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代代相傳歌中之歌 (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陪孩子學習作父母   孫德珍2000


  峨嵋美麗的松林裡,美麗的花鳥,可愛的動物,是孩子們的樂園。這天,太陽班的丁丁約我談談,他說話直接切入:「貓頭鷹媽媽,我想要跟你申請兩隻蜥蜴。」我一時愣住,我知道孩子們喜歡蜥蜴,松林裡追著跑,他們可以如數家珍的告訴大人各種品種。但是,怎麼會跟我申請?「因為我這學期想要研究蜥蜴,我想觀察他們,但是實驗必須固定的觀察,蜥蜴跑來跑去,我要把他們放在籠子裡觀察。可是,在雅歌抓動物就是侵犯,我需要你同意。」丁丁居然可以想出「申請」這樣的解決方式,讓我很驚訝,我給他一個規範,讓他送申請書來。


  「蜥蜴是生命,不能隨便讓你養。你的申請書有三個部分。第一,告訴我你有什麼專業背景,你對他了解多少?第二,你有什麼能力養他-時間、金錢、和耐力。而且你未成年,我要一個保證人。第三,你這個研究有什麼學術價值,值得蜥蜴冒生命危險讓你研究?」丁丁抄下重點,雀躍而去,準備提出他的申請書。沒多久,他的申請通過,激勵更多人效法,於是老師在課程中發展出寵物褓母證書的申請。由研究課的老師審查,在開學不久後頒發,由於限定中高年級,低年級好羨慕。


  孩子們開始規劃寵物區,教室旁邊有一塊畸零地,我請淑芬接這班研究課,把這塊地交給他們。孩子們先從現有的取材,不夠的才添購。數學課上,他們計算材料及規劃園區,所有的學習都架構在這個各式任務上。他們砍竹子,鋸成等長,用繩子、鐵絲綁起來,再用網子圍起來,所有的設計都要先了解寵物的習性,在寵物來之前,他們必須規劃好生活環境。


  那天,寵物帶來了。雞組孩子帶著雞,帶著飼料來了,鴨鵝組孩子帶著鴨鵝來了。雞組問鵝鵝組:「你們的飼料呢?」鴨鵝組說:「我的寵物不吃飼料。」「不吃飼料吃什麼?」「吃他們該吃的東西。」校園裡,孩子認真的帶著鴨鵝尋找該吃的東西,孩子們也自己種了一些菜給鵝吃,就是不知鴨想吃什麼?我看到一些剛剛栽的嫩花嫩葉,有點戰兢,於是我在留言板寫了一段話:「親愛的鴨鵝褓母們,我看到雅歌校園雞鴨鵝自由的漫步,一點也不怕人,看來他們被當「人」看待了,這是你們的成就。不知道你們接下來準備怎麼給他們教育?雅歌的校園最近雞鴨鵝的大便很多,如果牠們要出門漫步,不知道在牠們懂得如何上廁所之前,你們可不可以為牠們包尿布,還是你們會像忠心的主人,跟在牠們身後,用一個垃圾帶隨時清理糞便?」


  後來,為了增強孩子這部分的動機,我加了一句話。「P.S.最近天熱疾病多,提醒大家注意環境衛生,以免瘟疫出現。」很快地,他們都知道我的留言,孩子選擇當忠心的主人,拿一片竹葉跟在寵物屁股後面。


  鵪鵪組算是比較辛苦的褓母,他們沒料到他們的鵪鵪這麼想飛,結果有一隻死了,孩子們傷心的為寵物立碑。我看他們專注的寫碑文,寫完後,沒有注意到錯字出現,為了祝福的話不能寫錯字,我也留言給他們:「鵪鶉組褓姆們,今天看到鵪鵪的墓碑上寫著:祝在天國<>福美滿。我真的覺得很不「幸」呢。很快地,孩子就去改過來,我相信,那兩個字他們永遠不會再寫錯了。孩子在松林辦公室的盡頭,開闢墓園,那是禁區,不能隨便進入。他們天天到墓園獻花,哀悼,童年的心田,埋下生命教育的種子。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歲末感懷    孫德珍2002


1978年,我首度赴美留學,我一心要學音樂教育,但是有一位指揮教授堅持要我學指揮。他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學音樂,不是每個學音樂的人都能學指揮,也不是每個學指揮的人都能指揮,他要我珍惜自己。只為了愛才,他與系上老師開會為我調整課程,規劃每一位教授如何按我的需求教我,所有老師以培育我成為指揮為共同目標。記得大一的鋼琴老師就帶我到愛我華大學,告訴我:這是你應該進的研究所,全美國最好的指揮老師在這裡。我不負眾望,在大三那年以唯一的志願考取愛大指揮研究所,得到教授們傾囊相授。


1983年第一次返國,我果然在指揮方面受到深度的肯定。然而,我的心一直惦念著另一件事,一直沒有專心投入演出舞台,因為我覺得還有一些事比掌聲更緊要。因此,看到別人努力經營自己的舞台,我只有心中對老師深深虧欠。2001年的歲末,當我在新竹市立音樂廳,指揮新竹愛樂管絃樂團演出命運交響曲,透過音樂與市民分享生命的訊息。會後,我接到很多溫馨的回饋。當曲終人散,我想起愛我的老師,成就歸於老師--當年的因材施教與不辭勞苦;榮耀歸給上帝--18年來沒有爭取舞台,竟然寶刀未老。遺憾的是,我的老師已經看不到了。


有一位朋友告訴我:雅歌的校長不像校長,我承認那是真的。最近我得到一個獎,表揚我在學術研究的貢獻。領獎之後,我慢慢體會到,不是雅歌校長的光環使我在學術界受尊重,也不是大學教授的資歷使我這個雅歌校長受注目,是我的老師們在我身上的許多投資成為對社會的貢獻--這也是我一心要投資在雅歌孩子身上的。將來也許會有這樣的一天,雅歌的畢業生在自己的成就上體會到老師那份深刻的愛。九年前,我開始投入教育改革,不是因為我的孩子有問題,不是因為我有理想要實現,而是我看到很多爸媽憂愁孩子的教育。


我不記得有多少次了,但難忘那些無助的父母和我懇談時的表情,我常不覺「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看到一群用心教養孩子的父母,憂心體制會讓他們的心血無存;面對一個個被學校放棄,也被自己放棄的孩子,我的心在滴血。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父母的無助與挫折告訴我,他們很需要幫助。我也知道,很多時候,我不是特教專家,我有可能耗盡自己卻幫不上忙,但是,我就是沒辦法讓自己忍下心來,與這樣的生命擦身而過。


每多答應一個人,我知道我的責任又加深,離自己要做的事又更遠,我的時間又減少…。是上帝的恩典,讓一個又一個的孩子生命在此得到轉變,即使不是立竿見影,孩子都可以清楚地說出對雅歌的愛;是雅歌的環境,讓來參觀的人心靈在此受到感動,然而,這些事實至今都無法減少經營的困境。幾度病危,有人警告我:「生命很短,不值得這樣付出。」當我告訴他:我不忍見這些家長無處可求助。他說:「將有一天,他們會忘了你是來幫助他們的。他們會以為是他們在支持你實現夢想。甚至有一天,有人會忘掉雅歌的存在就是奇蹟,而以顧客心態,挑剔你做的不夠好,甚至把孩子轉走表示對你的不信任。那時,你會不會心碎?」我曾經信誓旦旦地回答:「我對這些家長有信心,他們不會這樣待我。」


這些年來,我學到很多,就是學不乖,仍然一次次走出傷痛,活在信心中。八年來太多的艱辛,足以讓人心力交瘁,但是,是我自己願意捨的,我不期待得到什麼回報,我也不會因為別人的態度而改變起初的愛心。多年前,我曾為尼加拉瓜大瀑布所懾,寫下感懷:


為著一份崇高的理想,
你情願自高降為卑,
任礁岩將你擊碎,
任深谷將你汲取,
你仍然沒有回頭。
你令那些終日潺潺,
附庸風雅者自此沉默。


然而,地凍天寒中,即令是世界最大的瀑布,也停止奔流。環境對於某些生命的限制何其嚴苛,我決定獻我一生,幫助那些無法奔流的生命。沒有童年的我,看到孩子擁有彩虹的童年,我的奉獻不是犧牲。我多麼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以這樣的品格過日子,為孩子示範愛與榜樣。我要對投入雅歌心力交瘁的人說:我真的很心疼你們。因為你們投入不是為了事業、舞台、或研究,而是不忍大孫獨撐,太快燒乾。我知道那種「奉獻心力的人反而要為沒時間投入的人負責」的委屈。


然而,我相信雅歌人終究會明白,並修正錯誤的觀念,拾起起初的愛心--我們曾經如何愛雅歌而進入雅歌--那是前人努力的成果。而當雅歌有不好的地方,我們可以一起來努力,如果我們無暇投入,那麼給投入的人打氣,支持,包容,讓事情好做一點,讓艱難好過一點。我知道「始終如一」是很高的境界,但是「當愛夠深,沒有什麼不可能。」

後記:聖誕節的晚會,本來有一個交換禮物的節目,後來因為顧及孩子拿到「不理想」的禮物可能會不開心,家長建議買一樣的禮物,我決定要跟孩子們談一談。我問孩子:「如果今天你想要送個禮物給別人,你會不會期待對方要回送你同等價值的禮物?」孩子說:「不會。」我問:「如果有人送你禮物要求你回送他讓他滿意的禮物,你要不要?」孩子說:「不要,那就不是禮物,是交易。」我再問:「如果你今天在某地方看到有一個禮物,上面貼你的名字,你會不會很高興?」「會。」「需不需要先確定禮物的價值再決定會不會高興?」孩子說:「不需要,因為是白白得到的,就應該高興。」那天,我想孩子們比較了解禮物的真諦了,因為聖誕晚會交換禮物時,他們終於高高興興的給,歡歡喜喜的受了。我喜歡雅歌的孩子,他們很容易聽懂我說的哲理。


雅歌人,讓我們也有機會思考禮物的意義。


家長回應


筠涵爸爸:維仁維智,理性與感性雙修,雅歌加油!願共勉之崇呈98年平安夜


政瑋媽媽:辛苦了,大孫老師。可以感受到老師們為孩子付出的關心及辛勞,從孩子們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了。很開心能讓孩子待在雅歌,每天浸濡在愛與美的分享中,連家長也都跟著一起成長!多保重,健康的身體永遠是最重要的!


