中小朋友發現,每一種動物求偶的情形都不一樣,談戀愛的方式也不同,而且最重要的是《同類》才行!這就進入《同/異》概念的思考。從這個概念引發出將來更深一層的探討: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為此概念在不同的領域中所設計的活動包括:資訊性(讀故事、說故事、走迷宮),思考性(尋找同類、分類、故事回想、討論分享、地圖修正),建構性(製作地圖、服裝道具),創造性(紅綠燈音樂創作、設計迷宮、故事書創作)與模擬性(地圖實現、歌劇排練與演出、故事書發表)等。


 


整理資訊→提出重點→架構地圖


在讀完故事《動物的婚禮》後,老師請小朋友幫教室中的東西找伴。幾分鐘後,小朋友把找到的東西和大家分享,然後共同討論其中的異/同點。接著我們把小青蛙找老婆的音樂故事帶入,故事中小青蛙走過一段旅程,遇見幾個聽起來一樣(語音)的動物:花貓、蜘蛛、八哥、烏龜等。然而這些動物都告訴小青蛙「我們配不來」,直到小青蛙找到另一隻青蛙(姑娘),她承認和小青蛙是真正的同類,願意嫁給小青蛙。


本課程中說故事或讀故事後都有「資訊整理」,由老師幫助小朋友們回想故事,清楚故事的順序,並「提出重點」。當幼兒試著以自己的方式畫出地圖化的故事時,教師可以從孩子的畫中觀察其概念發展的狀況。由於第一次接觸《概念中心課程》,又是方案的呈現方式,孩子們在這個階段並未完全進入狀況,畫中所呈現的偏重角色的描述。


 


故事實現→地圖修正→再現


為了增強幼兒對整個故事的瞭解,我們設計了讓故事「實現」的戶外教學,讓他們親身經歷自己畫的地圖,及故事中的情節。第二天,男生扮演故事中的青蛙先生,女生扮演青蛙姑娘,家長協助支援扮演貓頭鷹、花貓、蜘蛛、八哥、烏龜等。


藉著地圖的指引,小青蛙先從校園池塘邊開始,請教貓頭鷹如何才能討到老婆?貓頭鷹回答要《一樣》才行,但是沒有說明怎樣一樣。小青蛙在校門口遇見花貓求親不成,走到十字路口過了紅綠燈,如預期的找到蜘蛛,再次求親被拒。接著出現的問題是:要走多遠才會到下一個目標?小朋友們討論了一會,發現地圖沒有足夠的資料,決定回去後要修改地圖,也有人開始數房子,以供下次修改時參考。終於找到西門聖教會,遇見八哥,求親也一樣沒有成功。下一站碰到叉路,小朋友討論後決定先試試看右轉,嘗試成功後覺得地圖不只應該提供順序,也要把方向畫出來。


青蛙先生們在天公壇遇見烏龜,同樣被婉拒,再到天公壇涼亭,找到自己喜歡的青蛙姑娘。在得到青蛙姑娘答應婚事後,青蛙先生牽著青蛙姑娘拍照留念,手牽著手快樂的回到幼稚園。


經過地圖實現,幼兒對整個故事及地圖概念更清晰。老師讓小朋友們分享自己畫的地圖時,有些小朋友發現自己畫得不夠完整,便要求再修正、補充。有人在途中多了房子,有人在圖中加畫了箭頭,更有一位幼兒注意到其中一段路上有籬笆。有一位把蜘蛛的足畫成左五右三,原來她畫一邊不小心畫了五隻,只好另一邊畫三隻,「因為蜘蛛只有八隻腳」。大多數的幼兒在一個簡單的房子上畫了一個十字代表教堂,在一個長方型中畫紅黃綠三個圈代表紅綠燈,並且在該處地上加了斑馬線。


修正以後的地圖顯得更清楚、更完整,一半以上的幼兒對方向、位置有了較清楚的概念。而集體創作還提供孩子們觀摩的機會,讓無從下筆的看著同學的作品依樣畫葫蘆。雖然故事實現中,幼兒經歷的是打扮過的角色(穿戴動物頭套的家長),但幼兒在畫中卻將之還原成原來的動物。象徵性的手法在此活動中得到有趣的體驗。


 


