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品格課 (9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備而來     孫德珍 9/17/2007寫於關渡


開學的前幾週,各處室都為了立案忙碌著,也為了開學的準備全力以赴。有一天外子於晚餐後陪我到辦公室,發現許多同工各自忙著,開玩笑地問:基督書院有規定,晚上吃過飯還要回辦公室嗎?主秘劉姐回答:沒有,是自己工作沒做完,所以回來做完。書院的同工從未領過加班費,甚至有一批人默默地把微薄的薪水提出一部分,長期幫助清寒的學生。在沒有外援的歲月裡,同工們默默地承擔著這些孩子們家長無法提供的一切,讓這些孩子有機會得到生命的改變。所以畢業生常驕傲地告訴別人:雖然物質條件較差,但基督書院仍是最好的學校。


學生也是一樣,暑假中就有學生幹部打電話來,要求讓他們提早返校住宿,好讓學生團隊進行訓練,為開學後的事工密切準備。單以迎接新生這件事,生活輔導員長期以來所培訓的寢室長、副寢室長,現在就要上陣,他們將與生活輔導員密切配合,協助新生在各方面的調適。迎接新生,意味著對另一個生命的責任,他們要求自己像樣,配得這樣的期待。


寢室長制度長久以來是基督書院的黃金招牌。每組正副寢室長(稱為爹娘)必須全力配搭,照顧四位學生(稱為小孩)。爹娘的稱呼是一生之久的,擔任爹娘的機會是每個學生在校期間所期盼的殊榮;勝任爹娘的經歷是將來畢業後為主管器重的確據。在這裡,學生也對學校的困難感同身受。曾經有一個新生來到學務處申請助學貸款,陪他來的是一位舊生。這位新生是透過長期在網路上搜尋資料,尋找一所他最想要的大學,因著與這位舊生的談話,確認基督書院是他最想要的學校。這位舊生透過網路介紹不少人來參觀基督書院,並且放棄其他選擇。學校沒有提供報酬給這樣忠心愛校的學生,在這裡,每個人的付出都是心甘樂意的,是為神而做的。上帝為他所愛的人所預備的,是超乎想像的。這位新生未入學之前,已經由這位學長提供一個深度的新生訓練,知道他進來後的四年,該如何過一種得勝的生活。


學務處負責學生的生活輔導及品格教育,當然也包括學生幹部的栽培。除了寢室長,學生會、工作會都是學校的學生自治團體。學生會主司學生政府,工作會則負責福音事工的進行。今年,我接任了僕人領袖社的指導老師,院長期待雅歌的品格教育可以在這裡開花結果,我也感謝神讓雅歌最美的一部分可以被欣賞,被支持,並付諸實現。


僕人領袖社是基督書院的一個代表性社團,是本校有別於一般大學的一個社團,代表基督書院的創校理念與所欲栽培的學生典範。暑假裡剛剛上任,社長聯繫我,想要知道我對這個社團的未來有何規劃?他對於我的時間完全可以配合,沒有一絲猶豫。社長利用我的空檔蒐集了一些我對社團發展的觀點,並且整理出一份說明書,準備向社員報告。她提著筆記電腦,一面和我談,一面紀錄,並且隨時針對我的問題向我提出報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在回答我的問題時,立刻可以從電腦中叫出檔案,為我做簡報。並且敲出了我和孩子們的第一次會面時間。


在許多緊急而忙碌的協調會議中,與僕人領袖社的孩子們的約會不得不延後,最後,確定在運動會籌備會之後緊接著舉行。運動會籌備會還沒有結束,校牧提醒我,僕人領袖社的學生正在另一教室等我去。為節省時間,我請一位學生傳話,讓他們移駕過來。很快地,學生都過來了。在我結束前一個會的同時,他們坐下來。每個人的面前已經擺好筆記,握筆待書。所有的專注眼神告訴我,他們正在待命。我在他們臉上看不出一絲不耐(被要求換場地),或是疲憊(等了好幾天才有機會與我面對面坐下來),他們臉上只有專注與期待。我不得不承認,前一位學務長真的把他們帶得很好。在與同工協調許多應變的狀況時,我也很熟悉這樣的「順服」。這裡的同工,經常在提供愛與榜樣,現在,我看到榜樣的大能。


我告訴孩子們:第一次見面,未曾開口,我就已經從他們身上看到兩個好品格。第一個品格是「有備而來」,他們的肢體語言告訴我,他們準備要做筆記,他們是來工作的。第二個品格是「順服」,雖然臨時被要求換場地,他們立刻就做,沒有遲疑,沒有反彈。這樣的反應,都在訴說著他們的心態與習慣,那就是品格。


我與他們分享我自己的一些生命經歷,包括我的信仰,我對苦難與裝備的認識。我也請他們檢視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的恩賜,發現自己生命的破口,讓我們一起在品格上有所追求。我願意成為他們的師傅,建立一種深刻的師徒關係,幫助他們學習成為一個僕人領袖,將自己擺上,做神合用的器皿。禱告之後,他們每人給我一張小紙片,上面承諾著他們願意受裝備,成為僕人領袖,也渴望這份師徒關係。


「有備而來」是高手的習慣之一。主耶穌教門徒們要「儆醒」,就是要讓自己總在狀況內。在這個全球化競爭的時代,「有備而來」的品格,能讓自己隨時待命,才有勝出的機會。這是一所精緻的大學,他的精緻來自於一群很特別的人,他們因著願意效法基督,成為「君尊義僕」,將自己全然擺上,去服事神擺在他們手中的人。因著這樣的愛與榜樣,培育出更多未來的僕人領袖。


「僕人領袖」的課程,是我個人多年來所發展的「品格教育」的試金石,也期待成為台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看到神把這批孩子和同工賜給我,我只有讚美與感恩。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的開始--品格課結業式    孫德珍  2008


親愛的徒兒們,


一年的品格教育很快就過去了,看到你們有很好的表現,我心裡很安慰。這一年來,我對你們的挑戰遠遠超過你們平日被期待的能力。從原來估計每週一小時課程,另外一小時怕你們坐不住,想要陪你們練琴。沒想到你們一再突破,硬就是撐過兩小時,這樣的耐力和專注,絕對是令人驚歎的。更何況今年師傅特別把課程改變方式,以研究生的水準看待你們,只有能夠謙虛受教的人,才能如此沉著,不覺得沉悶。


在心靈地圖體驗營那幾天,你們讓基督書院的老師們刮目相看,在期末,我知道你們經過一番洗禮,面對少年階段,將會是有備而來,因為這時生命將步入另一個階段,充滿著挑戰,而這個階段的準備與受到的衝擊,通常也維繫你未來的成敗。


在這個課程告一段落的時候,師傅寫這封信給你們,為你們儲存一些心靈地圖,讓你們因著有知識、有技巧,並且會「想」,將來可以培育出競爭力。


首先,青少年階段通常是苦澀的,因為你開始想要成為自己,卻又不太確定自己那麼獨立;你看到成功的榜樣,也渴望自己能夠出類拔萃,但是你將同時不斷面對自己不完美的一些習性,因此,很容易有挫折感你渴望有人傾聽你的心聲,但是也許很快你又後悔讓人知道你的瑕疵,因此常常乾脆不想說了你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走出自己的無知,但是又對外面的世界心存膽怯你可能期待父母不再把你當小孩看,但你又還不能完全承擔成長所帶來的責任。


孩子們,如果你真的遇到我所說的狀況,不要慌,首先要確定一件事:靜止是死的,成長本身就是一種不穩定狀態,因為你的生命是活的。師傅研究過許多青少年的成長,我要告訴你們一些高手的習慣,如果你能抓到重點,相信你也可以成為高手,在自己的人生中有備無患。


1.高手常是高手教出來的。他們讓自己經常與這些想效法的人接近,遠離不想效法的人。他們的父母費心為他們找好老師,因為好老師讓他們眼睛發亮,渴望一睹其領域的豐富,渴望學得一樣好;反之,乏味的老師讓他們想睡覺,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甚至不知道活著要作什麼?


2.高手經常保持自己的最佳狀態。我在品格教育課程中不斷提醒:追求生命的最高品質就是讓自己經常處於最佳狀態。知道自己何時最適合做什麼事?在哪裡做什麼最省事?珍惜他人可以對你的提拔,超越他人對你可能的傷害。倚天屠龍中,武功最厲害的張無忌,不用任何兵器,他靠的是內功。


3.高手懂得排遣自己。他們通常在童年時期就培養一種藝術涵養,透過藝術的練習,把對自己的注意或惆悵轉移到藝術的磨練,這種移情作用,幫助他們在挫折時可以適度排遣,脫離苦悶。台灣的許多青少年可能在小時後學過藝術,進入青少年階段因為課業壓力放棄藝術學習,使得生命開始走樣而不自知。高手反而在越競爭的時候越是懂得排遣自己。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很多大師,讓我們專注嚮往。所以師傅教你們要有效地預習,及時驗證,讓自己不受虧損。每一位徒兒都有自己的樂器,一定要堅持不放棄,因為你的音樂將是陪伴你走過沉悶的忠實朋友。


最後,我有兩種獎要頒發。得到獎狀的條件是通過耐力考驗:這一年來,從原本計畫一小時上課,另一小時練樂器,免得你們支持不住。但是我可愛的徒兒們居然能夠保持專注兩小時,持續一年之久。對於小學生或中學生都是難能可貴。


另外一個珍貴的獎是水晶的獎座。透明的水晶象徵虛心,這是為你們能夠保持對大師的崇敬,堅持到底的敬意。花了一年教你們,更多的是考驗你們能否讓我用一生來陪你們學習,成為一個實力夠強領導人,謙卑甘心服事人的僕人領袖。得到水晶的就是我的傳人。確定你有獎的人,這個週末來領獎吧!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地圖體驗營              張友友2008


一月二十五日中午,我們七個人到達基督書院,參加心靈地圖體驗營。這是我們上品格教育第二季開始的主題,師傅要我們透過一些團隊合作,討論某件事情的思維。


思維是一種心靈地圖,是我們對事物的看法。當我們到不熟悉的地方,我們要地圖指示。當我們體驗一些新事物,我們的心靈地圖會給我們方向,幫助我們做選擇。地圖如果正確,選擇的方向就正確,我們的努力就不會白費。


下車後,第一個任務是找到師傅的宿舍。我們組成一個團隊,領袖要帶領大家解決問題。我們判斷學校應該會把老師的宿舍蓋在靠近辦公室,這裡有一半外國老師一半中國老師,有人推論師傅的宿舍應該在女生宿舍旁邊,這時我們終於找到教師宿舍。


這棟宿舍一半有英文的名牌,另一半完全沒有名牌,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思維,師傅的家在二樓,大概是學校考量他的體力所做的安排。我們放下行李,開始解決午餐的問題。放假的時候學校的餐廳沒開,所以我們需要找到校外的餐廳,為了避免意見不同起爭執,我們輪流當領袖,並且為所做的決定負責。


