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育?有很多種定義。大部份人以為,教育就是教孩子,孩子純得像一張白紙,我們可以灌輸很多東西給他。有一位教育家,名叫蘇格拉底,他有位擅長刻石獅子的爸爸。一天,蘇格拉底對爸爸說:「你刻的石獅子簡直像活的一樣!」他爸爸回答說:「牠本來就是活的,只是本來被石頭困住了,我是用技術把牠喚醒。」我很喜歡這「喚醒」的觀念,教育應該就是這樣。如果教育是一種「喚醒」,我們就會尊重生命。如果我們以為教育是一種「注入」或「輸入」,我們就會把孩子當成我們附屬的一部份,讓孩子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式走去。這只是在滿足我們自己,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是單獨的一個生命。


雅歌實驗小學的英文名字是ARCO,A代表Awakening,就是「喚醒」。每一個孩子的內在,都有很多寶貝,值得我們去開發。雅歌的老師深信,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孩子學不會,是老師還沒有找到方法教他。R是Realization,「實現」。生命是需要被實現的,當一個人找到生命舞台的時候,就有了動力。在我們做一件自己很想做的事時,從來不需要別人督促,小孩更明顯。很多時候,孩子很想做的事,我們叫他不要做;孩子不想做的事,我們卻又一直督促他。把這個觀念放在學習中,讓孩子做的事情,變成他想做的,他就有自主的生命。當我們的生命是被人操控、被人安排的,我們就會覺得失去活力,覺得生命沒有意思。可是當我們找到生命的意義,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時,生命又回到了春天。


一、教改要思考的問題


一九九三年,我第二度回到台灣,開始對教育改革投入較多心力。發現大家都在談教育改革,卻沒有先找到共識。我們是在談同樣的問題嗎?我們的目標相同嗎?還是各想各的、各做各的,沒有交集?社會呈現混亂的局面。所以,這幾年來,雅歌所走出來的一條路,與其說,我們想建立一種教育模式,不如說,我們想解開這樣的問題:到底,在進行教育改革之前,我們已經想通什麼?而這樣的問題是要先問的,例如:我們想要教出怎樣的孩子?


如果有人想送孩子進雅歌,我們也要問:你想要怎樣的孩子?你為什麼把孩子送到雅歌?我們不是告訴你,我們有什麼,而是先問你上述的問題。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清楚的想過生命中的這些問題。是否每所學校都好好想過這些問題,而不只是寫些條文,諸如,中華民國的教育目標等等?這是目前很嚴重的問題。


我的孩子自返國後,開始上一年級。半個學期之後,他問我:「為什麼台灣的媽媽只要看到孩子有時間,就要把它用光?」我起初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他又說:「我們班上好多同學,放學以後都還要去上班。」上班?他們家都這麼窮嗎?「不,他們繳錢去上班。」後來我才清楚,是上才藝班。我解釋,也許這些爸爸媽媽很愛孩子,他們怕孩子不懂得利用時間,所以辛苦的送孩子去學東學西。之後,孩子跟我做了一個約定,他說:「媽媽,可不可以答應我一件事,如果你想要我學什麼,請你告訴我,我自己學,請你不要把我送到那些班。」


過去六年來,我們真的照約定,他自己學習,我不需要送他去「上班」。這孩子今年就讀建功國中。當年他那樣問我,讓我感受到,台灣的孩子其實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很不快樂。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的孩子一開始上學的時候,經驗就不太好,是危險的。


二、孩子是怎麼學會的?


