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雨-- 欣見雅歌吐蕊


 


雅歌進入香山校區以來,我一直在病中,今天回到學校,每一個畫面都讓我感動。校車到校時,幾個早就在玩的孩子跑過來,熱切的眼神,甜蜜的呼喚:貓頭鷹媽媽,我看到他們不自覺伸出雙臂等待擁抱,又怕我身體虛弱,猶豫著能不能抱?一看就知道他們已經熟悉這環境,吱吱喳喳地告訴我,這是誰做的,他們的秘密基地在哪裡?孩子們已經挖出一個沙坑,一個生態池的粗模,樹蔭下各有一些小角落。雅歌對教室的定義:在哪裡有發現,在那裡就有學習,教室就是學習出現的地方。為了徹底挑戰老師固守黑板上課的模式,本學期我挑戰雅歌老師行動學校的概念--在任何環境都可以讓孩子學習,看來老師們已經邁出一大步,勇於應用各式各樣的空間,讓孩子自在又專注的學習。


政育對空間的感覺是令我敬佩的,教室在全校參與規劃、改變下,已經有模有樣,也有各班的風格,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藝術教室與人文教室還在改變中,全校一起經歷整個校園的大改變:before &after。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可以發展的更合用,這就是雅歌的精神,校舍是為孩子而有的,也是使用者參與規劃,人在其中是主角。老師的辦公室還在整理中,看出老師的辛苦,也感受到團隊的機動性很強,唯有先培養出一批能夠看見問題、解決問題的老師,才有可能教育出一批有競爭力的國民。


梅竹時期的雅歌,我們一直感到空間上的不足,特別是雅歌多元化的課程,很需要一塊大地,讓孩子奔跑、探索、創造與休憩。感謝林安復醫師的支持,無償提供香山校區這片林地,成為第二校區。不料,在雅歌積極尋求立案之際,梅竹的校區受到檢舉,使得我們必須完全離開。幸運的是,雅歌在梅竹的階段性使命已經完成我們踏出復校的第一步,讓大家知道雅歌又活了。


這段時間,老師們在執行長的帶領下,一起面對種種挑戰,凝聚團隊共識,並且一一克服種種困難,看到他們能把孩子們帶得這樣安定、快樂,心中很慶幸。我看到孩子上課那樣開懷、那樣專注,我更是感激上帝的恩典。下課時,他們也很專注的玩,創意的玩。



剛剛經歷一場大病的我,因著病情惡化,開始吃藥進行化療。體力甚差的第二天,竟然在這樣清新的空氣裡,這樣藍的天空中失去倦意,大自然的療效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思博正在研究地上的樹枝,我問他:這裡好嗎?他說:這裡很好。我再問:上學快樂嗎?他說:很快樂。同樣的問題在不同孩子身上都是肯定的答案,怪不得老師也變快樂了。定軒從我旁邊走下斜坡,一邊說:下花雨了。他的聲音那麼安詳,讓我動容。和許多孩子短短對話,發現一個月不見,他們真的有很大的改變--我在他們臉上我讀到自在這是在梅竹校區時我渴望看到的,我的心放鬆了


曾經在許多學校看到一些我不喜歡的畫面:孩子不快樂的眼神、教室裡整天的麥克風、學生的無助,老師的無奈…。放眼現在的雅歌,雖然每天都有挑戰,老師也在香山的環境中開始可以深刻地幫助每一個孩子學習。環境的影響力真是奇妙。家長們一旦看見這些美麗的畫面,一定會深受感動,珍惜雅歌、珍惜老師。


荔枝園滿滿的花,我知道,雅歌也將要開始吐蕊!在這世上有一個小角落,我和一群人一起實現夢想,讓教育回到應有的模樣。雖然從屬世界的角度看,現在的我很渺小,但是雅歌人好幸運,不論怎樣的困乏,我們可以不憂,不論怎樣的打擊,我們可以不懼。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知道如何一邊努力,一邊等待機會。
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有些成功的哲學是如何讓別人種樹,我們來乘涼。雅歌人卻選擇少有人走的路,去披荊斬棘,也許未必能開出一條康莊,但絕對可以是一條豐盛的幽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