當領袖的人必須給一個方向,走一段路以後,如果沒有把握,就換領袖,最後我們找到一家麵店,每人按照自己有多少錢去點餐。吃飯的時候,我們分享自己怎麼決定預算。大部分的人都估計自己吃七餐加上一些交通的費用。這一餐我們學會按著自己有多少錢來點餐,我們收了公費,這樣師傅就不必付錢。


為了吃這一餐,花掉我們整整三個小時的時間,實在有點誇張。我們檢討原因,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住這裡的是師傅,但是找路卻是我們。這就像沒有尊重專業,結果大家一起付代價。第二個原因是我們花不少時間溝通、協調,使團隊達成共識。有時領袖對於自己的決定也會動搖,例如發現假設錯誤、體力不支,或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時候我們會讓他下台換一個領袖。


因為這是一個體驗「營」,我們要挑戰自己打地舖,由於我是唯一的女生,所以他們讓我先選房間。另外一間和室裡面擺著平台鋼琴,睡了三個男生,剩下三個男生睡客廳的地板。我感謝他們很有風度,也盡量幫忙做事,大家都很愉快。


這一次的體驗營,修正了我們對基督書院的一些假設:我們猜想基督書院很小,應該有教堂;院長慈祥和藹,應該有長長的鬍子,而且很節省。第二天早上五點多,我們摸黑當「探子」,想知道哪一家已經起床了,順便偵查院長的家在哪裡。校園中發現三間宿舍已經亮燈,可能是晨更。最後到了校園最深處,我們猜是院長的家。為了向他求證,我們討論提什麼問題:有人要問瓦斯桶,有人要問車庫。我們發現一部TOYOTA 的汽車,決定要用車牌號碼向院長確認。沒想到在這之前,院長已經發現我們了。他告訴師傅,早晨聽到小孩子在他家門口討論,結果是我們被確認了。


我們到校園去探險,測試哪一個地方最適合演奏,發現賈嘉美紀念館的走廊回聲最好,再來是綜合大樓門口。我們在教堂的外圍演奏,把聖草當觀眾,師傅教我們如何把聲音拉開。師傅說:一棟建築物如果有一個殼,就可以使聲音往前傳,在一個空曠的地方,聲音是散開的,會拉的很辛苦。這個提醒我們,從品格的角度來看,有些環境會讓人覺得自己很棒,有些環境會讓人看到自己還有缺點。


為了認識「思維」,我們看了MONK影集,發現真的是怎樣的人就有怎樣的思維。如果不能打破舊思維,不能提升格局,就看不到出路。另外一個影片是唐老鴨學數學,他對數學有許多錯誤的思維,所以害怕數學,也不會思考。我們學到,腦子要大掃除,清除垃圾,整理抽屜,這樣才可以拿到鑰匙打開發現的門。


第三天,回家前要把場地還原,就是師傅平常要求的「高手的習慣事前要預備,事後要收尾。」我們檢討這次體驗營的收穫,大家都很熱烈發言。記得第一天遇到一位老師,他看我們都是小學生,好像不相信我們聽得懂品格教育,如果看到我們的討論,應該會改變思維。


因為預算控制的很好,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錢,我們決定去吃頓大餐。這一次我們很快就建立共識,並找到地方,開開心心的吃完最後一頓飯。我們回到師傅家,想到體驗營就要結束了,有點捨不得。大家拿著行李上車,跟以前一樣,大家一起和師傅敬禮,每一個人的眼神還是發亮的。期待下一次再來!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雪花飄音樂的生活  僑伶  10/26/2010
   
貓頭鷹媽媽請孩子坐在黑色的線上,有前也有後。等待孩子專注後,再一次確認亮晶晶的眼神,是不是大家都專注了。
貓頭鷹媽媽:「從前在地球的北極,住著一個人。」家蓁問:什麼是北極。貓頭鷹媽媽要家蓁假扮成地球,告訴他就在地球的最北邊,並指大約的位置給她看。
「他叫Nicholas,他有很多小矮人為他工作,他有一間很大很大的工廠,那個工廠專門做玩具,而且每次做出來的玩具都不太一樣喔!而且最特別的是玩具上會寫每位小朋友的名字,每到快要飄雪的時候,小朋友就會寫信過去。」老師借用孩子的名字說故事。
「佳婕小朋友在信裡面寫著:
親愛的Nicholas爺爺:
您好,您工作不要太累喔。今年我都很快樂,我不會搗蛋,也不會被別人惹生氣。告訴您,我長大了,也已經懂事了,所以你有沒有更好玩的玩具可以送給懂事、長大的我呢?
    Nicholas
爺爺讀完信後心想:「嗯!佳婕真的長大了,想想應該送什麼禮物呢?」爺爺想到後就寫下來,並將紙條交給小矮人去製作禮物。接著,爺爺拿起第二封信,那是家蓁小朋友寫的,信裡面說:
Dear Uncle Nicholas
My name is Jasmine.
I have been nice to others.
I did not give people a hard time.
I have many friends now.
Would you give me a gift that
I can play with my friends?

老師順便翻譯:今年我對大家都很好喔!沒有找別人麻煩,很多人都變成我的好朋友。您有什麼禮物可以送我,讓我跟我的好朋友玩呢?
    Nicholas
爺爺讀完信後,開心的笑說:「Jasmine長大了,She is happy, and she has been nice.
爺爺告訴小矮人如何給家蓁準備禮物。他打開第三封信,那是珈嘉寄的,爺爺邊看信邊說:「OhJia-Jia is a sweet girl. She is very happy.」他在信封上打個勾,準備給她一個很不一樣的禮物。
Nicholas爺爺將所有的信看完後,小矮人們就要開始準備工作了,他們一邊工作一邊等待雪花飄下來。只要雪鋪滿了大地,河水就開始結冰,雪橇經過就不會掉到水裡。


不過,Nicholas怎麼知道送禮物到哪裡呢?原來他會看記號:他會把禮物送到裝滿小飾品的聖誕樹下,這個記號代表這家的小朋友相信有聖誕老人;而掛滿小飾品的聖誕樹代表家人朋友互相祝福,爺爺知道這是充滿快樂和希望的地方,他的禮物要送給這樣的孩子。
   
貓頭鷹媽媽再強調一次:「最重要的,聖誕樹上面要掛滿祝福喔!現在我們來種聖誕樹,每個小朋友都代表一顆種子,要埋進土裡,安靜的等待發芽。」小朋友們聽後,紛紛躺下假扮成種子:有人抱膝臥倒,有人將全身蜷成一個圓球狀。貓頭鷹媽媽打開鋼琴,種子隨著鋼琴的音樂,聽聲音的高與低慢慢動起來。她說:「現在種子一點一點的動起來了,長出芽了,越長越高,長到頂了。搖一搖最高的枝,當旋律開始時,雪花就慢慢飄到地上囉!」小朋友們早已融入鋼琴聲,專注的扮演起小種子。


貓頭鷹媽媽提醒小朋友,昨天研究課所學的雪花「結晶」,大家以定軒為核心,造型成一片雪花。小朋友馬上就反應過來,與昨天的課程做連結,快速的拼出一朵美麗的雪花。貓頭鷹媽媽要孩子在前奏時慢慢的往上長,旋律開始「唸謠」時,先做雪花造型,第二次「唱歌」時,雪花開始旋轉慢慢往下飄,歌詞唱完後,雪花要飄到地上。
「飄下來,飄下來,雪--飄下來。」
貓頭鷹媽媽:「嗯!你們的雪花好美啊!再來一次,老師希望雪花的造型能夠有點不一樣。」老師一邊幫小朋友調整造型。
貓頭鷹媽媽:「還記得昨天研究課的雪花嗎?造型的時候每個人方向要一樣,你們可以『順時鐘』轉,也可以『逆時鐘』轉。」老師讓小朋友轉轉看,確定大家知道這兩種方向。
「如果妳很快樂,就不會去惹別人,別人喜歡你,你就有很多朋友;即使別人惹你,你也會很快忘記。」
「開心可以讓你對人好,對人好可以得到別人對你好。開心可以有個好的循環,叫做『良性循環』。」
「如果妳不快樂,就去找別人麻煩,別人不喜歡你,你就沒有朋友,你更不快樂,更不想讓別人開心,這樣會更讓別人不喜歡你。這是一個循環,叫做『惡性循環』。」


之後,老師要小朋友們做不同的雪花「結晶」:好的結晶--順時鐘方向繞。當老師說「開心」的時候,小朋友們就做好的結晶,順時鐘開始旋轉。小朋友準備好全新的結晶造型,專注的聆聽貓頭鷹媽媽的口令。
貓頭鷹媽媽:「開心、開心、開心、開心,好~~~!。」小朋友愉快的順時鐘轉,成功的呈現出一個美麗的雪花結晶造型。


貓頭鷹媽媽又教他們做壞的結晶,當她說:「煩躁」,小朋友們就開始逆時鐘旋轉。貓頭鷹媽媽:「好煩喔!好煩喔!討厭!討厭!生氣!生氣!開心!開心!開心!開心!開心!開心!開心!開心!OK!停。」小朋友緊跟著貓頭鷹媽媽的指示,全班努力的詮釋不同情緒的結晶。
   
貓頭鷹媽媽彈一小段音樂,要小朋友們猜是開心還是煩躁?當老師在鋼琴上高音區彈奏雪花飄,再換低音區的琴鍵彈奏,小朋友馬上對高音區的配音反應說:「這是開心的。」對低音區的配音反應說:「這是不開心的。」
貓頭鷹媽媽從頭再來一次,要小朋友聽鋼琴聲,判斷結晶是開心的,還是煩躁的,要他們判斷雪花往哪邊轉。小朋友按著聽到的音樂做造型,他們是全神貫注的。

貓頭鷹媽媽開始凝聚「今天學到什麼?」
珈嘉、家蓁、柔禕:「北極。」
貓頭鷹媽媽:北極在哪裡?


大家:「在地球的最北方那一點。」定軒:「在磁鐵上的N。」
貓頭鷹媽媽:「聖誕老公公叫甚麼?
欣儒、佳婕、家蓁、育筠:「Nicholas.


