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文王古文浸潤     書華3/28/2011


    貓頭鷹媽媽給孩子們一張學習單,聽寫她故事中的重點,如果聽到這個詞就趕快圈起來。


「從前,有一個人,叫作『文王』,把文王圈起來,有人知道他姓什麼嗎?」孩子很快回答:「姓文。」


貓頭鷹媽媽:「不對,他叫姬昌,姓姬名昌,有人叫他西伯。」老師請山泉班孩子只圈他會的詞,這樣老師就知道他會了幾個。


「他的父親曾經告訴他說,姬昌,將來有一天會有一個人來幫助你,這個人來了以後,周朝就要興起來了。他的父親叫作太公,因為這個人是太公等待的人,他就稱他太公望。」


「介紹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姓姜、名尚、字子牙,我們可以叫他姜子牙。姜子牙他曾經在紂王底下做官,紂王的皇后叫作妲己,為了讓妲己高興,就把酒裝在整個池子裡,把肉掛得一串一串的像樹林那麼密。紂王享受的程度叫做『酒池肉林』(孩子開始找『酒池肉林』)。姜子牙覺得這樣花掉太多錢,他就辭官不做,在渭水旁邊釣魚。你猜他怎麼釣呢?」


晉圓:「不用鉤子,願者上鉤。」


老師拿了張椅子和一把雨傘,將椅子面向台上,要孩子們假裝是魚,她背著水面,把雨傘當做釣竿:「他的釣竿上面掛一個鉤子,鉤子是直的,竿是離開水面,他是這樣釣的!」孩子們驚訝!


「有一天,來了一個樵夫,叫武吉,看到他正在釣魚,背對水面、而且釣竿離水三尺,他想這個人有問題,他就問對方是誰呀?姜子牙說自己名叫姜子牙,道號叫作『飛熊』。武吉聽了哈哈大笑,認為姜子牙連釣魚都不會,哪是什麼『飛熊』。」


「姜子牙預言武吉那天會殺一個人,武吉不信,離開後,走到城門,剛好文王的隊伍經過,武吉要閃躲,結果柴掉下來,尖尖的一端刺死了一個軍爺。武吉被帶去見文王,文王就說:『你為什麼殺人?』他說:『我不是故意的。』文王就說:『我來算算看。』這個文王他有一個本事


子齊:「他會卜卦,預知未來。」


老師繼續演:「我來算一算,你真的是這樣嗎?算一算…真的!好,你說實話。」老師告訴大家:「你知道嗎?在西歧沒有人敢騙文王,因為他會卜卦,他只要一算他就知道真假。」子齊(已經看到『畫地為牢』):「因為他是畫地為牢,在地上畫一個圈圈當牢。」


老師:「在西歧,文王是非常愛百姓的,他不會輕意用百姓的錢去做什麼。他的監牢是怎麼做的呢?誰犯了錯,就在那個地方用一根棍子畫一個圈,好,看這裡寫什麼?」老師在地上假裝畫一個框,上面放一張紙,紙上寫著:『令』;另一張寫著『吾』。她解釋:「畫一個圈圍起來,然後立一根柱子,當作官吏,因為不能請一個官陪在他旁邊對不對,這根柱子就叫『立木為吏』。叫犯人在這裡好好的安靜反省,不要有話語。」老師把這兩個字加一個框圍起來,變成「囹圄」,囹圄就是周朝的監獄。


老師問:「周朝的監獄叫作囹圄,商朝的監獄叫什麼名字有沒有人知道?」震平:「牢?」老師要大家在學習單上找,最後揭曉,是『羑里』,文王就是被關在羑里。「周文王為什麼敢那樣做?地上畫一個圈把人關著,要是逃走怎麼辦?」


晉圓:「因為他會算,逃到哪裡都知道。」


「沒錯,凡是逃走的,抓回來就關兩倍、處罰兩倍,所以沒有人敢逃走。」所以能夠畫地為牢,表示一個國家的法治做的很好,他隨便畫一個地方,大家都很遵守那個法律。


「武吉待在圈圈裡面,越想越傷心,他不是認為自己沒犯錯,是擔心家裡的老母親,他越想越傷心,有個官經過,問他哭什麼哭?他就求這個官放他回去,處理一下老母親的事,再回來關。大人想一想,怪可憐的,反正也不怕他不回來,就讓他回去了。」


「他回去後,處理好他母親的事情,又碰到姜子牙,姜子牙教他:在家裡挖一道溝,然後躺在裡面,上面蓋稻草,還要撒一些米,讓文王算出武吉死了,就可以活下去。武吉真的這樣做,文王發現武吉沒有回來,算算他已經自殺了,就不追究。」


「有一天,文王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一隻很奇怪的東西,像熊,長了翅膀。問他的大臣,沒有人知道。」(這時家蓁發現關鍵詞:「飛熊入夢。」)


「有人發現武吉了,抓武吉回去見文王。文王問他,是誰教他逃得了卜卦?武吉回答:因為他冒犯一個自稱是『飛熊』的人。這時,所有人都想知道『飛熊』是誰,武吉帶他們到渭水邊,文王看到姜子牙」老師考一下剛才說過的資料,大家全都記得:離水三尺、背對水面、直鉤。


「文王問姜子牙,你為什麼用直鉤釣魚呢?姜子牙說」老師給大家看一張大字報,要大家唸:「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問大家:「這什麼意思?」


