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明上河圖--古文課 孫德珍2012
週五的古文課,孩子們以小記者身分欣賞蔣勳大師解說「清明上河圖」。蔣勳大師慢條斯理地解說,我挑戰小記者們聽出重點,記下來,我也在白板上寫一些我的筆記,低年級的小小孩立刻有模有樣的抄下來。
我告訴他們,蔣勳的課是給研究生程度聽的,如果他們聽不太懂可以問,他們很確定他們都聽懂!所以,我停下來了解一下他們到底聽出什麼?孩子們都能抓到重點,泓喬和柏宇各代表兩大報系,兩位記者現然都不是泛泛之輩,不但全聽懂,而且所抄下的,句句都是重點。我問其他人也聽出來的舉手,好多人都舉手。
上次看到的是清院本,今天看的是北宋張擇端的原版,在蔣勳介紹下,不僅張擇端被推崇為世界級畫家,連宋徽宗的形象都不再是刻版印象的靖康之恥。宋代不喜歡打仗,儘管被視為積弱,卻難能可貴有了一百年沒有戰爭的和平日子。
這堂課只是剛開始,連畫軸都還沒掀開,孩子們已經探索了「清明」的三個推論,理解了宋代的文化背景,翰林院(相當於現在中研院)設有藝術部門,畫家可以是院士,無怪乎宋代的藝術有這樣高的境界。透過許多角度看宋代,孩子們看見了宋徽宗在文化上的貢獻,張擇端在北宋亡國後,畫出了汴京城的繁華,很多事不是表面上那樣,孩子們因此修正了史觀。
義工媽媽們很驚訝孩子們從頭到尾那麼專注,而且能夠聽得懂,我想他們腦中又是那句話:如果我當年能讀雅歌,現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