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上車,幾隻小貓頭鷹一齊向我說:「Guten Tag.貓頭鷹媽媽!」我嚇了一跳,也很開心。孩子們想要挑戰進入油桐班,這幾天搭校車的秩序很明顯有改變。昨天我特地讚美詠忻,她說話變得很溫柔這件事讓我刮目相看。
很多小朋友都想申請油桐班,振韋特別問我要怎樣挑戰?一個孩子非常想挑戰,但是爸爸不要他挑戰,因為有人說要進油桐班要有巨額捐款才可以。我告訴孩子:「要申請的學生必須通過挑戰,而且家長必須同意接受課程的彈性,陪伴孩子成長寫分享。」家長不一定是贊助人,也不是用捐款讓孩子進入這個實驗。
雅歌有「模擬人生」,為了讓孩子體驗不同的心態學習會有什麼改變,我準備推動這個計畫,讓學生挑戰,並且徵求贊助人。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挑戰,每一個贊助人出現,就有一個通過挑戰的孩子可以立約,成為油桐班的學生。由於雅歌還沒有辦法找到很多外來的贊助人,我們讓家長當贊助人,因為家長都已經替孩子繳了學費,所以雅歌的贊助人負擔的不是學費,而是能力所及的人力、物力、財力。當然,這個課程要更個別化,照顧到不同程度,不同學習風格的孩子,有些家長不一定願意冒險,我們不能全校實施,必須讓家長和孩子選擇要不要參與,並且對自己的選擇願意付出代價。孩子們聽懂了。
第一節課,我到山泉班,為他們說明油桐班要做行動學堂的實驗,所以我要確認多少人可以讓我很放心帶出門學習。
首先,挑戰專注、不分心:「專注就是集中精神在你的目標,不讓它斷掉。」我試著引誘他們看別的地方,他們很努力的保持不動、聚精會神看著我。這時候,庭葦開始製造出聲音引人注意。我說:「不分心就是不受影響!」大家都沒有告狀,或是抱怨為什麼他可以不一樣,我在百宮格上用圍棋為每位孩子加分。
第二個任務,我挑戰他們「聆聽,抓重點」。我的指令是從座位區外圍安靜的走到門口,摸一下門把再走回來,如果碰撞到人或物就失敗--這個任務大家都完成了,包括庭葦。
我告訴孩子,他們剛才非常棒,完成了很高難度的挑戰,包括:專注、不分心、聆聽、抓重點,而且成功了。我在白板上面寫下:
數學課
貓頭鷹媽媽
挑戰
專注、不分心
聆聽、抓重點
成功
我要孩子們以今天的課程內容寫一篇分享。我示範用手在空中打字:「今天數學課的時候,貓頭鷹媽媽挑戰我們專注、不分心。他要我們聆聽,抓重點,我們聽他的重點,走到門口摸門把,再安靜走回來,每個人都成功的完成挑戰。」
我講完了,讓每個人試著出來也講一遍。孩子們看著白板的重點,很流暢的復述了這篇話。一一通過後,我讓他們在挑戰表上填上分數,他們看得出自己得分的部分是:「專注、不分心,聆聽、抓重點,準時開始及時完成,與自己和諧以及秩序」,所以都獲得五分。這樣的競爭,每個人都可以得分,不少山泉班的孩子覺得他們可以繼續挑戰。
說好第二堂要上彩虹班的品格課,振韋跑來拉著我的手進入教室,全班都在等待,看來彩虹班是很想把他們班直接變成油桐班,我也這麼想。
我請他們說說看,油桐班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想挑戰?孩子們七嘴八舌卻無法拼湊出一個完整的畫面。我告訴他們,雅歌以前的課程很好玩,老師常常帶著孩子到不同地方上課。我希望現在的小朋友也可以這樣,但是目前還不能這樣做,我還不放心,家長也不放心。「我們是就這樣放棄,還是等到所有人都可以再做?」他們希望可以讓通過挑戰的人就開始做。
孩子們專心的聽著,一整堂課的挑戰,教室裡秩序井然。我再帶他們試著走出教室,觀察他們會不會讓我擔心:「會不會干擾到旁人?會不會分心去到處摸摸?會不會撞到東西?會不會隊伍脫開?」
我們走到沙發區,我挑戰他們「如果全部都得坐下來,只有兩張沙發怎麼辦?會不會有爭執?」他們很快地把沒座位的人安頓好,一片融融。我再挑戰他們到圖書區:「每個人都要有書,椅子不夠但每個人都要坐下來,會不會吵到人?」他們解決了問題,很安靜的看著書,保持愉悅的心情,讓我很感動。回教室,我帶著他們用我在山泉班用的方式寫分享,他們愉快的完成,並且告訴我,以後寫分享會很快,也很快樂。
今天,貓頭鷹媽媽和小貓頭鷹有了很多對話,我看到他們渴望變成油桐花,我知道他們會變成那樣,只要我們願意相信,願意去陪。而環境就是大人的心態與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