我的孩子常常聽我演講,有一次,他引述我的話對弟弟說:「他們大人都不知道,我們幼兒需要「時間」和「玩」,才能長大,不能把我們的時間用光。」所以,如果我們不瞭解孩子是怎麼學會的,只一味的逼他,不只我們的關係變壞,孩子可能也沒有學好,落得浪費生命,彼此傷害。讓我們回想自己小時候沒有學好的經驗,我們對學習的感覺那麼不好,而且連帶的,對想帶領我們的人也覺得討厭,那真是一個不幸。


有一本內容很好的書,書名是<The Unschooled Mind>,台灣翻譯成「超越教化的心靈」,可惜翻譯未能得其精髓。這本書原文的意思是說,那些還沒上學的人是怎麼學會的。也就是說,還沒上學的人可以學會很多東西,當他們開始上學,卻開始學不會,連加法也不會,然後他們覺得自己不好,討厭這個世界。這本書是告訴我們,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孩子上學,就開始學不會,我們的教育要檢討。孩子怎麼學會的?<The Unschooled Mind>說的是「多元智能理論」,它告訴我們,人的學習方式有很多種,(過去我們以為只有一種),而且每個人的方式不一樣,不同學科也可能用不同方式來學。比如,學詩詞,你也許用閱讀,但是,學煮菜就不能只用閱讀,而必須動手去做。每種學習都需要透過自己的管道。


過去的教育,讓我們習慣用同一種方式學不同的學科,加上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學習風格,有些孩子就會被困住。更甚者,老師也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有的擅長用語文、有的擅長用肢體、有的擅長討論、有的擅長發問,可是,有的孩子剛好就是擅長老師最不擅長的,就會痛苦。


所謂「多元智能」,講的是,學生有「多元智能」的學,老師有「多元智能」的教。我們怎麼幫助孩子呢?除了他所習慣的智能以外,我們讓其他的管道也能打開,據我觀察,大部份的孩子天生是開放的,慢慢的,孩子習慣某種智能、某種風格,最後其他的感覺就沒有了。當我們變成大人,有人說,我是屬於視覺型的、動手型的或聽覺型的,人越成長,智能越來越單一,因為太習慣用某種方式學習。除非,當我們開始發展的時候,有機會用各種方式學習,亦即「多元智能」的學。至於「多元智能」的教,老師要能夠強迫自己,改變舊有的習慣。如果是一個對文字敏銳的老師,很會挑錯字,常常糾正別人。對語文很好的孩子,可能訓練得更靈利,但是對其他一些孩子,一開口就會被糾正,可能就不敢開口了。這種經驗,有位教育家稱之為「麻痺化經驗」。當你一做某件事,就會受羞辱,便會帶來「麻痺化經驗」。


所以,很優秀的老師不一定適合每一位學生,有時候反而是「殺手」。例如,很會彈鋼琴的人,天生就會,老師只要說一遍他就會。一旦當了老師,他會對學生說,我已經說五遍了,為什麼你還不會?那麼笨!他無法了解,學生為什麼不會。所以,對學習曾經有過挫折的人,比較懂得如何教人,因為他會找到一些方法。老師的特長,或說,老師的智能領域太單一,會對在這個領域比較弱的孩子不利。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希望發展老師「多元智能」的教。老師除了自己的強勢領域外,能想出各種辦法來教。簡單的說,廿一世紀的老師要能夠強迫自己用各種管道來教。
我一直覺得,當我們定義「教育」就是「教學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老師會說,我只能教這科,不能教那科,因為我的專長就是這方面。家長更明顯,我沒有辦法教我不懂的。


我常說,學音樂的孩子可以支持多久,看家長的程度就知道。當家長知道怎樣陪孩子,孩子就可以繼續學,有一天,孩子超過家長的程度,就孤單了。家長會說:「去彈琴!」「去讀書!」孩子覺得,只因為我年紀小,大人不願意做的事都叫我做。這叫做「缺乏環境」。音樂智能沒有辦法學好,除非有環境。可是我們常常想要孩子學音樂,卻沒有為他營造環境。


三、營造環境


人類最先發展的智能是音樂智能,音樂智能不一定是學音樂,學會母語就是運用這種智能。用這種方式學習需要先營造環境。


第一,充分的示範。


回想我們的孩子出生後,我們最希望孩子先學會的是什麼?我們渴望孩子叫聲「爸爸」或「媽媽」。於是,當了父母之後,每個人都會突然變得很「教育」,平常很嚴肅的,都會變得很溫柔,在你的孩子會說「爸爸」之前,你會放下身段,先叫他一千次「爸爸」。這就是「充分的示範」。