「怎麼樣可以拿到聖誕老公公的禮物?」定軒、柔禕:「要保持開心,家裡要擁有很多祝福。」
「今天我們學到一個品格-
開心是良性循環的開始,
生氣是惡性循環的開始。」

後記


在臺灣的教育環境下,許多孩子對於數學與英文是緊張的、是不敢開口的。最近山泉班的孩子樂於開口說英文,甚至連出去戶外教學,孩子都會主動要求能不能上台表演「英文朗讀」。對於數學,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態度更是讓我驚訝。我發現小朋友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主動拿出數學來算,而且一算就是好幾頁的題目,看著他們從英文中得到成就感,也從算數學中得到滿足感,真的很欣慰。


今天的品格課,我開始發現了貓頭鷹媽媽啟發孩子的秘訣:在這堂課上,我見到了雅歌很自然的為孩子建立了一個好親近的雙語環境。前一天研究課的課程內容-水的結晶,已經巧妙的被連結、延伸到這堂課中。從研究到自然科學,現在又串連到品格,讓孩子的學習有了連貫。雅歌的孩子學習的思考是有階段的、可以連結的,這樣的課程,孩子怎麼可能不喜歡。透過生活的經驗,讓孩子帶著感覺學習;也因為能呈現自己的感覺而喜歡這樣的學習,這樣的環境營造出來後,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孩子得到了好的經驗,有動力延續,好的經驗帶來自信,引發自主學習的動機,多麼難得!我們班的孩子還真幸福呢!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十二律--品格課    振寧10/27/2010


    連續兩週的品格課,孫老師都在教一個主題──音律。上週做三分損益法,讓孩子們自己量長度,去了解當初律的伶倫,他用竹子做成的音律。孩子們在上週除了聽鋼琴的音以外,還親自操作,並且回到數學課去更徹底學會計算三分損益法。今天的課堂上,一開始孩子們就把數學課做的三分損益法都帶出來上課;我看到有孩子把貼上長條的學習單帶來,還有孩子把自製的排笛都帶來了,看來因為「關連」這一主題,上一週的數學課孩子們大有展獲。


    老師按照孩子們做出來的DoReMiFaSolLaSiDo,一一解說;我也跟著學了一堂音樂的樂理課程。回想自己學生時代,上的樂理課,只不過是辨識音階罷了,並未有任何特殊性,但是今天的樂理課讓我大開眼界;對音樂課的了解,一向只限於音符,今天卻學到了不少音樂的理論。


我記得的有Do是主音,屬音是Sol,孫老師則用大家能懂得的方式─中國古代的稱呼,為這些拉丁文音階名稱翻譯;Do是主音,所以是「老爺」,Sol是他的屬音,所以是「夫人」,他們的婚姻需要媒人是中音Mi,又叫「三姑」;他們生下的孩子是八度音Do,可命名為「少爺」,這少爺娶的老婆是下屬音Fa,老師命名為「媳婦」,他們的媒人是下中音La,中國人稱「六婆」,很有意思吧!另外兩個音,在西方稱為上主音的Re,老師說他是為主音而存在的,所以沒有自己的名字,只能叫「招弟」;另一個則是西方稱的導音Si,在八度音前面,有如未成年永遠要有人跟著,老師戲稱為「小子」。好玩吧?


接下來,老師開始變魔法,她拿掉了音階中幾個音,彈奏出來的鋼琴曲子,就巧妙地表現出不同的曲風。例如:拿掉中國傳統家庭裡最困難的關係中的媳婦Fa,和容易與老爺唱反調的「小子」Si,中國的曲風就出現了。茉莉花、國父紀念歌等,一聽就感覺出是中國的音樂。再來,老師示範若拿掉上主音的Re和屬音Sol,彈出來的曲風是日本的淒美音樂,櫻花就是其中一首。老師請想要彈的孩子上場,在他耳邊提醒一下,晉圓居然就彈出了膾炙人口的「祈禱」!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最後老師凝聚今天的品格:你選擇怎樣的音階內容,決定你譜出怎樣的音樂風格。你選擇怎樣的真理,就決定你活出怎樣的人生!結束了這場精彩的音樂大師課程。我要引用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音樂與數學裡上品格--品格課       秀珊10/20/2010

繼上週三分損益法由來的故事之後,老師這次準備很多紙條,讓五色鳥與油桐班操作。老師以81公分長的紙條當作第一條,開始進行三分損益法的教學,首先
81cm
減去1/3,就是81cm2/3,數學算式寫81x2/3=54
54cm
加上1/3,也就是54x4/3,等於72
72cm
減去1/3,也就是72x2/3,等於48,如下圖:


三分損益法


順序


三分損益


算式


聯想音


音程


紙條1.


基礎長度


81


Do


基礎音


紙條2.


(減去1/3)


81x(1-1/3)


=81x2/3=54


Sol


高五度


紙條3.


(加上1/3)


54x(1+1/3)


=54x4/3=72


Re


低四度


紙條4.


1/3


72x(1-1/3)


=72x2/3=48


La


高五度


紙條5.


1/3


48x(1+1/3)


=48x4/3=64


Mi


低四度


透過一損一益的數學計算,逐漸求出一組音階中的每個音高。老師請任寬和韋翰量出每一張紙條的長度,並在紙條上逐一寫上音高跟紙條的長度。過程中,曾發生計算錯誤,不過同時也有人進行驗算,及時修正。


透過動手做,孩子學會三分損益法的訂律過程,透過學習三分損益法,五六年級的學生練習分數的乘法演算,重複的練習逐漸減少計算的失誤。


10/27/2010


老師繼續為高年級的孩子介紹中國音樂訂律的知識。三分損益法求得的每個音,若依照計算求得的順序來看,奇數音組成的六個音叫做律(do, re, mi, fa#, Sol#,La#),偶數音叫做呂(sol, la, si, do#, re#,mi#),如果只演奏律或呂,可以發現這是全音音階。


而希臘數學家也是音律家的畢達哥拉斯,則以絃來訂出音律。他發現兩根固定張力的絃,若兩者長度有倍數關係,當其中一根絃震動時,另一根也會共振。


在說明了音階是怎麼來的各式理論之後,孫老師以家族關係來向孩子們介紹音階中各音的屬性。他說七聲音階中,加上第二代的八度音,每個音的名字跟他的位置有很大的學問喔!


音階中各音名稱順序為:


音階家庭


級數


1


2


3


4


5


6


7


8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名稱


Tonic


Super-Tonic


Mediant


Sub-Dominant


Dominant


Sub-Mediant


Leading-Tone


Octave


翻譯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屬音


屬音


下中音


導音


八度音


聯想


老爺


招弟


三姑


媳婦


夫人


六婆


小子


少爺


在一組音階中,第一級音Tonic叫做主音,是調子中最主要的音。一個音階的主音在什麼位置,我們便稱他什麼調。例如,以C音為主音的音階叫做C調。他是這個大家庭中的老爺,所有人跟著他姓。


在一組音階中,第五級音Dominant叫做屬音,是調子中最重要的音,五級音有支配、強勢、控制的意思,就像是支配一家資源的夫人。


在一組音階中,第八級音Octave叫做八度音,是主音的第二代,我們如果想像老爺跟夫人結婚,產生的下一代就是少爺。


在一組音階中,第四級音Sub-Dominant叫做下屬音,意思就是下一代的屬音,我們不妨把他想像成媳婦,因為他是八度音往下五度找到的配偶。


一組音階中有兩個中音Mediant,主音、屬音之間的第三級音叫做中音Mediant,八度音和下屬音之間的第六級音叫做下中音Sub-Mediant。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分別是兩代夫妻的媒人,一位是三姑,另一位是六婆。


至於第二級Super-Tonic,上主音,意思是主音上面那個音,第七級Leading-Tone,導音,意思是他一出現,主音就要出面。從命名可以感覺出上主音的地位不高,就像中國古代有些女兒被取名招弟,小小孩被稱為小傢伙一樣。


因為這個有趣又生動的故事,孩子們好容易就記住每個音的名字跟他在音階大家庭中的位置,還能記住個別的特性呢!


老師最後示範缺了fasi的中國五聲音階,與缺了resol的日本五聲音階有什麼不同的感覺,孩子們一聽就聽出濃濃悲戚的東洋味,而晉圓出乎意料的以中國五聲音階彈出「祈禱」一曲,成為這堂課令人注目的插曲。


品格筆記


知識:音階的家族
技能:以家族關係理解音階各音的屬性
品格:你選擇怎樣的音階內容,決定你譜出怎樣的音樂風格。
     
你選擇怎樣的真理,就決定你活出怎樣的人生!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專注就是抗拒分心--彩虹班品格課淑智   10/25/2010


今天的品格課是在鋼琴旁的小廣場,才走過去便聽到老師的琴音,開始時孩子圍繞在鋼琴四周緩緩的走動著,老師請小朋友注意聆聽音樂的輕重、節奏,走、跳、滑但不能碰撞到人或物品,小朋友們在音樂聲中滿臉堆著笑容,開心的跳動著。這時難得可以隨意伸展、跳動的孩子,開始快速的跑著有些小朋友有了碰撞,於是老師就請孩子回到沙發區坐著,當孩子平靜情緒後,再請他們回到遊戲中。


之後老師請孩子想像自己是雪花在天空飄散著,飄到地上變成了水,小朋友領悟得很快,飄阿飄地~接著就躺平在地上。此時老師變身為蚊子媽媽開始下蛋,孩子的手要高舉接起蚊子的卵,老師用搖鈴在平躺的小朋友上方拍著,表示下蛋了,也要孩子數數自己接到幾顆。之後孩子變成剛出生的蚊子,老師告訴他們這時腿會軟軟的,請他們試著揮動翅膀,小朋友都很開心,想像著自己是隻小蚊子。


老師說著:『蚊子飛、蚊子飛,蚊子一大堆,這邊飛、那邊飛,吵得不能睡。蚊香點、蚊香點,蚊香變成煙,蚊香飄、蚊香飄,蚊子死翹翹。』老師讓小朋友瞭解了這首歌後,當音樂聲響起,孩子馬上可以隨著樂聲表演,孩子們先是扮演蚊子,飛阿飛再手牽著手,圍成圈,繞阿繞地變成蚊香,而蚊香飄阿飄地,蚊子最後就死翹翹了。


起初的表演有些不和諧,為了前後位置、牽手及速度配合的問題,總有些小小的爭執及抱怨聲。但幾次隨著經驗的累積及彼此的溝通,他們的表現也就越來越穩定,隨著音樂有一場可愛又完整的演出。


後來老師請孩子們隔著段距離各自站著,老師會分別跟他們講話,他們的眼睛必須看著老師,但不能被引誘,而回答老師。這部份孩子們都能達成老師的要求。接下來老師請孩子原地扭動身體引誘老師注意當然也無法成功誘惑老師。


課程的尾聲,老師告訴孩子們:蚊子衝動,人很聰明。因為人能抗拒分心,而專注就是抗拒分心。起初我有些不了解蚊子表演的意義,最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師要讓孩子知道,蚊子的衝動、好奇使牠繞著蚊香飛阿飛,也把牠帶往死亡。而人類是聰明的,該知道要避免危險,或讓人分心的事。