故事再現:歌劇演出&故事書製作


為了讓幼兒將故事實現,小朋友實際的參與故事情境設計及角色分配。當好戲開鑼,幼兒們穿帶著自己製作的道具、服裝,在空地模擬出來的立體地圖(舞台)上,以歌劇的方式將整個故事呈現出來。由於本園目前受到場地的限制,只能上半日班。情境佈置與保留上有很大的困難,歌劇的演出缺乏合適的場地,演出時在臨場感方面並沒有達到理想中的熱絡。建議有心者在下一次的實驗中,找到一個全日制的教室,以利情境發展。


經過了幾次故事重現,小朋友對故事更熟悉,製作故事書的過程也順力多了。幼兒們分組合作、分配段落、以他們的筆,選不同的材料,循他們的邏輯,快快樂樂的做出不同版本的故事書。故事書裝訂成冊後,幼兒們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地圖方案在一片歡欣的氣氛中結束,第二個方案「蓋房子」也以蓄勢待發,準備推出。


 


孫老師的感想:


竹師附小幼稚園是我推動教改的第一站。1993年,竹師校長陳漢強推行臨床教學政策,要求師院教授到附小實際參與教學,為準老師示範。我的博士論文研究幼兒音樂,加上該園徐佳琳老師曾經隨我學習「音樂的生活」,所以邀請我趁機介紹示範該教材如何使用,我接下小班的音樂課。


沒多久,小班的六位老師和我熟悉,懇求我培訓她們新的教育理念,我們私下約定就形成了一個團隊,培訓六個月之後,推出了概念中心實驗課程,第二年,正式進入以青蛙為主題的方案教學,多元智能理論的威力驚人,三個班的孩子快樂、專注、創意的學習,讓家長們印象深刻,渴望我繼續將課程發展到小學部,只是附小是許多教授實驗教材的場所,加上明星學校人潮擁擠,我希望這個實驗能夠讓家長有所選擇,所以沒有選擇附小,因此也辜負了校長的期待,但也因而開啟了山湖分校概念中心實驗課程的序幕。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奇異小學的教育模式    孫德珍


 


緣起:


越來越多人關心台灣的教育改革問題,但是具體的做法及課程的內涵卻還是一片模糊。既要能達到教育目標,讓孩子有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從學習中發掘自己的潛能,進而達成全人格的教育;又要兼顧教師的尊嚴與士氣,符合家長的需求,教育成了國家當前最沈重的包袱。怎樣的學校,可以讓孩子學得又好、又快樂、又能培育出良好的公民?針對這個問題,美國有八位小學教師,聯合八人的智慧、力量,創辦了一所實驗小學,將當代教育界六位大師的最新理論付諸實現,並革新了教育史上對智能的定義。這就是位於美國印地安那州的「奇異小學」(Key School)


 


多元智能理論


過去十年來教育界有許多新的理論及評量工具問世,而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迦納(H.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迦納以其鉅著《心智的界限》(The Frames of Mind,1983),推翻了教育界過去對智能採單一IQ的認定,宣稱人在認知發展(資訊處理)上至少已演化出七種以上的智能方式(語文、邏輯推理、音樂、空間、體能、人際關係、和自我認識)。此七種智能在結構上各自獨立(例如某部份腦傷病人可以保有其他項智能),每個人都擁有其中至少一種。由於智能是作用於概念中,我們必須假設兒童有將經驗析出(概念化)的能力,並讓他們在早年就有充分的機會置身於多元智能領域的學習環境中,一則發展個人專長的領域,再則強化其較弱之領域(Walters, & Gardner,1984; Gardner,1990)


迦納的理論提醒了我們對評量工具與角度必須重新審視,對人的潛能重新評估。影響所及,教育界已逐漸接受IQ只能測出語文與數學兩種智能,不能測出人真正潛能的事實(Black,1994;Steinberger,1994)。在諸多教育改革的聲浪中,「公平的評量」要求評量的角度普及各智能領域,並且不再只注重量的評量,也要有質的評量,特別是進步型的評量。


 


