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燃燒的荊棘


IC之音 孫校長談品格  第3集


孫校長談品格這個節目,是我在雅歌實驗小學品格課的一個整理。在每一次的節目裡,我會為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有一個場景,代表生命中遇到的情境;每個故事也有一個靈魂人物,讓我們看到他在這樣的情境時是怎麼想的?他面對挑戰時會做怎樣的抉擇?從他面對挑戰的心態與習慣,我們看出他的品格。
上一週,我們介紹了上帝怎樣創造天地,從天地的創造看到教育的內涵。上帝造亞當之前,先營造環境,先預備食物以及生存的條件。


在天地創造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一種美妙的師徒關係出現了:一個人擺上他生命中的經驗及資源,去幫助另一個人追求生命的最高品質,活出個體的最大格局。上帝帶著亞當學習,他把學習的主權交給亞當,讓亞當發現自己所缺乏的,再為他量身訂做一個配偶,與他一起分享上帝所賜與的世界。


上一次談到,品格教育的開始,學生必須找到一個老師,和他建立師徒關係。今天,我們要繼續探討這種師徒關係。這種師徒關係,會讓一個人對自己有期許,願意追求生命的最高品質,不只是追求成功而已。這種師徒關係,也讓一個人對別人有關懷,能夠活出個體的最大格局。品格教育教我們如何釐清舊思維、開啟新視野,讓我們跟隨大師學習高手的習慣,而一位能夠讓我們渴望跟隨的大師,必然有一些特質引我們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讓我們眼睛發亮,看到一個夢想,找到未來的方向。


今天生命的情境,我要介紹的是燃燒的荊棘。聖經中有一個故事,描述一位埃及王子,叫做摩西,他因為犯錯逃離了埃及,後來在曠野牧羊。有一天,他在西乃山看到被火燃燒卻不燒燬的荊棘,這個異象改變了摩西的一生。


什麼是異象?異象這個字英文叫做vision,他的另外一個解釋叫做願景。人對未來有一個藍圖叫做願景,但是這是人在腦中規劃的,如果這種只能在想像中存在的畫面真實的出現在眼前,那叫做異象。摩西在曠野看到什麼異象呢?他看到荊棘燃燒。曠野中有荊棘很正常,荊棘很乾燥,遇到火燃燒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摩西看到的是荊棘燃燒,卻不會燒燬。在這個異象中,摩西發現是上帝的同在讓荊棘不能燒燬,他因此認識了上帝。上帝答應摩西將與他同在,並且託付摩西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出來,進入迦南地。


摩西覺得把以色列人帶離埃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他自己又是不擅言語的人,他沒有辦法去說服法老。這就像荊棘最怕的是火,你要把荊棘點火燒燒看,結果就是很快的燒燬了。但是上帝卻讓摩西看到焚而不燬的荊棘,祂讓摩西知道:只要祂的同在,摩西絕對可以達成任務。


我們來感覺一下這故事的場景,他也象徵我們生命的一種情境。荊棘生長在西乃山。張文亮教授曾經分析:西乃山的高度大概是2640公尺,大部份是火成岩與變質岩,風化成砂石。它的降雨量很低,每年大概是37厘米(大概就是臺灣降雨量的1.5%),空氣中的相對濕度也很低。所以呢!除了在冬天下一點點雨以外,這裡非常的乾燥。荊棘只要一碰到火,燃燒起來,很快會燒燬,所以從科學的角度,很難解釋為什麼有荊棘燒而不燒燬的現象。我們居住的地球,在所有的陸地中有14%的面積是曠野或沙漠,有一群科學家想要知道-「上帝為什麼讓世界上有這麼多曠野?」、「曠野的植物擔任什麼功能?」他們經過42年的研究,才發現對植物而言,曠野是最單純的環境,不像其他地區有那麼多的競爭、病蟲害,還有其他的干擾,你只要擁有一、二個耐熱、耐旱機制,就可以在這裡存活。而因為植物的存在,才能保護許多的動物在這裡生存。


生命中的曠野也是使生命單純的轉捩點,一個人流浪到生命中的曠野,會很孤單,很無助,但也可能就是在一無所有的時候,生命變得單純了,安靜了。就像上帝選擇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呼召摩西,我們許多人也在生命的曠野被一個神聖的使命喚醒,生命從此就大不同了。


我生命中也曾經遇到一個人,我在他的生命中看到極高的熱情,他帶給我的震撼,不輸給當年摩西在曠野看到燃燒的荊棘。他是一位宣教士,他從比利時到台灣,那是在一場音樂研習會上,他示範奧福的教學法。許多孩子玩的很開心,旁觀的未來老師們看的很專心。那我當時就是一位未來的老師,但是我心裡面對當老師這件事很排斥,因為在那個時代,家裡環境不好的孩子只能去讀公費學校,那是上學唯一的路。所以對於一心想要上大學的我,當老師其實是我生命中最後一個志願。那個時候我考上北一女,可是我需要進入師專去就讀,當我向生命妥協的時候,我的夢想都碎了。


我從小就愛音樂,可是在我年輕的時候,音樂課是枯燥的,可怕的。除了唱歌以外,大部分的時候就是上樂理,讀譜。當代的教育家曾經告訴我們說:如果有一個孩子他對於某領域的課程,無論老師怎麼教,都不會影響他的興趣,表示他對這個領域具備一種內在動機。我想我就是那種學生,無論怎麼樣我都愛音樂。