課程結束之後,我很能感受也感謝老師的用心,因為彩虹班的小朋友在面對專心抗拒分心這件事,從學期開始雖已有許多進步,但好還能更好,孩子們仍舊需要在專注這項課題中不斷學習與練習,這將會是他們受用一生的珍貴寶物。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對地方,就是天才--AB組品格課     僑伶9/28/2010
<
故事一>
  「有一個人不小心把一個裝滿醬油的杯子摔破了一個角,他很傷心這麼美麗的杯子竟然破了一個角。有一天,一個客人來到家裡,他不敢在破杯子裡裝醬油,於是他用來裝糖,再放個小湯匙和小蓋子,將缺口擋住。客人看到時露出了很驚訝的眼神。」這是今天貓頭鷹媽媽在AB組的品格課講的故事。
   故事說到這裡,貓頭鷹媽媽開始擺出各種眼神,並讓小朋友猜猜這些眼神代表著怎麼樣的情緒,同時感覺一下這些眼神給人什麼樣的感受,隨著眼神的變化貓頭鷹媽 媽也讓孩子加入這樣的遊戲,並輪流做出不同的眼神,讓大家感受到眼神的轉變,並知道眼神是可以改變的。最後,老師拿了一個杯子,讓孩子假裝它不小心摔破了一個洞,要小朋友露出很可惜的眼神,當筆剛好可以放進去補上那個洞後,要孩子練習露出讚賞的眼神,再次讓孩子體會看人的眼神是可以改變的。

<
故事二>
   
明尼蘇達州有一家很有名的公司叫做3M,專門生產膠帶。有一天工廠裡的一群科學家研究出了一種全新的膠,但發現雖然這個膠黏住東西後一撕就掉,(此時貓頭鷹媽媽讓孩子們隨著故事的發展做出很驚訝的表情,)科學家們只好宣告這個研究失敗。
   
有一天,來了一個顧客,要求公司研發一種膠,黏上去後可以撕下來,而且不會黏黏髒髒的。公司召來所有廠長腦力激盪,有一個廠長說:你是說要發明一種膠,像之前那個失敗品嗎--貼的時候黏得住,不想要的時候可以撕掉,而且還不會留下痕跡那種?於是便利貼就這樣發明了!(便利貼,可以黏得住,也可以撕得掉,撕掉後不會有痕跡)
第二個故事,貓頭鷹媽媽藉由便利貼讓孩子知道「只要放對地方,缺點就變優點」
<
情境一>
   
說完第二個故事後,貓頭鷹媽媽讓孩子出來說自己的缺點,並讓全班一起來找出缺點的價值,想辦法讓它像便利貼一樣變成優點。於是貓頭鷹媽媽開始扮演起導演,讓孩子們當主角演戲。第一個角色是佳婕,他的缺點是健忘。
佳婕:我想要一個工作,貓頭鷹媽媽可以給我一份工作嗎?
貓 頭鷹媽媽:我缺一個工頭,她需要監督每個人把事情做好。於是佳婕開始督促每一位小工人,大家看她像是找麻煩,對她態度很不好,但是她很健忘,都不記得。當 他完成使命回報後,貓頭鷹媽媽說:她不會把人家對他不好的事情放在心上,每天都很快樂,這是一個很好的工頭,我決定要用他,給他年薪100萬。
<
容易忘記<->他能夠忘掉別人對他不好的事情>
緊接著,貓頭鷹媽媽宣佈:我需要一個個性很急的人。

第二個角色是珈嘉,他的缺點是個性很急。
貓頭鷹媽媽:嗯…給你一個去收作業的任務,如果收不到作業就要想辦法。
珈嘉收不到作業就開始咳嗽讓對方很煩而投降,他發現他咳嗽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最後覺得好累,不想咳了。
貓頭鷹媽媽:她性子很急,所以也能積極的催促同學,完成任務。
<
個性很急<->能夠積極的完成任務 >
第三個角色是欣儒,他的缺點是不太會說話。欣儒向貓頭鷹媽媽申請工作,貓頭鷹媽媽問她有甚麼特點?
欣儒:我不太會說話。
貓頭鷹媽媽:我需要一個推銷員,你去幫我談生意,讓客戶跟你簽約。
於是欣儒開始去找客戶了。
欣儒:這是我們公司的新產品,這是非常好的東西,你可以接受嗎?
客戶A:你要說這有什麼好啊!
欣儒:這就是很好啊!
客戶A:有多好呢?
欣儒:反正就很好(開始覺得不好意思)
客戶A:這樣好?那樣好?到底是怎樣好啦?
欣儒:就你可以穿,也可以裝啊,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啊。
客戶A:可是我家東西已經太多了不需要啦!
欣儒:可是我知道妳很需要啊。
客戶A:我不需要啦!!(生氣)
失望的欣儒只好找下一個客戶。
欣儒:這個鉛筆盒可以裝各種鉛筆喔!
客戶B%*&#
欣儒:算了,再換下一個。
欣儒:這個鉛筆盒很好用喔。
客戶C:妳不太會說話,我不想跟你買。
欣儒:這個鉛筆盒是最新研發出來的,很好用,你要不要看看?


客戶C:不要!我已經有了。
此時,挫折的欣儒遇到了一位國外來的經理,他是特別來這邊找新產品的。
欣儒:我這個東西非常好用,你要不要試試看阿?
客戶D:恩…你要多介紹一點啊。
欣儒:我不太會說話,不過這個東西真的很好。
這時,客戶D突然站起來,想一想說:以前那些推銷員都很會說話,我常被騙,你很老實,一定不會騙我。好吧!我要跟你簽約,你專門為我的公司製造這個產品。
開心的欣儒一簽完約馬上衝去和總經理(貓頭鷹媽媽)報告:我的生意談成了。
貓頭鷹媽媽:喔!你賣了幾個?
欣儒:我賣了一萬個。
貓頭鷹媽媽:你這麼不會說話,怎麼會賣這麼好呢?(驚訝)
欣儒:恩…我是不太會說話,可是我很老實,所以那個老闆就相信我了。
貓頭鷹媽媽:喔!我們公司還沒有人可以賣這麼多耶,你真是個小天才!
<
不太會說話<->誠懇忠厚老實>
演完戲後,貓頭鷹媽媽讓孩子們回顧剛剛的三個情境,歸納了以上三個人的缺點,讓孩子學會從不同角度去看,並讓孩子知道不管是什麼缺點,只要放對地方,就是天才。
<
情境二>
   
有一種人很稀有,別人怎麼傷害他,他都不受影響,可以笑一笑,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有一種更厲害的人,下次會改進,不再讓別人有機會講我。
情境:貓頭鷹媽媽演一個不斷傷害別人的人,並且不斷找大家麻煩。而被找麻煩的人要開始想辦法修正缺點,在大家被傷害前,貓頭鷹媽媽傳授了幾個秘訣給大家:


1.當你被取笑,被責備時,可以回應別人:請你教我怎麼做,我願意受教。
2.
只要放對地方,就是天才。
3.
請你告訴我,我該怎麼做?

貓頭鷹媽媽:育筠,你那麼害羞,你說話大家都聽不懂。
育筠:我不是害羞,我是說話比較小聲,我要準備好了才要說。
貓頭鷹媽媽:那妳可以怎麼改變?
育筠:我以後會勇敢一點,努力練習把話說清楚。
貓頭鷹媽媽:育筠體悟到了很棒的真理,已經超過100分了,我要幫他把在最上面的黑棋子往上加。

貓頭鷹媽媽:家蓁,你有看不順眼的人嗎?
家蓁:沒有,我跟山泉班都是好朋友。
貓頭鷹媽媽:那如果你以後碰到讓你很討厭的人呢?
家蓁:我要努力跟我討厭的人做好朋友。
貓頭鷹媽媽:把人打敗,有時只能贏得敵人。好像被打敗了,卻反而能贏得朋友。
家蓁:那我呢?我不只100分,我的棋子也要往上加。

後記
   
山泉班最近陸續發生了一些事情,原本很苦惱的我,在這堂品格課中找到了方法,那就像是孫老師點醒我的訊號一樣。原來在導正每個孩子的行為之前,我必須先抓住孩子們的個性,順著他們的個性去引導,就像貓頭鷹媽媽穿插在課堂中的情境(演戲中台詞的設計)與加分(100為起點,勾起好勝的小朋友)的動作一樣,同時我也體悟到了「當孩子的缺點只要放對了地方,都可以變成優點」!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少缺點--山泉班品格課  明芳  9/28/2010
  昨日,和彩虹班的孩子一起上品格課,今天則到山泉班和他們一起上品格課。一進教室,就聽到孫老師講著關於「便利貼」的故事,這不是和昨天在彩虹班一樣的故事嗎?當我心想今天的品格課會和昨日有何不同嗎?雖然故事相同但我卻看到的是一種「浸潤」的品格課。
   
場景是這麼開始的,孫老師邀請孩子說說自己的缺點,先請定軒,定軒說:「我很少缺點」,孫老師就說:「我需要一個比較多缺點的人。」這時佳婕舉手,她講了一個「走路太慢」的缺點。孫老師請她走走看,又問:「再給我一個缺點」,佳婕想了想,孫老師在旁引導:「你會不會忘東忘西呢?」佳婕點點頭,接著好戲開始上 場。
   孫老師請佳婕扮演起一個監督他人的工頭,讓她一一去要求別人把事情做好,如:「桌子亂七八糟,還不趕快收好,不要慢慢吞吞的。」有些人以瞪她來回應,有人不 耐煩,有人則是不理睬。在這個過程,孫老師會在每個回應之後加一句:「她都忘掉了。」說了幾次後,家蓁好奇的問:「忘掉什麼?」
    
最後,佳婕回到公司報告,總經理(孫老師)問:「妳今天在要求他們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嗎?」佳婕回答:「沒有。」而且心情並沒有受到影響依舊很快樂,總經理給她一個「快樂工頭」的頭銜。
   第二幕,珈嘉扮演急性子的人,她的工作是要在一天之內將所有人的作業收齊,但有些人拖拖拉拉、有些人不想交、有些人在睡覺。在這過程孫老師會適時的引導台詞讓珈嘉入戲,直到這個收作業的任務順利完成。


第三幕由欣儒扮演不太會說話但很誠懇的業務員。她一一拜訪每個客戶,因為不擅於推銷自己的產品而遭到拒絶,但在不放棄之下,最後遇到一個從國外來的客戶,反 倒因自己的誠懇而得到對方的信任,訂了一萬份的產品。這也呼應了品格課中希望孩子能學到的「放對地方,缺點就變優點」。
   
戲碼繼續延伸到「放對地方就是天才」。孫老師先以西瓜圓的要賣100元,方的要賣1000元來讓孩子思考,為什麼方的西瓜要比較貴?孩子提及因為形狀特別,也有人說到稀有,孫老師進一步的說「天才」這裡指的是「好的、少有的。」同時,和孩子玩起 「專注度」和「和諧度」的評分。孫老師在磁鐵棋盤上放了七顆棋子(表示山泉班參與此活動的人數),看他們是否不分心,並且與自己和諧、與人和諧、與環境和諧。在測試和諧度時,孫老師使用各種方式去激怒孩子,若孩子能夠不被激怒就能維持棋子的位置。如:被別人瞪了一眼而沒有因此生氣,就可以將棋子維持原來的位置(高濃度)。說完之後,孫老師開始一一激怒七個孩子,每個孩子都不因孫老師的言語上的批評而被激怒。


