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雅歌青少年管弦樂團的誕生2003/3/1

多年前,我曾問過一班師院生:「有多少人喜歡上音樂課?」結果只有一個女生舉手;表明不喜歡音樂課的人大概有九成以上。當我問:如果將來成家立業,能力允許,會送孩子學音樂的有多少,全班都舉手。我久久沒有讓他們把手放下,學生們似乎慢慢發現我的意圖,尷尬地笑笑。我常說:孩子天生就是要跟音樂作朋友的,會討厭音樂是需要透過學習的;能夠把孩子教到不喜歡音樂,可也是需要一些「功力」的。


十七歲那年,我遇見一位老師,他是個外籍神父,看了一堂音樂教學使我的一生有了改變。我就像前面那位唯一舉手的女孩,對音樂有著內在動機,不論什麼老師教,我都不會討厭音樂。然而那堂課讓我發現音樂課可以又快樂、又有深度。那天神父在課後說了一些話,也深深地啟發了我:來自國外的音樂教學,不論多麼精采,還是會有文化的隔膜,我們需要把它本土化。


遇見這位老師是我生命中的轉捩點,開啟了我生命中的一個偉大的夢想,也激勵我成為一位好老師的決心在那之前,我是說什麼都不願意當老師的。十八年後,我終於完成了這個夢想的第一部分。「音樂的生活」的出版,讓中國的老師可以透過中國文化的內涵輕鬆地教音樂,讓中國的孩子可以用生活化的經驗愉快地學音樂。每一次看到孩子們那麼快樂地學習,並且學得有深度,我就得到安慰。


我感謝上帝用兩種老師豐富我生命的內涵。第一種老師帶給學生羞辱及傷害卻不自覺,第二種老師刻意地在學生的心靈深耕,讓生命可以有根,不畏艱難,走出自信。難忘大一那年,愛我華州立大學的巴濃教授不只教我彈鋼琴,還啟迪我如何「陪學生練習」。他要求我們五個徒弟課餘聚集,聽她練琴,並看我們如何練琴。她帶我們到百里外的城市聽音樂會,引薦我們和大師會面,並且告訴大師我們「多有潛力」。她讓音樂的甜美充滿我們的回憶,她讓充分的肯定成為信心的沃土。因為她深深了解,學音樂的道路多麼競爭,充滿艱難、險惡,心靈沒有一些「人文」的根,是經不起別人隨意踐踏的。


研究所時代,我的老師以嚴苛出名,偶而看到博士班的學長們被當眾羞辱、嘲弄,躲到琴房痛哭。老師可能以為,音樂之路是坎坷、無情的,身為一個指揮,若無優異的資質、加上堅忍的意志,將來很難在同行爭競的腳步下全身而退。在這樣的磨練下,同門之間反而互相扶持,彼此切磋勉勵,珍惜這份緣。回想起來,我深深感謝大學時代的老師的寬廣,為我的心靈札下很深的人文種子,讓我有能量走這一條艱辛的路。也是這樣的磨練,讓我後來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能夠堅毅。


多年來接觸很多音樂天才,許多由於從小被過度保護、寵溺,只在意掌聲,對社會缺乏關懷,不在意旁人的感受,與人與己都不和諧;才華縱然橫溢,面對生活卻是低能,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只有藝術,沒有人文的音樂教育是失調的,因此雅歌的辦學理念裡,有一個很強韌的人文的軸,我將它深深地紮根在生命教育的脈絡中。


九年一貫的課程裡,將「藝術」視為一種工具,讓我們探索生活;當作一種手段,讓我們涵養人文,這正是雅歌所要的。雅歌的藝術教育主要的目標是透過生活經驗喚醒孩子的感覺,讓孩子帶著感覺學習,並因為可以表達自己的感覺而享受學習。所以孩子喜歡上學是因為我們給他們兩個舞台:智能舞台幫孩子學得會,生命舞台讓孩子願意學。


很難想像這一代的孩子將要面臨怎樣的競爭,而在競爭的當中,我們是否為孩子的心靈埋下人文素養的沃土?台灣於2008年的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期待每個孩子都會一樣樂器,每個學校都至少有一個藝團,而這樣的工程是需要有規劃有準備的,師資是需要先培訓的。怎樣讓這樣的政策造福孩子,而不是孩子的負擔,挑戰許多音樂教育工作者。


活了近半個世紀,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學樂器不必是貴族的娛樂,進樂團不必是天才的專利,成就可以不透過威權,學習可以允許不同方式,接納不同進度,演奏不必為博取掌聲,而是為分享愛與美妙的思想,音樂家可以用音樂服務社會,照亮社會的角落。


「雅歌雅歌,生命的弓,射向天空,護衛彩虹。」生命有弓,才能瞄得準、射得遠;新的一年,我期許雅歌青少年管絃樂團的誕生,為台灣的教改天空劃出一道彩虹。當琴聲悠揚,我將實現夢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