以諾爸爸:高中時一位老師給的故事:一盤花生,樂觀者每每從最大開始享用,到最後一顆都是最大最好,若反其道行,給人的感受恐怕到最後一顆都是忍著最小的花生。希望雅歌人都是愉悅地,這樣才有快樂的孩子。對於貓頭鷹媽媽要鼓勵您加油,本人年輕時也是病痛纏身,但現在我已好幾十年不知何為病痛,不是用了什麼特效藥,而是一日我想通了,我要做個更健康的人,病就全好了。相反地,醫生給的藥,一顆也不吃,因為覺得身體是自己的,不該交醫生全權處理,如同孩子是上帝交付,也該和雅歌一起努力,所以大家加油了!且要快快樂樂地一起加油!以諾出生,聽到其哭聲即想落淚,覺得孩子的無助是何等有幸我們得以幫助他們,但常在這種不能自己的感動,更該化作實際對孩子的幫助,而幫助孩子前得先幫自己,將自己調整(學習)好,才能給孩子正確的方法,及時幫助他們,若有不順意的事情發生,包含自身的健康,我會反省是什麼地方學得不夠,再次調整自己,來配合幫助孩子的需要。


亦平媽媽:身教是空泛的,如果不是親眼看見,很難想像它真的存在,而我有幸在40歲前看到了孫校長對”教育者”的身教,也更堅定了我想在這裡奉獻自己的決心,許自己在未來可以有”孫老師”一半的教育愛。Because of you, I want to be a better person.


彥均媽媽黃媞瑩:孫校長的「雅歌中小學」就是孩子們與家長們最好的禮物。不論這些人和雅歌的緣份有多深多淺,在所有雅歌人心中都曾經有過的感動是不可能輕易就被遺忘的。雅歌的孩子在老師們的愛中長大,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禮物呢?孫校長,謝謝您!祝您佳節平安喜樂!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雅歌不輟 A Legacy to Pass on 孫德珍2009


五月中,彥蒼從美國要回來之前問我:樂團現在怎樣?需要幫忙嗎?一句話觸動我的心事,熱淚盈眶。十多年前,整個雅歌的創校是所有親、師、生一起來的。我們只有一棟租來空空的農舍,校舍裡所有的每一片裝置不是家長訂的,就是孩子們與老師做的。


有一天,我在社區看到兩個線軸,拜託一位家長載回雅歌,變成了孩子們的第一個遊樂器材—滾輪。大孩子玩大輪,小小孩玩小輪,我常用一張幻燈片說明「在雅歌,每個人和自己比。」後來,孩子們想要一個足球場,我問他們能不能用數學課研究怎麼做?他們就在老師指導下,完成規劃,測量、製圖,買材料,鋸鋸、釘釘,做出了足球場。我們沒有合唱台,大家七手八腳地釘出來了。養寵物、種絲瓜,種種的夢想都化為課程實現了。


有一天,我從校外演講回來,孩子們問我去哪裡?我說明去外面演講。我想要他們了解我需要去宣傳雅歌的理念,問他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大孫老師常常要去外面演講嗎?」「知道啊,雅歌沒有錢,你需要幫雅歌賺錢。」孩子的話讓我錯愕,我才知道大人的事孩子其實都看在眼裡。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裡,教出來的是充滿信任的孩子。


我告訴他們,雅歌是需要錢,但是不必靠大孫去賺錢回來辦雅歌。他們突然很想幫忙,紛紛舉手要發言。祖興說:「我爸爸有錢,可以叫我爸爸拿錢來。」我說:「你不能替爸爸決定。你若要捐錢,只能用自己的錢。」有孩子說:「我們可以打工。」我說:「你們年紀太小,恐怕很難找到工作吧。」沒幾天,有幾個孩子找我,問我要怎樣才可以說服別人雇用他們?他們想要幫助雅歌的心意讓我感動,我給他們一些可以發展的暑期工讀企畫,讓他們想想自己到底有能力做甚麼?可以承諾到甚麼地步?他們就去寫了。


暑假之前,四年級的耕文找到一位贊助者,她願意在暑假期間幫忙照顧一位小嬰兒,將所得捐給雅歌;四年級的彥蒼找不到小小孩,一年級的昀軒願意成全,她請爸爸當贊助者,她暑假不去上安親班,而是每天送到彥蒼哥哥家,由哥哥按照功課表陪她寫功課、練琴、運動、看影片。


彥蒼與昀軒的毅力在六十天後完成了挑戰,耕文也讓雇主相當滿意,他們一起把所賺來的辛苦錢完整地捐給雅歌。我們希望雅歌的教育現場充分的體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讓雅歌不輟」是一件多麼神聖的遺緒legacy,需要一代代接棒,成為台灣教改的一灘活水。而孩子們,只需要愛與榜樣,就學會了這麼深的功課。


有一年,小二的施維知道雅歌困窘到無法招到老師,開始想辦法,她說:「別擔心,我可以教語文,彥塵哥哥可以教歷史,祖興哥哥教數學,耕文姐姐教音樂…,雅歌一定要撐下去。」當聽說有學校在畢業典禮後遭校友破壞,孩子們嘆息:「那些人一定沒有讀過雅歌。」


雅歌校名不見的這段歲月裡,畢業生漸漸失去認同,國小畢業後,跳到別的樂團,倒是耕文認真地拉中提琴,感召了一批學弟妹們,中提琴在雅歌樂團一直都後繼有人,看到耕文經常回來,幫忙撐著雅歌樂團,彥蒼受到感動,暑假回國的時候,一定會到樂團幫忙,鼓勵大提琴的孩子們認真學習。


今年,有幾位道禾國小的小朋友加入樂團,三位小三的孩子勤奮地練大提琴,希望能夠跟上腳步。看到他們人小志氣高,願意挑戰自己,我告訴彥蒼,他願意拉他們一把,利用回國這段時間,放學後陪孩子們練琴。孩子與家長都很珍惜哥哥的付出,也承諾願意將來把這樣的遺緒傳下去,長大後,有能力,也要這樣幫助雅歌學弟妹,讓雅歌樂團越來越茁壯,讓雅歌的名字象徵愛的傳承。


雅歌要復校,因為有一批愛雅歌的人,曾經用他們的愛澆灌雅歌,讓雅歌長成了一棵美麗的小樹。雅歌要復校,因為過去幾個寒冬,雅歌被放到一個花盆中,收入陽台,它的根糾葛一團,互相阻斷養份。雅歌要復校,因為生命自會尋找出路。我祈上帝給雅歌一片小小的地,讓雅歌立足。


當五色鳥再來的時候,請他喚醒沉睡的花蕾,讓雅歌不輟,讓一樹花海映照滿天的虹彩。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歌禮與聖誕樹    孫德珍2007

從前從前,有一個男孩,名字叫歌歌禮,出生在一個貧窮的鄉下。他的爸爸是一個礦工,每天很辛苦的工作養活他們一家。歌歌禮讀高中的時候,他的爸爸對他說:歌歌禮,我們家很窮,我沒有能力讓你讀大學,除非你考得上公費學校。你高中畢業後,我也沒有辦法介紹你去什麼地方工作,你就跟爸爸一起去挖煤吧。


歌歌禮不想當礦工,他很想讀書。有錢人家孩子把讀書當一件不好玩的苦差事,窮人家的孩子卻是想讀書都沒有機會,讀書是一個多麼奢侈的夢呀!歌歌禮把握每一刻上學的日子,他特別喜歡音樂,學校裡老師教他吹管樂,他每天認真的練習。當老師知道他沒有申請大學,知道他的苦境,就鼓勵他去考海軍的管樂團,讓他有機會繼續學音樂。歌歌禮很感謝他的老師,他在海軍學院完成他的教育,他考上賓州大學的研究所學音樂,他希望將來像老師一樣,幫助窮人家的孩子學習音樂,他一直讀到博士班。


歌歌禮有四個小孩,他希望他的孩子將來可以有機會念大學,不要像他一樣這麼苦。但是以他的收入,不能讓四個孩子都進很好的大學。他決定要在工作外多賺一點錢,儲蓄孩子的教育經費。歌歌禮被聘到一所公立高中教音樂,他在房子附近買了一塊地。有空的時候,他就整理那塊地,種了不少聖誕樹。他不斷種下新的苗,等待他們將來長大。他說:別看它那麼小,只要放對地方,只要有人關心照顧,就有機會長成一棵大樹,特別是聖誕樹。


聖誕節到的時候,很多人家買聖誕樹,他就帶著顧客挑樹,再把樹砍下來,送到顧客家裡。當聖誕樹送到的時候,顧客就把聖誕樹打扮的很漂亮,每一個裝飾品可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回憶。樹下的禮物,代表他們彼此珍惜的情意。每年這個時候,全家在聖誕樹前面整理自己的回憶,數算自己的恩典,原諒冒犯自己的人,並且用一份禮物、一張卡片,表達自己的心意。


想到顧客全家興奮的表情,讓歌歌禮很開心。歌歌禮拿到錢,全部存起來,每年聖誕節,他就告訴孩子,自己奮鬥的故事,想到將來他的孩子不必當礦工,他也很開心。歌歌禮是一個快樂的爸爸,也是一個溫暖熱情的高中音樂老師,他在學校裡指導管樂團,他把自己所學盡心地指導學生,他的學生有很好的表現。


但是歌歌禮並認為他已經盡了全力,他很想知道有沒有人被他忽略了。歌歌禮每天吃中餐的時候,就找學生聊天,問他們喜不喜歡音樂。如果有人說沒有機會學習,他就會主動幫忙把學生聚起來,找時間教他們。這些學生程度當然比不上有經驗的學生,需要花更多時間指導,可能也不能參加比賽。所以有的老師會告訴他:把時間花在有潛力的人身上吧。


歌歌禮說: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我種聖誕樹,我知道一件事,所有的聖誕樹都是從一棵小樹苗開始,我把小樹苗整理好,將來就會有機會變成大樹,我現在做的只是尋找種子,把它種好。時間飛逝,歌歌禮老了,他的孩子一個個長大了,進了很好的大學,他們感謝爸爸,也感謝聖誕樹,使他們不必當礦工。


每年聖誕節,他的學生在家族團聚的時候,演奏他教的歌。他們想到這個快樂的老師,總是把自己的成就歸功於老師-無私的愛與慷慨的時間。歌歌禮從公立學校退休了,他到一所教會學校去教音樂,他沒有完成他的博士學位,但是他還是很快樂,因為他有很多種子要照顧。他知道,只要他不放棄,他們終會長成大樹。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與榜樣  孫德珍2007


第一次見到蘇神父是在一場音樂研習會上,他示範奧福教學法,許多孩子玩的很開心,旁觀的未來老師們看的很專心。那個時代,家境清寒的孩子,就讀公費學校是上學唯一的路,對於一心想要上大學的我,當老師是我的最後一個志願,而放棄北一女中,進入師專就讀,是生命中一個里程碑-15歲那年,我已經夢碎。


第一次看到有人把音樂課上得那麼快樂,對我是一種震撼。從小,音樂課就被認為是枯燥的,可怕的,因為除了唱歌以外,大部分的時候就是上樂理,讀譜。當代的教育家告訴我們:如果有孩子對於某領域的課程,無論老師怎麼教,都不會影響他的興趣,表示他對該領域具備內在動機,我想我就是那種學生。