第二,充分的練習。


當孩子感覺到爸爸不斷做同樣的動作,於是開始模仿,孩子發現,只要嘴唇發出「波波」聲時,爸爸會歡天喜,為了操控這個大玩偶,看見他驚喜的眼神,於是孩子常常做同樣的動作。這就是「充分的練習」。


第三,充分的肯定。


充分的示範引來充分的練習,需要立即的回饋。什麼時候我們不再給孩子驚喜的眼神,孩子的學習就開始緩慢。是否回想一下,我們有多久沒給孩子這種眼神?我們以為孩子長大了,忘記他仍是經常需要肯定的。


最後,我們需要時間。


孩子學母語,用的是音樂智能,而不是語文智能,為什麼?中學時代,我第一次接觸英文,老師教我說:「Good morning!」我拼成ㄍㄨ ㄉㄜ ㄇㄛ ㄋㄧ,這是語文智能,透過符號和規則學習。音樂智能不是這樣。音樂智能是在你還不懂音標、翻譯和文法之前,只會用全部的注意力完整的背錄下來。使用語文智能,透過規則來學習,可能比較快速,但卻不夠完整。透過語文智能學習和音樂智能的不同點在於少了「腔調」。所以,學語文要趁早,在還不懂規則的時候,腦子會全神貫注的把聲音背起來。要把握孩子的學習階段,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長,錯過那個階段,當他開始認符號,記憶規則之後,就漸漸不再用原來的方式了。不同的方式固然各有所長,但學習的東西不一樣。


音樂智能如果不是拿來學音樂,而是學各種東西,讓生活中充滿示範和練習,中國話謂之「耳濡目染」。所謂生在「世家」,應不是遺傳,而是環境。音樂智能是人類發展出來的第一種智能,這種學習風格可以使你所學到的東西非常完整,很有深度。想想看,運用這種智能,你可以學習一種語言到操控自如的程度!任何人,可以學習到操控自如的程度,不是天才便是專家了。


鈴木鎮一說,百分之九十幾的人都會說日本話,而且幾乎五歲前不費力就能運用得很好,這是非常難的,可是,當他們進入小學,卻學不會加法。鈴木鎮一松本辦了一所幼稚園,用多感官、生活化地完整的學習。德國心理學家測驗的結果,這些孩子的智商平均高於150,經過懷疑、重測,結果仍然相同,震驚全世界。鈴木鎮一說,這才是正常情形,一個人只要發揮學習能力,就是這樣。只不過,我們的教育體系使許多人發展得不正常,只有少數人成為天才。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學習」,我們只命令孩子學好;孩子遇見困難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幫助他。「你為什麼不專心?」我們把所能找到的指責加給他們,即使這樣,孩子也還沒變好,大人也很挫折。大人是基於愛,才管教孩子,但卻充滿挫折,這表示大人也是需要成長的。所以,在此我要介紹一個觀念:陪孩子學習。當我們教孩子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當老師,而是陪孩子一起成長。如此一來,教育環境就改變了。為什麼?


有一個懷孕八個月的人來找鈴木鎮一先生,說,對不起,我來的太早了,我想向你請教如何教育孩子。鈴木先生卻說,不早,你已經遲了八個月。有人請鈴木先生教孩子小提琴。鈴木先生要父母先學,孩子陪父母上課。孩子看爸媽學得很虔誠:日本人無論學什麼,總用一種「尊崇」的態度,使所學成為一門藝術。例如,老師把琴交給爸媽,爸媽要用跪姿、雙手去接,慎重地擦拭。孩子看見父母的慎重和充滿敬意,覺得羨慕。先答應孩子接觸一下,下次再讓他接觸多一點。


