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gh! This is just right!--山泉班英文課   明芳   10/13/2010


今天的英文課我們到大鋼琴前上課,孩子們上一節突然想演三隻小熊,不演小紅帽,老師說只剩一節課練習,但還是接受了。孫老師要孩子們跟他念台詞,她示範一句,孩子們複誦一句,讓孩子們熟悉劇本內容,孩子們和老師很有默契的你一句,我一句的學習。


為了要讓他們能理解台詞的涵意,孫老師運用聲音及表情的示範來營造學習情境,讓孩子自然投入其中。老師也讓孩子當翻譯機,她講中文,翻譯機講英文:


「哇!好溫馨(甜蜜)的一幢小房子」Oh, what a sweet little house!


(叩叩叩!)「有誰在裡面嗎?」Who's there?


(看到桌上有東西)「我肚子好餓!」 I'm hungry!


「這是什麼呢? What's this?


他看到一碗粥,舀了一口,說:
「啊!這個太燙!」Ugh! This is too hot!


他又拿了第二碗粥又舀了一口說:
「啊!這個太涼!」「Ugh! This is too cold!


他再拿了第三碗粥舀了一口說:
「嗯!這個剛好!」「Mmm! This is just right!


就在這樣的雙語交融中,孩子們隨著情境輕易的就將英文台詞朗朗上口了。


大部份的孩子都專注地參與著,唯有Ken Kevin沒有進入狀況。孫老師沒有忽略這兩個孩子,仍然製造機會,邀請孩子參與其中。Ken說他從沒學過英文,不會說英文。老師邀請Ken當桌子,Kevin當椅子,他們也欣然接受這個沒有台詞的角色。


當老師發現孩子們不太能分辨「Who's there? 」 與「What's this? 」時,即刻幫他們釐清,並且做了數次練習,直到他們清楚。接著,戲碼來到無聲角色「桌子」和「椅子」出來了 ,KenKevin也就一起參與其中,而孫老師以口語及動作來示範:


他坐第一張椅子→This chair is too big!


再坐第二張椅子→This chair is too big!


第三張椅子→This chair is just right!


然後,床出來。


這張床太硬了→This bed is too hard!就在這時Ken與其他人一起把這句台詞說出,孫老師立即請其他小孩為他鼓掌,他不再「不會說英文」了。真的是「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找不到方法的老師。」


第二張床太軟了→This bed is too soft!


第三張床,你猜他會怎麼說?This bed is just right!


當所有的台詞都演練後,要進行總彩排時,Zoe突然說她不想演了。平日上課狀況甚佳的她,今天情緒不佳,孫老師有點意外,開始運用很多方式引導。她問大家:Zoe不想演,我們要放棄嗎?她問Zoe:還是演一個不用說話的角色?她肯定Zoe在上課的認真學習,但仍未能說服Zoe參與。老師再次問其他孩子:「不想放棄的人舉手?」其他的孩子舉手表達不想放棄。


在老師中英交融的過程下,孩子們完整的記住三隻小熊的台詞,並能清楚地用英文來朗誦。這堂英文課讓我感到神奇的地方是,當孩子們完全融入情境中,對學習有畫面時,對於劇中角色的揣摩可以很自然,就這樣開口說,就這樣學會了,似乎學英文一點兒也不費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雅歌私塾 的頭像
    雅歌私塾

    雅歌私塾的部落格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