蘇神父的課堂不一樣,他不只是讓學生玩,他讓他們深度的學習,只是孩子們不知道。從唸謠開始,他和孩子一起編故事,唱故事,演故事,樂器只是其中一種工具,所以只有新奇沒有壓力,我注意到他對於音樂的美感呈現,其他人也一樣。


下課的時候,許多人問他問題,大概都是怎樣才可以像他教得那麼生動有趣。我也在心中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個音樂老師可以那麼快樂?之後我又有多次機會參觀他的教學與研習,聽到更多的問題與回答,我知道他選擇用音樂來服務社會:他喜歡音樂,他喜歡孩子,這是他的祭壇。


我開始關心要怎樣才能教得像他一樣有趣,也開始注意他教些什麼?當時我有一個想法:如果這些教材是中文就好了。有一次,他告訴老師們,奧福教學雖然好用,但是為了要能夠幫助音樂教育生根,必須本土化。他和另外的一位比利時神父魏達克合作,編了一些書,但是這些不夠,華人需要加進來做這件事,讓華人可以透過自己的文化來學習,這樣的音樂教育才不會永遠停在門外。


他的話對我是很大的震撼。一個比利時人,為了基督的愛,選擇離開他的家鄉,將一生奉獻給另外一個國家的人,他愛到一個程度,學他們的語文,用音樂教他們認識世界的豐富,他居然不是為了要別人去學他們的東西。那一天,我在心裡接下了這個棒子,我要完成這個夢想。有一天,我要完成一套系統,讓華人可以透過中華文化認識音樂,因而喜歡音樂,喜歡自己的文化。


那一年,我17歲,我找到生命中第一個榜樣,改變我的最後志願成為第一志願,也開始一個遠大的夢。18年後,我完成<音樂的生活>,讓孩子快樂學音樂,並因而增進學習能力。審查委員陳澄雄教授評論其中音樂的創作無懈可擊,另一位委員陳藍谷教授對其中課程架構深度肯定。師院音樂教授代表林朱彥教授對廳長表示;這是台灣等了三十年的教材教法!蘇神父,從來不知道他自己有那麼偉大。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批人用他們的智慧開啟我的視野,讓我懂得檢視自己的生命,並渴慕一個更大的天空,實現夢想。是恩師們的愛與榜樣,造就出今天的我,我也要讓這樣的愛代代相傳。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山萬水獎                


不知為什麼,大有從小就是不喜歡上學。父母鼓勵他、求他,罵他,甚至把他送到一所不進教室上課都可以被接受的學校,他還是沒有學習的動機。五年下學期,他轉入雅歌--他的第九個學校。


聽到他的故事,老師們很驚訝,馬上就要進入畢業班,可以收嗎?前面的空白怎麼辦?他又住在台北,雅歌不住校,家長必須同住,可能嗎?媽媽熱切表示不計代價,願意在學校附近租房子,只要雅歌能接納他,一切都願意承受。他被安排在白雲班(五六年級),同學不多,每個人程度都不同,老師花了不少心力研究怎麼幫他,他慢慢地上了軌道。


升上六年級,他的家庭有變,媽媽告訴他必須搬回去中壢,大有很堅決要留在雅歌,他與媽媽約定,自行解決問題。從此,他開始了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天未亮,他已經自己出門搭公車到中壢火車站,等第一班火車到新竹市,再轉客運到新竹縣,再走路到雅歌,放學也是如此,單程一趟就花掉他三個小時,他通常是最早到校的學生。那一年,他的衝突逐漸減少,課業慢慢跟上,有了朋友,也學會做研究,他撐到畢業典禮沒有請過假。


雅歌的畢業典禮,每一個獎都要有意義,以品格為榜樣,由同學提名,老師審核。當司儀宣布,大有得到的是「千山萬水獎」-他是雅歌最愛上學的孩子,台下所有人爆出熱烈的掌聲,老師們眼裡湧出欣慰的淚水,家長則是淚流滿面。


大有以他的毅力,在師長的幫助下,走出灰色的童年,為雅歌的教育理念,做了最好的見證。


 


貓頭鷹媽媽的話


美國有一個奇異小學Key School,是全世界第一所多元智能的實驗學校。這所學校是由八位女老師創辦的,他們創校的願景是讓孩子快樂、家長快樂、老師也快樂。八位老師覺得美國的孩子不喜歡上學是教育的問題,再不尋找解決,國家社會將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她們看重這件事,但是不知道解決契機(key)在哪裡,就先從讀書會開始。


那一年,哈佛大學教授迦納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推翻大家習慣的IQ評量方式,震驚教育界。迦納相信每個人都有強勢領域、弱勢領域,而傳統的教育評量只重視數理、語文智能,大部分的人在這種系統下失去成功的機會。八位老師讀完迦納的書後,體認到一件事:「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找不到方法的大人。」她們決定要辦一所學校,讓孩子可以學得會、讓孩子願意學。


他們辭掉工作,為了研發教材,四處拜訪專家請益,風塵僕僕南來北往,不達目的絕不終止。四年後,她們得到一間廢校(美國正值特殊教育回歸主流時期),親自動手整修,在千呼萬喚之下,大家期待的奇異小學Key School終於開學,而人潮湧入,不得不抽籤,並設定弱勢孩子的保障名額。


抽籤驚動了媒體,抽籤的結果震撼所有參與辦學的八位老師的家庭沒有一位老師的孩子被抽中。看到家人的失望與憤怒,八位老師不知如何是好,只有含淚牽手許下諾言:我們要更努力,讓奇異小學好到一個程度,其他學校也願意來學,因而我們的孩子有一天也有機會接受這樣的教育。


幾年後,奇異小學以傲人的成就名聞遐邇,來自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想一睹究竟。在這所公立學校中,入學者有一半以上是家境困苦的貧民,全校大半是有色人種,但是學校的願景達成:學生快樂、家長快樂、老師也快樂。美國自此掀起一股特許學校的旋風,一批有志之士開始爭取辦學的主導權,實現教育理想。


相較於一般私立學校及菁英學校,奇異學校的的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相去甚遠,但是卻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美國前10名校。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多元智能可以使孩子變得很聰明,學習很輕鬆,奇異學校就是對資質一般的學童實施資優教育,結果達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接觸雅歌的人常常納悶:雅歌的孩子那麼快樂,會不會沒有競爭力?雅歌有部分孩子來自於受挫的環境,來到雅歌以後開始有了笑容,經驗告訴我們:當他們變快樂以後,才會脫胎換骨。另外大部分從一開始就進入雅歌的校友,一路快樂的,也都有著相當的成就。


今天下午,大坪的老師到雅歌參觀秀雯老師的英文教學。一堂課下來,他們一致給予孩子高度的肯定:教材內容的深廣、老師態度的親和、教學步驟的流暢、孩子參與的積極,沒有一個孩子被忽略,最讓人感動的是整堂課「亂」(不斷有笑聲)中有(學習都完成)。課程是那麼自然,老師是那麼優雅,孩子是那麼快樂!這樣的教育,是無價的!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抓氣球美的分享          C組賴彥塵   1995


今天的開學典禮很特別,學校灌了很多氣球。為了怕氣球亂飛,就用線綁住,再把一束束線用木條捆住,讓氣球乖乖的待在天花板的框框下。


後來,老師讓我們每個人抓一個氣球,走出框框,到了操場。當縣長喊:「一二三放!」我們把氣球放了。看著氣球飛得那麼高、那麼遠、那麼美麗,我心裏好舒服。


老師說:「每個小孩天生就有上昇的潛力。新的實驗課程,要讓每個人走出框框,在智慧的瀚海裏,擁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一位退休老師的反思      Ivy爸爸 2/20/2011


自公立小學教職退休後,又找到一所雙語小學任教,於是不免對公私立小學教育內容與特質的異同,有了更多的了解與比較。


么女Ivy還在小學念書。我在哪兒教書,她便跟著我到那兒上學。在公立小學任教時期,四點下課以後,我除了要她完成作業之外,並未為她惡補功課,只希望她多練琴、閱讀或學舞,以涵養她對藝術的熱愛,假日也常自辦家庭式的戶外教學,提供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環境。至於她的在校成績,則不是我要她追求的目標。我在想,在學校學的那些「舊知識」,回到家裡卻還要花時間去repeat,而不是批判性的review或是research,那不是在浪費寶貴的童年時光嗎?


退休後在私立雙語小學謀職,Ivy跟著就學。一年下來,一向英語不佳的么女,沒想到英語聽力迅即突飛猛進,花了錢而確有展獲,我也大呼值得;不過,每天十節以上的課程,消耗了她大部分的精力,要她多練琴、多閱讀,便是剝奪了她自主、休息和睡眠的時間,我於心何忍?再者,除了雙語,我似乎看不到其它多元智能的學習環境,一年之後,我還是選擇了離開,讓孩子回到公立學校。


回到公立學校後,遇到了喜歡出功課的老師,每晚光是功課,就忙到很晚,幾乎沒什麼時間自主閱讀或練琴,而成績不但沒有因為多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而進步,反而比在前兩所小學時退步許多。如何讓孩子真正「快樂、學習」,成了我的困惑,於是我決定讓她在家自學,由我為她安排學習範疇,然後與她共同討論課程,建立學習藍圖和作息時間。


我的理念是:端出的知識和技能必須有當代性、未來性和趣味性,而不全然傳授舊知識;必要時,有些「知識」當捨則捨。然而,不去學校,將失去同儕互動的學習,我怎麼彌補?這不免令我有些憂慮,然而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自學計畫即將啟動的前夕,我在住家附近無意間看到位於頭份四季山莊的「雅歌中小學籌備處」。一時好奇,便前往詢問,始知此處乃是早年開創國內多元智能先鋒的孫德珍博士一直耕耘的園地。我問了許多有關多元智能的教材與教學方法、混齡教學的理念與做法、學童的來源與表現、師生的互動與素質、未來的期許與展望……等等。我發現這其實就是我從事教職以來最想去實踐的東西,何不將自己退休後的「剩餘價值」,再花個幾年貢獻一番?同時也讓自己的女兒,幸運地得到最健全的教育?


我的認知很簡單,也很務實:


1.「混齡」既是社會現實,同儕又何必分齡?每個人現在和未來所要面對的社會,包括鄰居、同事、親友、路人……,都不可能同齡,我們要孩子學習面對與互動的對象,何必一定要硬性分齡?況且每個人的智能本來就是多元的,在某些方面表現落後的孩子,可能在別的方面可能表現不凡,因著自己的特質去不同的教育環境發展,適性又適趣,更能引起學習動機,豈不事半功倍!


