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只有三年              校友 丁亦柔


因為小時候個性較內向,也不太懂得如何與人相處,第一次上幼稚園後便從此對「上學」當作避之唯恐不及的事。記憶中的幼稚園基本上跟「老師很恐怖」畫上了等號,在我極力反抗下,父母決定讓我先不要上幼稚園,也因此我從幼稚園時就跟著在雅歌當老師的媽媽在雅歌當小跟班。雖然只是個小跟班,卻跟著學長姐們一起上課、一起學小提琴(還記得我用的第一把小提琴是大孫老師借給我的特小版小提琴),甚至還一起參與演出了小池王國。


在還沒真正當上雅歌的學生,我便已經愛上了「上雅歌」。進入雅歌一直到公辦民營共三年,雖然我的國小生活只有一半真正在雅歌度過,而且還是最年幼的三年,但這三年歷歷在目,足夠讓我回憶一輩子了。


我還記得在芎林雅歌的田裡與「特級家族」的學長姐們一起挖田溝的時光,和那因為我們是「特級」,所以我們的田溝要「特級深」的天真理論(結果我們挖到我的腳長那樣的深度,成功的當了最特級的一個家族xDD)


我還記得全雅歌的小朋友一起坐在一樓木櫃子上學英文自然發音法的那段日子,還有Miss.顏的豬鼻子貼紙。我還記得我們一年級因為太多人選擇「螞蟻」這個研究題目,所以成果發表時大家一起演了一齣關於螞蟻的戲劇⋯⋯ 一年級的結束意味著芎林雅歌的結束、峨眉雅歌的開始,我們搬到了峨眉鄉七星村茅坪十一鄰的小山丘上,這樣新的開始改變了很多事,很多同學因為距離遠的關係離開了雅歌,但也在老師們的努力下吸收了新成員進入。一天來回一個小時半的通勤時間並沒有阻斷我們對雅歌的熱愛,現在回想起來那兩年花的那些時間並沒有浪費,反而成為了我與媽媽最佳的交流時間。


我還記得在中間那棟小木屋裡,在貓頭鷹媽媽的帶領下一起宣誓著「我願意奉獻自己成為別人的祝福,我願意追求智慧成為別人的幫助,我願意被愛愛人成為別人的安慰。」或許那時還小並沒有完全的體會那背後的意涵,但它卻陪伴著我直到現在。


我還記得三年級時我們那一屆因為人數多自成一班成了第一個沒混齡的班級。我還記得那年我們跟我們的寵物們一起在松樹下玩耍的日子,還有在面對死亡課題下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的我們,以及被我們採集野花圍繞著的雅歌墓園。


我還記得在經歷過幼稚園時期小池王國先修班的我再一次聽到要演戲時有多麼的期待。在一樓圖書館的選角、在松林旁停車場排戲的日子、與同伴一起進錄音室那認真的態度、公演當天興奮的情緒 三年的時間對很多人而言並不長,但在雅歌三年的時間對我而言已經足夠了。用大人的角度來說,雅歌擁有的不僅僅是體制外講求品格教育及多元智能的教育方式,還有一群熱情有理想的老師們,雅歌小學無疑是孩子成長最佳的環境。但對一個小學生而言,這些都太深奧了,三年級的我只知道我喜歡上學,喜歡能和整個學校的學生當朋友,喜歡學校裡像朋友一般沒有架子、像家人一班疼愛我們的老師,喜歡可以抓到各種各樣生物的校園,最重要的是「在雅歌上學我過得很快樂」。


如今我即將高中畢業,在考大學面試的時候多次被教授詢問到雅歌這段經歷,記得有一位教授問我「你的小學很特別,你能告訴我在那樣的環境下你得到甚麼嗎?」還有另一位教授問「在這種體制外的小學成長,在進入體制內的學校不會無法銜接嗎?」相信這些問題是普遍大眾最關心的,但在我的人生裡,在雅歌的我只有獲得沒有損失。


三年裡我開心的成長,我逐漸找到自信並學會表達自己,我擁有了一群真心的朋友要是有人問我「如果可以重來你會選擇進入雅歌,還是你會想早一點進入普通學校早一點為將來必須得面對的大考作準備?」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他「我會選擇雅歌」雖然沒有所謂的如果,又或者是就算有如果也輪不到年幼的我來選擇,不過這就是之所以我如此感謝我的爸媽願意帶我進雅歌,陪伴我在裡面成長。或許雅歌沒有像有些名校一般能帶給孩子在大考方面十足的準備,或許因此我的某些學科能力沒有像同儕一樣從小培養,但就算這樣又如何?如果這些代價換取的是我快樂的童年,是我能得意的分享我小學生活有多麼快樂,那麼這個代價,真是太值得了。在雅歌有太多太多的回憶,在我開始下筆後,才發現想一次描述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在認為回憶完的下一刻腦海裡又會蹦出另一段趣事,我放棄了想把三年用一篇文章帶過的想法,還是讓這些美好的時光慢慢浮現上這個平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雅歌私塾 的頭像
    雅歌私塾

    雅歌私塾的部落格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