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奧地利基礎教育改革


轉載ttp://www.bjedu.cc/html/jiaoshiyuandi/bijiaoyanjiu/2009/0531/52129.html


日期:2009-05-31來源


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教育處


  內容提要:200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佈了31個國家基礎教育水準測試比較結果,奧地利名列第16位,處於中游。測試結果使奧地利教育界感到,自詡優秀的教育體系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如不改革,它將會拖奧地利經濟發展的後腿。由此產生了一場關於奧地利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討論。2003年年初,奧地利成立了專門的改革小組——未來委員會。經過近兩年的調研,改革小組向教育、科學和文化部部長提交了總結報告——《奧地利基礎教育改革方案》。報告分五部分:改革目標、改革戰略、改革原則、改革的具體措施、急待解決的問題。

  1995年奧地利加入歐盟,入盟後,隨著與歐盟其他國家教育交流的增加,尤其是在歐盟制訂新的教育政策過程中,奧地利深感自己曾引以為榮的教育體系已跟不上歐洲其他國家的發展步伐。200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佈了對31個國家教育水準的測試比較結果,奧地利名列第16位,處於中游。教育水準測試結果顯示,奧地利的教育體系並無優勢,而且暴露了許多問題,如不儘快改革,將會拖奧地利經濟發展的後腿,甚至會在不長的時間內被淘汰出局,由此產生了一場關於奧地利教育改革的大討論。為保證奧地利的教育品質,提高其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克服教育體系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尤其是在社會各階層強烈要求改革的呼聲中,2003年年初,在教育、科學與文化部部長蓋勒女士的倡議下,經部長理事會批准,奧地利成立未來委員會(Zukunftskommission,以下簡稱委員會”)。委員會由薩爾茨堡大學教育學和傳媒學教授海德爾等4人組成(2004年起為5),受命分析奧地利的現行教育體系,找出阻礙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和可行性方案。200310月,經過半年多的緊張工作,委員會按要求提出了改革草案。在此基礎上,經過召開各種座談會、研討會和廣泛徵求意見,20054月,委員會正式向蓋勒部長提交了關於奧地利基礎教育改革的建議方案。

  一、改革目標:系統改進辦學品質和課堂教學品質

  20世紀90年代初,奧地利緊跟國際發展的步伐,制定了一系列改進辦學品質的方案,如全面落實學校發展計畫、建立提高辦學品質的支援系統、課堂與教育標準指南、建立長期觀察體系和教育狀況報告制度、充分利用科研成果等。可惜這些方案沒能得到有效貫徹。委員會認真研究了這些旨在提高辦學品質的建議後,根據奧地利目前的客觀環境,認為課堂教學、授課內容和教學方法是當前改革的中心議題。國際學生評價專案2003年的調研結果與委員會對改革的定位吻合。面對大批對數學和自然科學沒有興趣、解決創新問題能力差的學生,改進課堂教學顯得尤其重要

  二、改革戰略:先提高品質,再改革體系

  近年來,一些學者、黨派和利益集團提出,奧地利實行的結構性教育體系嚴重地制約了教育品質的提高,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應向實行一體化教育體系的國家如芬蘭、瑞典、加拿大等國學習,借鑒德國的綜合學校經驗,改革奧地利的教育體系。針對這些看法,委員會在對西方文化圈裡流行的結構性教育體系和一體化教育體系進行比較後認為,兩種體系旗鼓相當,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不管是在結構上還是在教學上,奧地利教育體系都更注重選拔與優化。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改變奧地利現行教育體系的風險太大,改革有可能成為表面上轟轟烈烈的政治熱點和為某些利益集團服務的理論工具。因此,改革體系的建議不宜考慮。要提高奧地利的教育品質,首先必須提高辦學品質,加強師資培養和建立支援系統改革體系(建立綜合學校、延長小學時間、延長義務教育時間等)是一項有意義的、長期的教育研究課題,但當前的首要任務是進行體系內改革。

  三、改革原則

  委員會對現有體系的利弊、改革所要達到的目標等進行認真分析和比較後認為,不管採取何種辦法,提高教學品質和國家的教育品質是最終目標。為此,改革必須遵循如下四個基本原則:
  (1)有利於提高系統品質管制。尤其在教師、學校和國家的教育政策等三個方面,能提高教育品質,加強教育品質意識。
  (2)學校能有更多的自主權,能承擔更多的責任(人事和資金自主、簽訂責任協定和保證計畫落實、靈活調整上課時間和教師工作時間等)
  (3)有利於師資隊伍的建設,能提高教師的敬業精神。要嚴格按標準選拔教師,注重師範生的能力培養,建立教師業績晉升制度。
  (4)能加大科研和發展的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支援系統,