2.任何人不管學了多少知識與技能,所學的一切都會進入同一顆腦袋,當我們面對事情,要學以致用時,必然會用「所有」學過的知識與技能去解決問題,而不會先將時間分段、事件分科,且只選擇使用某一種語文能力或數理能力或藝術能力或自然能力或空間能力或……。因此,知識必須是統整的(integrated)、實用的(for use)、互通的(relative),不是零碎的(independent)、封藏的(for save)、獨斥(exclusive)的,才符合時代性、未來性和趣味性。


3.學習必須關切時代脈動,知識和技能必須與時俱進。「舊知識」固然重要,但應視為學習的根基與參照,而非目標。所以教材的設計與教學的方法,不能一成不變,隨時調整教學與進度,應該是一種必要。


  多元智能原係社會的全貌,其實一點都不玄;混齡的教育原係現實的本來,也一點都不難理解。雅歌只是反璞歸真,不矯情、不做作地將實際人生的「本來面目」自然呈現,然後有系統、有計畫地引導孩子進行有效的學習、和發展健康的自主意識。孩子在雅歌之所以幸運,不只是因為能學到帶得走的能力,更是因為他們倖免了一般人很難完全避免的填鴨和被動的學習。


 


貓頭鷹媽媽的話:


這學期雅歌煥然一新,幾位義工的加入,讓學校在環境、人力及教學上有很多的支援。佳婕媽媽支援藝術課;定軒媽媽協助幼幼班;樂萱媽媽是鋼琴家,把家搬到四季,投入支援練琴系統;皓宸爸爸是有求必應,盡力協助環境的改善;淳溥爸爸協助整個學習環境的營造。這幾位義工為雅歌注入濃郁的溫情,也讓老師們更得心應手。這篇分享是淳溥爸爸的心得,他與雅歌相見恨晚,非常契合,為了回報雅歌,他幾乎是以校為家,凡經手過的,都讓人刮目相看。上帝為雅歌預備這一切,超過所想!我們要獻上感謝!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只是剛開始      僑伶2011


記得在師培的第一天,我為隔天要上台講的「品格教育」而去詢問老師時,老師給了我一句話,她說:「不管妳怎麼講,我都接受。」聽在心裡,這句話是多麼讓人感動,因為老師正在做一個好榜樣給我看,而這句話也代表著雅歌所傳達的教學態度,在這之中我感受到了老師的包容與耐心。


來到雅歌一年半,從什麼都不會開始,老師就是這樣陪著我學習,不管我的表現如何,老師也都會拿出最大的包容,一講再講,沒有責備也沒有不耐煩,儘管許多次連我自己都快被自己的愚鈍打敗,想要放棄。但老師依然堅守在那,她接受我的原相,接受我的急性子,也接受我的不聰明。這段時間我感覺到自己的進步,也感覺到自己的轉變,即使還不夠,但我心存感激。


「從做中學」是這次師培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這五天裡老師不斷的給我們機會,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有練習上台說話與表現的機會。不管是雅歌的教育理念還是學習方式,老師都無私的教給我們。其中最有趣的是「科普教育」,我們以演戲的方式,結合了研究課的模式,透過這樣的過程,我們開始了解「科普教育」所要傳達的想法與理念,也開始能夠思索如何運用這套教材到各領域上,最難得的是因為合作的關係,我體驗到「和諧同工」的重要,也建立了與同事間的默契與革命情感。


這套教材就像為雅歌量身訂做的一樣,它完全符合我們的教育理念,同時課程中的彈性與趣味性更是需要像雅歌這樣的混齡班級,與協同教學才能夠真正有所發揮。最後,還有一件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師所推薦的電影:三個傻瓜,內容主要在闡述教育的意義與內涵,如何衝破體制,找對方法,而不讓孩子的學習只建立在會考試,只建立在於將來會賺錢,如此痛苦的學習過程,該怎麼改變,該怎麼反省,我想我已在雅歌找到了答案,很幸運,我站在這裡,而這只是剛開始…。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步一腳印--師資培訓   靜芳1/24/2011


今天好榮幸可以來雅歌和老師們一起作師資培訓,除了想培養自己在教會教小朋友的能力,真的也想看看皓宸、紹鎧為什麼這麼愛雅歌。


今天孫老師用了很多活動的方式讓我們進入課程。早上的課程著重在教導我們教導孩子的方法:對於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的孩子要給什麼方式的學習?每個孩子在這裡都可以有不同的學習,教孩子品格是為了自己好,成為最好的自己。


下午我們分成了四組,用互相問答的方式在你問我答中更瞭解雅歌教學方式、未來發展課程的作法、孩子在雅歌為什麼願意學和老師是如何願意花時間和耐心去陪伴孩子。剛開始我和彥塵老師抓不到問問題的方向,被要求重新思考再來一次。經過討論,發現回歸我最專業的媽媽角色,果真才可以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想雅歌也是這樣讓孩子有機會重來再重來,孩子就變的會思考了。


下學期雅歌有一套科普寓言要放入課程中,每一組要演出書中的故事,讓聽的人問問題,演出的人回答,就在一問一答中又將故事的重點一一點出,這就是情境嗎?每每我從中領悟到我所學的,我就彷彿看到我的孩子每天領受的是什麼,我很慶幸我的孩子在其中。


    雅歌簡章最特別的是什麼?老師告訴我們是雅歌吐蕊,一步一腳印。一個歷經艱難的體制外學校,卻能在所走過的每一步艱難中結出一段段精彩的課程。身為家長,看著雅歌一步一步走的辛苦卻走著堅定,感謝雅歌為教育點燈!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21 Fri 2011 09:59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季平安樂              孫德珍  12/25/2010


 四季會館的大廳窗明几淨,正中央擺著一棵很大的聖誕樹,上面掛著小飾品、孩子們的許願卡。聖誕樹的四週排滿椅子,椅子上罩著緞質椅套,金黃色的光澤帶著節慶的溫馨。正對著大門是樂團的席位,聖誕樹兩旁是觀眾席,有人站在樓梯上頭,居然感覺像包廂。全台灣,有幾個社區擁有一個交響樂團?


沿著樓梯上走,一幅幅孩子的畫作開展了視覺的宴饗,裱了框的畫,加上一張說明的標籤,很有價值感。仔細看那畫作,童稚的口吻掩不住內在的想像;簡單的主題揮灑出心靈的色彩,這場畫展就叫做看見「心」色彩!是為了這學期的主題:感覺之旅,老師讓孩子玩色彩,說感覺,並且以專業的畫家相待,為他們開畫展,經歷買畫、收藏、賣畫的過程。


這是雅歌在四季山莊的第一個聖誕節,今天很熱鬧:交響樂團要演奏、孩子們的畫展、義工媽媽為雅歌復校義賣。今天還有很特別的一樣:千呼萬喚,我們的預備團團員也要上場演奏。孩子們穿著樂團的傳統服裝:男生白襯衫黑長褲,打上黑領結,女生白衣黑裙,雖然難掩有一絲緊張,個個仍是精神抖擻、自信滿滿。幾個月來,在音樂工作坊的經營下,孩子的音樂個別課與雅歌的練琴系統結合,品格落實了,成效出現了。能夠與交響樂團演出是何等的榮幸,孩子們得到的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明朗化經驗。


四季山莊擁有北苗最有名的餐廳,老闆贊助了可口的點心,一場四季平安樂就在主持人的朗誦中開啟:
「生命從種子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又長出新的種子,再發芽、長大,成為很多新生命,四季是生命改變的平台。」
「生命有風雨、有陽光,人生的路難免有挫折、有憂傷,而我們就在笑聲與淚影中一點一點成長,
平安是走過風暴的篤定。」
「2010雅歌與四季結緣,讓我們攜手,寫出一首動人的雅歌—
四季平安樂。」


在樂聲中,我的心融化了,因為許多原本被認為不可能的事都出現了。


1.我們的孩子長大了!為了照顧個別差異,老師們倒空過去的習性,以孩子為中心,以最大的耐心接納、以極高的毅力包容、用夠深的愛陪伴浸潤。終於,躁動的孩子開始坐得住,不願練習的孩子開始主動要功課,憤世忌俗的孩子開始變柔軟,一直教不會的孩子開始開竅


2.我們的老師出師了!雅歌的老師需要再造,人人都有自己的步調:有人善於觀察、有人知行合一、有人舉一反三、有人溫故知新。許多人質疑雅歌的know how都在我腦子裡,經過長期的跟課、分享與對話,現在我所做的事已經有老師們接手在做,大家因著同甘共苦,相互支持,更形成了一個難得的團隊。


3.雅歌更新突破了!生命的改變需要時間,四季各有不同的功課:春雷的驚蟄,夏雨的澆灌,秋風的啟迪,冬雪的淬礪。創校的艱難,十五年的等待,法令解放了;經營的坎坷,一步步的解決,課程孕育了;師培的困難,毫無保留的付出,老師團隊誕生了。曾經最難的,現在都已是雅歌最寶貴的資產。


在笑聲與淚影中,我們一點一點的成長,幸運地走過這四季,我們經過挑戰、承受鍛鍊,我們居然還可以這樣篤定。感謝主!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切西瓜  僑伶    11/1/2010


長出小西瓜


    香山校區長出一顆小西瓜。


    那顆西瓜聽說是彩虹班的思博哥哥種的。上學期的某天中午,思博哥哥吃完西瓜後,嘴裡有兩顆西瓜籽,他隨「口」吐在土裡。半年後,長出了兩顆小西瓜。恐龍老師為了讓營養集中,在西瓜很小的時候先拔掉一顆,只留下一顆體型較大的,希望它能得到全部的營養,慢慢長大。


    上上個星期二到香山上課時,大家發現西瓜已經長大了,大約有一個大人的手掌大。經過恐龍老師的鑑定,那是小玉西瓜,以它生長環境與條件,應該已經夠大了,宣布:「這顆西瓜可以吃囉!」孩子們一聽,興奮的圍著西瓜,想快點吃到它。


摔破的西瓜


在回四季的路程上,西瓜由家蓁和定軒負責護送。小心翼翼的送到了學校,卻在山泉班門口,圓滾滾的西瓜溜出了他們的懷裡,就差那麼一步。西瓜掉到地上的那一瞬間,驚慌的小山泉擔心會不會被哥哥姊姊們責備,原本就已經很迷你的西瓜,會不會就這樣沒有了?


