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的課程有兩種形式:礦脈課程MINE和花繖課程PLUS。
礦脈課程(多元智能浸潤探索)是老師針對各科的教材檢視孩子該學的知識、技能與品格,設計多元智能的活動,讓孩子有機會浸潤在多感官的刺激中,對學習的內容在第一次接觸就很有感覺,因而很快學會。
雅歌的貓頭鷹挑戰分為:紅、黃、藍、黑四級,今年我們在礦脈課程也將孩子依照教育部課程綱要的四階段分組,就以紅、黃、藍、黑代表。排課不再是以班級或年級,而是以孩子的程度進行。班級則是以生活混齡的方式,讓模擬人生的課程更貼切,更真實。
我不是荒山,我是礦脈!
花繖課程(個別學習花繖系統)是一個學習環境,接納孩子的個別差異(學習風格及學習進度),讓孩子選擇自己興趣,用最擅長的方式學習。傳統對於個別差異的補救就是一對一個別指導,這樣的處理不但成本昂貴而且缺乏效能。
雅歌則是讓一群不同程度的孩子,選擇不同任務,同時同地一起進行學習。孩子在花繖課程有較多彈性,有人在上社團,有人在練琴,有人在進行研究,有人進行浮流,有人接受個別輔導。不再是每個人每種課都要上,孩子不會被塞得太滿,有一些時間給自己,也有一些時間讓老師補強。
不同程度,不同進度,不同風格,可以同時同地學習。
礦脈課程允許一些孩子被分在不同年齡層。有人學習比較早,或已經勝任有餘,但是制式教學只教一種程度,孩子因為無聊可能就漸漸恍神,突然發現自己不會時就落後了。有些孩子一直跟不上,是因為我們的教育系統無力補救教學,孩子越升級,心越虛,自我形象越差。
在雅歌,有些孩子基礎不好,我會跟孩子談:如果有機會讓你在你可以勝任的程度學習,你會不會學得比較好?當孩子覺得會,我會告訴他:你其實需要把一些東西整理好,你就可以進步很快,這樣做能夠確實讓你把一些不扎實的學習打好基礎,以後就會往前邁進。可是我擔心你會覺得沒面子,寧可不要去處理這個問題。孩子告訴我:我願意,因為把它學好以後我就會進步。
也有一些孩子,他們資質夠,只是一路驕滿,不願意花時間,不肯用心,所以漸漸一事無成。我會問他們:如果我把你放在一個有挑戰的環境,例如用原文書上課,好像出國留學一般,你可能會很掙扎挫折,但是只要你有心理準備,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你可以直接讀原文書了,那是很棒的成就。只是你會不會看到別人程度比你好,覺得自己很差而不想在這裡面學習?孩子想一想,慎重考慮後告訴我,他們願意:反正本來就知道自己沒其他人那麼強,努力就好了。
在雅歌,孩子比較不會因為程度不同而有心理負擔,因為每個人都有被欣賞的地方,這可能也是為什麼雅歌比較能繼續幫助一些原本被放棄的孩子。有的老師為了找到孩子的自信,花很多時間鼓勵孩子、肯定孩子,「不會陪到會」是雅歌老師的一種特質。復校之初,許多害怕數學的孩子,我用許多方法讓他們願意學,用許多陪伴讓他們學到會。我發現,很多孩子不會是因為他們在一兩年前就卡住了,沒有人去陪他們照出問題。多次,家長來接孩子,看到雅歌校長陪孩子做功課,他們等到六點也心甘情願。孩子不但不再怕數學,還愛上數學。整整一年,我用溫柔的堅持,陪伴他們走出過去的麻痺化經驗,我覺得很值得!常常,家長流淚告訴我:沒有看過這樣動人的學校,這樣用心的老師,這樣有榜樣的校長。
當老師們看到我花這麼多時間陪伴孩子學習,不會就是堅持陪到會,非常驚訝,覺得很奢侈,也覺得雅歌孩子太幸運,他們開始也願意在很難教的孩子身上花時間。有老師看到一位孩子自我形象很差,學習沒有成就感,他以自己的音樂專長陪伴孩子,希望讓孩子有一樣比人家強。經過一場密集的訓練,讓孩子去參加一場正式的演奏,所有人對他從此刮目相看。我看到孩子的進步,也心疼老師不知付出多少心力!還有位老師花很多精神在一些躁動的孩子身上,剛開始孩子們很反感,對他很排斥。他沒有灰心,堅持守著們這一群孩子,用各種方式開導、同理,最後贏得了孩子的尊重,我從孩子的生命改變看到老師默默的付出。經歷這麼多年與各種孩子為伍,我知道一個憤怒的生命要轉變為柔軟、親切是多麼不容易,老師的付出沒有用心去看是看不出的。
當雅歌的老師不容易。奧地利人問我,培養雅歌的老師有什麼目標?我告訴他們,要當雅歌的老師有兩個條件:Competent enough to lead, Humble enough to serve.實力夠格領導人,謙卑願意服務人。這樣的條件很高,我也必須保持自己時刻進步,總是以服事的心與老師們相處。雅歌沒有資源、我沒有財力,沒有權力,我能給老師的只有我的愛!
而今年,我感受到自己在課程設計的創意開始邁向成熟、進入自由。新學期,雅歌好得無比,因為大家走過一次次震盪,終於凝聚在一起。每個人開始不計較,都願意多走一哩路!我感謝有一批老師、家長與我一起攜手,揮灑半天的彩虹。不論是礦脈,不論是花繖,都將寫下輝煌與燦爛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