追求理解


迦納在《超越教化的心靈》(The Unschooled Mind)一書中指出,每一位教師的教學目標應為「為理解而教育」(Educating for understanding)。這種追求理解的教育必須充分的掌握概念、技巧、及原理,以面對新問題、接受新環境,並決定一個人的成就表現是否已經充足和應該以何種方式學習新技能或知識。迦納先在零號方案(Project Zero)具體的提出「教什麼?」「如何教?」「如何評量?」,之後又在《超越教化的心靈》一書中為教育改革提出解答的契機(Key)。「奇異小學」將迦納的理論付諸實驗,並對此契機深具信心,因而將學校命名奇異小學(Key School)




從理論到實際


從聽聞迦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到實際的經營策畫出一個實驗課程,奇異小學八位創校的女老師走過了生命中艱難的三年。他們橫越了整個美國,拜訪專家為當代教育把脈、處方,探討教育問題的癥結,尋找可行的模式。即使在歷經艱辛之後圓了創校的夢,電腦抽籤並沒有抽中任何教職員家庭。教師們含淚接受這公平而無情的事實,無怨無悔。介紹奇異小學,不能不了解這些教師的人格特質,和那份愛到深處的教育心。


「奇異小學」的外觀從中國人眼裡看來不怎麼起眼,略顯凌亂的教室也不見美輪美奐的佈置,倒是牆上到處可見海報張貼,記錄著孩子們的工作進度或思路過程,我個人覺得稱為工作區還貼切些。走廊上劃出一角,讓孩子展示部份文字或工藝性質的作品。在這裡,學習完全不是教師單向的注入,而是孩子們親自動手操作、深入的思考、以及按其自己的理解完整的表達。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孩子雖然在學、卻也擔任了部份的教學。學生們自在的進行著方案,忙碌中不失條理、課程在彈性中不乏嚴謹的系統,討論的主題生活化,內容卻頗具深度。整個教室裡氣氛親切溫馨,好像家庭中和樂的分享,卻不流於隨便,感覺上和我所熟悉的台灣小學截然不同。


 


交融性課程架構


由於評量的角度和工具都不同,「奇異小學」不採傳統的分科(Subjects)方式。其課程架構是在主題下,將七大領域整合起來,以方案方式進行活動,成為交融性(或稱科際整合)課程(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在多元智能的信念下,每一個領域都同等重要,分配相等的課堂。比起傳統課程的時間分配,他們的藝能科課程比例加重了。有趣的是,奇異小學有一個方案就是讓孩子蒐集他校的功課表,比較不同的學校在時間上不同的使用。


 


課程主題


創校之初,教師們根據卡內基基金會主席波依爾(Boyer)的理念決定了課程內容,訂出了三年一輪的課程主題,並且融入了奇異小學的創校精神。第一個主題《關連》—奇異小學花了三個月時間幫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智能的舞台,讓每個孩子開始成為自己舞台上的主角—演自己。


從認識自己後,再發展出與周遭的人的關連性,引導孩子體驗共同生活體的意義:以探索我們共享的自然資源、共用的符號、共處的空間與時間…走筆至此,「緣分」一詞似乎呼之欲出,人與人之間的關連何等密切、何等難得。惜緣,人就會恩慈相待;惜福,人就懂得凡事感恩。


其實,在這一連串的方案中,透過七大領域遊走知識、概念、技能之外,心靈也得到的完整的滋長。這樣的一個主題可以將學生的感覺層面從傳統教育中喚醒,當參觀者看到整個學校上上下下那種自信、認真、忙碌的樣子,很容易也感到整個人都甦醒了。以「時間與空間中的改變」這個主題為例,整個主題進行了整整一個學期,分成各方案在各個年段實施,一個方案往往要好幾堂課才可以完成。


 


質的評量


受史丹福大學的愛思訥(Eisner)教授的「質的評量」(Qualitative Evaluation)的理念影響,奇異小學學生的成績不跟其他同學競爭,只跟自己相較。每個主題發展中,孩子必須自己選擇一個方案,完成時在攝影機面前報告。奇異小學有一間媒體專門教室用來拍攝孩子的方案,還有一間檔案室,每一卷錄影帶都是孩子的發展記錄。


從表4可以看出,教師記錄學生的成績只採三種符號:N(進步緩慢、需要幫助)、S(保持穩定進步)、R(進展快速超群)。此外,根據各領域所列之項目中,有一項很特別的「參與度」。在此欄中,教師觀察兒童的參與情況,並以四種程度來衡量內在的動機:內在動機、外在動機、無動於衷、動盪不安。


 