解決問題


    看到孩子這麼恐慌,我想:正好可以藉此機會,讓山泉班學習怎麼解決問題。首先,大家決定先把地板清理乾淨,再討論西瓜該怎麼辦。愧疚的家蓁馬上就去拿了打掃用具,負責任的把地板上的西瓜汁清理乾淨;定軒也拿了抹布出來再擦一次地板。地板清理完畢,我們檢討西瓜掉在地上的原因,孩子七嘴八舌的釐清了問題。


    我問他們學到了什麼?家蓁說:「以後做事不要太急,要確定西瓜放在桌上了才可以放手。」我問:「是不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一樣,要做確實?」(這時家蓁還是想為自己的行為做點解釋,但我已經看到了他在反省能力上的進步)


好想吃西瓜


    釐清問題後,孩子們開始關心著裂開的西瓜該怎麼辦?大家都很想吃我問:「這顆西瓜只屬於山泉班嗎?」大家搖搖頭。定軒說:「可是,是山泉班負責拿回來的。」我問:「所以平常負責送信和送貨的郵差,就可以擁有所有的信件和包裹嗎?」那時山泉班正好有個寫信活動,定軒說:「不行,裡面可能有我的信。」欣儒說:「對啊!」我問:「那你們就像學校的小郵差一樣,代表雅歌負責送西瓜回學校,送到目的地後,西瓜怎麼就變成你們的呢?」柔禕:「是大家的。」郁筠:「全校的。」嘉珈:「可是已經破了,變好少,怎麼辦?」家蓁:「我知道,我想分給全校每個人。」欣儒:「怎麼分?」我問:「要分之前,是不是應該先知道需要分給幾個人?」珈嘉:「老師,那全部有幾個人?」我說:「我也不知道,不過你們可以去算看看。」這時全班就跑出去開始一間教室一間教室去算,貼心的是他們還想到老師們,跑到辦公室去算,一年級算完二年級再確認。


西瓜怎麼分


    我在教室約等了5分鐘,他們喘著氣回來報人數。珈嘉問:「這麼多人該怎麼辦,我們沒有刀子。」柔禕:「可以請婆婆切。」得到我的同意後,嘉珈負責抱著裂開的西瓜,一群人護送著去找婆婆幫忙。平常會搶著表現的二年級小朋友這次主動請一年級拿西瓜。


    切好後的西瓜,好小一口,但山泉班的孩子每個人卻是興奮的、開心的。看著嘉珈捧著一盤西瓜,其他人小心翼翼的護送,有人幫忙開路,有人在左右兩側護著,防止打翻,還有人在後面幫忙看有沒有人會衝撞過來。


    山泉班:「老師,西瓜切好了,請你先吃。」我告訴他們:「我想要和他們一起分享,所以我等他們一起吃。」郁筠問:「那這麼多人,我們要先送給誰?」我問:「你們覺得先請誰吃比較有禮貌呢?」山泉班的孩子開始討論起來,我納悶這個問題有這麼難想嗎?才知道原來孩子們有兩個意見:有人認為應該先請貓頭鷹媽媽,因為她是校長,是全校最厲害的貓頭鷹媽媽;也有人認為應該先請執行長,因為執行長會請吃果凍,而且執行長很大。聽到這些對話,真的覺得他們好可愛。最後,他們決定從年紀大的開始先請。


分享西瓜


    決定好後,山泉班就由最大的二年級開始,輪流捧著西瓜,一人負責請一個人或一個班,其他人就陪同。他們的第一站是貓頭鷹媽媽的窩,可是裡面沒人,孩子們失望的跑回班上問我怎麼辦他們真的很想跟貓頭鷹媽媽分享。我告訴他們貓頭鷹媽媽去醫院檢查身體,沒辦法分享。他們送到執行長辦公室、芳儀老師辦公室、一樓行政室、秀舷老師辦公桌和古婆婆。


    送到油桐班,大哥哥姐姐不想吃,小山泉有點傷心,到五色鳥班時,大家有點沒精打采。誰知正在玩遊戲的五色鳥們看到有西瓜,都開心的迎了過來。山泉班感受到五色鳥的熱情,露出開心的笑容。送過彩虹班後,才將剩下的帶回班上,全班一起分享。


小插曲


    當全校都享受完西瓜,思博哥哥突然冒出來說:「啊!我沒有吃到。」沉浸在分享的喜悅中的小山泉都愣住了,想不通為什麼思博哥哥沒吃到,特別是這顆西瓜還是思博哥哥種的。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是好,思博卻很大方的說:「沒有關係,我剛剛去五色鳥班玩,不在班上,所以才沒有吃到,沒有關係啦!


老師的感動


    其實全校分完後,剩下的都是超小塊的西瓜,但小山泉沒有計較,只陶醉在跟全校分享的感覺中。難得的是,他們心裡還念著貓頭鷹媽媽和佳婕,回到班上他們還表示想留下兩塊,等明天貓頭鷹媽媽和佳婕來後可以吃。我告訴他們西瓜太小塊了,不好保存,而且教室沒有冰箱,也不方便。


    思博的大方,也給小山泉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一顆小西瓜,在溫馨的雅歌,產生一個溫馨的效應,這是思博當初吐西瓜籽時始料未及的吧!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雅歌愛心樹       孫德珍    7/27/2010

夏令營開始之前,文如畫了一老一幼的兩隻貓頭鷹。貓頭鷹OWL是雅歌的品格(Offering, Wisdom, Love),提供愛與榜樣是歌中之歌代代相傳的秘訣。


雅歌籌備處的入口畫出了兩棵樹:一棵是老樹,枝上不見一顆果實,只掛著一顆顆血紅的愛心;另一棵是小樹,八片新嫩芽,天真快樂地伸展著。文如的創作讓我想起了一件事:雅歌的孩子曾經為了救新竹的老樹,演過一齣戲「愛心樹」。


「愛心樹The giving tree」 是一本繪本,描寫一棵只知給予不求回報的樹,小男孩要什麼她給什麼;當小男孩要的是她沒有的,她就用唯一所有的東西去換,滿足孩子的需求。小男孩原來喜歡盪鞦韆,老樹給他快樂的童年;小男孩長大了想要錢,老樹把果實送給他賣錢;小男孩想要房子,老樹把枝子送給他蓋房子;小男孩選擇遠航,老樹把自己的樹幹捨了,讓他有一條船離開。多年後,男孩累了、回來了,老樹挺起自己僅剩的老根,讓他靜靜地靠著。


為了讓孩子在之後的校園導覽對入口有感覺,我在「貓頭鷹媽媽時間」介紹了「愛心樹」的故事。放投影片之際,我引他們帶著感覺讀,學習捕捉重點,並且說出感動。我讓他們每個家族回想、演出故事並且重現文章裡面重要的對話。小朋友很專心,他們看到這棵樹把一生的愛、一身所有都無怨無悔的給了小男孩,而小男孩,從未說一句感謝。


我告訴他們,故事不該這樣結束,任何美麗可敬的事物都不可以在我們手上消失,我們可以有一個不同的結局。我讓他們去看雅歌入口的兩棵樹,研究那是什麼意思?


 雅歌復校從零開始,大學路的辦公室曾被應徵老師質疑,但是我們邁出信心的第一步;梅竹的推廣中心小小的空間讓我們感恩無比,也孕育出我們第一批接受培訓的老師;香山的天空開啟了我們的視野,堅定了決心,大家一起陪我走過致命的震盪。


而今,五公頃的綠野環山面海,頭份的校地給我們一個真正有森林的學校,蓋教室之前,我們就已經推出一片操場讓孩子可以打棒球。在簡樸中長大的雅歌,四季會館作為一個復校的籌備處實在是一個奢侈的夢。


看著雅歌復校一步步實現的奇蹟,使我走出死蔭的幽谷,充滿喜樂與感恩。十五年的筋疲力竭,曾經不懂上帝為何關閉一扇扇窗,如今才知道他要幫我看到這一道宏偉 的門。是的,當光環不再,才能留住真正的朋友,所有的孤寂都有了代價,所受的委屈都可以放下。存心忍耐,向著標竿直跑,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別人的眼光不需要再介意。


過去一年的使命是培訓出一個能夠同舟共濟的團隊,我們投資的是局外人無法想像的成本,我們贏得了瞭解者的珍惜,也概括承受所有的質疑。身為一個沒有資源的社會改革者,十多年心血得到掌聲卻得不到資源,我們的理念是那麼孤冷遙遠;身為弱勢團體卻編織幫助弱勢孩子的願景,我們的投入只好完全不惜成本。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前提下,我們必須承擔每一個成敗。我們的每一個決策都不容易,我們也累到沒有力氣去向大家逐一解釋橫生的枝節。


雅歌對教師團隊的要求標準非常高,每一位教師的流動,意味著師資培訓要重來,也象徵著留下了一些可以繼續築夢的夥伴。把人放在對的地方就是人才,當雅歌的難度太高,使教師無法承受,對所有人都是負擔,我們只有祝福他再去尋找更合適的場域。雅歌復校對許多應徵的老師是陌生的,他們無法想像這條路有多難,一定要試了才知道,這是為何去年的任務只有一項師資培訓。


有一天,一位家長問:雅歌真的那麼好嗎?振寧老師說:「會讓我願意為他賣命,你說雅歌好不好?」我聽了很感動。在雅歌最動盪關鍵的一刻,文如鼎力相助,振寧老師從豐原僕僕風塵,彥塵老師返國,照顧我,願與雅歌共度難關,同啟契機。這三位「資深」雅歌人,都深諳雅歌理念,熟悉我的教學方式,懂得如何幫助孩子學習,此時此刻彰顯上帝及時的恩典。


除了恐龍老師夫婦繼續投入,苦苦淬煉出的秀珊老師、僑伶老師、秀雯老師留任,跟著我多年的樂團指揮咏璁老師也鄭重投入,他們都以具體行動支持雅歌復校。向四季推薦雅歌的湘如老師,放棄體制加入雅歌;加上新聘的數學老師、英文老師、音樂老師以及兩位體能老師。一年前,我們什麼都沒有,選擇也很少。今年這樣的士氣及陣容將寫下雅歌最輝煌的一頁,確保我們照顧好每個已機入學的學生。


今年,我們的任務是發展核心課程。我們一年只努力做好一件事,因為品質是那麼重要。雅歌的know how是可貴的,需要記錄下來,更需要被具體落實,為台灣教改寫下正面的一頁。對於這塊土地,許多人選擇鄙視、逃避、或是冷漠,雅歌人看到問題,選擇幫助他,Let us make a difference.


