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絕倫話鑽石--品格課 秀珊11/10/2010
一上課,老師以活動開場,請兩位同學分別在一個百宮格跟一個40宮格上排黑白棋,讓棋局成為一句評語。第一位在百宮格上排了很多顆白棋,而40宮格上只排了1顆黑棋。孫老師問:「如果這是兩篇作文,一篇評語是『廢話連篇』,另一篇是『讚』,你們覺得哪一篇有可能是廢話連篇,那一篇是很讚的呢?」孩子們一致選了很多白棋的是『廢話連篇』,一顆黑棋的是『讚』。
「如果一篇作文中,都沒有一個字是廢話,可以算是精彩絕倫嗎?」老師丟了一個問題給大家。孫老師在百宮格排了三排黑棋,其中穿插三個白棋。老師又說:「自然界的物質有一個現象,當它的原子結構縫隙越少,呈現的硬度就越高,我來說一個關於碳的故事。」老師開始讀一篇文章:
在一個富翁家裡,有一個火爐,火爐旁有一堆煤炭,而桌子上有一個精緻的盒子,裡頭放著一顆鑽石。一天晚上,這堆煤炭嘆著氣說:「看那個鑽石這麼幸福,每天躺在美麗的珠寶盒裡,不像我們,灰頭土臉的。」只聽到鑽石說:「嘿!你們別抱怨了,我可是你們的遠親哪!」煤炭嘆:「怎麼可能,你像皇帝一樣,我們是如此不起眼。」鑽石說:「你們知道嗎?我也是碳組成的,在化學元素裡面,我們屬於同類。」煤炭問:「那為什麼你現在變得如此珍貴?」鑽石回答道:「我本來跟你們一樣,埋在很深的地底,但我接受高溫,高壓,幾千幾萬年埋藏在地底下的等待,當你們早早出來被用時,我仍在等待啊!」
老師問道:「所以,碳如何成為鑽石?」孩子們討論了起來。冰一冰?敲一敲?提鍊?結論,高溫加上大氣壓力千百年的錘鍊,讓它的硬度變得很高。老師又說:
「同樣都是碳元素,除了鑽石與煤,還有一種叫做石墨,是製作鉛筆芯的原料之一,它經過提煉後,硬度會增高,有人用來仿冒鑽石,但是他不能取代鑽石,硬度與光澤決定了他們的價值。」
老師再追問:「如何辨別鑽石呢?如果以1-10作為硬度的比較值,你們覺得鑽石硬度是多少呢?」孩子們有人說5,有人說9,老師訝異沒有人猜10。「沒錯,就是硬度最高的。光澤要呈現紅、澄、藍,要很純,沒有雜質。」「什麼叫沒有雜質?如果你把鑽石用很高的溫度去燒,會怎麼樣?碳元素加上氧氣燃燒後,變成二氧化碳,就是變成我們知道的一種空氣,所以燒到最後會什麼都沒有,看不見了。這些要素都要符合,才能稱作鑽石。所以,成為鑽石容易嗎?」
老師暫停,凝聚一下目前所學。孩子們丟出來學到的知識、技能與品格:「鑽石很硬」、「純淨才能成為鑽石」、「成為鑽石要等待並接受磨鍊」。其中,老師針對這部份的品格加以延伸:「等待還有一個詞可以表示,就是沈潛,沉下去的沉,潛水艇的潛,懂得沈潛的人,不急著把不成熟的一面顯露出來。請大家閉上眼睛,自己想想看有沒有曾經做過不成熟的行為,有的舉手。」
「可以把不成熟的行為收起來的舉手。」
「不成熟的東西要拔掉,生命就會精彩。什麼是精?就是純,沒有雜質。什麼是彩?彩就是有顏色,精彩的生命是不是就像鑽石一樣呢?再想想你每天寫的分享,不成熟的舉手?」
轉向身邊的百宮格,老師將那三個在黑棋堆中的白棋拿掉,遞補上後方的黑棋並說:「拿掉空隙,減去沒有用的東西,就像把不成熟的東西拿掉,看起來可能會少一 點,但是硬度會更高,所以,說話說重點,美的分享可以只寫精彩,拿掉不成熟。」老師指示這禮拜大家在寫分享時要寫出硬度高的分享。
除了美的分享之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拿掉不成熟呢?老師再度以神奇的百宮格示範:「黑棋代表認真一下,白棋代表發呆一下。每天上課如果有8節課,我認真個4節,發呆4節好了,人生如果可活80歲,我平均認真跟發呆一下,最後,我突然覺醒,我想要認真了,發現百宮格已經滿了,生命來不及改變了,生命到處是空隙。但如果在中途,我們覺醒了,後面排得都是黑色的,有沒有機會變硬?」
「如果我讓你們出來排棋子,排完以後才告訴你黑棋還是白棋可以得分,你會不會很懊惱,想要再來一次?」「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只有黑棋才算分,你會努力排黑棋的舉手?」在老師一步步的導引下,孩子們將一堂看似化學課的學習內容,轉向內在的省思,大家都沈潛下來,若有所思。
貓頭鷹媽媽的話:
這個學期,我挑戰自己帶領孩子們透過科學的眼光看世界。小池王國故事裡蝌蚪們只知道水,不解陽光和空氣,我們也有很多孩子對科學只有知識,沒有理解,因為我們的科學教育和生活沒有關連。
為了讓雅歌的孩子愛上科學,我試著讓自己愛上科學:以一個外行的老師透過熱忱的研究認識水的結晶,水的分子結構,了解光合作用後又認識了碳水化合物,就這樣邂逅了碳,結識了鑽石。博士班的訓練,用來研究新知,美得無比。
如果我的教學可以讓孩子愛上科學,那是因為我在備課的學習中充滿對自然的讚嘆,很迫切想分享;如果我讓孩子很輕鬆學會很深的概念,那是因為我從歸零開始學習,並且一定要弄到懂,好讓孩子懂!愛與榜樣是雅歌的秘訣,大人怎樣熱愛所學,大人如何享受學習,孩子就是大人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