內在動機—Flow浮流教室


西沈米哈利(Csikszentmihalyi)發現,當遊戲的戰略對於孩子具適度的挑戰性,並引發其興趣時,孩子會進入一種專注的狀態,此時別人很難打斷其專注,他稱此「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的活動為浮流(Flow)。「奇異小學」每週有三堂這樣的活動,孩子到此活動教室選擇自己想玩的遊戲,這些益智遊戲不同於消極性的娛樂,更具有積極性的創造思考訓練。孩子們或下棋、或鬥智、研究策略,讓思緒在無聲間流動,專注力就這樣培養出來。在這裡,通常看不到「坐不住」的孩子。


 


混齡編班﹠學徒式學習環境Pod


這樣一所磁鐵學校(Magnet School),目前有教職員二十人,學生一百七十位:包括三班低年級(一、二、三年級混齡)、三班中年級(四、五、六年級混齡)和幼稚園。學生的來源以多元文化背景的比例抽籤,百分之四十以上是黑人,將近一半來自單親家庭,全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是貧民資格。一個星期中,除了星期一以外,每天有一大堂的時間,全校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進入自己領域的社團(Pod)。這種學徒式的混齡學習環境,有如傳統社會中師傅的工作室。在這裡,從幼稚園到六年級的孩子快樂的享受著學習,學校教孩子如何擇其所愛,並發展合適的環境,讓他們愛其所擇。


 


在快樂的日子裡,我們也比較聰明


好奇欲一睹其究竟的人越來越多,使得學校不得不嚴格限定參觀的人數及時間,電視台也製作專輯介紹,時代雜誌更譽為全美十大最佳學校之一。偶而,有人關切在這樣的一個快樂環境中,孩子的「智育」怎麼和傳統的學校競爭?巴校長對這種參觀者很無奈,只好拿出成績單來:在每年的統一考試中,奇異小學竟然獲得全區六十七所學校之第七名,(其中前六名包括資優學校,蒙特梭利學校),讓參觀者瞠目結舌。不論是親身參觀或是透過錄影帶,「奇異小學」的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們用他們臉上流露的喜樂寫出「快快樂樂上學去」這句話。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Apr 17 Sun 2011 21:55
  • 水仙

水仙--電影Lady in the water觀後感     孫德珍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水中仙子Lady in the water。 一個隱姓埋名在公寓當管理員的醫生克里夫蘭,無意間發現游泳池底下藏著一個來自另外世界的水仙施多莉,一個長久傳誦的枕邊故事竟然化為真實事件。為了幫助水仙重返其世界,克里夫蘭試著尋找故事中的角色的化身,幾乎動員了整棟大樓的房客,最後按照計畫將水仙送走,但是這當中該安排的都安排了,做出來卻沒有達到效果,大家開始問怎麼會這樣?
這部電影有幾個看似平凡的畫面卻讓我恍悟了一些長期以來不解的問題。根據分配好了的計畫,每個人都有任務,也許是站在某一點看守,也許是負責傳送消息讓另一個人有行動。結果,幾乎每個人都因為某些原因在自己的環節上脫序,讓這個團隊成為一個標準的烏合之眾。


故事中每個人都同意幫忙,也都沒有偷懶,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在於解讀不同或是沒有確實聽命,所以造成了一個個漏洞,使得計劃一直出紕漏,讓人膽顫心驚,然而故事中這些人完全沒有知覺到自己的問題與整體的危機。


話的溝通包括說與聽兩部份。英文的word有數個涵義:話、字,道。從說話來看所謂的咬字,意思是把子音和母音的功能發揮出來。子音是聲的啟動,母音則是音的延宕。從聽話的角度來看「知道」,意思是說:這話我懂。聽的懂就是開始,確實做到就是有回應,聽懂話中的意思與確實的行動回應是決勝的競爭力,是一門很難的功課。知道是一件事,行道是另外一件事,知行合一才是完整的學習。教育的開始是為了要知道,教育的結果應該是能行道。