為了這個使命,有些人為雅歌捐出一生積蓄,有些人願意抵押房子貸款,有人放棄自己原來輕鬆多產的工作。他們心甘樂意,一無所求,因為他們知道:除此,雅歌很難得到外界資助,因為這些家長都繳得起。在他們為新雅歌的孩子無私的付出時,他們也沒有期待聽到一句謝謝,就像那棵愛心樹一樣。我只求上帝,讓我們現在的孩子也有機會看到大人的愛與榜樣,學會珍惜自己所得。


 當年創校,為了感動縣長,第一屆學生在縣政府朗誦一首葉慈的詩,
天國的錦緞
 
「如果我有天國的錦緞編織的衣裳,我深願把它鋪在你腳前,
  
但是,我很窮,除了夢,我一無所有。
    
我把我的夢鋪在你腳下,腳步請放輕,因為你踩的是我的夢。」


下次,當有機會看到一棵為你鞠躬盡瘁的樹,記得把這個美麗的故事傳給你的孩子。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


誰捉弄了臺灣教改?         周祝瑛    自 序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寫這樣的一本書,難道不怕變成「茶壺裡的風暴」?我回答:我會擔心,但仍然要寫,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我是一個學生家長,我的孩子正在 學校唸書;第二,我是一個老師,我每天面對許多學生和家長,聽他們訴說教改的故事;第三、我是一個教育研究工作者,作為學術界的一份子,我有必要把這些年來台灣的教育改革說清楚、講明白,這樣才不辜負社會的期望。


    曾經在《天下雜誌》看到一期報導,內容介紹四百年來哪些人、哪些夢想曾經帶動台灣起飛;今後又將由哪些人、哪些夢引領台灣飛向二十一世紀。誠如報導中提到:有「記憶」才有力量,然而台灣人卻經常很健忘!從十七世紀(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鄭成功率軍進駐台南鹿耳門,漢人政權正式進入台灣以來,這個原屬中原邊陲、不受矚目的島嶼開始興建孔廟,引進四書五經,舉行鄉試,讓台灣的子弟有機會受儒學薰陶。除了鄭成功,另外一位台灣現代化之父劉銘傳,他曾修建台 灣第一條運客鐵路,在一八八九年騰雲一號蒸汽火車奔馳在大稻埕和松山(作者的故鄉)之間,成為台灣邁向現代化的第一步。而早在一八八六年他就建立了西式學堂,融合了經史、英文與數學等現代學科,讓台灣在短短六年間,成為當時清廷中最進步的一個省。一九○○年以後,日本後藤新平,在台灣推行土地改革政策,並 且成立台北醫學院。另外,還有多少人記得在一九六八年,正當「文化大革命」襲捲大陸,各校為之停課並展開文攻武鬥之際;當時的台灣平均所得才二百五十元美金,貿易逆差高達一億六千萬美元,財政相當困難,然而先總統蔣公卻在當年的九月九日上午九時,於全國國民中學開學典禮中,以濃濃的浙江口音說出:「政府不計財政困難,將國民教育自六年制延為九年制……務使德、智、體、群均衡發展,身心手腦皆臻健全,陶鑄成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堂堂正正的好國民。」這位被歷史學者譽為「以領導十九世紀的中國社會、對抗二十世紀的列強」的時代強人,將台灣的教育從經濟困頓中,自六年延長為九年,足足比大陸提早了二十八年,影響了台灣教育的發展,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誠如中央研究院許倬雲院士提到的,在歷史的長河裡,政治的力量往往是短暫的,而真正推動歷史的推手,是錯綜複雜的文化、經濟、社會所拼湊出來的情境。那麼台灣的教育呢?這些年來,台灣整個社會對教育改革的關注,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而當中的爭議更是前所未見。每當我們在街頭、在巷尾、在公車上,在客運車 裡,有機會談起教育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大多是關懷加上隱憂的眼神,為什麼呢?在過去十多年來的教改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提出哪些政策?做了些什麼事? 哪些人在當中提出構想?哪些人在其中貢獻心力?而後又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們的老師、校長,還有我們的學生和家長,他們在其中又是如何走過來的?這些事情都需要有人去研究、去記錄、去了解,並且把它說出來。也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之下,筆者毅然排除其他學術研究,全力投入撰寫工作,希望藉著這本書的出版,可以拋磚引玉,引起更多人投入,去了解這段足以影響台灣二十一世紀命運的教改歷史。也只有去了解這其中的歷程,擁有「記憶」,我們才能從中獲得靈感和力量,重新去思考下一個階段該如何走。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紀,有人預測在這個世紀裡,已開發國家的人口將會急遽減少,各地貧富懸殊將會擴大。隨著氣候的變遷、資訊科技的發達、生物科技的發展,將取代過去大量製造、大量消費的工業革命,而讓靠腦力的知識世界重新取代。在二十一世紀,國家的勢力將大權旁落,而受到經濟文化全球化的影響,和地方權益高漲的夾擊下,人類能否由人定勝天轉變到與自然和平相處,的確是需要很大的智慧予以調整。面對這樣的未來大趨勢,台灣的定位在哪裡?台灣的人才在哪裡?什麼樣的人才能帶動台灣飛越二十一世紀,帶動台灣由物質掛帥到重視精神文明,由國家至上到尊重全球與地方,由人定勝天到謀求與人類、自然和平共存?而這期間,二○○三年春流行的SARS(非典型肺炎),不正是提供人們一個很好的反省機會嗎?


    儘管美國趨勢大師梭羅(Lester Thurow)在他的《資本主義的未來》一書中提到,將來的人類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才能適應:第一是善用科技帶來文化助益的能力,第二是個人應變能力。為此,世界各國莫不加緊培養帶動突破的文化,不再滿足過去的模仿與抄襲,而強調適應變化、創造力與研發新技能的特質。正如同美國趨勢作家托佛勒(Alvin Toffler)提出的,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學習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培養我們的國民能夠了解世界未來的趨勢,並且能夠適應這些變化,學習新的事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而其中教育改革為主要關鍵,並且由於規模龐大,無法由民間經濟負擔,必須仰賴政府來整體規畫與主導。如同許多歐美國家一樣,過去十多年的教育改革,政府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歷任教育部長的主政風格與政策,可說是舉足輕重。他們對教改的影響又是如何呢?其實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彼得聖吉(Peter Senge)在《第五項修練》中曾經提到,愈來愈多成功的組織正朝著減少控制、增加學習來建立優勢。而我們的學校是否有這樣的發展空間?這當中師生又是如何調適的?教師們是否能夠體認到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知識,以創造符合個人願望的成長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學界裡我們是否依然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仍局限在象牙塔中而難以應用?而我們的家長是否能夠了解培養子女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尊重每個孩子的多元智能、尊重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而不是獨尊會考試的孩子?隨著資訊業的突破,未來世界距離將不再是問題,聯繫(connection)將愈來愈容易。我們的下一代是否能突破現有的地緣關係,與全世界各個角落的同類社群互相密切聯繫、經常互動?在此情況下,我們的學校將作如何的調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人們更有機會隨時溝通、了解,因此包 容力以及重視世界和平的價值,更形重要。而我們的教育能否為這樣的時代鋪路,值得大家深思。


    日本策略學者大前研一曾經提到,日本目前需要的是重視「教育的多樣化」以滿足消費者選擇自由,比如說:能夠設立專門培養未來當醫生的小學,培育未來擔任中小企業經營者的國中和高中,甚至設立專為留學外國的高中、大學。日本人大多認為:目前所從事的各項改革中,以教改最為關鍵,因為教育是攸關日本能否成功轉型的一大工程。反觀台灣會不會因為教育改革而脫胎換骨?還是讓下一代跌入人才素質低落的深淵?這之間的智慧與努力非常複雜,有必要更加精準。


    正如同國內政論家南方朔提到,台灣內部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是「升級」挑戰。如何升級需要學術界堅持啟蒙的精神,展現自身的專業,把是非說清楚、講明白,讓我們的教育鼓勵思考、培養判斷能力,而不是投機、抄短線。因此,我們的社會需要公眾知識份子來同心協力。目前國內所進行的教改其實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工程,透過改革來提升下一代台灣人民的能力。在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看出整個教改的發展其實與台灣的解嚴、社會運動息息相關,尤其背後含有強大的民粹動機。在這當中,知識份子的投入往往停留在規畫的層次。由於這批人對台灣整個社會的教育生態了解不足,因此其改革理念未必能讓政府照單全收。尤其近一、兩年來,教改在面臨社會批判、需要檢討修正的時候,這部分知識份子的力量又未能適時發揮出來,形成一大隱憂。杜維明教授曾經提到,欲讓社會改革朝向正面的改變,需要一種我們稱之為公共的知識份子(public intellectuals)的參與,也就是本書中丁志仁所提到的「常人政治」。這些人不一定要參政,卻一定要有政治關懷;要參與社會,並且擁有文化的敏感度與人文科學素養,透過反思與理解,來關心這個世界。他們一則在學術界,一則在媒體;如何透過這兩個領域的力量,來發揮改革和導正方向,是我們邁向二十一世紀的重大挑戰。


    因此,筆者不揣淺陋,寫下這本跨越十五年台灣教改的書。透過書中對人、事、物等方面的解析,去記錄一些台灣教改過程中所歷經的重大事件,包括從民間到政府所推動的教改運動、教改方案等等。這當中歷任的教育部長,從毛高文到黃榮村,當然是教改的最佳男主角;他們的領導風格、施政理念,究竟對台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值得予以探討。


    此外,對於非行政部門的教改人物,例如黃武雄、李遠哲、丁志仁、史英等人,對台灣教改的影響也十分深遠。其中能夠為教改劍及履及、付諸實行的尚屬少數,卻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包括:李雅卿和自主學習、周麗玉和九年一貫課程的理想,還有孫德珍和雅歌小學,都將會在台灣的教改史上留下一席之地。筆者同時針對當前社會上經常關注的教改議題,包括:自願就學方案、教師會、教科書、建構式數學、多元入學方案、九年一貫課程等等的來龍去脈詳加介紹,希望為讀者鋪陳較為清晰的教改圖像。


    同時由於筆者十分關注目前校園的狀況,因此廣為蒐集教改下的校園生態變化資訊。試圖從教師的角度、校長的眼中以及從社會人士的關懷中,來比較解嚴前後校園生態的轉變情形。筆者更試圖預測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後,我們的校園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可以早做準備。誠如書中一位教改人士提到,從事教育工作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要以我們現在的經驗來教導未來的人類,如同孩子六歲上學,可是等到他們真正要應用學校所學,卻是十多年二十年之後!這其間的差距,如果僅只是知識灌輸的話,恐怕會嚴重不足;若是用能力的觀點來培養的話,也許比較能夠協助他們因應未來需求。筆者最後提出「終結教改亂象,回歸教育本質」的呼籲,除了針對十多年來教育發展的歷程作一番描述,並且提出我國教改的問題,並建議,如何在以往教改的基礎上作調整,走向更穩健、更落實、更讓師生能夠接受的一個方向。


    最後,作者要衷心感謝以下友人、學生在這段時間內的協助。他們是政大教育系的大學部同學:李佩倫、邱鈺婷、謝婷、王麗中、譚君怡、陳敏瑜、陳惟文、陳宜敏,在過去每週五的討論聚會中,他們認真地為此書提出問題、分配任務,充分發揮教育專業及團隊精神,我十分以他們為榮。其中,李佩倫同學負責書中年譜、圖表的繪製,充分發揮e世代的專長,令人感佩。我的助理林芳宜綜覽全局、負責聯繫的角色,讓我在寫作過程中無後顧之憂。另外許多被我頻頻電話諮詢,甚至因為接受訪談而餓著肚子的教育部等前輩,謝謝他們的知無不言、言而不盡。而本書中所有接受訪談的女士先生們、基層中小學的校長、老師、主任和家長都為本書提出寶貴的意見,為本書增色不少。也謝謝聯合報教育組駱焜祺組長及心理出版社許麗玉總經理的大力協助。最後要感謝我那最忠實的外子讀者,陳膺宇先生,沒有他在夏天打赤膊熬夜校稿,就沒有今天的全書風貌。當然我不能忘記幾位要我寫本書的「始作俑者」:台灣大學心理系黃光國教授等師長,若非他們的器重與督促,筆者很難能夠完成這次「不可能的任務」。倘若書中有任何疏漏錯誤之處,歡迎指正。


    謹將此書獻給國內二十萬中小學教師,因為有你們默默的耕耘與付出,台灣的明天將會更好!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師資培訓心得

振寧08/20/2010


    再回到雅歌,重新歸零學習,才發現這些年來孫老師又精進了不少。


我總是會把體制內所見所聞,和這次師資培訓中孫老師所提供的教學模式與示範作一番比較,就會對現行的教育有更多不滿。我來自體制,按理自當以體制為榮,但是我相信很多現職的老師,是不屑將自己的孩子交到同仁的手上的。關鍵在於老師們沒有教學與引導學生的能力,只是一味的給孩子填鴨,當孩子不接受老師就沒輒了。照理說這些教學能力,應該在師資培訓時就要給予老師的,但卻在老師教學多年後仍然無法學會,台灣的師培教育之荒謬,豈不怪哉!