我們要孩子學習,須先培養他的胃口,讓他先有渴望和憧憬。不是這樣:「這把小提琴一百萬,你給我好好學!」孩子心裡可能不在意一百萬。學習的心態是需要先建立的,心態來自環境,曾經受到吸引的經驗,稱為「明朗化經驗」。


提出多元智能理論的Gardner認為,人的學習受到兩種經驗影響,一種是明朗化經驗,例如,「我看到我媽媽最崇拜的老師,拿一把琴給我媽媽,那把琴發出非常好聽的聲音。」或者,「有一天我去聽音樂會,聽見小提琴的聲音,世界上怎麼會有人把琴拉得那麼好聽!」


我們有很多人,小時候有過這種經驗,長大後仍然認為彈鋼琴是他的夢想。有一次,我問班上學生,喜歡音樂的舉手,只有一個。我又問,不喜歡音樂的舉手,大部分都舉手。我說,將來會讓自己的孩子學音樂的舉手,全班都舉手。我不叫他們放下,笑笑的看著他們,他們突然懂了,慚愧起來。為什麼?他們才說過痛恨音樂,卻希望孩子將來學音樂,可見音樂不壞,壞在有些老師竟然能夠教到學生討厭音樂。我常常覺得如果有老師可以教會學生討厭音樂,那麼他一定很厲害,因為我們知道小孩天生就是要跟音樂做伴、做好朋友的,如果上了學之後就開始討厭音樂,那一定有問題。矛盾的是,小孩天生就很會學習,可是開始上學以後,他開始覺得自己很笨、自己不行,可見這樣的教育是有問題的。


我們剛剛提到「陪孩子學習」,這是一個觀念的轉變,我們不是在教孩子。如果是教孩子,我們自己必須先懂得很多的知識,再假設孩子是一個空的杯子,老師是一個水壺,水壺本來是空的,必須先裝水再倒進杯子裡。這樣教孩子,我們稱之為「注入式」的哲學或者說「空杯哲學」。在這個假設之下,老師必須受培訓,學習很多知識以便灌輸給學生;學生則是一模一樣同一規格的杯子,而為了方便倒水,老師便會要求學生遵守規範,一旦水倒完了,老師就需要再學習,這就是「研習」。


問題是,我們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假設成同一品牌的空杯,然後希望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時間、同樣的一群人、同一位老師教他們同樣的東西,並且期待他們在同樣的時間內,學得同樣的好。但這是「教育」,如果想得那麼單純,就會產生問題,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四、建立技巧


通常提到教學生,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建立技巧』。例如孩子去上作文班,老師會教他們,如果提到天空便要說「藍藍的天空」,提到雲則是「白白的雲」,講到微風則說「吹來一陣令人心曠神怡的微風」,這便是「建立技巧」。有的孩子加以運用:「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吹來一陣令人心曠神怡的微風,這個陰天實在太美了!」這就是祇有建立技巧,而沒有忘掉技巧!


五、忘掉技巧


所謂『忘掉技巧』,就是生命的流露,除了會做以外,還能分辨出適當的時間和空間,回到生命的本身。其實我們台灣的家長都是很認真學習的,我們可以看到有這麼多的研習營和讀書會。今天參加這個,回來趕快用到孩子身上,改天參加別的,又換一種方式,讓孩子無所適從。結果,孩子想換的,可能是這個媽媽。這是個沉痛的笑話,也讓我們了解到:當我們的愛變成孩子的負擔,那便是缺乏智慧。我們想要有智慧的愛孩子,就必須大人自己先成長。所以我們想要陪孩子學習,大人就要先下決心:「我要長大,我要成熟,我要先學習做父母!」在學習做父母的當中陪孩子學習,不要指望孩子的知識是父母給的。


在雅歌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做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的內容很多是爸爸媽媽根本不懂的,甚至老師也不是很熟的。可是研究報告做好之後,大人都跟著學會了,同學也跟著學會了,全校都學會了。很多進雅歌的老師剛開始都很緊張說:「我看到他們上課的東西,我發現那些我都不會。」我告訴他們:「這樣最好,你才會陪他們學習。如果他們學的東西你都會,我恐怕你進來之後,他們會很慘。」