  四、改革的具體措施

  1.系統地改進辦學品質和課堂教學
  一所學校辦學品質的好壞主要取決於教師每天的課堂教學品質。要提高課堂教學品質,須採取如下四項措施:(1)教師必須按照具體的學習目的和標準進行課堂教學和教學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輔導措施。(2)教師必須定期(一學年至少一次)從盡可能多的班級裡收集課堂教學的效果。這種品質反饋資訊涉及內容廣泛,如學生在這堂課的學習情況如何、對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適應。對課堂是否滿意、學習和家庭作業的時間使用情況、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等等。(3)學校必須對每年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總結必須以教和學的品質指標為主(如每科成績的分佈情況、達標測試的結果、課時分配情況、學生缺課情況、學生滿意程度,等等)(4)學校必須修訂全面發展計畫。學校要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定期檢查發展目標的落實情況,建立三年一次的辦學品質檢查報告制度。學校發展計畫要始終以提高辦學品質為核心。
  2.注重效果,保證品質
  要提高辦學和課堂教學品質,應採取三大措施,即制訂標準、建立國家監督系統和實行跨地區巡視員制度。為此,應做到如下幾點:
  (1)制定具有約束力的教育標準
  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制定能體現基本能力和專項能力的教育標準。應為最能體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數學、德語(四級和八級)和英語(八級)制訂具有約束力的最低標準,並要具體化。從教學的角度看,還可進一步考慮制訂一些指導性標準,如無須採取全國考核的,實施二、六、十級標準等。
  (2)定期檢查和分析教育標準
  要定期按教育標準要求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測試。測試由全國統一命題,各校受過培訓的教師或專業測試人員實施,分地區閱卷。學校應在學年總結報告和辦學品質報告中報告測試結果,從全國監督體系報告中獲取相關資訊,與本校的結果進行比較。
  (3)制訂新的瘦身教學計畫框架
  推行教育標準、擴大學校教學科目自主權和注重培養學生終生獲取知識的能力等措施需大刀闊斧地革新基礎教育教學計畫。
  (4)制定教育指數,開啟監督系統,定期由國民報告全國教育狀況
  從整個體系來看,奧地利目前既無明確的教育目標,又無可供參考的指數。因此,由專家制訂有說服力、文字表達精確的教育指數表顯得十分必要。開啟監督系統,定期觀察和研究教育指數,通過不同的管道收集各種資料和資訊,為有關部門制訂中長期教育規劃提供可靠的依據。
  (5)實行跨地區巡視員制度,客觀監控學校的品質
  落實品質管制、品質檢查和鞏固品質的措施,應有相對獨立的學校巡視員定期檢查(交叉評估)制度。各州的巡視員小組應由多名懂得教育品質評估工作的人員組成。巡視員要寫出巡視報告,對辦學品質的發展趨勢和現狀作出恰當的評估,並將資訊回饋給學校。
  3.深化學校內部管理,擴大學校自主權,加強學校同有關部門的合作
  改革應達到如下目的:
  (1)能優化學校的日常工作,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改進指導辦法。(2)減少中央的行政命令,加強學校的自主活動能力。(3)改進學習動機,通過從源頭抓起的辦法打下終身學習的良好基礎。(4)根據情況,盡可能早地開始學前教育。(5)由學校自主確定課程時間(保證課時,充分利用學年開始和結束的時間等)(6)實施全人輔導學生辦法。(7)限制留級生人數。(8)統一地區教育規劃,開展學校間的競爭。學生可以建議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區限制,使父母有更大的選擇學校的自由(9)擴大學校自主權。學校的人事和財務自主權必須擴大。學校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取消全國統一規定的班級或小組人數。(10)加強學校同有關部門的合作,建立現代的協議文化。由於奧地利學校的自主權和獨立性越來越大,學校的民主生活也需隨之進行調整。在教師的學年計畫中,學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並能同老師一起決定教學內容。如將來同學校合作的有關部門也能自主決定預算和聘任教師,那必須給學生和他們的父母一定的決策和決定權。
  4.加強教師職業培訓,重視教師職業
  教師的任務是通過鼓勵、支持、評價學習過程以及輔導、諮詢和參與制定有關學校發展的各種措施,為學生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要加強教師的職業培訓,重視教師職業,建議實行新的教師培養模式和教師升遷辦法。
  (1)任課教師和輔導教師培養新模式
  按新模式將現行的條塊分割、互不協調的任課教師與輔導教師(包括幼稚教育)培養課程統一起來。揚長避短,發揚師範學校實踐早、內容廣、注重專業學科評價能力和學術研究能力培養的優點。為此,需加強與師範學院和大學的合作。
  a.根據博洛尼亞模式,設立教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設立統一的任課教師和輔導教師教育學學士課程以及滿足不同需求的碩士課程(幼稚教育學、小學教育學、初中教育學、高中教育學等)。攻讀教育學學士學位(基礎培養)在師範學院完成,時間為6個學期;碩士學位(專業培養)在大學完成,時間為4個學期。b.選擇可靠和有能力的學生。c.保證培養機構的品質。
  (2)教師升遷的新模式
  教師升遷模式主要對教師和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加強教師的職業培訓,提高教師職業的吸引力。通過相應的措施,促進學校內部的合作與交流以及小組工作,減少教師單兵作戰的狀況。學校要為教師升遷模式採取相應措施,制訂新的工作守則。a.工作範圍和工作時間要適應對自主學校提出的要求。學校裡的工作應在同事間合理分配。不能只認為上課重要,所有與教學有關的工作同樣重要。b.對同事間的交流給予支持和鼓勵。c.定期深造。定期深造是教師職業培訓的必要措施,應由教師自行安排。d.業績晉升機會和校內職務區別。校內應建立(有任期的)中層管理職務,對每個職務設定明確的工作任務。e.同校外機構和專家合作。根據要求,自主學校應加強同校外機構和專家的合作,以便靈活快速地處理學生中由於認識不足、情緒化所產生的具有社會特點的問題。
  5.建立良好的支援系統,加強教育研究
  建立提高和鞏固教育品質的有效系統,需要有兩個互相補充和支援的要素;(1)利用標準保證學校的中心職能;(2)為保證標準的全面落實,需要建立實施、管理和政策的有效支援系統。
  委員會建議在各級學校實施全面提高品質體系。因為該體系與實施、管理和政策的許多新任務緊密相連,所以必須要有行之有效的支持辦法。為此,進修和支持機構(如教育研究機構、學監)要掌握有關品質提高系統的基礎知識,這就需要大家有資訊意識和品質意識。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必須認識到,保證辦學品質是學校的中心任務。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目標明確地向學校提出要求。
  目前,學校急需解決如下幾方面的問題,需要在這幾方面有進一步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對策:(1)如何解決調皮搗蛋和難於教育學生的問題?(2)如何利用注重課堂成效和結果的教育標準?(3)如何強化學習動機、傳授自我控制和獨立自主工作和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4)如何制訂保證學校品質的措施(學校日程、自我評估等)有效落實(5)開展專題研究項目,科學地處理學校發展中出現的緊迫問題。(6)定期出版國家教育報告。報告以資料為依據,認真分析教育現狀,提出發展的科學建議。
  因此建議:(1)增加用於諮詢和建立支援系統、研究教育發展的可使用資金;(2)教師進修和支持學校發展的措施要遵循市場規律,注重實際需要。
  教師進修的重點是閱讀,數學和自然科學等專業課的教學法及其自我安排學習能力的培養。根據國際學生評價專案的專家的結論和國際上的許多研究成果,當務之急是儘快全面革新數學和自然科學等專業的教學法,在奧地利,目前急需實現這些專業課程教學法的現代化。建議繼續加強對上述專業課教學法的研究,尤其要選擇合適專家,繼續開展範圍廣泛的進修活動,制定專業課教學法的長期培訓計畫。
  調查表明,學生自主安排學習的能力較差,主要體現在學習方法不、系統或老師在這方面的培養不夠。從終身學習的角度看,有必要加強這種跨學科能力的培養。為此,要同專業科研人員密切合作,開展相應的進修活動。