孫老師將活動層次繼續往上提昇「挑戰孩子當被言語攻擊時可否提出因應之道」,其實對孩子們的確是很大的挑戰,因此,孫老師在旁協助及引導,以便讓孩子從中學 習因應之道。如:當別人態度不佳時對你說出「看什麼看」的言語時,可以用「其實我是欣賞你」的正向的態度及語言來回應,也引出其他可能發生情形的因應之 道, 如:請你教我怎麼做。


孫老師將山泉班孩子目前同儕相處的一些衝突狀況納入在劇情中,讓孩子試著運用這些因應的方法,如:當定軒被講到「你那麼多缺點」,定軒會試著以「請你教我怎麼做」來回應,而佳婕被講到「你每天都和別人不一樣」,她也把學到的「請你教我怎麼做」的語彙加以運用。而家蓁也被問及你在班上有你看不順眼的人嗎?她回答:「沒有」,孫老師進一步引導,若是有你看不順眼的人時,你會怎麼做?家蓁也在孫老師的引導下,試著說出「讓我傷腦筋的人,想辦法和她做朋友」。在這一連串的引導及因應孩子目前個別問題加以融入課程中,這就是一種「浸潤課程」的狀態,我們讓孩子在生活的過程中學會接納自己、尊重別人也要懂得欣賞別人。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便利貼     明芳09/27/2010


  第一次和彩虹班的孩子一起上「品格課」。


上課了,但思博小朋友尚未準備好,躲在桌子底下,孫老師離開教室讓孩子準備好再進來教室。再回到教室時,孩子們的心其實仍是有些浮躁的,孫老師透過正向的言語,讓孩子看重專注上課這件事。


孫老師拿出一個罐子,並針對罐子上的蓋子進行討論有趣的是這個蓋子是有洞的(如胡椒粉罐的洞口設計),蓋子的功能就是要密封,蓋子有洞時還是蓋子嗎?此時,思博提問「為什麼要買這個蓋子呢?」孫老師回應這是個好問題,繼續分享一則關於「便利貼」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州,有一個專門生產黏膠的3M公司,在一次研發時發現新膠不是那麼黏,這樣失敗的產品造成公司嚴重的損失,有人靈機一動,把它變成另一種產品,也就是現在我們所使用的「便利貼」。看似失敗的產品卻是另一個發明的起點,孫老師在白板上寫下「放對地方,缺點會變優點」


   然後,孫老師邀請孩子一起演戲及繼續她要說的故事。這個故事是一個很懂得用人的老闆,聘用三個個性不被看好的人。第一個人的個性很急,但是因為他做事積極,使命必達;第二個人的個性忠厚老實,雖然不太會說話,卻以誠懇贏得信任,得到大量訂單;第三個人個性健忘,反而因此不記恨,不易被冒犯,能夠忍受挫折。其 實這三種個性類型的人,若單一評判時看似缺點,但當他「放對地方時,就是天才」,這是今天孫老師在白板上與孩子分享的第二句話。


這一堂課讓我震撼的是:從不同個性特質的人來思考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放在對的地方就能發光發熱,相對的若沒有放在對的地方時,就會顯得黯淡無光。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不是高手?-EFH品格課   明芳 9/29

    這一堂品格課是和五色鳥及油桐班的孩子們一起參與其中,孫老師依舊從引發討論來當開場白,「這個東西是什麼?」,孩子們回答:「盒子」,又問「你有什麼感覺?」「你會不會覺得很有價值?」「何謂價值?」,價值即表示這個東西你會願意付多少代價?這 些提問都讓人很有感覺,因為我們都必須去思考自己內心的想法是什麼?這個當下便是營造出一個很有感覺的學習情境」。


接著,孫老師讓大家想像盒子裡裝了一把百萬美金的名琴,又問你會想要嗎?善寧說:「要看對方是誰?」,之後,孫老師問了韋翰一個問題:「韋翰你只有一百萬,你要嗎?」他回答:「不會」。換個角度來問,當你是擁有這把名琴的人時,若遇到有人在尋找一把名琴時,對方要花多少錢時你會願意割愛呢?


晉圓:「一百五十萬賣了」王群:「一百萬美金賣 了」這時,孫老師在白板上寫下:「價值與價格」又問兩者的關係是如何?當價值>價格,在商業用法可以用「賺」來表示,當價值<價格,可以用「賠」來表 示。


再拿出一個罐子並討論罐子上的「蓋子」,這個蓋子有洞,蓋子有洞還算是蓋子嗎?那這個紅色蓋子(類似胡椒罐蓋子的小洞設計)和普通的蓋子有什麼不同?孫老師 又在白板上寫下「想開就開,想關就關」,那你們認為紅色的蓋子較有價值還是破的蓋子有價值呢?孩子們回應「紅色的蓋子」,那為什麼紅色的蓋子比較有價值? 孫老師在白板上又寫下「可以控制的」,也就是紅色蓋子「想開就開,想關就關,可以控制的


關於「價值」這個話題,當「價值」與「價格」進行衡量時,價值是取決於價格嗎?價格高就表示價值高嗎?應該說你是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及你是否可以看出他的價值的地方,價值的存在就是恆常。然而,價格的決定會受到很多 的因素所左右,因此價格存在著可變性。


孫老師繼續抛問:「玩電動的人會不會很糟?」「玩電動會不會使一個人變壞嗎?」孩子們回答:「不會。」有三個平凡人他們會玩電動,第一個人在心情不好時玩, 心情好的時就做別的事;第二個人只要一玩就起不來,如同屁股插了電動離不開他的身體;第三個人,他會設定玩電動的時間,如:現在是九點二十分,我玩四十分鐘,十點整就關機離開電動。你會覺得哪一個人是高手呢?可以控制自己的人是高手,高手不會被插電,是高手在玩電動而不是電動在玩高手。這時,孫老師又問孩子「你會想當哪一種人?是你玩他還是被他玩?你玩他的把手舉高,被他玩的把手舉低低的。」(這時看一半以上的孩子舉手要當高手的角色)。


從電動的討論到是不是能控制自己不被電動所控制的話題中,何嘗不是呼應了紅色蓋子的價值「想開就開,想關就關,可以控制的。」這裡談的「控制」其實意涵著「人的自律性」,當你可以隨著自己的想法去做你想做的事,並在做這件事的同時,你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當你能謹守本份及在適可而止的規範中,這就是自律的表現,但若你無限上綱的沉溺其中時,將有迷失在混亂的失序感。


 今天的戲碼開始,邀請孩子扮演恍忽的人,很會分心的人及上課喜歡做別的事情的人,分別由韋翰、晉圓及震平來飾演,當孩子們在演這些角色時,主要讓他們去揣摩 角色在上課過程中所會出現的神情及動作,接著讓台下孩子參與去引誘他們的任務,就是想法子能繼續讓他們恍忽、分心及繼續做別的事情,當然對於主角們而言,他們反而要開始去「學習專注」這件事而不能被這些引誘所干擾。這樣的過程也呼應了「可以控制自己就是高手」。


 戲落幕了,孫老師又繼續說著「便利貼」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發生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州,是由一家3M公司所生產的產品,他們公司有一次改良膠發現不那麼黏,一撕就掉。這樣失敗的膠卻在有一天得到翻身的機會,有人打電話來訂貨,希望研究一種膠是「想貼就貼,想撕就撕」,而這樣的需求不就是他們上次研究失敗的膠嗎?這個故事也為這堂品格課劃下句點。


孫老師為今天的品格課凝聚結論:
1.放對地方,缺點就變優點。


2.想開就開,想關就關,高手可以控制自己。


我在想:要成為「高手」會很難嗎?當你有意願想成為「高手」時,你就是「高手」。


 



品格課        恩琳9/29


    品格課上課囉!今天的點~~~在教室裡!因為校長上課很快的學生都到齊了。剛坐下就發現了老師手上拿了一個盒子,是漂亮的!老師說:你們看這個盒子是不是很有價值?全班百分之八十都舉手了!看起來真的很有價值!
   
老師在白板上寫:價值、價格。老師問:甚麼東西是你很想要的?很多人要「錢」,也有人要一把百萬美金名琴。老師要他假設,家中只有一百萬台幣,但老師也願意只賣百萬台幣,買不買?有人願意,有人不要,老師賣給王群。


    老師演一個人在蒐集名琴,問王群:我要買,請問你多少錢才捨得割愛?王群開價100萬美金,賣了,大賺。所以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人家願意花很高的價格購買;相對的,人家之所以願意付出很高的價格,是因為他覺得這件東西有價值。
   
老師又回過頭來問剛才不要的:現在我要脫手,五十萬台幣。有人動搖了想買,有人不要。老師再降價,最後降至二十萬台幣!老師在白板寫:價值>價格=賺,價值<價格=賠。
   
看看孩子的表情似乎似懂非懂,有懂嗎?....有耶!
老師接著拿起一顆酪梨種子,問大家:有價值嗎?大家說:有,長大可以結果,種子還可以種更多樹。老師說:他的價值在未來需要用心灌溉才會有未來。
   
老師拿出一個罐子,蓋子上有些洞!問大家:有洞,也算蓋子嗎?同學釐清:特別的蓋子雖然有洞但還是蓋子!真的太厲害了。佩服!
  
老師要我們想一個正常的瓶子,蓋子摔到地上,破了。問我們:特別的蓋子與破了的蓋子都有洞,誰比較有價值?全班搶著舉手,特別的蓋子!棒。也有人答:破了的蓋子!老師問:為什麼?他說不出原因,老師就說:想不出原因的答案就叫胡扯!!
   
老師再問:這個想開就開想關就關的特別的蓋子為什麼有價值?因為...可以控制!說到了控制,老師說了三個玩電動的例子:一位說開就開,說關就關;一位沉溺其中,開了就不能關,這叫被電動玩。老師讓大家想自己是玩的人還是被玩的人老師讓三位學生演出兩種情境:失控的與自我控制的。  


今天我們學到了:
想開就開,想關就關,高手可以控制自己。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H組品格課 秀珊  9/29/2010  


   「這一個漂亮的禮盒,你會想要嗎?」孫老師問,「要看裡面有什麼!」所以她問學生:這裡面有什麼東西是你會想要的?油桐善齡說:如果是一把史特拉底瓦里名琴。孫老師這時就問大家:那如果現在這把琴就賣100萬美金,你會買嗎?學生們紛紛說:不會,因為我們沒錢啊。老師又問:那現在只賣100萬台幣誰要買嗎?王群說:我要買。


    老師:那我賣給王群了。王群,我現在在找一把名琴,多少錢你願意割愛呢?王群說:我賣100萬美金。老師:我買了。老師引導孩子們思考,如果當時沒有人要買,這把琴又一定要賣掉,最後只好便宜拍賣80萬台幣,有的孩子看價格便宜了,搶著要買,有的孩子預期還會降價,沒想到結果沒降,讓別人買走了。


這把名琴的價格到底是多少呢?從100萬台幣到100萬美金,到底哪一個價格才能代表這把琴的價值呢?