陪孩子學習表示:我們的心胸是寬的,我們的格局是大的,我們願意跟孩子一起成長,我們願意分享我們的生命,我們也願意跟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成長過程。陪孩子學習有三個階段是不能省的,我們不但要知道怎麼陪孩子學習,也必須知道孩子的學習有階段。陪孩子學習一定要先「營造環境」,而不能直接建立技巧。當我的孩子不彈琴的時候,我通常不會叫他去彈琴,而是自己去彈琴。但很多時候,我們會直接給他找個老師,好像自己的任務就了了。我們怎樣去營造環境讓孩子覺得他也想要去做那件事?當大人在學習一件事,並且顯得很愉快的時候,孩子就會認同這是一件好事。如果我們不做,光會叫他做,那再美的事都會變成迫害。所以我們所要的,應該是一種分享,一種美的分享。大人很喜歡做的事,小孩從小看在眼裡就會羨慕,並且想要做。


「營造環境」包括大人的示範,還包括有伴。我們讓孩子學習,如果沒有幫他找伴,就會很辛苦。因為「人」也是環境的一部分。如果沒有為他找伴,沒有為他找到對的環境,我們仍然不夠盡力。因為沒有學習環境的學習非常辛苦。就算是大人也需要有伴,當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以談一談,有人和我們分享他是怎麼做的。跟老師有很好的溝通,知道老師在做什麼,怎麼配合;也讓老師知道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怎麼樣。互相一起努力,一起來幫孩子的忙。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是怎麼樣的愛他,而不是覺得孩子就應該要懂。我們的孩子就是需要有人告訴他,他是被愛的。當他被愛得很滿的時候,他才有能力去愛別人。


我們知道自己很愛孩子,傳遞的訊息卻是錯誤的。比如說,我們明明很愛孩子,可是講出來的話卻很傷孩子。我們沒有想到,這些東西都是環境的一部分。當孩子在一個對的環境裡面,他的心安全了,他才有辦法開始好好的學習。如果沒有給孩子一個對的環境,只是斤斤計較於責任義務,這樣就顯得很職業化,是為某種目的而做的。孩子會覺得父母只是斤斤計較,自己覺得已經給了孩子所有東西,而孩子真正想要的東西,心靈交流,卻沒有給。陪孩子成長,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生命,而不是當成一項任務。陪孩子成長,我們不僅要建立技巧,最後也要忘掉技巧。透過所有的學習瞭解孩子也瞭解自己,讓生命流露。


在雅歌有一項作業叫做「美的分享」,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寫,而且幾乎每天都要做。這項作業除了小朋友要完成之外,也要求爸媽必須和小朋友對話,要求老師和小朋友及爸媽對話,也就是小朋友、父母和老師三方對話。從『美的分享』中一本一本的記錄下孩子的成長,並且從三方的對話裡讓父母及老師從中思考,刺激彼此的成長,這就是成長的記錄。學習的本身即是成長的過程,我們生命是怎麼樣改變的,就是成長,就是學習,最後我們看到的是生命的改變,而不是技巧的增加而已。如果只看別人的孩子做什麼,我們的孩子就做什麼,這樣我們就看不到生命的成長。環境的改變,生命的改變,這都是互相影響的。


談到我們要孩子學什麼,在雅歌有一個三年的主題,這些年來愈走,我就愈覺得這些東西很重要。第一年我們的主題是「關連」:我們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找到與人的關連,並看到與自然的關連,培養惜福惜緣的國民;第二年的主題是「和諧同工」:面對人與自己、與別人的互動,面對衝突、解決問題。第三年則是我們來改變,我們一起學習化感動為行動,奉獻自己成為別人的祝福。這是我們認為很重要的,大人與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探索,家長也再一次成長。抱著這種心情,家長甚至比學生更想讀這個學校。


教育之道無他,愛與榜樣而已,這是雅歌的名言,與大家共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