 


    從小就立志要當老師,但以我對教育現場的理解,不是滿腹經綸、飽讀詩書就能把學生教好;我看過很多被學生修理的老師,有些人空有學問,就是無法吸引孩子跟他學習。25年前,當我從師大畢業時,我和同學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困惑──如何能吸引學生願意向我學習?我們似乎在大學畢業前都沒有學會這個本領,就要上戰場了。而這些年來,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方法比教材更重要,有太多老師準備好教材,竟苦於沒有好的教法來幫助他傳遞這些知識,更遑論要培養學生什麼技能了。


 


    雅歌的老師是幸福的,一旦成為雅歌人,孫老師就傾囊相授,將她畢生研究之精華,有計畫有組織的教導給老師們,只要我們夠虛心、夠努力,孫老師期許我們都能學得好,最後能將雅歌的好傳承下去。


在這裡我們了解到要為孩子預備兩種舞台:生命舞台─讓孩子願意學、智能舞台─讓孩子學得會。


當老師能具備教學的三種能力:引發討論、凝聚重點、釐清概念,就能更有效能地引導學生學習。


在教孩子學習如何學習時,老師要應用到資訊處理的6個技巧:觀察、分類、推論、溝通、測量、運用數字與符號,才能幫助學生帶著感覺學習。


    在課堂上孫老師希望我們能養成兩種習慣:用活動設計代替教案,用學習單幫孩子建立學習記錄,更希望老師除了要學生寫美的分享,老師自己也能每天寫分享,養成記錄的習慣,最重要是能和孫老師對話,才能得到立即回饋與修正。


    談到評量,當孫老師說明後,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評量的目標是在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吸收狀況,進而幫助學生統整所學,最終希望能幫助教師規劃如何補救教學。因此真正的評量絕對不像現代很多老師,用艱澀難懂的考題考倒學生,而是協助學生抓住重點、釐清概念、最終能了解關連並應用。所以當老師能夠設計出目標清楚、架構穩健、以終為始的評量內容時,代表他已了解到評量的真正內涵了。重要的是老師能透過評量協助學生產生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更清楚自己所學的目標,那就是評量的最高境界了。


   感謝孫老師無私的教導與傳授,相信我們都能把握,接下這代代相傳的棒子!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暑期師資培訓心得分享


1.攜手共創成功的團隊      振寧


    七年前我到日本去訪友,一路上都看得到當紅的卡通─「海賊王」,朋友向我解釋,日本人喜歡「海賊王」的原因,是因為那個團隊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團隊,但他們竟然克服了障礙,奇蹟似地過關斬將!回國後我仔細去觀賞這部卡通,才懵懂地認為─這就是「團隊」!這些人原本在各自的領域獨領風騷,來到這裡只為了圓夢, 不認為該跟別人合作,最後被現實的環境教乖了;為了自保只好勉強與人合作,也在最關鍵的時刻,展現團隊的力量。我自認為從這部卡通裡學會了什麼是團隊!


  今天孫老師開了我的眼界,讓我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團隊!團隊的運作有一定的原則:目標清楚的任務、各司其職的分工、彼此默契的流程,換句話說,每一個人都不能被隨意取代。這個全新的定義,令我對自己原有的認知感到汗顏!如果用孫老師的新思維來詮釋何謂團隊,那就難怪我的團隊總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學到教訓,讓我們知道哪些事是要事前就要先防範的!以前我總是以為,團隊裡的任何一份子都是可以由別人來遞補的,只要在事前做好交接的動作即可。這次的學習,我才理解到:為何在夏令營時,孫老師堅決反對僑伶老師請假,即使我已經跳出來說要接她的工作了;還好孫老師的堅持,讓這次的夏令營保住了品質,降低了風險。因為當晚我在鎮西堡完全無法幫忙,還全程需要人家照顧,談什麼接手人家的工作呢?


   這次重回雅歌,我以全新的心境,倒空自己重新學習,希望能和所有的雅歌人共創一個真正的團隊。雖然我知道成為雅歌人絕對是不輕鬆的,需要盡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先成為合格的團隊一員,完全清楚雅歌的理念之後,用心去熟悉團隊的遊戲規則,並且盡自己的本分,為團隊做到使命必達。雅歌現在所處的時間與空間正是最好的機會,如果再加上選取到對的人,成為一個真正的團隊,雅歌的理想一定有機會實現。


 2.團隊的省思   湘如


    從七月進入雅歌開始,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團隊的重要。團隊中,大家各司其職,朝同一個目標--「把夏令營辦好」前進,好像回到大學辦營隊的感覺。大家不為自己,是為了辦好營隊而一同努力、互相配合。


    這在體制內學校是看不到的,我待的第一個小學,每天都像是上演一場又一場的擂台秀,同年級好幾個班比學業成績、整潔秩序……, 老師比班級經營,分班、新生入學時,部分家長攀關係指定孩子給哪一位老師教,他在學校地位就提高不少,向他請教,很少能得到真傳,根本不願意傾囊相授,深怕你搶走他的「王牌教師」寶座。我去的第二所小學好多了,老師們會互相給建議,互通有無。不過,大家都各自管各自的事,顧好自己的班,做好被分配的工作, 尚無「共同的目標」。班級內的事是導師的事,學校的事則是各處室的事。這樣也不是個團隊。


    「同一目標」、「有共識」是我認為在團隊中最重要的要素,有共同目標,自然不去計較公平,都只怕自己做得不夠,大家共同目標就是要演好同一齣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期待在這齣戲裡,我也能有好的演出,演出一場又一場的喜劇。


 


3.團隊       彥塵


   在構築一個團隊的時候,我覺得培訓中提到團隊是生命共同體的舞台,而非擂台的這點非常重要。即使再小程度的內鬥也能動搖整個團隊的平衡,甚至瓦解達成目標的可能性。跟我的學習經驗相關的是,「因為內鬥而敗事」尤其顯現在中國人的歷史上。有時明明隊員的實力遊刃有餘、可動用資源豐沛、天時地利皆備,但只因為「人不和」使最後功虧一簣。為了要避免這一情況的發 生,領袖的協調能力與凝聚能力往往是成敗關鍵。


    另外在這次提到的有關團隊成員的三大禁忌的部分也給我很大的警惕:疏忽職守當然是絕對不行的,然而擅自更動[工作內容]以及意氣用事的行為常常會因為性格或一知半解而發生。我們身為團隊的一份子,不只要追求在自己能發揮的地方能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得注意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而後者就有賴時時警惕自省來避免狀況的發生。


    我還有一個主要學習,那就是作為團隊的一份子,我們有義務要把大計畫與任務相關的資訊了解的越多越好。同時在做好分工上自己獨特的定位外,要盡可能做到不卑不亢,卻能幫上最大忙的覺悟。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雅歌愛心樹       孫德珍    7/27/2010


夏令營開始之前,政育讓文如規畫主題文宣。文如畫了一老一幼的兩隻貓頭鷹。貓頭鷹OWL是雅歌的品格(Offering, Wisdom, Love),提供愛與榜樣是歌中之歌代代相傳的祕訣。


雅歌籌備處的入口畫出了兩棵樹:一棵是老樹,枝上不見一顆果實,只掛著一顆顆血紅的愛心;另一棵是小樹,八片新嫩芽,天真快樂地伸展著。文如的創作讓我想起了一件事:雅歌的孩子曾經為了救新竹的老樹,演過一齣戲「愛心樹」。


「愛心樹The giving tree」是一本繪本,描寫一棵只知給予不求回報的樹,小男孩要什麼她給什麼;當小男孩要的是她沒有的,她就用唯一所有的東西去換,滿足孩子的需求。小男孩原來喜歡盪鞦韆,老樹給他快樂的童年;小男孩長大了想要錢,老樹把果實送給他賣錢;小男孩想要房子,老樹把枝子送給他蓋房子;小男孩選擇遠航,老樹把自己的樹幹捨了,讓他有一條船離開。多年後,男孩累了、回來了,老樹挺起自己僅剩的老根,讓他靜靜地靠著。


為了讓孩子在之後的校園導覽對入口有感覺,我在「貓頭鷹媽媽時間」介紹了「愛心樹」的故事。放投影片之際,我引他們帶著感覺讀,學習捕捉重點,並且說出感動。我讓他們每個家族回想、演出故事並且重現文章裡面重要的對話。小朋友很專心,他們看到這棵樹把一生的愛、一身所有都無怨無悔的給了小男孩,而小男孩,從未說一句感謝。


我告訴他們,故事不該這樣結束,任何美麗可敬的事物都不可以在我們手上消失,我們可以有一個不同的結局。我讓他們去看雅歌入口的兩棵樹,研究那是什麼意思?


