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水結晶原來如此--研究課       振寧10/25/2010


週一研究課總是令人期待,每次都在心中暗自猜測:不知今天孫老師又要端出什麼料理來?今早一進共同教室,感覺又是一個不一樣的一週之始一堂課下來,我看到一個多元智能統整的結晶。


老師一開始就把山泉班的小小孩都邀到台前來,請他們幫忙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在台前集合,他們的任務是演出雪花」老師安排大孩子去為雪花設計造型,老師問大姐姐:這是自然現象,在同樣環境下物質具一樣的特質,妳覺得設計一個造型就好,還是每個人都做造型? 」大姐姐就立刻懂了,她幫最前頭的小小孩擺了一個造型後,其他孩子就自動依樣畫葫蘆,做出造型。有趣的是,這些孩子一起並肩朝向核心的小男生時,所有人立刻就看懂了──這真的很像雪花耶老師再邀兩位哥哥姐姐變換造型,隊形沒變,只是站在外頭的小孩手臂從平行改成交叉,就有了變化,又能保持雪花的造型


上週研究課談到水分子本週老師播放投影片,讓大家看到水分子的組合圖,老師詢問大家水分子的結構,孩子們很自然就答出一個O兩個H老師檢視孩子是否真的學會,就讓台上的小小孩做出水分子的樣子來。上次是一個大孩子牽兩個小孩,這次老師要求每一個人都做。當他們紛紛做出一個人伸出兩隻手的動作時,老師知道他們懂得從中挑出一位孩子,將他的手臂調成105,告訴大家:水分子的結構很特別,「兩個H和O結合,並不是一左一右的180∘,而是105∘夾角因此造成帶正電的H很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所以才會不穩定」透過老師的示範與解說,再跟孩子確認他們是聽懂的


接下來老師邀坐在台下的小朋友放出電磁波吸引他們,台上的孩子也演出一副被吸走四散不穩的樣子,看來老師又藉機讓一些想動的孩子有動的藉口了,補足他們今天沒有當主角的遺憾


老師讓大家看很多水結晶的相片,描述一個研究者做了一個有關水結晶的實驗,要我們思考。這位研究者把水貼上標籤,上面有各種好話與惡語,等水結晶後拍照,發現接觸好話的水會有美麗的結晶,反之惡語造成醜陋的結晶。這樣轟動的研究,為什麼沒有得諾貝爾獎呢?因為這個實驗被別的科學家重作之後並沒有得到同樣結果,相反地,兩種結果同時產生在兩種樣本中。老師說:根據已有的資料假設答案叫做推論,而要發現一種律,需要很嚴謹的實驗,需要能被複製,必須有一樣的結果,否則就缺乏科學根據。老師要我們學習明辨,會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老師以冰天雪地下在沒有火的情境下,必須靠運動生熱保暖,讓大家明白微波爐的原理:利用水分子結構的特質,電磁波造成食物中水分子高速轉動產生能量,食物很快就煮熟,這個知識連當老師的我都是新知,但孩子們似乎都聽懂了。


老師提醒孩子們推論的角度很關鍵,他用一個畫家畫佛像做比喻。畫家試著從不同角度畫佛像,最後發現只有一個角度才看得出神像的慈悲:跪在佛像正下方往上仰望。另一個例子,他提到油桐花要看花必須從上空或遠眺,樹下往上看是看不到花海的。研究一樣東西要從全面性看到基本架構,例如所有物質在凍結時密度變大,而水在這一點是例外,這是為何水結冰會浮在水面上。見樹不見林,見林不見樹,驗證時須要拿捏得宜。


老師一一舉例,讓孩子看到驗證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務必注意準確性,真是用心良苦。老師要大家記得:「同樣一件事,不同人做出來結果都是一樣的是科學;不同的人做同樣的一件事,結果有所不同是藝術。」


文獻探討時常需要解釋關鍵詞,老師以領袖一詞示範如何用推論的方式進行探討。從字面上看:「領是領子,領子上有頭;袖是袖子,袖子下有手。」繼續延伸,頭上有五官,五官匯集資訊,所以領袖需要有團隊;頭上有腦,腦會思考、判斷,領袖需要能做決定;腦會作夢,領袖需要有夢想。袖子裡有手,手會做事,翻開字典,我們可以從手部找到很多字詞,推論領袖的特質。總括而言就產生領袖的定義:「實力夠格領導人,謙卑甘心服事人。」這正是品格教育中的兩環:品質與格局。老師以「你的心中在乎多少人,你的格局就有多大!」當作今天的品格,與所有師生共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