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棟老師邀質希參加史坦巴哈音樂大賽老師說是小比賽不難我們想趁此機會讓孩子去練練膽看看別人別作井底之蛙也是好的幸運的質希那天在新竹區參賽的十多位小朋友中拿了第一名
我告訴質希去學校告訴老師同學們這件事時重點不是炫耀自己的成績而是要跟他們分享這份成果讓學校的師生感覺到更有自信。質希回來說同學都不相信我們學校的孩子能得第一
質希比賽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找出衣櫥裡的正式服裝試穿向著床鋪假裝是評審鞠躬用正確的角度拉琴常常忘記剪指甲的他特別寫了便條紙提醒自己還請求爸爸幫他擦皮鞋
他每天自我要求分配時間練琴一小時。星期五晚上要上欽賢老師的課他提早練琴比賽前一天欽賢老師要孩子提前兩小時上課先看影片上課時討論時間從五點到九點。質希為了勻出練琴時間他要求我先租片前一天看完讓他可以每天練琴
質希是不容易緊張很能自我調適的他直到上台前才稍稍緊張了一下然後就自在而專注的演奏我只能很驚訝的看著他。畢竟這也是我的第一次阿
質希是三歲時要求我帶他去學小提琴的我沒有立即答應四歲時他自己向大孫老師要求學琴當時他挺直腰桿的站在大孫老師面前對老師說:「你都教我姊姊不教我!」老師微微驚訝的看著他給他一些挑戰他通過那些挑戰老師開始教他
大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總覺得其中有許多寶藏我們不要小看自己學校雖小孩子雖少但是我們知道自己給了孩子什麼
參加比賽不是我喜歡做的事因為競爭比較似乎與童稚的天真世界格格不入還有許多必須面對的得與失。但這次我發現若孩子能從比賽中刺激學習動機得到激勵不也是一件好事嗎? -曼肅
 


鈴木鎮一說過:孩子有無限的潛能,唯一的限制來自缺乏環境,差勁的教學,或是不當的期待。幾年前,耕文那屆從雅歌畢業,每個孩子都在畢業典禮上演出一個完整的樂章,令人印象深刻。幾個人相約去考新竹愛樂,全部考上了,有音樂班的家長問我:雅歌的孩子怎麼考得上?

傑森來美國之前,大提琴只能在學弟妹們面前勉強充數,到了美國才發憤樂練(非苦練),認真參與樂團練習,校方交響樂團每天一小時,室內樂每週三小時,校外青少年樂團每週一百五十分鐘。他把樂團當功課一樣正式看待。十年級暑假被選入州代表樂團,整個暑假獲得不少名師琢磨,我看到他的成長,心中很感動。
今年春天,他獲選與學校管絃樂團獨奏包凱里尼大提琴協奏曲,他很緊張,但因為融入音樂,順利完成演出,當觀眾向他起立致敬,他受寵若驚。最近為了練德沃乍克的大提琴協奏曲,他的音樂性大有進步。
 
我想比賽只是環境的一環,讓他眼界大開,讓他有機會練到不知時間的流逝,而在這樣的條件裡,他經歷"全神灌注"的情境,體會到音樂深度的美與全然的和諧,愛上了音樂。
傑森的進展是從他願意超越一小時的練琴極限開始,當孩子把音樂當功課,每天只願練一小時,往往在還沒會到這種全神灌注的經驗前就已經失去恆心。孩子的成就固然令人讚賞,背後的支持與付出才是關鍵,雅歌的孩子有機會挑戰自己的,沒有不出色的,如果有一個知道如何供應的支持者。
陪孩子學習,我大概只做兩件事:透過愛的眼光看得到進步,幫助他們建立可敬的成果,使他們願意努力;當他們願意努力時,我給他們目標,教他們如何減少瑕疵。這些都不是大技巧,卻需要高度的耐性與賞識。因為在瓶頸無法突破時,若有人陪著,將大困難化解成小問題,一步步消化,就可以減少放棄的機率。不必要求完美,但可以試著減少瑕疵,進步就是這樣來的。
當一個孩子開始願意努力,並從品格建立著手,每一個成果都讓人驚艷。恭喜質希得獎,每一個雅歌的孩子的成就,都不是偶然,都有許多無名英雄。
讓我們看到光環的背後,讓我們教會孩子認得出那裡面的付出,不論給的人要不要功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雅歌私塾 的頭像
    雅歌私塾

    雅歌私塾的部落格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