 雅歌復校從零開始,大學路的辦公室曾被應徵老師質疑,但是我們邁出信心的第一步;梅竹的推廣中心小小的空間讓我們感恩無比,也孕育出我們第一批接受培訓的老師;香山的天空開啟了我們的視野,堅定了決心,大家一起陪我走過致命的震盪。


而今,五公頃的綠野環山面海,頭份的校地給我們一個真正有森林的學校,蓋教室之前,我們就已經推出一片操場讓孩子可以打棒球。在簡樸中長大的雅歌,四季會館作為一個復校的籌備處實在是一個奢侈的夢。


看著雅歌復校一步步實現的奇蹟,使我走出死蔭的幽谷,充滿喜樂與感恩。十五年的筋疲力竭,曾經不懂上帝為何關閉一扇扇窗,如今才知道他要幫我看到這一道宏偉的門。是的,當光環不再,才能留住真正的朋友,所有的孤寂都有了代價,所受的委屈都可以放下。存心忍耐,向著標竿直跑,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別人的眼光不需要再介意。


過去一年的使命是培訓出一個能夠同舟共濟的團隊,我們投資的是局外人無法想像的成本,我們贏得了瞭解者的珍惜,也概括承受所有的質疑。身為一個沒有資源的社會改革者,十多年心血得到掌聲卻得不到資源,我們的理念是那麼孤冷遙遠;身為弱勢團體卻編織幫助弱勢孩子的願景,我們的投入只好完全不惜成本。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前提下,我們必須承擔每一個成敗。我們的每一個決策都不容易,我們也累到沒有力氣去向大家逐一解釋橫生的枝節。


雅歌對教師團隊的要求標準非常高,每一位教師的流動,意味著師資培訓要重來,也象徵著留下了一些可以繼續築夢的夥伴。把人放在對的地方就是人才,當雅歌的難度太高,使教師無法承受,對所有人都是負擔,我們只有祝福他再去尋找更合適的場域。雅歌復校對許多應徵的老師是陌生的,他們無法想像這條路有多難,一定要試了才知道,這是為何去年的任務只有一項師資培訓。


政育臨危受命,復校從零開始,每天從台北奔波新竹,他以卓越的能力與極深的愛讓雅歌復校成為可能,實現一個讓人驚嘆的美夢。有一天,一位家長問:雅歌真的那麼好嗎?振寧老師說:「會讓我願意為他賣命,你說雅歌好不好?」我聽了很感動。在雅歌最動盪關鍵的一刻,文如鼎力相助,振寧老師從豐原僕僕風塵,彥塵老師返國,照顧我,願與雅歌共度難關,同啟契機。這三位「資深」雅歌人,都深諳雅歌理念,熟悉我的教學方式,懂得如何幫助孩子學習,此時此刻彰顯上帝及時的恩典。


除了恐龍老師夫婦繼續投入,芳儀長期在行政上默默籌劃,苦苦淬煉出的秀珊老師、僑伶老師、秀雯老師留任,跟著我多年的樂團指揮咏璁老師也鄭重投入,他們都以具體行動支持雅歌復校。向四季推薦雅歌的湘如老師,放棄體制加入雅歌;加上新聘的數學老師、英文老師、音樂老師以及兩位體能老師。一年前,我們什麼都沒有,選擇也很少。今年這樣的士氣及陣容將寫下雅歌最輝煌的一頁,確保我們照顧好每個已經入學的學生。


今年,我們的任務是發展核心課程--我們一年只努力做好一件事,因為品質是那麼重要。雅歌的know how是可貴的,需要記錄下來,更需要被具體落實,為台灣教改寫下正面的一頁。對於這塊土地,許多人選擇鄙視、逃避、或是冷漠,雅歌人看到問題,選擇幫助他,Let us make a difference.


為了這個使命,有些人為雅歌捐出一生積蓄,有些人願意抵押房子貸款,有人放棄自己原來輕鬆多產的工作。他們心甘樂意,一無所求,因為他們知道:除此,雅歌很難得到外界資助,因為這些家長都繳得起。在他們為新雅歌的孩子無私的付出時,他們也沒有期待聽到一句謝謝,就像那棵愛心樹一樣。我只求上帝,讓我們現在的孩子也有機會看到大人的愛與榜樣,學會珍惜自己所得。


當年創校,為了感動縣長,第一屆學生在縣政府朗誦一首葉慈的詩,天國的錦緞 
「如果我有天國的錦緞編織的衣裳,
  我深願把它鋪在你腳前,
 
但是,我很窮,
  除了夢,我一無所有。
 
我把我的夢鋪在你腳下,
  腳步請放輕,
  因為你踩的是我的夢。」


下次,當有機會看到一棵為你鞠躬盡瘁的樹,記得把這個美麗的故事傳給你的孩子。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菟絲花         孫德珍2010

現在我必從你脖子上折斷他的,我必扭開綁你的的繩子。」  那鴻書113


    黃昏時,帶著筠涵、思博姐弟到香山澆水,孩子們教我怎麼採荔枝:採荔枝用一根竹子,上端切開,使它能夾住荔枝的枝子,然後開始旋轉,最後樹枝會斷,整串荔枝就掉下來。原來,奪走累累果實並不一定需要剪刀,只需要能插入的工具就行。


    水池旁邊的引蝶植物長大許多,筠涵發現菟絲糾結很厲害,立刻召喚思博一起來拯救:「思博,這裡菟絲子長得太多了,幫我把它拉掉,不然會把植物纏死了。」我問她:那是什麼植物?她告訴我植物的正式名稱,她也懂得如何澆水,如何照顧。師徒們的對話輕鬆自在,就像平日我教她那樣,只是現在角色改變。


    想到菟絲子又名「纏死你」,無根、無葉綠素的一棵小植物,只要發現寄主,被寄生的植物最後就會枯萎死亡。我想起李白的詩句:「百丈託遠松,纏綿成一家。」「女蘿發馨香,菟絲斷人腸。枝枝相糾結,葉葉競飄揚。生子不知根,因誰共芬芳。」


    思博在聽說要搬到頭份時,非常不捨,對我說:「死也不搬!」我為他說了一個故事:十年前,雅歌剛剛在峨眉蓋了小木屋,卻發現還是不能立案,大家很失望。這時候,有一位家長不想讓我一直為教學以外的事憂心,決定為雅歌買一塊地蓋校舍,並且每年給雅歌一千五百萬辦學。我問思博:你若是我,你會不會搬到那個地方?他點點頭。我問:你若是雅歌的老師和家長,會不會搬?他猶豫了。我告訴他:他們就像你現在一樣,捨不得,因為那還是自己動手蓋的呢!


    我再告訴他:你猜,我有沒有聽他們的?他搖搖頭,我卻點點頭:我因為他們不肯,就回絕這份盛情。十年來,這樣的機會再也沒有出現過,你猜我有沒有後悔?我很後悔,但是我為這個決定承擔後果。


    看到這片山,我想起曾經有人對我說:辦學不會找我,因為我身邊有太多糾葛,我沒有能力斬斷,我今天才明白。感謝上帝,折斷我脖子上的軛,也扭開綁軛的繩子()。最近醫生發現我的淋巴結消失了,我也渴望雅歌過去的許多恩怨糾葛自此斬斷。感謝政育,一年多來披荊斬棘,終於有一條路出現,有一個團隊產生。雅歌遷校頭份,我們終於有一塊據點扎根。


    今天香山一行,對我是一場盛宴。山使我寧靜,風讓我甦醒,孩子叫我驚豔。幸福的筠涵,在她11歲時,已經知道我到老未學好的功課,雅歌的老師們把她教得真好!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花雨-- 欣見雅歌吐蕊


 


雅歌進入香山校區以來,我一直在病中,今天回到學校,每一個畫面都讓我感動。校車到校時,幾個早就在玩的孩子跑過來,熱切的眼神,甜蜜的呼喚:貓頭鷹媽媽,我看到他們不自覺伸出雙臂等待擁抱,又怕我身體虛弱,猶豫著能不能抱?一看就知道他們已經熟悉這環境,吱吱喳喳地告訴我,這是誰做的,他們的秘密基地在哪裡?孩子們已經挖出一個沙坑,一個生態池的粗模,樹蔭下各有一些小角落。雅歌對教室的定義:在哪裡有發現,在那裡就有學習,教室就是學習出現的地方。為了徹底挑戰老師固守黑板上課的模式,本學期我挑戰雅歌老師行動學校的概念--在任何環境都可以讓孩子學習,看來老師們已經邁出一大步,勇於應用各式各樣的空間,讓孩子自在又專注的學習。


政育對空間的感覺是令我敬佩的,教室在全校參與規劃、改變下,已經有模有樣,也有各班的風格,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藝術教室與人文教室還在改變中,全校一起經歷整個校園的大改變:before &after。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可以發展的更合用,這就是雅歌的精神,校舍是為孩子而有的,也是使用者參與規劃,人在其中是主角。老師的辦公室還在整理中,看出老師的辛苦,也感受到團隊的機動性很強,唯有先培養出一批能夠看見問題、解決問題的老師,才有可能教育出一批有競爭力的國民。


梅竹時期的雅歌,我們一直感到空間上的不足,特別是雅歌多元化的課程,很需要一塊大地,讓孩子奔跑、探索、創造與休憩。感謝林安復醫師的支持,無償提供香山校區這片林地,成為第二校區。不料,在雅歌積極尋求立案之際,梅竹的校區受到檢舉,使得我們必須完全離開。幸運的是,雅歌在梅竹的階段性使命已經完成我們踏出復校的第一步,讓大家知道雅歌又活了。


這段時間,老師們在執行長的帶領下,一起面對種種挑戰,凝聚團隊共識,並且一一克服種種困難,看到他們能把孩子們帶得這樣安定、快樂,心中很慶幸。我看到孩子上課那樣開懷、那樣專注,我更是感激上帝的恩典。下課時,他們也很專注的玩,創意的玩。



剛剛經歷一場大病的我,因著病情惡化,開始吃藥進行化療。體力甚差的第二天,竟然在這樣清新的空氣裡,這樣藍的天空中失去倦意,大自然的療效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思博正在研究地上的樹枝,我問他:這裡好嗎?他說:這裡很好。我再問:上學快樂嗎?他說:很快樂。同樣的問題在不同孩子身上都是肯定的答案,怪不得老師也變快樂了。定軒從我旁邊走下斜坡,一邊說:下花雨了。他的聲音那麼安詳,讓我動容。和許多孩子短短對話,發現一個月不見,他們真的有很大的改變--我在他們臉上我讀到自在這是在梅竹校區時我渴望看到的,我的心放鬆了


曾經在許多學校看到一些我不喜歡的畫面:孩子不快樂的眼神、教室裡整天的麥克風、學生的無助,老師的無奈…。放眼現在的雅歌,雖然每天都有挑戰,老師也在香山的環境中開始可以深刻地幫助每一個孩子學習。環境的影響力真是奇妙。家長們一旦看見這些美麗的畫面,一定會深受感動,珍惜雅歌、珍惜老師。


荔枝園滿滿的花,我知道,雅歌也將要開始吐蕊!在這世上有一個小角落,我和一群人一起實現夢想,讓教育回到應有的模樣。雖然從屬世界的角度看,現在的我很渺小,但是雅歌人好幸運,不論怎樣的困乏,我們可以不憂,不論怎樣的打擊,我們可以不懼。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知道如何一邊努力,一邊等待機會。
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有些成功的哲學是如何讓別人種樹,我們來乘涼。雅歌人卻選擇少有人走的路,去披荊斬棘,也許未必能開出一條康莊,但絕對可以是一條豐盛的幽徑。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