在美國經常有機會碰到喜歡讀歷史的人,聖誕節在一個朋友家過,晚餐後大家的談話一直在國際局勢上,我從談話中感受到他們深厚的歷史素養。那天也許是因為知道 安筑學歷史,大家把話題一直圍繞歷史,讓他侃侃而談。有一位孟加拉人納許提到美國政府犯了一個錯誤,欲把民主政治強加在他國身上,殊不知沒有先發展教育,人民沒有民主素養的前提下,勉強實施民主政治只會為國家帶來混亂,最後就算有人才也發揮不了功能。他的說法讓我想到台灣的混亂,我們豈是貧窮?我們豈沒有人才?我們豈沒有知識?但是,我們都同意,我們缺乏民主素養,我們的教育知與行是分離的。


三年來,我不斷檢視雅歌的問題,每一次證實雅歌的理念是對的時候,我都會心痛。在一個知識暴漲的時代,找到一個可行的方案是機遇,遇到一群願意一起實現夢想的人是緣分,台灣的富裕在這部分都已經不缺,但是很簡單的可行之策,拿到台灣可以做到紕漏百出,(學者就說:不能直接移植。)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民主教育沒有團隊的概念,因為我們的品格教育沒有知行合一的確實。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龜與老鷹山泉班品格課  僑伶  11/9/2010


    今天的品格課,老師帶著她的音磚E(mi)A(la)說故事。
貓頭鷹媽媽(看著柔禕):有一天,雅歌有人養了一隻小動物,牠是一隻【老師在音磚上敲AA】。小朋友(邊唱邊回答):烏龜。
貓頭鷹媽媽:這隻小烏龜因為長得小小的、黑黑的,所以牠叫做【EA...小朋友(完全不用思考)唱出:小黑。
貓頭鷹媽媽:有一天小黑看到主人的朋友 (老師走向珈嘉)AA
家蓁:我知道!是珈嘉!(老師再敲一次,讓全班一起回答。)小朋友因為很有感覺,所以大家都很有精神的邊笑邊大聲的回答:珈嘉。
貓頭鷹媽媽:「珈嘉要去游泳,這隻小黑就跟著她,後來牠看到外面有個湖,但牠不知道該怎麼下樓梯,他就在那邊【AA…(大家說:發呆。)突然天上有隻【EA】…」
大家聽著音高,七嘴八舌的猜著答案,發現聲調不太對,歪著頭繼續想。貓頭鷹媽媽提示:牠有雙很大的翅膀,總是飛在高高的天上,乘著熱氣流…。
柔禕:是老鷹!(定軒附和著說:!恐龍老師說大冠鷲會乘著熱氣流。)
貓頭鷹媽媽:這隻【EA(老鷹)在天空中【A(),牠看到下面有隻烏龜,覺得很好奇,就繞著四季一直飛。突然牠聽到肚子【AAAA(咕嚕咕嚕)叫,這才想到他還沒【AEA(吃早餐),昨天晚上也沒有【AEA(吃晚餐),昨天中午也沒有【AAA(吃中餐),她看到這隻【EAA(小烏龜),就飛了下去,問道:「【AAAA(烏龜先生),你想去玩嗎?


這時老師一一詢問每個小朋友:「如果你是烏龜,你要不要去玩?」育筠大聲的回答說:「不要!」其他小朋友也都一一搖搖頭。貓頭鷹媽媽:但是小黑沒有這麼聰明。牠說:「好呀。」於是【EA(老鷹)伸出爪子一抓,就把【AA(烏龜)抓上天了,【AA(烏龜)開始覺得不舒服,牠問【EA(老鷹):「你要不要把我放下去呀? 」【EA(老鷹)說:「NoI cant. I would like to eat you.(這是英文課學到的句子,老師順便複習。)AA(烏龜)說:「【AA(糟糕)」,我怎麼這麼不【EA(小心)!」牠突然想起了主人,於是趕快動動【EA(腦筋)
AA(烏龜)說:「【EAAA(老鷹先生),如果你想要【AE(吃我),可千萬不要把我丟到【EA(水中),因為這樣我的肉會變太軟,你一下子就會【AA(吃光)。」【EA(老鷹)一想到肉可以變軟、變美味,就馬上把牠往水裡一丟。【AA(烏龜)一到水裡,就【AA(開心)得趕快游走,留下在【AA(空中)獨自生氣的【EA...小朋友一聽到烏龜獲救,全都開心的歡呼,並大聲的接出了「老鷹」,為故事做出結局。