蘇神父的課堂不一樣,他不只是讓學生玩,他讓他們深度的學習,只是孩子們不知道。從唸謠開始,他跟孩子一起編故事,唱故事,演故事,樂器只是其中一種工具,所以只有新奇沒有壓力。我注意到他對於音樂的美感呈現,其他人也一樣。下課的時候,許多人問他問題,大概都是怎樣才可以像他教得那麼生動有趣。我也在心中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個音樂老師可以那麼快樂?之後我又有多次的機會參觀他的教學與研習,聽到更多的問題與回答,我才知道他選擇用音樂來服務社會:他喜歡音樂,他喜歡孩子,這是他的祭壇。


他的話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一個比利時人為了基督的愛,選擇離開他的家鄉,將一生奉獻給另一個國家的人。他愛到一個程度,學他們的語文,用音樂教他們認識世界的豐富,他居然不是為了讓別人去學他們的東西。那一天,我在他生命中看到燃燒的荊棘,我找回了我的夢想,這一次,我選擇要成為一位老師,一位可以透過音樂幫助人找回夢想的老師。這一層師徒關係影響我很深,18年後,我完成了一套<音樂的生活>,這套書雖然感動不少音樂老師,但是蘇神父從來不知道他自己有那麼偉大。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批人用他們的智慧開啟我的視野,讓我懂得檢視自己的生命,並且渴慕一個更大的天空去實現夢想。是恩師們的愛與榜樣,造就出今天的我,我也要讓這樣的愛代代相傳。


今天要介紹的人物是摩西。摩西是紀元前十三世紀的猶太人先知,他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奴隸生活,從神那裏領受了《十誡》,建造了會幕,教導他的子民敬拜他。摩西的族人是游牧民族,因著家鄉飢荒,祖宗雅各帶著家人移居埃及,漸漸安定下來。後來有一個王看到以色列人又多又強,開始奴役以色列人,讓希伯來的接生婆殺掉所有男嬰,控制他們的人口。只是接生婆不肯照做,法老於是下令將初生的男孩扔進尼羅河裡。


摩西一出生,就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他的父母把兒子藏起來,再也藏不住的時候,把嬰孩放進一個箱子里,飄在尼羅河上,讓法老的女兒收養他,為他取名摩西,意思就是從水裡救出來。


摩西因此有機會在埃及受到很好的教育,在他四十歲時卻因為救一個希伯來人,在衝突中殺了一個埃及人,把他藏在沙裡。這消息傳到法老耳中,摩西被迫逃亡到米甸,成了米甸首領葉忒羅的女婿。


接下來四十年,摩西成為一個牧羊人。一天,他在何烈山附近看到燃燒的荊棘,非常驚訝荊棘怎麼都燒不掉。上帝在荊棘中對他說話,要他把神的子民從埃及領出來。摩西自覺不能勝任,尤其他有口吃的毛病,自認無法說服法老,更不要說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但上帝堅定不移,確定他是領導以色列的最佳人選。


摩西離開米甸,回到埃及,要求法老釋放上帝的子民。法老心裡剛硬不從,於是上帝降下十災,終於在第十災重擊之下,法老同意以色列人離去。法老後來後悔了,派兵從後追趕,要捉回以色列人。摩西到紅海,向海伸出手杖,紅海分開,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逃離埃及人的追捕,追入的埃及人被淹死於紅海中。


焚而不燬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跟隨大師的見證,讓人知道你所信得是誰?你所學的榜樣是誰?透過一個美麗的師徒關係我們分享了大師的生命歷程,追求生命的最高品質,傳承大師賦予的使命,活出個體的最大格局,讓生命流露愛與智慧,摩西所接受的教育絕對超過一般人,他的機遇更是令人羨慕,他絕對可以成為一個大人物,他卻也是一個極為謙卑的人,謙卑這樣的品格不是學得來的,有人可以口頭上很謙虛,心裡是自滿的,甚至於覺得自己必須謙虛去贏得別人更多的尊重,謙卑的人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有限,而那種自知是從遇見大師來的。


上週我們講到上帝為亞當創造配偶,用亞當的肋骨造一個女人,並且把這個女人帶到亞當面前,亞當看見的時候,立刻就認出來了這就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他為女人,因為他是從男人身上出來的。換句話說,亞當心靈的悸動是因為他看到他所缺乏的那一個部分。當我們遇見大師,我們也會很快看見自己所缺乏的部分,我們也會很渴望將缺乏的部分補起來,所以我們願意緊緊追隨。


今天我們談到異象vision,焚而不燬的荊棘是一種異象,它是不可思議的。一個人知道自己生命中有什麼使命,那是夢想。夢想是每個人心中那一把火,沒有夢想,生命沒有光、沒有熱,整天都在喊無聊、無聊。聖經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意思就是說:人活著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就是醉生夢死。所以教育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要讓未來的國民有夢想。在雅歌的品格課上,我會和孩子討論字根以及含意,例如:講到哲學這個字「Philosophy」是什麼意思呢?前面的「Philo」是愛,後面的「sophy」是智慧。當一個人愛智慧愛到一個境界,每天都不能分離那就叫哲學。可是我們常錯過大師,因為我們的心太亂,思想太雜。


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心單純、安靜?我們需要經歷生命中的曠野,那是使生命單純的轉捩點。在那樣的荒涼與寂靜中,我們才能安靜、才能看見焚而不燬的荊棘。遇見大師是一種恩典,認識大師是一種智慧,跟隨大師是一種抉擇,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委身。


一句話說品格:
品格教育不是說教,是喚醒,品格教育讓人主動追求生命的最高品質,活出個體的最大格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歌私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