晉圓:「願者上鉤。」


「意思是說:我寧可很正直的做人,也不要彎曲去求得富貴,但他是用釣魚來比喻:不是要釣魚,是為了要釣王與侯。所以這下文王就知道了。文王發現這人就是他父親等很久的那個人(孩子說:就是太公望!),所以大家都叫他太公望。文王問他願不願意幫助他建立國家,推翻紂王。姜子牙願意嗎?」(孩子們齊點頭:「願意。」老師說:「姜子牙那時己經八十幾歲了。」樂揚改口:「他不願意啊?」「姜子牙說:『我很老了,走不動了,走到你那裡很遠呢!』文王說:『我把我的車讓給你坐,好不好?』」(震平說:「不好。」)


「姜子牙說:『你車讓給我坐,那你坐哪裡啊?而且恐怕路途也是很辛苦了。』文王說:『我親自來拉車,確定不會讓你很辛苦好不好?』姜子牙說:『Are you sure?』(孩子翻譯:「你確定嗎?」)


「文王說什麼?」「OK.」「文王有沒有講英文,我不知道。就這樣,文王就開始拉車。」老師邀請:「我當文王拉車,誰要當姜子牙?」(紹鎧上來!)「好,不過你看起來太年輕了。」老師將雨傘的頭交給紹鎧抓緊,自己拉著另一邊小步往前走。文王走啊走啊走了三百步。姜子牙問他:「你還走得動嗎?」(紹鎧學著說:「你還走得動嗎?」)


「文王想要表現他的誠意,再走!又走了三百步。姜子牙說:『你還可以嗎?』文王好累哦…,不過要表示誠意,再走…走…走…快要…走不動了,這次走了兩百步(請紹鎧下台)。」


「姜子牙就說:『好!上天的意思就是這樣,將來周朝會有八百年,前三百年會非常的強盛,是一個盛世,接下來的三百年會有很多諸侯在爭霸,最後的兩百年所有的諸侯都覺得自己比你強,進入一個戰國時代。周朝將有八百年,因為你拖了八百步。』」


老師問大家:「你知道周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朝代嗎?。」晉圓:「它真的有八百年?」老師說:「對,差不多,這是概數。」


老師問大家:「學習單還有哪些詞沒出現?」孩子:「周易、八卦、呂尚…」老師繼續說呂尚的由來:文王用姜子牙治理國家,姜子牙文武都行,因為他有一次他真的釣上了一條鯉魚,那條鯉魚是自己跳上來的。(震平:願者上鉤!)魚的肚子裡面有一本兵書,姜子牙得到兵書,知道怎麼去整頓軍隊,後來有一個人叫做孫子,寫了『孫子兵法』,也是跟他有關的。


「文王曾經被紂王關在哪裡?」(孩子:「羑里!」)老師提示:「羑里,就是把一隻羊關起來關很久,羑里是商朝時候的監獄。」「文王很聽話,乖乖的去羑里,那個地方像一個涼亭,外面用欄柵圍起來(給大家看圖),他不知道哪一天才會被放出去,要不要浪費時間?」(孩子:「不要!」)「他就開始做研究,每天在那裡研究八卦,最後寫出了一本書,叫作易經。而因為是他寫的,所以叫周易。」


「他在那裡被關了七年。有一天紂王把文王的兒子剁成肉醬,拿了一碗湯交給文王吃,試探他。如果他吃了,他就不是聖人;如果他算出來,他就不會吃,如果他拒絕吃就是抗命,紂王就可以殺他,對不對?你們猜文王吃不吃?」(孩子:「哭著吃。」子齊:「他吃了回去把他吐掉。」)


「文王為了要活命,而且他知道這是他命中注定的,他就認了。後來有人拿了美女、財富去送給紂王,紂王就讓文王回去,回去之後就開始整治國家,他的國家就變很強,後來他就告訴武王,將來要善待姜子牙,以後姜子牙的後代被封在『呂』,後代就姓呂。」老師補充:「呂是現在的山東,是全中國最有文化的地方,記得哦!他們本來姓姜,後來姓呂。」老師再問:上一次古文課演過『鄒忌』,那個王是哪一國的?」(孩子:「齊威王!」)「對了,所以齊,就是從那個地方來的,後來有齊桓公,就是姜子牙的後代。」


老師讓山全班回教室,油桐班繼續整理品格筆記,結束周文王的單元。


 


貓頭鷹媽媽的話:


古文浸潤,是一堂很有趣的課,全校一到八年級起上課。透過故事認識歷史,透過戲劇穿越時空,體驗不同文化習俗,化身不同角色,感受各種境遇。為了要達到浸潤的效果,老師需要在很多層面上用心:故事只是材料,當中的歷史及文化習俗必須有深度,為了讓孩子知其所以,必須有教具,使孩子可以看、可以摸、可以操作;為了讓孩子對所學有感覺,必須營造情境,激發關連感,使所學進入長期記憶;程度不一的孩子可以一起學習,他們截長補短、相輔相成,拼湊出老師教學的藍圖;參與式的合作學習,沒有自尊的壓力,初學的孩子有跟上的機會,已涉獵的孩子進一步將資訊架構在更高的層次,建立歷史思維;而在其中,以賓果方式蒐集關鍵詞,讓孩子一直有所期待,能夠專注,並且未來可以用關鍵詞去還原故事,所有學習都在活動中融為一體。這就是雅歌的語文浸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雅歌私塾 的頭像
    雅歌私塾

    雅歌私塾的部落格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