當我們覺得買了一個東西竟然是賺到了,那一定是因為我們覺得物品的價值高過於它的價格。這時候該思考看看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酪梨種子有沒有價值呢?會有人想買嗎?那它的價格該是多少呢?當然不會有人買囉!但我們的孩子挺不錯的,他們回答: 「它有令人等待的未來價值。」那你一直等就有價值嗎?「要灌溉,要常巡視。等它長出果子來,可以賣錢,這個種子就有價值了」。所以,現在看起來沒有價值,經過有計劃的種植、栽培,是可以改變未來的命運。

    那麼,同樣有洞的瓶子,一個有開關,一個沒有開關,哪個有價值呢?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看穿那可開可關的瓶子,可用性佳,想開就開,想關就關,可以控 制的,比那個怎麼樣都會漏水的瓶子來的有價值。這不就是高手嗎?可以自我控制,擁有自由意志,不被引誘,不被媚惑,孩子們紛紛表示想成為可以控制的高手。


    老師再三確認地問道:「你可以當自己的主人嗎?你可以控制自己嗎?」老師請來幾位孩子示範當容易受誘惑、容易分心做別的事、習慣插嘴的學生,孩子們都演得好極了。接下來請他們變身成為高手,還請大家幫忙吸引他們的目光、引誘他們分心,看他們努力地抵抗,很不容易,但是可以做得到。


    接下來的課程,我剛好進入五色鳥班上課,甫上完品格課的鳥兒們,似乎又故態復萌了,但是我提醒了一下:「你們要當哪種價值的瓶子呢?」方才自我控制良好的高手們立刻就回來啦!是啊!人能如何為自己的價值掂斤兩呢?


              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的選擇,有的時候可以黑白分明的選擇好或壞、便宜或昂貴,有的時候要經過蟄伏、等待才看得到寶藏,而有的時候,好的選擇竟然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智習慣。


    「如果是你,你要當哪種瓶子呢?」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7 Wed 2010 16:33
  • 雜草

雜草--品格課      振寧10/6/2010




今天的品格課,看來孫老師先是跟大家閒聊,透過和孩子們一起討論。老師引導大家思考:在菜園裡,什麼是雜草?孩子們回答:「對人類無益的草,就是雜草。」孫老師就問大家,這樣的定義會不會太主觀了?只站在人類實用的立場上來看。其實對植物而言,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並非只要給人類用。老師舉了很多例子,如蒲 公英,美國人還當它們是雜草,只要房子的院子裡有蒲公英,房子就賣不出去。老師引導大家說出「放對地方就是天才,生錯地方就是雜草。」


老師告訴大家英文當中的desirable就是渴望的、想要的,相反詞則是:undesirable。接下來老師要孩子們把自己的能力說出來,看看自己能不能是老闆想要得到的人才。孩子們一個接著一個上場來自我推薦,剛開始會開玩笑說出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有孩子愛發呆,他說他會發呆,老師故意說:我不能找一個員工來發呆啊!


他下去後,其他孩子開始揣摩老師會想要什麼,並且說出自己的專長。就這樣,兩個班級九個孩子,逐一檢視過他們的專長後,發現國中班的哥哥姊姊們,最能找出自己的專長,看來足以成為其他孩子的榜樣。老師請他們自行分組,在分組時要在同組中找到自己這一組共有多少專長,最後要比較出哪一組是最受老闆青睞的。


老師不忘幫孩子們抓重點,今天的品格筆記是
知識:雜草就是「不需要,不受歡迎的植物。」

技能:如何提升價值?在對的時間,對的空間,做對的事。
品格:放對地方就是天才,生錯地方就變雜草。


看來,這次老師要開始在品格課裡,讓孩子們去體會個人在團隊裡的貢獻及重要性吧我引頸企盼,等著下週的課程。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律,各彈各的調—品格課    秀珊10/13/2010


今天的品格課一開始,我們都以為要上音樂課,因為孫老師把平台鋼琴蓋大開,邀請孩子們圍在大鋼琴邊。老師將C音的泛音分別彈給孩子聽,最後再彈一次C音,問孩子有沒有一次聽到這些音,聽到共鳴。沒想到,接下來,老師突然講起軒轅式的故事…


中國古代有位軒轅氏,他有個大家熟悉的名字叫做「黃帝」,他心裡面想的都是好的事情--他的國家與人民。一天,黃帝微服出巡,看到溪邊有個女子彈古箏,街旁有個人吹笛子,到處都有人在演奏音樂。


(這麼有畫面的故事,自然要請愛演戲的五色鳥上台囉!徵求黃帝一名)


晉圓黃帝:微服出巡中。孫老師提醒:走路穩重,表情都是在想國家大事的樣子。突然晉圓脫稿演出,講了其他的話,孫老師要他下台換人,並指示「在舞台上,演員要聽導演的,演員在台上不能說台詞以外的話!」晉圓再度爭取,重新表現。
晉圓黃帝:我們國家到處有人在演奏音樂,這叫做「處處笙歌」。哎呀不好了!我的國家民族有危機。趕緊回宮,召開緊急會議,所有大臣都需出席。
…召見樂官伶倫,任寬出場。)


晉圓黃帝:此次微服出巡,我看到全國百姓都愛音樂,都在演奏音樂。


任寬伶倫:聖上英明,這就是國泰民安的現象。


晉圓黃帝:可是沒有任何兩個人合奏,這是怎麼回事?


任寬伶倫:我們每個國民都有樂器,可是各有各的調,所以沒辦法合在一起。


晉圓黃帝:為什麼各有各的調?


任寬伶倫:因為我們沒有固定的律。


晉圓黃帝:那為什麼沒有?


任寬伶倫:因為我們沒有訂律。


晉圓黃帝:沒有律就去訂,給你一隻尚方寶劍,你去巡視三個月之後訂出來,否則自行了斷。


…根據史書記載,伶倫最後停在崑崙山。孫老師請三個孩子出來演山,與一個太陽。…大太陽下晒得伶倫很熱,走到崑崙山陰,伶倫走得很累,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向天禱告,祈求幫忙。孫老師請兩個孩子當鳥飛進來,兩隻鳥分別叫出了6個音。


任寬伶倫:對了,就是這些音,我要把它們記下來…


孫:請問,伶倫怎麼記下這些音?雖然他有絕對音感,可是他怕忘記,而且需要讓大家聽到。


…竹子如果把它砍成不同長度,就會有不同的音高,伶倫砍砍砍,砍了12段竹子,從裡面找出最接近那12個音的竹,其中,伶倫把第一段訂為黃鐘,黃鐘就是中國音樂定律的基礎。


將第一個基準音(聽起來是Do)的竹子訂為「黃鐘」,
再減去1/3長度,得到第二音(聽起來是Sol)訂為「林鐘」,林鐘增加1/3長度,得到第三音(聽起來是Re)是「太簇」。這樣以三分法一減一增,取得音律的方式就叫做「三分損益法」。


古代中國是以管訂律,與西方音樂以絃訂律,媒介雖不同,但取得的都是純律。純律得出的12個音雖然彼此間五度與四度音的相對關係正確,但缺點就是轉調不易,因此在16世紀時,明朝王子朱載堉,研究出能使八度音中的各半音等距的計算,不過這個發現,未能應用在中國音樂的發展。倒是西方音樂在1個半世紀後,由音樂之父巴赫寫出的給鍵盤樂器的平均律曲集,為和聲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今天的品格筆記是:
知識:第一個訂律的人伶倫

技能:三分損益法
品格:沒有律,各彈各的調,就會一片混亂


就如同今天的品格筆記所示,舞台上導演就是律,找到共同遵守的律,才能演出一齣和諧的劇。孫老師在這堂課中,常提醒不按牌理出牌的演員們,在舞台上,需聽從導演的指揮,不可擅改劇本,否則各演各的,一片混亂。


另外,老師也示範選材非信手捻來。記得前兩天跟老師進行課後討論時,對於老師上研究課的教學選材相當佩服--以食物造景藝術上研究方法,老師對此分享了她的思維:透過預寫品格筆記,掌握「以終為始」的原則,師者緊扣學生學習的目標,教材可以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可。因此,老師透過我熟悉的音樂理論進行這個教導的示範,真可謂教學指導的最高藝術。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律的起源─品格課振寧2010/10/13


一早上課,看到油桐班圍著演奏鋼琴,孫老師彈了一個音,要大家感覺一下這個音有沒有同時發出好幾個音(即共鳴);孩子們耳朵特好,回答是有好幾個音,老師詢問他們時,居然有人能回答有哪些音,對我這個音痴而言,真是很佩服,覺得孩子們都很厲害了!


老 師邀請同學演戲,演出中國古代黃帝訂律的故事。晉圓搶著上場演,老師一邊導演時,發現他會趁機作怪,便再次確定他是願意服從導演的,當他再次保證時,果然 較能穩定遵守導演的指令。我從這兒學到了要隨時檢視孩子上課的狀況,讓課堂上不被干擾。從演戲中,孩子們透過參與這些角色後,他們上課的專注度也較高,尤 其是問到他所扮演的角色,別人可能忘記了,他們自己卻從不忘記。


今天的品格課上到「訂律」的始末,從黃帝微服出巡,發現許多人民喜歡演奏音樂,卻沒有合奏,這位有遠見的領導者馬上意識到教育的危機:缺乏團隊合作,無法學 習和諧同工。黃帝找來樂官伶倫(孫老師解釋相當於音樂部長),詢問這其中的關鍵。伶倫回答:沒有標準的音律,所以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黃帝因而命他訂 律。伶倫最後到崑崙山陰,以竹子完成定律。老師為了讓大家對山陰有感覺,召集兩位大孩子當樹,還有一位當太陽,任寬擔任伶倫,他必須避開太陽,走到樹陰下休息。老師又招來兩隻鳥,請他們叫完12個聲音,讓伶倫砍竹子採音律。這個故事演完後,讓孩子體會到「訂律」的重要。


