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萬水獎
不知為什麼,大有從小就是不喜歡上學。父母鼓勵他、求他,罵他,甚至把他送到一所不進教室上課都可以被接受的學校,他還是沒有學習的動機。五年下學期,他轉入雅歌--他的第九個學校。
聽到他的故事,老師們很驚訝,馬上就要進入畢業班,可以收嗎?前面的空白怎麼辦?他又住在台北,雅歌不住校,家長必須同住,可能嗎?媽媽熱切表示不計代價,願意在學校附近租房子,只要雅歌能接納他,一切都願意承受。他被安排在白雲班(五六年級),同學不多,每個人程度都不同,老師花了不少心力研究怎麼幫他,他慢慢地上了軌道。
升上六年級,他的家庭有變,媽媽告訴他必須搬回去中壢,大有很堅決要留在雅歌,他與媽媽約定,自行解決問題。從此,他開始了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天未亮,他已經自己出門搭公車到中壢火車站,等第一班火車到新竹市,再轉客運到新竹縣,再走路到雅歌,放學也是如此,單程一趟就花掉他三個小時,他通常是最早到校的學生。那一年,他的衝突逐漸減少,課業慢慢跟上,有了朋友,也學會做研究,他撐到畢業典禮沒有請過假。
雅歌的畢業典禮,每一個獎都要有意義,以品格為榜樣,由同學提名,老師審核。當司儀宣布,大有得到的是「千山萬水獎」-他是雅歌最愛上學的孩子,台下所有人爆出熱烈的掌聲,老師們眼裡湧出欣慰的淚水,家長則是淚流滿面。
大有以他的毅力,在師長的幫助下,走出灰色的童年,為雅歌的教育理念,做了最好的見證。
貓頭鷹媽媽的話
美國有一個奇異小學Key School,是全世界第一所多元智能的實驗學校。這所學校是由八位女老師創辦的,他們創校的願景是讓孩子快樂、家長快樂、老師也快樂。八位老師覺得美國的孩子不喜歡上學是教育的問題,再不尋找解決,國家社會將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她們看重這件事,但是不知道解決契機(key)在哪裡,就先從讀書會開始。
那一年,哈佛大學教授迦納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推翻大家習慣的IQ評量方式,震驚教育界。迦納相信每個人都有強勢領域、弱勢領域,而傳統的教育評量只重視數理、語文智能,大部分的人在這種系統下失去成功的機會。八位老師讀完迦納的書後,體認到一件事:「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找不到方法的大人。」她們決定要辦一所學校,讓孩子可以學得會、讓孩子願意學。
他們辭掉工作,為了研發教材,四處拜訪專家請益,風塵僕僕南來北往,不達目的絕不終止。四年後,她們得到一間廢校(美國正值特殊教育回歸主流時期),親自動手整修,在千呼萬喚之下,大家期待的奇異小學Key School終於開學,而人潮湧入,不得不抽籤,並設定弱勢孩子的保障名額。
抽籤驚動了媒體,抽籤的結果震撼所有參與辦學的八位老師的家庭—沒有一位老師的孩子被抽中。看到家人的失望與憤怒,八位老師不知如何是好,只有含淚牽手許下諾言:我們要更努力,讓奇異小學好到一個程度,其他學校也願意來學,因而我們的孩子有一天也有機會接受這樣的教育。
幾年後,奇異小學以傲人的成就名聞遐邇,來自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想一睹究竟。在這所公立學校中,入學者有一半以上是家境困苦的貧民,全校大半是有色人種,但是學校的願景達成:學生快樂、家長快樂、老師也快樂。美國自此掀起一股特許學校的旋風,一批有志之士開始爭取辦學的主導權,實現教育理想。
相較於一般私立學校及菁英學校,奇異學校的的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相去甚遠,但是卻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美國前10名校。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多元智能可以使孩子變得很聰明,學習很輕鬆,奇異學校就是對資質一般的學童實施資優教育,結果達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接觸雅歌的人常常納悶:雅歌的孩子那麼快樂,會不會沒有競爭力?雅歌有部分孩子來自於受挫的環境,來到雅歌以後開始有了笑容,經驗告訴我們:當他們變快樂以後,才會脫胎換骨。另外大部分從一開始就進入雅歌的校友,一路快樂的,也都有著相當的成就。
今天下午,大坪的老師到雅歌參觀秀雯老師的英文教學。一堂課下來,他們一致給予孩子高度的肯定:教材內容的深廣、老師態度的親和、教學步驟的流暢、孩子參與的積極,沒有一個孩子被忽略,最讓人感動的是整堂課「亂」(不斷有笑聲)中有「序」(學習都完成)。課程是那麼自然,老師是那麼優雅,孩子是那麼快樂!這樣的教育,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