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培訓指定閱讀:人生棋,宛靜
今天孫老師教我們玩一種特別的棋,叫做人生棋。在一個棋盤上各設一個起點和終點,由起點一格一格往終點前進。當然,可以到達的路徑並非只有一條。一路上可能碰到危險的地雷,也可能得到豐收的機會。遊戲的規則是,一次只能選擇一個方向,前進一格,一旦碰到地雷,就Game Over了。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一直在選擇我們想要的人生方向。任何一個選擇都可能導致身陷危機,也可能有意外的收穫,當然也可能是平凡無奇。在棋局中,不同的起點和終點代表了不同的生命長度,但是越長的生命就代表越多的豐收嗎?我們曾下了一盤沒有危機,但也沒有任何收獲的棋局,這可能代表一種平淡的人生--天份不高,風險也少。當然,我們還下過才走了兩步就踩地雷結束的棋局。 該如何選擇正確的方向,讓人生棋的棋局能夠獲得最多機會,最少危險呢?最主要的關鍵,就是要會思考。經過慎密的思考,才能躲避危險,選擇正確的方向。我們的人 生,亦是一條充滿抉擇的路,要作出正確的抉擇,必須要具備「品格」。那品格又是什麼呢?品格是一種心智的習慣,由釐清思維開始,最終建立成一種習慣。在作抉擇的時候,如果沒有釐清思維,就會對方向迷惘,容易誤入陷阱,萬劫不復。因此,品格的培養非常重要的。
人生棋的遊戲的不斷地重玩,還可以變更起點和終點。但是真實的人生不能重來,因為人不能預測自己生命的盡頭。所以我們更要追求真理,完成品格,才能讓我們作出智慧的抉擇,進而實現我們夢想。
Please reply in one paragraph.請用一段文字回應,內容包含:我學到的重點、感想以及我可以如何應用。
彥塵 常常聽到「人生如戲」這個說法,而這篇文章中則是講到「人生如遊戲」,並且是不可重複的。沒有了「謝夫羅得大法」(Save/load)的加持,如何在人生中做出正確的選擇、找到值得遵循的人生目標,即是一輩子的課題。當然,現實人生中萬事互相效力的程度遠高於遊戲系統所能提供的變化,一個人雖不能說完全掌握命運的走向,但是充實自己的見識與格局把自己的生命往豐富收穫的一邊推動這種事,應該是一個對人生負責的人能做到的。是大起大落精彩,還是恬靜平淡可取? 這就有賴於從品格的教導做出符合價值觀的處事態度來決定。
彥塵,要在一段話中「掌握重點、說出感想,並且加以應用」實在不容易。這篇回應顯現出你的文字功力,我劃線部分應該是你的感想吧!你覺得容易嗎?
湘如
我們不能決定人生的起點與長度,但是人生中所作的每個選擇,決定了人生的終點與寬度。師 院畢業後的我,面臨一年一年的甄試、轉換工作環境,漸漸對人生失去目標、對自己失去信心。先生說,是我之前的路都太順了,雖不是多優秀,但是就安安穩穩 的、順順利利的,想什麼就剛好有什麼,從來都沒有真正想過自己要的是什麼,命運就正巧如此安排著,我下了一盤父母想要我下的棋。只不過畢業後,一年一年的 代課,對他們而言,我大概是把這盤棋給下壞了,我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每一年到了六月,要考教甄、考代課,還是要轉職,總是令我心煩。先生總在一旁陪伴,幫我釐清我真正想要的,並且不斷告訴我,要我為我自己做決定,因為沒有人可以為他人承擔錯誤選擇之後的後果;也不斷提醒我,人生不是只有「當老師」這條路可走,就算真的要當老師,也不見得只有在學校內。
快三十歲了,發現自己之前做的努力,每一年都被歸零,(想到孫老師辦雅歌小學的過程,自己真是小巫中的小巫),當然有獲得經驗與學到教訓,不過,過程中我對孩子的用心付出,在考場上是不會被看見的。媽媽曾說我,就準時下班(大概是自己效率太低),回家準備教師甄試啊!自己前途比較重要。可是,教育是志業,不是嗎?我也跟媽媽說,如果我是那種老師,我會看不起自己,乾脆不用當老師了。
人 生無法重來,時間不會等待。我要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為自己的人生,和生命中所在乎的人事物,做出正確的選擇。應用:當孩子徬徨時,我會陪伴他去想一想他在當下有哪些選擇,各種選擇背後會要付出什麼代價、造成什麼後果,了解到後果得自己承擔,最後協助他做出正確的選擇。
湘如,從你的話語中,呈現出你是一個能夠省思的老師,這也是此次培訓中我看到的你的特質。人生棋可以重來,生命不能重來。有些遭遇一次都承擔不了,有些經歷能夠歸零重來卻是一種膽識,一種把事情做好的決心。我的人生哲學是用生活醞釀,用生命創作。我曾被評為常常 reset,我則認為一生中好好地完成一件不朽的作品遠勝過完成很多平庸的著作。你說是嗎?
| |
秀珊
從懂事以來,我們在人生的路上,出現過許多的叉路。年紀小時,是父母親幫助我們進行選擇,父母藉由他們的人生經驗,選擇風險較小,未來性較高的路徑。然而,曾幾何時,「這是我的人生」,這句話成為我進行抉擇時的自我提醒。同樣的一盤棋,每個人走的路徑不見得相同,就算是相同的路徑,遇到的「機會」或是「命運」也不見得相同,何必局限自己呢?因此,擁有自我反省能力,隨時能釐清思維並改變自我從而建立習慣的「品格」,將是我在走人生這盤棋得以掌握的利器。雅歌這盤棋很多人走過,雖然不免重來數次,但是,這次的起點與團隊都不同,透過不斷的省思,與前人經驗的提示,加上我們一路上遇到的好機會,我相信,我們建立的好品格能帶領我們走向收穫豐富的雅歌建校之旅。
秀珊,品格教育正是內省與人際兩種智能的充分運作,雅歌的教育以藝術教育開啟覺知的眼光,以人文教育涵蘊和諧的胸懷,以品格教育建立心智的習慣,加上健康教育培養強健的體魄,多元智能就這樣達到均衡。看來你已經掌握了重點!
文如
荷蘭畫家文生.梵谷在麥田裡的那聲槍響,至今迴盪!他對世界的看法,對色彩的見解,對光的詮釋:令當世的人困惑,令後世的人景仰。他在一幅幅的空白畫布前,追尋生命中的真理;夢想燃燒著他的身、心、靈。別人的世界裡容不下他,而在他世界裡也沒有別人。人生,可以是充滿選擇。但似乎,對於有些人是別無選擇的;或者,是可以選擇放棄的。對於文生,我們惋惜巨星的殞落;但我們不會認為他是個可依循的榜樣。我們學習他對夢想的熱情;但更提醒我們夢想的實踐在與人和諧同工!
文如,生命教育有三把鑰匙:追求真理、實現夢想、完成品格。沒有真理,生命是無助的;沒有夢想,生命是無力的;沒有品格,生命是無奈的。你的回應與我平日對品格的詮釋實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