本週的主題也正是社區,提到居住在共同的環境下,人與人或人與萬物的相處,是需要相互尊重的。我自己的語文課也正在上「秋天的風鈴」。孩子們為了故事裡的主 角─畫家收到的抗議明信片,到底是誰寫來的,各有各的理解和定義。但不管如何,我讓孩子去思考,在同一生活環境下,難道只有我們自己在生活嗎?我們身邊有家人、鄰居,甚至有其他的動植物正與我們共享這個環境的資源,我們如何與他們和平相處呢?所以社區裡會訂出自己的公約,會有自治的管理委員會。孩子們興奮 地提起中秋烤肉時,管委會還去募到一些獎品,提供給住戶呢!所以共同遵守的公約很重要,就像是黃帝要伶倫訂的律一樣,大家遵守這個律,這社會才會祥和。這一堂品格課,除了讓孩子懂得中國的音律以外,老師也介紹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的發展。伶倫以三分損益法訂的律是一種純律,兩千年後西方有畢達哥拉斯,在絃上發現同樣的訂律原理;中國在明朝,朱載堉提出十二平均律,只可惜中國樂理就此停滯。一百多年後的西方,巴哈卻因為推廣十二平均律,被尊為音樂之父。孫老師把 中外歷史上對音律有貢獻的人,都介紹給孩子們認識了。中國人是全世界最早制訂音律的民族,卻在中間沈睡了千百年,實在是太可惜了。今天孩子們學到了:
知識:伶倫—全世界第一個訂律的人。
技能:三分損益法—在竹子上用減去或增加三分之一長度以產生音律的方式。
品格:沒有律,各彈各的調,會一片混亂。


經過這堂課,雅歌的孩子應該更懂得:為什麼大家要共同約定,並遵守律。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律的起源─品格課  振寧2010/10/13


一早上課,看到油桐班圍著演奏鋼琴,孫老師彈了一個音,要大家感覺一下這個音有沒有同時發出好幾個音(即共鳴);孩子們耳朵特好,回答是有好幾個音,老師詢問他們時,居然有人能回答有哪些音,對我這個音痴而言,真是很佩服,覺得孩子們都很厲害了!


老師邀請同學演戲,演出中國古代黃帝訂律的故事。晉圓搶著上場演,老師一邊導演時,發現他會趁機作怪,便再次確定他是願意服從導演的,當他再次保證時,果然 較能穩定遵守導演的指令。我從這兒學到了要隨時檢視孩子上課的狀況,讓課堂上不被干擾。從演戲中,孩子們透過參與這些角色後,他們上課的專注度也較高,尤其是問到他所扮演的角色,別人可能忘記了,他們自己卻從不忘記。


今天的品格課上到「訂律」的始末,從黃帝微服出巡,發現許多人民喜歡演奏音樂,卻沒有合奏,這位有遠見的領導者馬上意識到教育的危機:缺乏團隊合作,無法學習和諧同工。黃帝找來樂官伶倫(孫老師解釋相當於音樂部長),詢問這其中的關鍵。伶倫回答:沒有標準的音律,所以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黃帝因而命他訂 律。伶倫最後到崑崙山陰,以竹子完成訂律。老師為了讓大家對山陰有感覺,召集兩位大孩子當樹,還有一位當太陽,任寬擔任伶倫,他必須避開太陽,走到樹陰下休息。老師又招來兩隻鳥,請他們叫完12個聲音,讓伶倫砍竹子採音律。這個故事演完後,讓孩子體會到「訂律」的重要。


本週的主題也正是社區,提到居住在共同的環境下,人與人或人與萬物的相處,是需要相互尊重的。我自己的語文課也正在上「秋天的風鈴」。孩子們為了故事裡的主 角─畫家收到的抗議明信片,到底是誰寫來的,各有各的理解和定義。但不管如何,我讓孩子去思考,在同一生活環境下,難道只有我們自己在生活嗎?我們身邊有家人、鄰居,甚至有其他的動植物正與我們共享這個環境的資源,我們如何與他們和平相處呢?所以社區裡會訂出自己的公約,會有自治的管理委員會。孩子們興奮地提起中秋烤肉時,管委會還去募到一些獎品,提供給住戶呢!所以共同遵守的公約很重要,就像是黃帝要伶倫訂的律一樣,大家遵守這個律,這社會才會祥和。這一堂品格課,除了讓孩子懂得中國的音律以外,老師也介紹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的發展。伶倫以三分損益法訂的律是一種純律,兩千年後西方有畢達哥拉斯,在絃上發現同樣的訂律原理;中國在明朝,朱載堉提出十二平均律,只可惜中國樂理就此停滯。一百多年後的西方,巴哈卻因為推廣十二平均律,被尊為音樂之父。孫老師把中外歷史上對音律有貢獻的人,都介紹給孩子們認識了。中國人是全世界最早制訂音律的民族,卻在中間沈睡了千百年,實在是太可惜了。今天孩子們學到了:
知識:伶倫—全世界第一個訂律的人。
技能:三分損益法。
品格:沒有律,各彈各的調,會一片混亂。


經過這堂課,雅歌的孩子應該更懂得:為什麼大家要共同約定,並遵守律。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sirable or undesirable--EFH組品格課  秀珊10/5/2010


這堂課老師說,讓我們來思考。「過去幾次的品格課,我們在菜園學習種菜,取水與澆灑,過了幾週後,似乎大家忘了關照這菜園,不知道現在菜園的狀況,蕃薯葉們的生長還好嗎?」孫老師這樣的提問。


有隻五色鳥說:「我們前幾天數學課去過菜園,長出很多雜草,我種的蕃薯葉都被雜草搶走養分了。」孫老師抓到了話頭,順著問道:「什麼是雜草?」有些孩子回答:「就是會搶走我們要吃的植物養分那類,我們不需要的草。」孫:「是誰不需要?」孩子們:「農夫啦!人類啦!」孫:「那些雜草有沒有名字呢?」孩子們:「有啊!大花咸豐草,小花蔓澤蘭等等」孫:「雜草的名字都那麼美,人類竟然不需要,那這個命名很主觀囉!奇怪的是,上帝在創造這些植物時,沒有給他們功用嗎?」「你們聽說過蒲公英嗎?蒲公英在美國是第一雜草,如果有人房子前的草坪有蒲公英,那像災難一樣,房子會賣不出去。可是,她的嫩葉卻是沙拉葉菜界中的高級食材。」


(秀珊o.s:記得自然探索課時,恐龍老師說過大花咸豐草的嫩葉吃來雖有苦味,但在在嚴峻的條件下依舊能生長的特性,戰爭期間,常有飛機載著大花咸豐草的種子在空中撒種,使得人民尋得嫩葉,免於飢餓,因此大花咸豐草又叫「飛機菜」,的確,雜草不見得沒有用。)


最後,在大家的整理下,我們定義出來雜草就是「在我們吃的植物中是不需要,不受歡迎的。」這是跟孩子對話的課堂一瞥,老師引發了討論,並逐漸帶領孩子凝聚重點。老師繼續她的發問:「有沒有人知道一個英文單字desire(想要),它的形容詞是desirable,相反地,不想要的,就是undesirable,雜草是desirable or undesirable?」孩子們毫無疑問地答:「undesirable!


老師說:「我現在是老闆,我要徵求一個員工,請你們現在扮演應徵者,告訴我你有哪些能力,讓我願意聘用你。」孩子們一個個上台。
1.
「我會發呆!」師:「我不需要,有其它老闆需要嗎?沒有!那這是undesirable。」老師用例子釐清了什麼是undesirable
2.
「我會打掃!」師:「我的工廠需要10個人打掃,每個月若付3萬元,加上還要聘用一個經理來負責管理,花5萬元,不如以20萬買一臺超級打掃機器人。請問其他老闆,你們會多付10幾萬元來處理打掃嗎?」訊問在場的師生後,花錢買機器人比較划算,所以,這個「才能」在這個情況下是undesirable。老師再度釐清「不見得每種才能都是desirable」。
3.
「我會電腦,我會文書處理」師:「一個10歲的小秘書,太年輕了!如果我給你比較少薪水,你願意嗎?」孩子點點頭。師:「多少薪水呢?」孩子說:「中間一點的薪水就行了。」
(秀珊os:薪水中間一點有增加他擔任小秘書的價值嗎?)師又問:「那你工作的品質呢?」孩子說:「也是中間程度。」師說:「那我要再找好一點的。」老師在此釐清價格價值,對老闆來說,便宜的價格不會增加聘用一個員工的價值,在此,員工的價值取決於他能展現的能力。顯然,這年輕的秘書無法以能力證明他的價值,即便薪水要求不高,對老闆來說仍是undesirable
4.
「我有20個以上的才能,譬如長跑,游泳,英文,音樂,照護小孩,採買,電腦繪圖,當主持人,幫忙場佈」師說:「確實是個desirable的人才。」


老師讓孩子們分三組比賽,要大家綜合團隊的特長既練競爭力。如果有團隊把看起來undesirable的人放對地方,運用得宜,使發揮得很好的,分數更高。孩子答:「我很會說話,我知道如何說出傷害人的話,但我也知道如何令人發笑。」老師要我們釐清「生錯地方,就變雜草,當有些行為在錯誤的空間,時間出現時,就是undesirable」。


我記下了今天的品格筆記:
知識:雜草就是「不需要,不受歡迎的植物。」
技能:如何提升價值?在對的時間,對的空間,做對的事。
品格:放對地方就是天才,生錯地方就變雜草。


老師透過討論、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等活動進行,不知不覺中,幫助孩子理解一個生命能達到的品質與高度,常常我覺得品格課所教導的內容很深,深到成人都不見得能重述,然而孫老師又能以簡單明瞭的方式教會雅歌的孩子。孫老師常勉勵雅歌老師的教學要「深入淺出」,她自己就在每次的教學中進行這樣的示範,希望我的紀錄能帶給未能親炙大師的諸位學習上的幫助。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與天、地、人和諧彩虹班品格課 淑智   10/11/2010


今天彩虹班的品格課我們走出了戶外。一到門口,老師就請小朋友們選出一位領袖,此時學煜舉起了手,願意擔任領袖。老師說明了規則:這是一個有時間限制的遊戲,由領袖決定方向,帶領小朋友行進,但也可以聽取同學的建議,而老師則會適時出聲告訴他們是否為目的地。


首先學煜聽了同學的建議往右邊走走啊走的,老師就說超過了一些,於是小朋友又往回走了一段,其中有些孩子開始發出吵雜聲,於是老師說暫停-因為跟隨者吵鬧了起來,請領袖處理。學煜就請小朋友安靜,在短暫的來回間,他們並未到達老師設定的目的地,於是任務失敗。


新選出的領袖是宇謙,老師提示是比現在稍微涼的地方,我們該如何繞過眼前的樹叢?他們很快地找到了方向及目的地--是在會館側下方的涼亭。在領袖遊戲中,我想小朋友可以學著相互協調溝通,自律、他律及感受當一個群體領袖或是跟隨者所具備的責任。


接下來老師這個小區塊進行了以下的課程,引起她們對於專注度及和諧度的體會、共鳴。首先,請他們自己玩遊戲,要玩得很開心不能冒犯別人,且與環境和諧。小朋友大部分呆立著,不知如何起頭,仲鎧很開心的將鬼針草猛往自己身上黏,非常自得其樂,這是與自己和諧。