  五、近期急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1.成立結構委員會,研究制定新的基礎教育結構體系(5-18),探索地方組織的自主性問題
  委員會向部長建議,成立專家工作組,認真研究涉及整個學校體制改革的一些具體建議(4-18歲學生),克服業已存在的問題。同時,在教學法和心理學的發展中,在完善學校自治和內部結構等方面的探索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通過清除一些阻礙發展的法律條款,儘快使各州(大地區,至少在多個社區)能大面積地建立自己的學校組織模式。當然,最基本的條件是制定既能滿足需要又符合要求的區域教育計畫。
  2.專題研究專案:如何將中等教育第一階段的各學科融會貫通
  教育和培養人才是學校的任務,但它不只體現在課堂教學上,在其他方面也要發揮作用。為迎接人類日常生活的挑戰,在課堂教學中,將各類學科知識融會貫通、互相補充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教師對這種融合的課堂要求束手無策,還停留在專業授課的層次上,不會將各科知識融會貫通。如能將中等教育第一階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題目基本相同的科目結合起來,採取綜合授課形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成績會有所提高。
  3.制訂新的成績評價方法和標準
  30多年來,對成績的評價均採用抽查研究和分析的方法,沒有任何新的突破。如果將全國不同年級和班級的評定成績(分數)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實際成績和分數之間沒有太多的聯繫。這就說明,成績評定的地區和學校差異性很大。因此,應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標準。

  教學和教育工作者(國內和國外的)應通力合作,編制出一份新的、便於操作和理智的大綱,其內容應包括委員會提出的這些建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