故事說完後,老師開始帶著小朋友玩遊戲,當老師彈的音樂是老鷹,小朋友要張大翅膀,像在天上乘著熱氣流飛一樣;如果音樂是烏龜呢?小朋友決定在地板上爬。這時家蓁拒絕演老鷹,她討厭老鷹!老師回她一句品格:「好的演員演甚麼像什麼哦。」一聽到「好演員」三個字,家蓁馬上收回了抱怨,認真的和大家一起準備表演。


貓頭鷹媽媽提醒孩子,老鷹會乘著熱氣流,所以翅膀幾乎不動,讓孩子感受音樂什麼時候有一個跳動然後下行,用肢體聽寫出音樂的動力。演烏龜的時候,她請七位小高手每個人選一塊磁磚就位蹲下來,手放平,慢慢往前推,讓手指彎起來,掌心空的,像彈琴的手一樣,很放鬆,圓圓的,慢慢爬行。她用很慢的速度彈康康舞曲,小朋友真的就像烏龜一樣,跟著老師的節奏爬行。
下課前,老師讓孩子們複習「雪花飄」。孩子們隨著老師彈的音樂把自己變成種子埋進土裡,伸出一隻腳,長出根,往地下長,之後發芽,越長越高,長出樹枝,越長越高,最後在音樂最高點的顫音中閃動,開始變成雪花,音樂前奏結束,孩子們開始唱:「飄下來,飄下來,雪花,飄下來。」之後,老師要孩子們改變形式,反覆時排出雪花結晶的隊形。孩子們甚至要求下週智能舞台演出時自己也要設計造型,他們立刻用身體擺出自己的雪花。


僑伶的感動


在貓頭鷹媽媽的鼓勵下,「雪花飄」似乎成為山泉班的代表作。從最初在研究課上的表演,到品格課真正認識這首歌,以及隨後幾次課堂上的復習,甚至延續到今天的課程上,我發現孩子們一直在進化。在認識結晶以後,她們開始思考,想要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結晶樣式。


在跟課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重複性與連貫性:老師一再的將孩子學會的東西統整不同的課程中(研究課、品格課、智能舞台…等),同時以不同的層次去呈現。我學會了在課堂中隨時觀察孩子的反應,隨著孩子的特質適時給予正向的引導,讓孩子能將學到的東西充分的發揮出來。




貓頭鷹媽媽的話:


第一次用音磚為孩子講故事,孩子看到我的音磚會說故事,曾經問我在哪裡買的?我說來自德國,他們驚呼:它怎麼會說中文?我也在雅歌用音磚增強孩子對中文語音有感覺,在說故事的時候,透過營造情境,激發關連的網絡,開啟孩子語文的解碼系統,使他們對學語文產生樂趣與信心,這就是雅歌的浸潤學習,從音樂出發,延伸到語文、數學。本學期的甘特寓言,中英對照的教材對於語文浸潤帶來很大的便利,孩子們熟悉故事,進入英文版的速度很快,關連網絡是密布的,解碼系統是敞開的,加上動手操作、實際演出、課程交融,孩子所學能夠「實現」,成為主動學習的人。


雅歌的四大理念ARCOAAwakening喚醒,RRealization實現,CCircumstance環境,OOffering奉獻,每個理念背後都提供一把鑰匙,走向成功的人生。多元智能中音樂智能是所有學習的起步,人類用這種智能學會母語,入學後再用語文智能學習認字。音樂智能以浸潤的方式耳濡目染,可以激發人的潛能,所以鈴木鎮一用音樂智能培育出很多天才,震驚全世界,深刻啟發了多元智能的大師迦納。雅歌創校的使命是探討藝術教育在國民教育的功能,因此四個理念對於音樂智能的發展缺一不可:不只是喚醒覺知的眼光,讓孩子學得會;提供實現的願景,賦與學習意義,使孩子願意學:營造多元智能的環境,讓孩子在浸潤中耳濡目染;還需以奉獻的態度,提供愛與榜樣,接納孩子、肯定孩子。


在雅歌,我們追求真理去實踐理論!我們建構願景也實現夢想!我們用生活醞釀用生命投入以完成品格!


「凝眸孤峰頂,展翅險崖邊,去去雲中路,飄飄谷外天。」是我曾經寫過的一首短詩,我期許雅歌人有老鷹的眼光和膽識,讓我們給孩子一把生命的弓,讓孩子像老鷹一樣展翅上騰。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