之後老師便改變了規則,請自願的小朋友帶領其他人玩遊戲,紅綠燈、鬼抓人、大風吹,小朋友協調如何分組、遊戲規則的說明此時就是孩子人際間的互動,與他人和諧。在課程的後段,孩子們坐在涼亭裡,有溪流、山嶺、花草各式各樣的自然生態,老師就請孩子先用聞的,聞聞有甚麼味道?大口吸氣、吐氣,這是與自然和諧。再用眼睛去看,描述四周所見,要有名稱、顏色及特質,此時分成兩隊的小朋友開始熱烈的說著:「光禿禿的山櫻花,長出粉紅色的小花芽。」、「黃色條紋的蜘蛛與白色花兒比較起來,感覺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同樣是綠色,小草比起大樹真是小巫見大巫。」小朋友邊說,老師就邊引導、修飾孩子們的詞句。發現小朋友的語文能力在此時瞬間突飛猛進,一方面是競賽的榮譽心、一方面是老師適時的指導,給予孩子組織字句時的重點,當孩子少了顏色、名稱或特質時,立即點出,下一隊在答題時就會特別注意到這部分,並進行修正,如此孩子便完成了過去所未見的完整且優美的詞句。這讓我驚奇不已,原來孩子們是已具備有這樣的能力,只是需要一個很好的導引者,而團隊的集體創意、良性競爭,更能激盪出彼此具深度及廣度且多元的思考。


在這堂課老師不但希望教給孩子能與自己、他人及環境和諧的能力,此外也賦予他們對於自然觀察、辭彙運用更深刻的體驗及練習機會原來品格課可以有如此不同的樣貌。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驗和諧之美      僑伶10/6/2010


    上課鐘一響,貓頭鷹媽媽召集了山泉班的小朋友,要一同到菜園去為大家種的蔬菜澆水。當大家集合後,貓頭鷹媽媽的魔法遊戲就開始了:


貓頭鷹媽媽:以定軒為準,大家排一列。


(二年級的小朋友迅速的想到了數學課教過的「列」怎麼排,一年級的小朋友一看也好像想起來似的很快的跟著排好。)


貓頭鷹媽媽:以柔禕為一排的中間,排成一排。


(此時,小朋友全部呆住了,因為柔禕兩邊都有小朋友,小朋友們不知道基準在哪邊。)


貓頭鷹媽媽:柔禕面對鋼琴不動,大家以柔禕為中心,分別到柔禕前後排成一排。


(此時家蓁和定軒卻開始爭誰排第一,於是貓頭鷹媽媽說定軒是男生第一,家蓁在定軒後面當女生第一,全班都笑了,因為男生只有一個,怎麼排定軒都是第一。)


貓頭鷹媽媽:現在,我們以僑伶老師為排頭,大家排好一排。


(僑伶老師一聽趕快站好,小朋友們也馬上按照順序排到僑伶老師後面。)


貓頭鷹媽媽:現在我們要出發到菜園了,但在出發的同時,我需要看到山泉班的和諧度。現在大家把左腳往後退一步,我們全部一起從左腳開始,左---右…。


山泉班:左---右。


當大家走到樓梯時,有狀況出現了:


家蓁:老師,前面走太慢了!


佳婕:老師,定軒踩我的鞋子!


定軒:老師,是她自己走太慢了!


貓頭鷹媽媽:糟糕,看來山泉班的和諧度不夠耶,該怎麼調整呢?


(這時小朋友分成兩派,一派是"腿長的"二年級,一派是還在努力長高的一年級,這兩組七嘴八舌的紛紛向老師抱怨對方的速度。)


貓頭鷹媽媽:那我們來協調一下吧。


小朋友:怎麼協調?


貓頭鷹媽媽:你們知道太快或太慢是怎麼來的嗎?


小朋友:就是走太慢啊!


貓頭鷹媽媽:那怎麼知道他們慢?


定軒:因為他們比我慢啊!


貓頭鷹媽媽:對啊,太慢或太快就是比較來的。但是當大家在一起行動時,每個人的速度一定會不一樣,所以才需要協調。


家蓁:什麼是協調?


貓頭鷹媽媽:協調就是大家各退一步,調整成一個每個人都能夠接受的方式。


二年級:那你們快一點點。


一年級:那你們慢一點點。


(於是全班再一起試,邊走邊喊左---右,這一次終於整齊了!)


當全班走出會館,準備走菜園的小山坡時…


貓頭鷹媽媽:現在大家排成一列,我們要挑戰全班的協調度,像兩人三腳一樣向前走,今天我們是六人七腳。現在每個人左腳都退一步,開始左---右。


(前往山坡的過程中,從一邊快一邊慢,慢慢的他們找到了協調的方法,大家一致同意由中間的欣儒喊口號,大家一起聽他的口號來走,很快的,大家的步伐一致了,大家的協調度也都被提升了。)


    當全班的協調度調整好後,大家很快的就到達了菜園。首先,貓頭鷹媽媽要孩子先看看菜園有什麼不同。


定軒:有野草。


貓頭鷹媽媽:?什麼是野草?


佳婕:那個就是野草。


貓頭鷹媽媽:它沒有名字嗎?


家蓁:野草啊!


貓頭鷹媽媽:恩…那你們知道什麼樣的孩子叫做野孩子嗎?


定軒:沒有爸媽的孩子。


貓頭鷹媽媽:沒有爸媽?那是從石頭蹦出來的嗎?


柔禕:不是。是沒有人的。


貓頭鷹媽媽:沒有人照顧,沒有人關心,不被期待的。


欣儒:野草沒有人照顧。


貓頭鷹媽媽:對!野草沒有人照顧,有沒有人預期把它種在這邊?


珈嘉:沒有。


定軒:我沒有先想到要在這邊種它,所以它是野草。


貓頭鷹媽媽:喔喔!現在有人沒有做到專注度。


(這時大家都蹲在菜園裡各自做事情)


貓頭鷹媽媽:現在你們都在做什麼呢?


(大家很專心眼前的事情,所以沒有人回應貓頭鷹媽媽)


貓頭鷹媽媽:我需要拔掉定軒的棋子了。(提醒孩子專注度)


(貓頭鷹媽媽這個在空中拔棋子的舉動,頓時讓所有的小朋友非常的緊張,馬上抬起頭來看。)


定軒:不要。


貓頭鷹媽媽:我需要移動珈嘉的棋子了。


(這時珈嘉非常緊張,趕快放下手上的沙,跑到媽頭鷹媽媽前面,其他小朋友也開始跟著這樣做)


貓頭鷹媽媽:你們剛剛在玩什麼呢?看起來很好玩的樣子。


定軒:我在踢土,我覺得很有趣。


家蓁:對啊!超好玩。


貓頭鷹媽媽:那我們種的蔬菜會不會被你們踢的土影響到?還有大家站在這邊,會不會因為你們踢土而不開心?


定軒:好像會。(家蓁點點頭)


貓頭鷹媽媽:那你們能不能發明一個你可以玩得很開心,別人及這個環境也不會被影響到的遊戲?


定軒:可以。我用腳輕輕的在土上畫圖,不踢。可以嗎?


貓頭鷹媽媽:可以,那其他人呢?你們剛剛在做什麼?


佳婕:我蹲在沙上面畫圖和寫字。


貓頭鷹媽媽:嗯!這是很棒的遊戲,可以利用環境來做練習,很不錯。


欣儒:我和珈嘉在玩沙子,可以堆起來。


貓頭鷹媽媽:很開心嗎?


珈嘉:嗯!很好玩,沙子會從我們的手中間流出來。


貓頭鷹媽媽:那現在讓你們玩10分鐘,但不影響到別人和環境,要注意你有沒有和大家和諧喔。


(小朋友們開心又自在的蹲在菜園裡頭觀察雜草、玩沙土、在土上畫圖寫字。)


    10分鐘後,貓頭鷹媽媽請孩子們集合,並拿杯子為自己的蔬菜澆水,可是有些孩子的杯子太小,或者是水壺沒有附杯子,所以大家和貓頭鷹媽媽約定,20分鐘的大節下課要再來一趟,一起提水桶來為蔬菜澆水。


貓頭鷹媽媽:好了,我們現在要準備回學校囉!


    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山泉班的小朋友自動又和諧的排好隊,並馬上協調好統一由欣儒發號口令「左---右」,展現出班級的和諧之美一起回到教室裡。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控制自己--EF組品格課       振寧9/29/2010


    每次孫老師的課堂上一定有教具,這些教具一次又一次的吸引孩子的好奇心,也一次又一次地讓老師們見識並學習到,孫老師有趣而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


    老師讓同學們看看她帶來的禮盒,感覺看看是不是一個看來有價值的東西。孩子們同意,並假想這裡面擺了一個百萬(美金)名琴,她一一詢問同學們是否願意用僅有的百萬來買走這把琴,有些人想要,有些人不想。老師歸納出一個知識:當你認為所買的東西「價值」大於「價格」時,那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賺」到,而如果你認為所買的東西「價值」小於「價格」時,那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賠」了。


    再來老師引導孩子們看到蓋子有孔的芝麻罐,再拿來和蓋子已經破掉的水壼對比一下,兩個蓋子都有洞,孩子們比較想要哪一個?孩子們當然選擇蓋子有孔的芝麻罐,老師問孩子們為什麼?孩子們東說西說,終於被老師抓住了一句很有感覺的話──「因為他可以說開就開,說關就關,很好控制。」對!就是這句話!老師立刻和孩子們釐清愛打電動是很平凡的一種人,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如果一個愛打電動卻沒有辦法自我控制,只要打電動就像被插電了一樣。另外一個人是可以說開就開,說關就關,自我控制的,你們覺得哪個人是高手呢?孩子們當然知道高手是哪一個!隨後老師看到孩子們大概有些躁動了,她立刻邀請孩子們輪流上台去表演,先表演一個容易受誘惑的人,叫大家不斷地誘惑他,讓他分心;再表演一個自我控制的人,不受外力誘惑,孩子們輪番上陣,韋翰、晉圓、震平,一個個上台,老師們假裝成他們上課的老師,我們在台下看,不禁驚覺,那些孩子演的不就是自己嗎?分心、走動、插話等等行為,不就是他們上課時的寫照嗎?只見孩子們一個個喜孜孜的演著自己,我想他們應該會有不少體會吧


    最後,老師把握剩下的一點時間,和孩子們討論「便利貼」,這種說貼就貼、說撕就撕的發明,也讓孩子去演出發明這種東西的公司,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外幸福。並告訴孩子把缺點放對地方就是優點,所以重要的是放對地方。


    下課前,老師要大家把手舉高當高手,一起唸出今天的品格:「說開就開,說關就關,高手就是能夠控制自己的人。」


    有別於一般學校教師說教的品格課,孫老師這位大師的品格課,堂堂精彩!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